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脏的“门”出现问题——风湿性心脏病
人的心脏就像是一个发动机,心脏瓣膜就相当于连接各心腔与血管间的“阀门”,起着单向阀的作用,使心脏泵出的血液只能经一个方向不倒流。当风湿性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心脏的瓣膜就会出现问题,就像房间的门坏了,阀门打不开(瓣膜狭窄)或者关不严(关闭不全),就会导致发动机工作失常,机器劳损,动力下降,造成心力衰竭。
哪些人群容易患风湿性心脏病
有风湿热病史,主要为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患者,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阴雨季节多见,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因。而拥挤的居住条件、营养不良以及医疗条件差会增加链球菌的繁殖和传播,造成该病的流行。
注意,这些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的表现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多表现为轻微的活动后气喘,疲乏无力。然而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心脏增大、心慌以及胸闷,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为重度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躺、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双下肢水肿以及尿少等,最终可因心力衰竭死亡。
做哪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心脏瓣膜病变的首选方法,也是临床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它可直接观察评估瓣膜狭窄及返流程度,还可为患者病后是否需要手术或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此外,还需结合血液检查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抽血可见抗链球菌溶血素“O”、C 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明显升高。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心脏瓣膜是狭窄还是关闭不全,其手术方案略有不同。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案为人工瓣膜置换术。对于个别瓣膜狭窄者,可选择瓣膜成形术和球囊扩张术。总体而言,对于重度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者或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手术死亡率,影响死亡率的因素主要是术前患者的心脏功能,只有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心脏功能保持较好的状态,才能将手术危险性减至最低并且术后获得的效果最好。
特殊人群进行瓣膜置换术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手术后需有2年的心功能恢复期,当个体的情况改善,心脏功能基本恢复到最佳状态,女性患者方可考虑怀孕。具体应咨询心内、外科医生,评估全身情况和心功能状况,同时经妇产医生检查无其他情况后方可考虑妊娠。
孕妇施行心脏瓣膜手术相当困难与复杂,即使在良好的条件下,包括有良好的体外循环技术与手术操作,仍可能出现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因此,只有存在顽固性症状,尤其是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时,才应选择手术。
儿童患者应尽可能选择整形修复。一般儿童在7~8岁以后才能安装人工心脏瓣膜。而且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人工瓣膜的有效口径不够大,等到一定年龄后还需重新置换,且儿童容易漏服抗凝药,故只有当瓣膜损坏无法修复时,才考虑作瓣膜置换手术。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瓣膜
置换瓣膜分机械瓣和生物瓣,两者的选择没有绝对性,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一般状况、合并症以及自身的生活、工作、体力、心理因素、经济条件、个人主观意愿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生物瓣膜适合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特别是窦性心律患者,只要不愿接受抗凝治疗,无论年龄大小均可选用生物瓣膜。
瓣膜置换手术后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吗
是否可行磁共振检查,需根据手术所植入的瓣膜或成形环的材料种类而定。使用普通金属材料的机械瓣,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非铁磁性的钛合金材料,则大多可以,但需到有经验的医院在密切监测下完成。检查前应及时告知医生情况。现已出现第四代人工心脏瓣膜,采用热解碳制成,不影响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对于部分不能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可用CT或增强CT检查代替。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按时服药:
包括服用抗凝药、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预防感染:
预防呼吸道炎症、牙周炎、皮肤疖肿、泌尿系感染等,一经发现应及时控制;
增强体质:
保持适当活动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身心愉快:
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乐观自信;
饮食调整:
不忌食,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心功能较差者限饮水,禁食对抗凝药物药效有影响的食物;
定期复查:
术后3个月应复查,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
预防风湿性心脏病就是要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和发展,如:
■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和工作环境,避免受冷、潮湿、劳累、饥饿;
■加强身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发病,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可做扁桃体摘除手术;
■对于反复发作风湿热者,可注射长效青霉素星苄西林,青霉素过敏者或不愿肌注青霉素者可口服红霉素等,预防链球菌感染。
(梁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