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楼宇烈
大约两年前,子宁贤契对我说,她正在与张卜天先生一起翻译英国学者阿尔道斯·赫胥黎的《长青哲学》,并说此书中有不少论说与我平时讲述的观点多有相同之处,所以希望我能在此书正式出版时,写上几句话以为呼应。去年12月中,子宁将全书译稿发给我,以备我撰文时参阅。可时间过去快半年了,我还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译稿。近日听闻此书已备付梓,子宁贤契又将祥龙教授撰写的序文传来供我参考。这样,我若还写不出几句话来,则将延误此书出版,其责大矣。于是,急忙挤时间,断断续续把译稿浏览一遍,重点阅读了其中一些章节,然后写下以下几点肤浅体会,以不负子宁贤契之嘱托。
何谓“长青哲学”?作者告诉我们,“长青哲学”就是“形而上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所探讨、发现、认识的万物、生命、心灵背后的神圣实在,亦即万物内在而超越的本原的学说。作者说:“长青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万物、生命与心灵的大千世界背后那个神圣的实在。”这也就是说,“长青哲学”是人类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是一种贯通物理、心理、伦理、哲学的综合学问,是一种贯穿古今、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学问。所以,“长青哲学的雏形散见于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传统学问,其充分发展的样貌则可见于每一种高级宗教。”
如何认识和理解“神圣实在”?作者告诉我们,人们从各个方面探求的这个“神圣实在”其实不在别处,而就在每个人自己心中。为此,作者引用了大量东方古代宗教、哲学、诗歌(包括印度吠陀经、薄伽梵歌、佛经,伊斯兰教经义、经师、诗人,中国道教、老庄、禅宗语录、公案,等等),以及西方中世纪那些注重心灵感应的神学家的著述来说明这一点。作者十分坦诚地说:“如果你我并非圣贤,那么在形而上学领域,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研究圣贤们的著述,他们因为改变了自己凡人的存在方式,从而超越了凡人的境地和知识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说他这部著作只不过是“长青哲学的一部选集”。然而,“它虽然是文集,却鲜有职业文人的作品;虽然是阐明一种哲学,却几乎没有职业哲学家的东西”,让读者一卷在手,就好像在与东西方历代圣贤、觉者、修道者、哲人、诗人们进行亲切对话,从而领悟到“神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
如何才能把握“神圣实在”?作者从千百年来往圣的教导、启示中,提炼出了一条在他看来几乎是唯一的途径。作者说:“要想直接领会这个实在的本性,必须满足某些条件:让自己有爱、心灵纯洁和精神谦卑。”“两三千年的宗教历史已经一再证明,只有那些让自己充满爱、心灵纯洁和精神谦卑者才能清晰地直接把握终极实在。”作者还反复强调指出,对于“神圣实在”的探求,无论你做多少理论研究,“也不如一个处于爱和谦卑状态下的超然物外的心灵所直接领会的多。”
以上我引了作者许多原话,大都是一些结论性的论述。希望读者沿着这些结论溯源而上,去看看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又是如何从那些古圣先贤们的心得、体悟、言教中获得启示的。
最后,我还想引一段作者比较“长青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有何种不同的话,期望读者们予以关注和思考,也许对我们有某种启发。作者说:“亚氏(亚里士多德)与各大宗教传统中的长青哲学倡导者之间有如下巨大差异:亚氏主要关注宇宙论,长青哲学家则主要关注解脱和开悟;亚氏满足于从外部和理论上认识那个不动的推动者,长青哲学家的目标则是直接领会它,合一地认识它,从而使人可能实际成为这个不动者。这种合一认识可以是极高的认识,也可以是完满的认识,还可以是既高又完满的认识。”
楼宇烈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