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帝王龙脉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少昊玄王

帝喾死后,其子契继位,契即金天氏少昊。契以玄鸟为图腾,故契又称玄王。契不仅以鸟为图腾,而且还以鸟为名,契又被称为挚,挚又通作鸷,是一种鸟名。契甚至还是一名司鸟官。《逸周书·尝麦解》记道:“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据说契立国时,天边飞来五色金凤,围绕契盘旋鸣叫,周遭祥云缭绕,金碧辉煌,百鸟和鸣,百花吐芳。《历代帝王年表》中记载:“少昊金天氏,初居江水,邑于穷桑,以金德王,都曲阜。凤鸟至,以鸟纪官。乐曲《大渊》。在位八十四年崩。”其中的穷桑即是现在的山东曲阜东北之地。

契与鸟的渊源之深还表现在以鸟名官上。上古时期的文化绚烂多姿、奇幻璀璨,除了契以鸟纪官之外,伏羲以龙纪官,炎帝以火纪官,黄帝以云纪官,个个都是神奇莫测、波诡云谲。龙官、火官、云官将其属分做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契也将其属的二十四官均以五鸟、五鸠、五雉、九扈命名,并且以鸟为官的鸟名及职务也分属得十分明确。

五鸟包括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由于凤凰能知天时,因此凤鸟氏任历正之官。玄鸟即燕子,季节性十分分明,春分来,秋分去,因此玄鸟氏任司分之官。伯赵即伯老,习性特异,夏至的时候飞来啾啾鸣叫,冬至的时候悄无声息地飞走,因此伯赵氏任司至之官。青鸟即鸧鴳,立春时飞鸣,立夏时偃息,因此青鸟氏任司启之官。丹鸟即鷩雉,秋高气爽时来,白雪皑皑时去,因此丹鸟氏任司闭之官。

五鸠为鸠民,有祝鸠氏、鴡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分别任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事之官。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为夷民。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由此可见,以鸟为图腾的契对鸟是格外熟悉并且极其崇拜的。

契在执政后期,国势日渐衰微。据《史记》记载:“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此期间,九黎氏族在契氏族每况愈下的局势下趁机作乱,使契氏族原来的氏族法则遭到破坏,各种天灾人祸也频繁发生,百姓再也无法享受太平盛世的天伦之乐。这样的乱世,为契所统治的历史涂上了混乱的一笔,使契的光芒仿佛黯淡了许多。然而这样的黯淡仅仅是恍惚一瞬间,当契把王位传给后人时,他的后人立刻任命重做南正,将掌管天、神事务交给他;任命黎做火正,将掌管地、民事务交给他。以至于契末期所造成的混乱局面迅速得以恢复正常,天、地、神、民终于又各得其所了。而契并没有因为他末期的统治无力而在后人心黯淡光彩,在他死后的千百年间,契好似天上的皎洁明月,始终被其后人顶礼膜拜。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传承殷商族脉的契虽然最终也不免葬身于黄泉之下,但契所创下的千秋功业在历史中却永远被后世所传诵。

契死后,安葬在其生前所居之地,即现在的山东曲阜境内。曲阜东有防山,古名云阳山。防山有三座主峰,峰峰矗拔,其山形犹如一笔架静静端放。少昊陵就坐落在防山西面的高阜上。少昊陵有中国“金字塔”之誉,气势雄伟壮观,陵墓呈正梭台状,全部由石料砌成,称万石山。在其陵顶部设有小庙一座,用以供奉少昊之像。此陵前有享殿三间,东庑三间,西庑三间。精巧的石栏逶迤环绕,一重重一行行,尽显肃穆庄重之美。古老的松柏点缀其间,茂盛葳蕤,满目苍翠。寒凉时节,枝柯飞霜,翠色愈浓,苍石古道,山风萧萧,似乎可见古人葛巾霜染,正意趣悠远地行进在蜿蜒山路上。到了春暖时节,松荫匝地,柏枝轻舒,百花盛开,百蝶穿花,淡淡的芬芳之气随着骀荡的春风弥漫在天地之间。少昊安眠此处可谓是得天地之精美、四时之华彩。

少昊陵始建于北宋年间。当年,宋真宗赵恒途经鲁国时,忆起圣迹,特下旨于此处修建少昊陵。春秋战国时,郯国君主郯子曾经拜访过鲁国,而郯国(今山东郯城县境)即为少昊后裔所建,《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昊之墟。”除了郯国以外,少昊的后裔曾经建立过许多诸侯国,如秦、赵、梁等国。后来,秦国后裔秦王嬴政先后扫平六国,统一了中国。据《通志》记载:“秦氏,嬴姓,少昊之后也。”秦国为少昊之后,从秦襄公开始,奉祀先祖少昊的香火就一直兴旺不衰,这一点在《史记·封禅书》中有着更为详尽的记录:“秦襄公攻(犬)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畴,祠白帝。”白帝即是少昊。

郯国作为少昊后裔之国,在一段时期内曾经十分繁华昌盛的。郯子在那次拜访鲁国时,受到了鲁昭公的盛情礼待,特治豪宴与郯子,郯子席间向鲁昭公讲述了少昊鸟王国的缘由。那转瞬即逝的讲述被永久地载入了史册,一桩偶然的过往也便成为了一段永恒的佳话。宋真宗大概有感于那段五彩缤纷的历史,于是一念之下修建了少昊陵。而少昊之魂果然流芳千年,到了明清两王朝,明廷与清廷还多次将此陵修葺。在陵前还有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所立的石牌坊,牌坊横额上书刻三个大字“少昊陵”。

有关郯子讲其先祖以鸟纪官之事,还有一个妙趣横生的典故。这个典故与儒家文化的开创者孔子有关。传说孔子当年听说郯子为鲁昭公讲述了少昊之事,内心十分向往,孔子原本就对东夷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这时就更加抑制不住自己的向往之心,于是决定去拜访郯子,向郯子学习古代的官制,后世传为美谈的孔子“问官于郯”就这样流传下来。孔子为博学之人,一生虚怀若谷、虚心求学,当年他拜访郯子时只有二十八岁,更是彬彬有礼。求学郯子之后,孔子更加认为东夷文化值得深学广研。后来,孔子怀才不遇,他治理天下的主张不被征战不休的诸侯各国所欣赏,他忧愤不堪,决定居住到九夷之地去。

孔子认为九夷是礼仪之邦,九夷在《后汉书·东夷传》中被这样记录道:“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现在的江苏连云港是当年少昊东夷之国的东南境,也是孔子欲居的九夷之地。连云港境内的云台山又被称为郁洲山,深陷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此海在古时被称作“东海”。《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即说的是云台山。

云台山有山峰百余座,山势连绵,群峰争秀,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铺天盖地之鸟从林中惊飞,腾空之羽遮天蔽日。当鸟群栖息时,其景象更是十分壮观奇美,但见浓绿的树叶间五彩斑斓、流光溢彩,美丽的鸟羽犹如华贵的柔缎遍布林间。林中时而空寂,无一声鸣啭,时而鸣声四起,仿佛珠玉坠落玉盘。如此神灵宝境、人鸟皆礼之地,难怪孔子向往之极。然而孔子只是徒劳思、空牵挂,他最终未能成行,因为他的弟子们不赞成他此行。尤其是子贡更是担忧,害怕孔子一腔向往地去了,却受到鄙陋无礼的接待。孔子力陈此行的理由,认为只要自己以德教之,就不会有鄙陋之举了。但除了子路之外,还是无人赞同。孔子无奈之下只得打消了心头的热望。孔子虽然最终未能成行,但为了了却心中之愿,他来到海边,登上山顶去眺望海中的云台山。云台山青云出岫,白雾缭绕,一派人间仙境之景,然而孔子只能是望海兴叹了。至今,连云港新浦西南处还留有当年孔子登临的“孔望山”,以及由明朝修建在山上的“问官台”。

不论是少昊魂归故里的防山,还是孔圣人一生向往的云台山,无不都记载着东方玄鸟氏的千古传奇。当年的高天后土之下,东方玄鸟氏携带着东方大海的波澜神韵,以天命玄鸟的神姿步入厚重的历史,延传数代之后,其后裔秉承先祖之基终于开创出长达六百年的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