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做父母
1920年12月26日,在南京鼓楼的这所基督医院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
望着自己的“杰作”,年轻的父亲顾不上兴奋,拿起照相机,开始给襁褓中的婴儿拍照。皱眉头、哭泣、打哈欠、睡觉……婴儿的一举一动在镜头下定格,婴儿的每一个反应被认真记录在案,而这样的记录,居然持续了整整808天,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翔实的儿童成长日记。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伴随而来的常常是感动和喜悦,在这个鲜嫩的小生命面前,十月怀胎的辛苦、一朝分娩的剧痛,都会被遗忘。年轻的父母享受着天伦之乐,从此与新生命携手步入了全新的人生阶段。
陈鹤琴:做父母是一桩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晓得栽花有了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有专门的学识技能。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事先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
扫一扫
观看第二集纪录片
陈鹤琴的这段话虽然直白,却提出了一个千百年来被人们所忽略的问题:生儿育女是人类的本能,但作为孩子的“终生教师”,人们却很少思考自己是否合格。
如何做好父母,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人们真的会做父母吗?
陈鹤琴:这个小孩子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09分生的;生后2秒钟就大哭,一直哭到2点19分,共连续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断地哭了;生后45分钟就打呵欠;生后2点44分,又打呵欠,以后再打呵欠6次……
感受这段描述,人们可能觉得这是现在流行的儿童成长日记,年轻的父母怀着喜悦与兴奋的心情,为新生婴儿留下成长的记录。然而,在遥远的1920年,在100年前的中国,29岁的陈鹤琴初为人父,便给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写下了珍贵的成长记录。他给这个新生的婴儿起名“一鸣”,希望他的人生响亮、精彩。
陈庆:陈鹤琴把陈一鸣的喜怒哀乐,生活当中的各种表情、表现,林林总总都记录下来。他的情绪,他的语言的发展,他的美感的产生,他在一点一点地学习过程当中,怎么样一天一天地进步,方方面面的一个成长过程,全过程,他记录了808天。
一鸣出生时,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一鸣成长的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连续观察孩子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家成了他的实验室,妻子和母亲则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
陈庆:他(陈鹤琴)亲自给孩子洗澡,亲自观察孩子饮食、冷暖,孩子有什么需求,什么情况下他会哭闹,什么情况下他要吃,他有什么需求,他都把它记录下来,记得非常详细。这些记录,实际上对陈鹤琴来说,不仅是对自己儿子一个关注,作为父亲角度的一个关注,更主要的是,他要把自己的孩子,作为研究中国儿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足点。
寒来暑往,转眼一鸣已经两岁半。在长达808天的时间里,陈鹤琴以一个科学家的严谨观察和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柔情,写下了354条成长记录,累积了厚厚十余本的文字和照片资料。这里既有陈一鸣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包括了陈鹤琴对一鸣所进行的一次次幼教实验。
柳斌:他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这一点我们现在很多老师是没有这个功夫的,这在学术上叫实证,他是用事实,用具体的例子,来总结教育规律、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个性发展规律,他要来研究、来验证,得出自己符合实际的结论。
侯莉敏:从一个儿童个案的研究,形成最后的这种心理学的规律,并根据群体儿童的对象,可以进行解释,那么这一种从研究的方法论,到研究的范式,到具体的方法,我觉得是相通的。在当时的中国,用这样的一种方法来研究,形成这一本书,并在大学里面开设这一门课,陈先生是第一人。
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例针对儿童的个案追踪研究,也是第一次从心理学层面来阐述儿童成长的基本原理,为陈鹤琴探索儿童教育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陈鹤琴没有想到的是,76年后的北京,一位年轻的幼教老师,也在进行着跟他一样的儿童成长实验,而这位老师正是毕业于陈鹤琴生前创办的南京师范大学幼儿教育专业。
刘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陈先生以他自己的孩子做研究对象,研究了孩子心理,实际上这种研究的方法和这种研究的历程,对我们学前专业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当时我们同学有些人就开玩笑说,我们将来要有孩子的话,是不是也应该研究研究我们的孩子,这样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孩子成长经历的过程。
199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任教的刘馨生下了儿子法法。她对儿子的成长过程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这些内容刊登在了《幼儿教育》杂志上,《法法的世界》成为当时《幼儿教育》杂志一个非常有名的专栏。
刘馨:写这个实际上就要用到我们学的心理学内容。那么从陈鹤琴先生他自己对孩子的研究当中,我们就看得出来,孩子是好奇的,孩子是好模仿的。那么这些东西,我们都能够通过我的观察,我觉得很多的实例就是,很生动的实例就能够举出来。
刘馨用三年的观察实验,印证了七十多年前陈鹤琴先生关于儿童心理的总结:小孩子好游戏、好奇、好群、好模仿、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他,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必有良好效果。
1925年,陈鹤琴把他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出版专著《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从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劳动和审美教育等方面,总结出家庭教育的101条原则。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先后再版了15次,印刷多达百万册。
柯小卫:这两本书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儿童教育科学化的一个标志,一本书写了怎么样观察,儿童特点是什么样;一本书写了怎么来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副书名是《怎样做父母》,里面还有怎样教小孩,它完全实用。它提出成人对儿童的成长影响,成人的言谈举止,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这部中国幼儿教育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幼儿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部分问题,被陶行知先生称为“中国父母的必读之书”“近今最有价值的专著”,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作为中国家长的育儿指南。
学生家长:其实在读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的时候,书中有一段话说道:“孩子是喜欢群体生活的……”我们对这段话也有比较深刻的感触。
南京鹤琴幼儿园中班的一个儿童,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因为身体不好,回家休息了很长时间。由于长时间的缺席,寒假过后的新学期,孩子对幼儿园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心理。
该儿童父亲:在开学前,我们尝试对他进行了一个心理的辅导。跟他讲,马上又要去幼儿园了,幼儿园有很多的玩具,又可以和朵朵、小点心、元宝一起玩,是不是很开心。但是真的到了第二学期开学的那一天,他从早上起床,到吃早饭,再到后面上学,表情都是非常痛苦的,到了幼儿园之后,哭天喊地的,让老师和我们都比较尴尬。
陈鹤琴说:“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二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经过一周的学习,该儿童很快融入了学校的集体生活。但是,不出一周,他又感冒了。
该儿童父亲: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就进行讨论,是不是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这个时候,万江阳突然开口了,说:“爸爸妈妈,鼻涕就是用来流的,有什么关系呢,我还要去幼儿园的。”通过学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这本书,我觉得鹤琴先生把他育儿的点点滴滴,科学地、系统地编撰成书,对我们家长来说,有一个比较好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陈鹤琴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做父亲对待子女应有相当的礼貌”,这同他小时候在父亲面前所受的消极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种朋友式的民主平等关系。
陈鹤琴反对传统文化中“父严子孝,法乎天也”的专制型父子关系。但他又认识到儿童的不成熟性,希望“父母待小孩不要姑息也不要严厉”,“一方面予以充分机会以发展自动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围使他不得随意乱动,以免侵犯他人的权利。”
陈鹤琴说:“幼稚期(自生至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刘詠思(香港儿童无限学校创办人):陈鹤琴他真的好像先知一样,知道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常常说,离幼儿园教育最近的就是家庭,如果家长跟老师没有配合的话,幼儿教育是很难成功的。
几年前,在浙江上虞鹤琴幼儿园,大(三)班在绘画教学时,一位孩子画了一个亭子,亭子的一角特别夸张,黄泓博自己起名“奇特的亭子”。这幅画如何评价,引起了老师与家长间的一场讨论。
赵秀红(浙江上虞鹤琴幼儿园总园长):他画的亭子有一个角是非常长的,老师表扬过他有想法。而妈妈进来以后,就批评了她的儿子,谁谁画得这么干净,亭子画得那么像,你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画得黑乎乎的一团。然后,孩子就哭了,他说老师说我画得好。那天刚好我也在,我刚刚去班级里面巡视,也看到了,前面这个评价我也看到了。我说打住、打住,你知道你的孩子画的什么吗?他是非常有想法的,然后当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妈妈听的时候,我说你看这个孩子想得多好。他说我画的六角亭,一个角特别的长,因为这个长角的下面有一个凳子,这个凳子上面坐着叔叔阿姨,我希望这个长角,能够为下面坐着的叔叔阿姨遮风挡雨。
陈鹤琴曾经说过:“小孩子今日能爱人,他年就能够爱国了。”“做父母的要他们的小孩子将来成为有道德的人物,当小的时候即须教以顾虑他人安宁之道。”
赵秀红:你想这个创意多好,非常有创意的一幅作品,妈妈竟然说他不好,那么这个其实就是家长评价孩子作品,评价孩子技能的一个误区,我们其实是要去引导的。孩子画出来的作品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都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有自己的审美的情趣在里面的。
陈鹤琴说:“人之爱人须要天天做的,不要我今天爱人,明天就不爱了。尤须在小的时候学习的,小的时候已经有爱人的行为,那么到了成人的时候,自然而然也能够爱人民了。”
刘詠思:幼儿教育就是那个土,土肥不肥,够不够营养,就是关键。如果我们没有给一个很好的土让他生根的话,你就浪费了一个小朋友。
陈鹤琴认为:“一方面儿童期是发展能力的时期,一方面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此即所谓可塑性或可教性。”他还明确指出,“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速,养成最易,发展最快”。这种充分肯定儿童期的关键性和可教性的意义在于为儿童主动探索世界提供了依据。
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陈鹤琴提出了一个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父母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而他的几个子女更是受到了父亲的深刻影响。
陈秀霞:父母从来不打骂儿女,但是教小孩子怎么做人,要帮助人、要助人为乐、要爱国家、爱人民。比如说抗战的时候,我们家里就办了难童学校,那时候我们叫街童学校。我们做小先生,教小孩子念书识字,我们自己也是小孩子,我们都在做这个事情。
陈秀云:他搞难民教育、难童教育,也带我们去。我们经常到难民事务所,看到很多小孩,没有玩具,我就用自己攒的一点钱,其实也没多少钱,买了10个小皮球,永志牌的。有一天他带我去,我把球带去了,他高兴极了,他就夸我,鼓励我。
陈鹤琴对中国传统的“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十分反感。他曾经说“年轻的父母,你不要打孩子。倘若要打的话,你还是先打自己”,因为“小孩子生来都是好的,即使不好,是父母影响他的,不是他的过失”。
陈秀云:他对子女一样对待,就这么爱自己子女,非常爱。我们七个姊妹,从来没有哪个挨过他骂一句,打一下,从来没有的……他对我们有要求,很严格,我们做错了事情,他都是暗示。他是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制裁。他跟我们笑一笑我们就懂得了,我们就知道了,他笑一笑,我就知道了,马上就改正了。
陈鹤琴认为,哭是痛苦的表达方式。当小孩子哭的时候,应该去思考他哭泣的原因和止哭的方法,饥则为之食,寒则为之衣。如果孩子疲惫了就要抱抱他,如果生病了应当带他看医生。
在浙江上虞鹤琴幼儿园,有个孩子原本很开朗,但是有一段时间,孩子每天都要哭,家长的情绪也很不好,常常气急败坏地批评孩子。老师认为,孩子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哭的。经过调查了解,他们终于找到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许雯(浙江上虞鹤琴幼儿园执行园长):原来是家庭变故了。家庭变故对孩子情绪上产生影响,虽然爸爸跟妈妈没有明确地说爸爸妈妈已经分开了,但是他们的言行、他们的举止,已经无形当中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陶行知先生在为《家庭教育》一书写评语时曾说:“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冤枉哭多少回……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陈先生这样细心教导儿童,或是采用陈先生的教导方法,小孩的眼泪是可以省掉99%的。”
在南京鹤琴幼儿园,有一个内向、敏感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没有玩具了,会哭;想尿尿了,会哭;放学时与小朋友分别,也会哭……这让父母头疼不已。
该儿童父亲:我在没有读鹤琴先生这本著作之前,其实我一直认为是剖腹产的原因导致的……后来,学习了鹤琴先生的一些著作之后,我越来越知道,孩子现阶段的这种表现,可能是因为爸爸的角色有点缺位了。
陈鹤琴说,小孩子的惧怕大部分是父母的暗示养成的。譬如对于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许多父母会用雷公打人的迷信吓唬孩子。孩子受到惧怕性的暗示,又会将惧怕迁移至其他事物。长此以往,就形成胆小的个性。为了让孩子变得勇敢自信,父母要做出表率,停止用恐吓的方法教育孩子。
柯小卫:陈鹤琴举过例子,他有时候带着陈一鸣到旷野上去画画,这时突然打雷了,还有闪电。陈鹤琴当时不知道,大家都躲,都害怕。到晚上的时候,又打闪电,他会带着儿子到阳台上面,来观看闪电的美。那么,培养儿女的这种基本的情感,是陈鹤琴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林美莲(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母语课程策划总管):我非常赞成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要让家长知道3~6岁这一段时间,其实是孩子创造力最强的时候,不要浪费这些时间,去做准备孩子小学化,你认得多少个字又怎么样呢?你可以机器式地认很多字,但是如果你不会发问,你等于是白学的。
20世纪初,当“成人为主、长者为先”的传统教育思想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时,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引领了“儿童本位”的新风气,开创了家庭教育理论的新思潮。
陈鹤琴提倡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科学儿童观,充满民主、科学的精神。陈鹤琴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中国家庭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
在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里,充满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书中的诸多观点对许多当代父母来说依然是“超前”的,成为为孩子身心健康奠定基石的经典著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说:“愿天下父母共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