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急性发热
【概述】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体表温度>37.3℃、直肠温度>37.6℃),急性发热(acute fever)一般是指病程在1周内。体温可因测量方法或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温度36.3~37.2℃,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略低0.2~0.4℃,直肠内温度比口腔温度稍高0.3~0.5℃,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核心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可因运动、情绪激动、气温变化等发生波动,但一般一天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早期查明发热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对全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但其表现往往不典型,临床不易诊断。
发热的病因很多,一般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结缔组织疾病、肿瘤、血液病、内分泌性疾病、自主神经紊乱及药物导致等。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分为:
1.低热
37.3~38℃。
2.中等度热
38.1~39℃。
3.高热
39.1~41℃。
4.超高热
41℃以上。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
一般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形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以下几种:
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图1-2)。
图1-2 稽留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图1-3)。
图1-3 弛张热
间歇热:体温骤升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将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图1-4)。
图1-4 间歇热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图1-5)。
图1-5 波状热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注意: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因退热药物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急症评估】
应结合病情特点及有无临床报警症状等评估其危险性(图1-6)。
一、病情评估
(一)病史询问
仔细询问起病情况、伴随症状、加重缓解因素、病情演变情况、诊疗过程、一般情况等;除了了解既往病史、患者用药史、导管留置情况和手术操作史,还应了解患者生活习俗、不洁饮食史、昆虫叮咬史、与患病动物接触史、免疫接种史、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史及旅游史等。
(二)体格检查
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由于有些症状、体征是逐步显现出来的,所以体格检查要反复进行,注意有无出现新的皮疹、肿大淋巴结、心脏杂音的改变或出现肝脾大等。另外,还要注意患者有无管路,对于免疫抑制患者,还需检查肛周等易忽视部位。
图1-6 发热诊治流程
ESR:红细胞沉降率;PPD:结核菌素试验;RPR:梅毒初筛的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CMV:巨细胞病毒;EBV:EB病毒;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TTE/TEE: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ANCA:抗中性粒细胞质抗体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验
应依据病情特点选择相关的检查方法,如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痰培养、血培养、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病毒抗原/抗体、G试验、淋巴细胞培养+γ干扰素、自身免疫病相关抗体、肿瘤标记物等。
2.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CT、MRI、PET/CT及超声检查等。对定位诊断乃至病因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结合病情特点针对性选择检查方法。
3.其他
如组织活检等。
二、危险程度评估
患者是否存在下列报警症状(red flags):
1.生命体征异常(心率>120bpm或收缩压<90mmHg)。
2.高龄(>70岁)或高热(>40℃)。
3.头痛、颈强直、意识障碍、精神萎靡。
4.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粒细胞缺乏。
5.腹痛+外科体征。
6.严重的肌痛。
7.任何部位的严重疼痛。
8.黄疸。
9.呼吸急促。
10.连续呕吐。
11.无法解释的皮疹。
【急症处置】
一、处置方式
(一)关注患者精神状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重视报警症状。
(二)对患者进行详细病史采集和全面体格检查。
(三)急性发热处理流程见图1-7。
图1-7 急性发热处理流程
1.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多饮水。
2.物理降温 易引起患儿不适感,且可能会引起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目前不推荐用于儿童退热;对于成人而言,物理降温作用有限。
3.退热药物 退热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常能较好且迅速地降温,但可能会影响血象和肝功。
(1)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不良反应少)、泰诺林、乐松(洛索洛芬钠片)、吲哚美辛、萘普生等。
(2)置肛:吲哚美辛栓(消炎痛栓)。
(3)静脉注射:赖氨匹林、冬眠合剂(异丙嗪25mg+氯丙嗪25mg+哌替啶50mg)。
注意事项:儿童退热药一般仅限于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按照体重计算用量。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用于儿童退热,除非单一用药疗效差。
(四)明确病因是根本。没有应用抗生素指征时不可盲目使用。
(五)诊断性治疗
有可能改善病情,依据治疗反应可有助于进行初步的或有倾向性的临床判断。是否适合诊断性治疗还需临床医生根据病情判断,如临床高度怀疑结核感染时经验性给予抗结核治疗等。
(六)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虽有良好的退热作用,但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仅会掩盖病情、增加临床诊断难度,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二重感染。除非有充分证据怀疑原发病为需要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否则慎用。
(七)补液
退热时大汗可引起血容量不足,尤其是老年人,可酌情补液,存在心功能不全基础病时,要注重平衡液体出入量。对于儿童,嘱多饮水,必要时可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
二、转诊
对于病因不明且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根据临床判断留院观察体温和病情变化。期间一定要反复评估患者病情,积极寻找病因。当出现报警症状中任一情况或者经过仔细检查诊断仍不明确时均应转诊上级医院。转诊前应对患者病情做好充分评估,重视患者转运途中风险,给予相应处理措施。
【预防】
很多疾病可以导致发热。对易发生感染者应注意预防:如受外伤后及时清创,必要时抗感染治疗;留置有导管者定期更换,病情允许时尽早拔除;长期卧床患者或者脑梗死患者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避免与患有传染病者或患病动物接触;尽量不去疫区旅游;免疫缺陷者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注意卫生,避免受凉,定期随访等。
(任菁菁 秦红莉 编写,崔小川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