国文常识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汉字的写法

汉字的基本笔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

汉字的基本笔形,大致可以分为八种:

1.横。如“天”、“下”等字的首笔。

2.竖,又叫直。如“中”、“华”等字的末笔。

3.撇。如“人”、“手”等字的首笔。

4.捺(nà纳)。如“水”、“木”、“敢”、“取”等字的末笔。又“道”、“越”、“走”、“足”、“之”等字的捺叫做长捺。

5.点。如“主”、“唐”等字的首笔,“小”、“太”等字的末笔。又“奇”的第三笔,“聚”的第八笔等叫做长点。

6.挑,又叫趯(tì替)。如“海”、“持”等字的第三笔。

7.折。向下折,如“口”、“田”;向左下斜折,如“水”、“多”、“社”、“次”;向右上斜折,如“以”、“衣”、“越”;锐角折,如“台”、“去”;向右折,如“山”、“匡”。注意:汉字没有这样的折笔。

8.钩。向左钩,如“丁”、“子”、“月”、“力”、“乃”、“而”、“安”、“队”、“郊”;向右钩,如“戎”、“心”、“元”、“化”、“九”、“气”。

学写汉字,首先要学会笔顺。笔顺就是汉字笔画的书写次序。有一个二十字口诀:

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

先外后内,

先横后竖,

最后封底。

先上后下,如“云”的笔顺是1)一,2)二,3),4)云。先左后右,如“州”的笔顺是1)、,2),3),4),5),6)州。先外后内,如“同”的笔顺是1)丨,2)冂,3),4),5),6)同。先横后竖,如“支”的笔顺是1)一,2)十,3),4)支。最后封底,这句口诀是补充先外后内、先横后竖的。如“因”的笔顺不是先写方框再写“大”字,而是写完了“冂”就写“大”,最后封底写成“因”。又如“土”字不是先写“二”再写“丨”,而是先写“十”再封底写成“土”(“王”、“主”、生”等字都是这样)。因此,“由”和“甲”的笔顺是不一样的。“甲”依照先横后竖的笔顺,最后一笔的竖(丨); “由”依照最后封底的笔顺,最后一笔是横(一)。

依照上面的口诀,例如我们写一个“其”字,就不能只根据“先横后竖”一句话,把“其”字的四个横都写完,再写两竖和“八”;它的笔顺应该是1)一,2),3),4),5)其。为什么?因为根据“先外后内”的口诀,应该在写完两个长竖之后再写两个短横,又根据“最后封底”的口诀,要等到写完“八”之后再加一个长横,这个长横算是底,下面的“”算是另外一部分了。

为什么要讲究笔顺呢?因为依照这种笔顺才容易把字写得齐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的道理用不着解释了,没有人颠倒写字,也没有人先写右边,再写左边,或先写里边,再写外边。至于先横后竖,是因为便于安排竖笔。例如“未”字,把两个横画都写了,才好安排竖笔在横画的正当中。再说最后封底,也是为了便于安排。例如“圆”字,在写了“冂”之后,把里边的“员”写完再封口,就不至于方框里写不下它。又如“由”字,如果先写“曰”,后写“丨”就容易穿底,变成了“申”;现在先写“”,再封底,就没有穿底的危险了。

有一些特殊情况,是口诀所概括不了的。

有一些特殊情况,是口诀所概括不了的。例如“刀”、“力”、“万”、“方”等字,最后一笔该是丿呢,还是呢?我们一般都先写,后写丿,这样更好安排笔画。相反,对于“乃”、“及”等字,我们又先写丿,后写了。

从戈的字,也是一种特殊情况。“成”的笔顺是1)丿,2)厂, 3),4),5),6)成。要使右边的长钩和左边取齐。根据先上后下的口诀,“戈”的最后一笔应该是一撇,但是,依照传统的笔顺,最后一笔却是一点。现在两种笔顺都通行。

“半”、“卷”、“米”等字,要先写“丷”,然后再按先横后竖来写。

“道”、“通”、“遏”、“逾”等字,不是根据先左后右的笔顺来写,而是根据先上后下的笔顺来写,即把走之儿写在最后。这是因为把声符写完了,才便于安排走之儿的高度和长度。

字形的布局(叫做“间架”),是书法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汉字被称为方块字,因为大多数的汉字都被写成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写汉字的人常常用印有方格的纸来写。初学写字或临帖时,还有人在方格内再分九个小方格(叫“九宫格”)。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汉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单体字的布局是很重要的。笔画长短和距离都有一定的规矩。例如“大”字,横画应在方格的中间(九宫格横排第二行),高了低了都不好看。又如“心”字,三个点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互相照应,一个横钩又和中点照应,这四笔相互间的距离是一样的。又如“弗”、“弟”等字,其中像“弓”字的部分,第一笔和第二笔之间、第二笔和第三笔之间,距离必须相等。这些地方都特别值得注意。

合体字,一般由两个字合成。左右合成的,如“鲤”、“鸽”、“雕”、“醋”等,上下合成的,如“监”、“浆”、“柴”、“辈”等,都是意符和声符各占一半位置。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意符占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位置,而以较多的空间让给声符。意符在左的,如“佩”、“授”、“征”、“海”、“榆”、“怀”、“诗”、“神”、“裕”等,意符在右的,如“副”、“削”、“勒”、“欣”等,意符在上的,如“英”、“筐”、“崇”等,意符在下的,如“垄”、“恩”、“熟”等。这些都是意符占较小位置的。

三拼的合体字,原则上是各占三分之一的位置,如“锹”。有些字,依文字学说是双拼(两个字形成的),但在字形布局上,应该当做三拼看待,如“慧”字由“彗”和“心”构成,在字形布局上,应是“”、“彐”、“心”各占三分之一。有时候还要斟酌情况,不能机械地三分。例如“湖”、“谢”、“傲”、“懈”、“蓄”、“寨”等,都要求意符让出更多的空间。

有些偏旁或成分采用敛笔或变形,也是为了布局的需要。如“木”、“火”、“禾”、“米”用作左边偏旁时,应变捺为点,“土”、“玉”、“金”用作左边偏旁时,变横为挑,玉、金还省笔为、钅,就是因为点和挑少占点地方。又如“奇”中的“大”、“聚”中的“取”,都变捺为长点,诸如此类,都是由于这些成分在那些地方宜缩不宜伸(比较“奇”和“夺”)。

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要写成一样的大小,也不是都要写成方块。例如“口”字,它的形体本来就小,如果写成和其它的字一般大,反而不好看,又如“算”、“囊”、“鞭”、“蜘”、“麟”等字,由于笔画繁多,本来就该多占地方,如果写得比其他的字稍大一点,并不难看,压缩得和其他字一般大小,反而不相称。又如“心”、“曰”等本来是扁体字,不能硬把它拉长,“多”“意”等本来是长体字,不能硬把它缩短。即以合体字而论,也不能处处构成正方形。下列的四种情况值得注意:

1.左齐上。左边的偏旁只要求上部和右边取齐,或大到取齐,不要求下部也取齐。例如:

鸣 城 决 研

2.左居中。左边的偏旁既不齐上,也不齐下,只是居于左边的中间。例如:

明 略 峰 蝗 攻 鸠 难 规 端

3.右齐下。右边的偏旁只要求下部和左边取齐,不要求上部也取齐。例如:

即 郭 初 勤 乳 记 机 灯 细 把 翔 取

4.右居中。右边的偏旁既不齐上,也不齐下,只是居于右边的中间。例如:

和 知 如 加 红 扛 杜 社 弘 私 驰

合体字一般既是两个字组成,那么其中的偏旁不可能是正方形,而只能是长形。有些偏旁不宜于写长,写长了不好看,所以采取上述的四种变通办法。这些布局,都是要在临帖时好好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