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世界各民族文化因地理环境、物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这种类型一经形成,不仅会区别于他种文化,而且会获得顽强的延续力,成为一种传统。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多成分、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难以作简单的好与坏的价值判断,但对其类型做大致的分析和指认确是有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一、关于传统文化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意见:

(一)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二)按照观念文化和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区分类型

这种观点认为,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区分类型

这种观点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伦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伦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四)根据观念文化、经济制度与阶级联系区分类型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称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二、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黏合作用。

众所周知,道德作为维护正常生活的纽带,总是与政治问题密不可分,成为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其突出表现是德政思想,即强调道德感化作用和身教作用,不仅把道德实现作为人生实现的最真实内容,又是政治上的最终目标,同时把道德的社会政治的实现视为理想的社会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慎独”等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原则。“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修身的主要内容,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在修身基础上“明明德”的三个扩展步骤,即所谓以内圣求外王,提倡立德、立功、立言等,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对维护专制王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受到统治者阶级的格外推崇。因此,它很难摆脱保守主义的局限,在封建条件下,也很难突破宗亲血缘关系而最终趋向人的独立价值存在和自主人格的人学本体层次。它在维护既定社会结构的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同时,也失去了改造现实、引导人们进取开拓的超越目的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