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惨重、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对灾区甚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高标准、重民生、可持续的灾后重建凝聚了灾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全面了解地震移民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文化和心理适应的状况,厘清影响灾区移民社会适应各个层面的主要因素,分析地震移民能力受损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帮助灾区移民树立灾后重建的主体地位和认同感,恢复和提高移民生计水平,实现地震移民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研究和梳理了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移民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②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本研究的调研对象为灾后唯一一批跨市州迁移的邛崃市南宝山移民、异地重建后整体搬迁的北川县移民和就近安置的绵竹市、安县、彭州市、罗江县等地的移民。基础数据包括移民的基本信息、经济适应情况、生活适应情况、人际交往适应情况、文化适应情况和心理适应情况。③地震移民的经济适应情况研究。从土地、住房、职业、生产技能、收入等方面全面了解地震移民的经济适应现状,基于移民的人口学特征、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特征进行地震移民经济适应差异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厘清影响地震移民经济适应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④地震移民的生活及文化适应研究。从生活环境便利性、文化习俗及生活观念以及当前生活满意度方面全面了解地震移民的生活及文化的适应现状,基于移民的人口学特征进行移民生活适应差异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厘清影响地震移民生活适应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⑤地震移民的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研究。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社区参与等方面了解地震移民的人际交往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身份认知、心理认同、思乡状况及返迁意愿等方面了解地震移民的心理适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⑥地震移民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从经济、生活、文化、人际交往及心理等层面找出地震移民社会适应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有关促进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对策或建议。
通过对汶川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出如下观点:①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具有艰巨性、差异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后期的相关扶持政策不能一蹴而就,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移民,分阶段地制定和实施扶持政策。其中培养和再造地震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提高移民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措施。②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地震移民生计转型困难,经济适应不理想。由于迁入地开展经济生产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不复存在,移民在原居住地多年积累的生产技能突然失灵,移民生计转型举步维艰,移民生存压力加大。③搬迁后地震移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但日常支出增多,贫困风险加大。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移民在原住地可以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或低成本获取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搬迁后都需要到市场上购买。一部分地震居民搬迁后不适应新居住地的气候和环境,生病次数增多。有的地震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水平既不如当地居民也不如搬迁前,生活压力巨大。④地震移民原有社会网络被打破,社会资本减弱,社会支持系统脆弱。以血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初级关系仍然是地震移民社会网络的主体和获得社会支持的基础,国家急需加大对正式制度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⑤地震移民社会文化适应面临着从单一的文化形态向多元、异质文化的变迁。地震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正经历着一次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多层次的融合过程。急剧的文化变迁极大地影响和冲击着地震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适应状况。⑥部分地震移民心理归属感缺失,思乡情绪强烈。由于经济、社会、心理边缘化共存,部分地震移民对新的居住地缺乏归属感。极少部分的地震移民在不具备返迁条件的情况下,返迁意愿依然强烈。这将影响到地震移民在迁入地的社会适应和社区整合,不利于迁入地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
针对汶川地震移民社会适应各层面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①地震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生计方式、生活习惯、社会网络、文化习俗的相容性。要尽量保持移民亲缘、地缘等核心社会网络的延续性,重点考虑迁出地与迁入地在生计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方面的相容性,构建起新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移民社会适应支持体系,提高移民的社会适应能力,确保移民在安置地长期稳定的发展。②积极发展后续产业,提高地震移民经济收入。各安置地政府应该把地震移民工作与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等,培育和推广地方特色产品,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移民的深度合作,实现移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旅游产业方面继续挖掘地方特色和羌族文化,创造地震文化,弘扬地震精神,加强旅游设施和重要景点建设,提升社会接待管理水平,加强地震移民安置地的旅游吸引力。③注重地震移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扶持和培养。除加强地震移民的思想教育引导外,应针对不同就业意愿、文化程度、就业技能的移民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文化素质以及生产技能培训项目。建立移民安置点产业发展帮扶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对有创业意愿的地震移民的金融贷款及相关服务支持力度,积极有效地提供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实现地震移民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和对接。④加强地震移民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重建地震移民的社会网络和支持系统。应构建和完善地震移民安置点的村民自治组织,在政府和地震移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当地政府要开展多种移民和当地原住民共同参加的活动,建立针对地震移民的专业社会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帮助地震移民重建和扩展社会网络及社会支持系统。⑤健全和完善面向地震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合理统筹各类保障资源,建立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社会救助一体化的面向地震移民群体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