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汶川地震对环境的影响
“5·12”汶川地震对灾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历史罕见的破坏。此次地震发生在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具有重要生态屏障功能的长江上游,生态重灾区主要分布在沿龙门断裂带一线的山地区域,该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层结构以疏松的千枚岩和片麻岩为主,该区域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质条件及生态环境均相当脆弱。地震导致了地表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环境灾害,对陆地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森林、草地、农田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类型遭到了极大破坏,严重损害了灾区生态系统的基础。据遥感监测结果,包括汶川、安县、绵竹、什邡和彭州等14个县市共计75885.0 hm2的地表覆盖受到破坏。地震造成灾区多种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区域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巨大。
1.2.1 各生态系统受损情况
地震造成灾区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80%遭受破坏,破坏面积达503091 hm2(1hm2=0.01平方千米),其中绵竹、安县、汶川和什邡4个县市受损最为严重,有超过11%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草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2.21%受损,破坏面积达16878.9 hm2,其中安县、彭州、绵竹和什邡等县市受损最为严重,有超过14%的草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都江堰、汶川和青川等地也有受损。农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09%遭受破坏,破坏面积达6693.8 hm2,汶川、北川、青川、平武、茂县、理县等地的农业大多在河谷区域及山体中下部的坡地,很容易被泥石流冲毁,造成大量耕地的损失。农田生态系统的损失中,汶川最为严重,农田生态系统总面积的12.83%受损,其次为北川、平武和青川。
1.2.2 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受损情况
灾区生物多样,分布着多种珍稀动植物资源,其中濒危保护动物包括大熊猫、牛羚及川金丝猴。区域内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密布,有包括10个国家级、23个省级、7个市县级在内的40个自然保护区。汶川地震破坏最严重的是龙溪虹口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白水河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及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使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保护区内物种适宜栖息地生态环境破碎化、面积变小,降低了物种生存及繁衍生态环境之间的连通性,改变了部分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及食物结构,对保护区内保护物种的生存与繁衍造成巨大威胁。
1.2.3 区域生态承载力
灾区生态系统是该区域独特的气候、地质及长期的生物地理作用共同形成的,地震前就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汶川大地震造成灾区陆地表面及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地表物理性基质、土壤、植被等失去原有功能,地震带来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威胁着该区域的水资源生态安全,降低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加剧了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汶川、北川、青川、什邡、绵竹、安县和彭州等山地区域水土流失加剧,适宜生境面积大幅减少。如汶川县及北川县农田水土重度流失面积分别增加8.3%和4.4%,灾区的森林及草场等生态系统的水土重度流失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灾区水土流失情况的加剧导致生态系统支撑能力降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了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及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影响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比较,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和重视。但良好的生态系统及正常的生态功能是支撑灾区生态群落重建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保障灾区人民生活、身体健康、搞好农业生产和开展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与经济恢复重建相比,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往往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在灾后重建的各项规划和任务中都应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恢复加以综合的考虑。任何忽视重要生态系统恢复的做法,都将会造成将来更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使灾区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雪上加霜,缺乏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灾后重建行动将招致更大的生态灾难,给灾区地理、生物环境的恢复带来新的障碍,严重影响灾区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
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和区域水源涵养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在进行生态重建与恢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系统原有服务与功能,开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长期的多尺度、多手段的综合监测和科学研究,采取自然恢复、生物重建、生态重建与工程重建等多种手段,展开灾区各阶段生态恢复和重建,积极推动灾区的区域生态科学的健康发展。
地震还对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地震改变了原有的地质条件,水土流失加重,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包括厨房剩余物、畜禽粪便及沼液、包装及一次性用品废弃物、废旧衣服鞋帽等农村固体废物流失严重,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在灾后人员的集中安置地,地震往往导致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停运,污水处理系统瘫痪,生活废弃物及医疗废物得不到及时安全的处理,厕所及阴沟污水外泄,加之防疫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和灭菌剂、腐烂动物尸体等,威胁到河流、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到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疫情蔓延。地震还导致大量企业受损,造成灾区化工企业设备破坏严重。汶川地震使四川省内112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受损,其中受灾严重且危险性极大的液氯及液氨生产企业就有20家。若重金属、有机物及放射性核素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将引起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严重污染大气、河流、水库、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好在经过及时抢险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次生事故发生。
灾后区域恢复的生态建设中,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的关系。在灾后重建应充分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谨慎对待该区域的重化工行业的布局和水电开发。化工行业具有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污染物对饮用水源地、大江大河、自然保护区及集中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应降低污染事故风险。产业布局中应腾出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发展一些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西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地震活跃带,地质条件复杂,灾害风险极高。在该区域布局水利水电开发,应深入研究地质灾害与流域水电开发的关系,做好地震引发的水库安全等次生环境风险的研究,做好地震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提出更严格更好的保护措施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