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

古代小说与史传的关系,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及批评中经常涉及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此话题认知中,由于每一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及小说发展状况彼此不同,人们对此话题认知采取的形式、表现的内容、思考的维度也各不一样。通过这一话题认知发展的历史变迁,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中国古代小说脱离史传而至成熟的过程,而且可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及蕴藏的文化内涵。《文史通义·内篇五·诗话》中,章学诚曾以“三变”来概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演变历程,认为唐前小说“俚野多不足凭,大约事杂鬼神,报兼恩怨”;唐时小说“大抵情钟男女,不外离合悲欢”,“或附会疑似,或竟托子虚,虽情态万殊,而大致略似。其始不过淫思古意,辞客寄怀,犹诗家之乐府古艳诸篇也”;“宋、元以降,则广为演义,谱为词曲,遂使瞽史弦诵,优伶登场,无分雅俗男女,莫不声色耳目。盖自稗官见于《汉志》,历三变而尽失古人之源流矣”(1)。在此,我们姑且不论章学诚对古代小说历史阶段的划分及其“尽失古人之源流”的论断是否正确,在这一举其大端的“三变”之中,恰好隐藏着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基于此,本章拟以此大的历史阶段划分为据,对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给予简要的勾勒与描述,以期对理解古代小说的史传渊源提供一种观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