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疼痛的针灸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筋骨疼痛的治疗

引起筋骨疼痛的基本原理是“不通则痛”,所以治疗筋骨疼痛的基本大法是疏通经络,即“通则不痛”。引起经络不通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可有六淫侵袭,经脉痹阻;可有瘀血痰浊阻滞,经脉痹阻;可有气血亏损筋脉失养而挛紧,经脉痹阻;也可因精神抑郁,肝郁气滞,气血失调,经脉痹阻等。所以治疗时要根据病因病机、病变的部位、病证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治疗大法。还要善于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将整个人体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肢节局部的病证,可通过经络反映到整体,反映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肢节。针灸治疗疾病是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作用在经络的腧穴上,通过腧穴和经络的调整、传导作用,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腧穴和经络的传导和调整作用,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所以人体的功能状态对针灸治疗的效果有重要作用,故在治疗时必须兼顾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另外,应分清标本缓急,还要注意因人、因地、因时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
针灸施治的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些针灸治疗原则,依然是针灸临床遵循的准则。
一、针灸治疗筋骨疼痛大法
(一)祛风止痛法
1.风邪致病的特点
(1)风为阳邪: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最易侵犯人体属阳的部位,如人体上部、头面部、项背部、上肢和体表,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或“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可见关节肌肉疼痛、恶风汗出等症。
(2)风性善行数变:
《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善行”是指风邪引起的病证,游走不定,无固定的部位;“数变”是指病证变化快,如风寒湿杂至引起的“行痹”,关节肌肉疼无定处,即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还有三叉神经痛,多由风邪侵袭面部所致,疼痛突然发作,痛如闪电,时作时止,发作无常;还有荨麻疹、落枕等发病快变化快。所以善行而数变,是风邪致病的特点。
(3)风邪常兼其他邪气致病: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长者,首也,始也。是指风邪常兼其他邪气合而伤人,风邪是外邪致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生发、开泄,其他邪气只有依附于风邪才可乘机侵袭人体,所以寒、热、湿、火等外邪常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或表或里,形成风寒、风热、风湿、风火等证。
由此可见风邪能引起多种病证,可为表证,可为里证,可为经络证,也可为脏腑证,故《素问·骨空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2.风证的治疗原则
祛风通络。
3.常用穴位
风池、天柱、外关、后溪、风市等。
4.经验与体会
(1)风池
【穴解】
风池穴既可祛外风也可祛内风。
风池是足少阳经和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脉在循行中与手足六阳经、阳跷脉、督脉等八条阳经相联系,有调节和维系诸阳经的作用。阳主外主表,风为六淫之首,六淫犯人在表在阳。治疗风邪引起的病证,应散风祛邪,使邪气从表而解。风池可调节诸阳经,可散风解表,从表祛除邪气。风池对感受风寒、风热、风湿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症,诸如头痛、颈项痛、肩背痛、落枕、肩臂痛、腰背痛、行痹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奇经八脉》云,风池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足少阳胆经在腹部属胆络于肝,手少阳三焦经在体内“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又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表里,其经脉循行于胸腹部,与肾、肝、胆、胃、心、肺诸脏相联系。故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旦肝阳暴涨或肝阳化火生风,循经上扰,可累及胆胃心肺诸脏,使其功能异常并出现头痛眩晕、关节、肌肉拘紧疼痛等症。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配五行属木,而手少阳经配五行属火,根据“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故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风池可泻肝之火、息肝之风,头痛眩晕等症可解。风池对肝郁气滞、肝风内动引起的关节、肌肉拘紧疼痛症,配以合谷、太冲有良好的效果,但必须有针感和针感的传导才可获得效果。
总之,风池穴既可用于外风引起的疼痛也可用于内风引起的疼痛,既可用于外邪引起的疼痛也可用于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疼痛症。
【应用】
风池是治疗风邪引起疼痛症的主要穴位,临床上若配合其他穴位效果更好,颈椎病、落枕、肩周炎、上肢关节疼痛配以曲池、后溪;全身疼痛配以合谷、太冲;胸椎、腰椎和骶椎增生所致的疼痛配以委中、承山等穴。肝风内动引起的关节、肌肉拘紧疼痛,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可配用三阴交、太冲等穴。
【刺灸法】
针刺风池的方法应特别注意,针刺的深度应视病人的胖瘦而定,一般不超过1.2寸。病人坐位,头稍向前倾,取1.5寸长毫针,针尖向对侧眼球水平刺入,缓缓进针0.5~1.2寸,捻转手法,得气后,针感可向前额、头顶、颞部、后头部和颈项部传导。捻转200次后出针,疼痛多能缓解。切记针刺时水平方向进针,针尖不可向上或脊椎方向以免损伤延髓。进针后用捻转手法不可用提插手法,以免刺伤血管导致出血。
(2)天柱
【穴解】
人之头部位高如天,颈椎骨支持头部有擎天柱之意。颈椎骨古称天柱骨,本穴位于颈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当第1、2颈椎棘突旁1.3寸,穴处于天柱骨旁,故名天柱。头项部位于人体的最高部,诸阳经脉会于头项,是风邪侵袭人体的门户,故位于头项的穴位都有祛风的作用,如百会、风府、风池、天柱等。天柱穴属于太阳经,太阳主一身之外藩,太阳经从头部下项循肩挟脊抵腰中,贯臀入腘中,循踹内,经外踝后,至足小趾之端;太阳经筋起于趾,结于踝,结于踹,结于腘,结于臀,挟脊上项;太阳经别上出于项。天柱穴位于项部,故可治疗感受风邪引起的头项强痛、项背痛、肩背痛、肩臂痛、落枕、肩周病、腰腿痛、足踝痛、足跟痛等症。
【应用】
天柱穴对感受外邪引起的项背痛、肩臂痛、颈椎病等病证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天柱穴区域常有硬结、条索和压痛,针刺或艾灸此点有快捷之效。
天柱和风池穴都有散风祛邪、通经止痛的功效,可相互应用。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天柱偏于祛外风,而风池除了能祛外风的作用外,还有息内风的作用;天柱善于治疗感受风邪引起的后头痛和头项强痛,风池善于治疗风邪引起的偏头痛;天柱善于治疗感受外邪引起的项背痛、肩背痛等,风池偏重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僵硬等症。
在临床上常可配列缺、束骨治疗头项强痛;配后溪治疗落枕;配手三里、养老治疗肩臂痛;配曲池、肩髃治疗肩周病;配颈夹脊穴、曲池、后溪治疗颈椎病;配环跳治疗腰腿痛等。
【刺灸法】
直刺0.5~1.0寸,捻转手法,得气后使针感沿经传导。治疗颈椎病时,针尖向脊柱方向刺入0.8~1.0寸,用《灵枢·官针》的短刺、输刺法。治疗头项痛是使针感向上传导;治疗颈椎病或上肢痛时使针感传向肩臂;治疗背痛、腰腿痛时使针感向下传导。病因风寒湿者可加用灸法。
(3)外关
【穴解】
穴名外关,“外”指体表,又指本穴位于属阳的部位。“关”即关隘,表示很重要的意思。外关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又是奇经八脉之一,通于阳维脉。阳维脉有维系联络诸阳经的作用,故阳维脉主阳主表,可祛邪通络,用于风寒、风热、风湿引起的病证的治疗,正如《难经·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所以外关是治疗感受外邪的重要穴位,故名外关。外关是手少阳经的络穴,通于手厥阴心包经,心主血,主血脉,而少阳三焦主气,所以外关有行气血通经脉的作用。因此,外关既可祛除外邪又可行气血通经络,故可用于项背痛、肩臂痛、手臂痛等症的治疗。外关常与足临泣配合应用,足临泣属于足少阳经,又通于带脉。带脉和足少阳经循行于腰髋部和胸胁部,故可用于胸胁痛、带状疱疹、臀上皮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病的治疗。
【应用】
1)在临床上外关常与足临泣配合应用。外关属于手少阳经,足临泣属于足少阳经,同属少阳经,二穴相配合属于同名经配穴法,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外关通于阳维脉,可调节诸阳经脉,又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足临泣通于带脉,带脉环腰一周,可约束诸经。故外感风寒风热,或肝胆湿热引起的偏头痛、耳痛、胸胁痛、带状疱疹、髂腹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痛等,均可用外关、足临泣治之,且有良好的效果。
2)外关有散风祛邪的作用,凡因风寒、风热、风湿引起的诸种疼痛均可选用外关治之。
3)临床上可与其他穴位配合应用:外关配列缺、风池、大椎治疗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落枕、周身痛;外关配天柱治疗肩背痛;外关配肩髃、曲池治疗肩臂痛;外关配手三里治疗前臂痛;外关配八邪治疗五指尽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使针感沿经传导上至肩臂下至手指。并可用灸法。外关也可治疗急性腰扭伤,针刺时取坐位,需向三阳络透刺,行捻转泻法,并同时旋转腰部,也有很好的效果。
(4)后溪
【穴解】
后溪穴位于第5掌指关节后方,握拳时后溪穴位于掌指关节横纹头处,其形状如沟溪,故名后溪。后溪是手太阳经五输穴中的输穴,配五行属于木,内应于肝,而主风,故后溪穴既可治疗外风引起的病证,又可治疗内风引起的病证。《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所以后溪穴的主要作用是祛风和止痛。手太阳经和手太阳经筋循行于并结于手指、腕肘、肩臂、颈项;后溪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脉夹脊抵于腰部和颈项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准则,后溪穴可治疗风寒、风热、风湿和肝郁气滞引起的头项痛、落枕、肩臂痛、肘臂痛、腰痛、腰腿痛等症。
【应用】
1)针刺后溪治疗落枕和急性腰痛、急性腰扭伤,均用良好效果,一般1~2次可愈。针刺捻转泻法,在捻转的同时活动疼痛的部位,疼痛可缓解或即可消失。
2)也可结合其他穴位配合应用如:配天柱、颈夹脊穴、大椎治疗颈椎病;配天柱、大椎、悬钟治疗落枕;配天柱、肩髃、曲池治疗肩周病;配阳陵泉治疗腰痛;配环跳、阳陵泉治疗腰腿痛,疼痛可迅速缓解。
【刺灸法】
用1寸毫针,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治疗急性腰痛时针刺应透向合谷,治疗落枕时针尖透向三间,整个手指有酸麻胀感。
(5)风市
【穴解】
“市”即市集、集聚之意。因该穴主治中风腿膝无力、身痒麻痹诸般风证,为祛风的重要穴位,故名风市。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经验简便取穴法,身体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是穴。
足少阳经循行于髀部和膝外廉,足少阳经筋结于膝外廉,上走髀部,结于尻部。风寒湿邪侵袭足少阳经脉,经络痹阻气血不通,可引起腰腿部、腰骶部、膝部的疼痛、麻木,故可取风市穴散风祛邪通络止痛。
【应用】
1)主要用于腰腿痛、腰骶痛、膝关节痛的治疗:
正如《杂病穴法歌》所云:“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但在针刺风市穴时,应遵循“病深则刺深病浅则刺浅”的针刺原则。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性膝关节痛等,病位较深,应当用深刺法,可深刺2.0~2.5寸;如臀上皮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等,病位较浅,应浅刺,可刺入0.2~0.5寸,不必深刺。
2)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应用:
配环跳、阳陵泉、三阴交治疗坐骨神经痛;配阳陵泉、中渚治疗臀上皮神经痛;配阳陵泉、膝眼治疗膝关节痛等。
3)治疗风证:
应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适当配合调节血分的穴位,尤其是治疗内风时,更应遵循这一原则。调节血分的穴位如血海、膈俞、三阴交、太冲等。
【刺灸法】
直刺1.5~2.0寸,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使针感沿经脉上下传导。治疗膝部疼痛时,针尖沿经向下,使针感传至膝部。也可加用灸法。
(二)温经止痛法
温经止痛法是治疗寒性疼痛的一种方法。寒邪为冬季常见病因,但也可在其他季节引起病证,如气温骤变、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等也常为感受寒邪的病因。另外,机体阳气虚弱,寒从内生,也可产生寒证。
1.寒邪致病的特点
(1)寒为阴邪:
寒邪侵袭人体后,必与阳气相争,若阳气不能祛除寒邪,则反被其害,卫阳被遏制,则见恶寒无汗,肌肉关节疼痛等症。
(2)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之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如寒邪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失于温煦,则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致病的重要症状是疼痛。其特点是有明显的受寒病因;其疼痛得温则减,遇寒加剧,如痹证中的痛痹即属此证,正如《素问·痹论》:“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3)寒主收引:
“寒则收引”,即寒邪侵袭人体经络关节,而致筋脉拘急挛缩,关节屈伸困难。《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2.治疗原则
温经祛寒,通络止痛。
3.常用穴位
大椎、后溪、昆仑、命门、关元、神阙。
4.经验与体会
(1)大椎
【穴解】
大椎属于督脉,位于项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阳主外、主表,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表淫阳,或在太阳,或在少阳,或在阳明。大椎是督脉和三阳经的交会穴,能启太阳之“开”,和少阳之“枢”,助阳明之“阖”,解三阳之邪。督脉循行于头项脊背,三阳经分布于颈项肩臂和腰背腿膝,故可用于风寒、风热、风湿诸种疼痛的治疗。
【应用】
主治头项强痛、落枕、肩背痛、肩臂痛、脊背痛,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大椎主治“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
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配天柱、列缺、后溪治疗头项强痛、落枕、肩臂痛;配天柱、筋缩、后溪治疗脊背痛;配曲池、足三里治疗周身疼痛;配合谷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周身痛等。治疗寒证多用灸法,正如《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可获良好效果。
【刺灸法】
1)针刺大椎时应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不得超过1.0寸,针刺时取坐位,稍低头,进针时用缓慢捻转进针手法,慎用提插手法。根据需要针感可沿脊柱上下传导或向两肩传导。艾灸5~10分钟。
2)进针时若针下阻力感突然消失,有空虚感时,深度在1寸左右,说明针尖已进入椎管内硬膜外腔,不可继续进针,患者可出现肢体抽动或触电感,应立即出针,以免损伤延髓。
3)针刺大椎时针尖向下颌方向,若左手拇指按压大椎穴的上方,使针感沿督脉向腰部传导,可用于脊柱强直作痛、腰背疼痛和腰腿痛的治疗;若针尖以25°~ 40°沿督脉向上平刺,同时左手拇指按压大椎穴的下方,使针感向头项部传导,可用于头痛头晕和颈椎病的治疗;若针尖以45°的方向向肩部进针,同时用拇指按压大椎穴的健侧,使针感向患侧的肩部传导,可用于肩周病、项背痛、肩臂痛等症的治疗。
4)大椎穴既可治疗寒证也可治疗热证。治疗寒证时,除了针刺大椎外,应重用艾条灸法,每次不少于5分钟;或艾炷灸,不少于9壮。用灸法治疗颈椎病、项背肌筋膜炎有良好效果。治疗风热证时,除了针刺泻法外,应加用刺络拔罐法,可获良好效果。
(2)后溪(见祛风止痛法)
(3)昆仑
【穴解】
昆仑为一高山之名,比喻外踝骨突起状如昆仑。穴在外踝高骨的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故名昆仑。昆仑是足太阳经经穴,太阳主外为一身之外藩;又是五输穴中的经穴,配五行属火,火主热;火配五脏属于心,心主血和血脉。故昆仑有较强的温经祛寒、振奋阳气、祛邪通经、活血通络的作用,乃孕妇的禁针穴位,《针灸大成》说:“妊娠刺之落胎。”临床常用于难产和胞衣不下的治疗。《难经·六十八难》说:“经主喘咳寒热”,喘咳肺之病,寒热主邪气在表,故五输穴中的经穴有宣通肺气祛邪解表的作用。足太阳经、足太阳经筋循行于头项、肩背、腰骶、腰腿和足踝部,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通可导致这些部位的疼痛,可取昆仑穴治之,因为昆仑穴可祛除邪气温通经脉。
【应用】
1)头项强痛:昆仑是治疗头项强痛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腰痛不能俯仰,目如脱,项如拔,昆仑主之。”用之得当有桴鼓之效。
2)急性腰痛、腰腿痛:昆仑是治疗急性腰痛、腰腿痛的有效穴位(坐骨神经痛),患病时穴位处常有压痛,《针灸大成》:昆仑主“腰尻脚气,足踹肿不得履地,腘如结,踝如裂,头痛,肩背拘急,咳喘满,腰脊内引痛,伛偻……”
3)踝骨及跟骨痛:昆仑也是治疗踝骨痛、跟骨痛和足蹠痛的常用穴位,《胜玉歌》:“踝跟骨痛灸昆仑”。
4)针刺昆仑治疗头项痛、腰痛的同时要活动患处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5)配伍与应用:昆仑配天柱、大椎治疗头项强痛;昆仑配天柱、后溪治疗落枕;昆仑配肾俞、腰眼治疗肾虚性腰痛;昆仑配阳陵泉、曲泉、鹤顶治疗膝关节痛;昆仑配环跳、阳陵泉治疗坐骨神经痛;昆仑配太溪治疗足跟痛。
【刺灸法】
直刺0.5~1.0寸,有触电感向足跟或足外侧传导。可灸5~10分钟。也可弹拨昆仑穴,有痛麻或触电感向足心放射,左右昆仑各弹拨3~5次,对急性腰腿疼有较好的效果。
(4)命门
【穴解】
命门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故名命门。本穴隶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故命门有补益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既可用于肾虚引起的腰脊疼痛,也可用于感受寒邪引起的腰痛、腰骶痛、腰腿痛等症。
【应用】
1)命门对骨质增生性腰痛、臀上皮神经痛、髂腹神经痛有良好的效果。《针灸甲乙经》:“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命门主治”,即是此意。应用时应注意针刺的手法,治疗骨质增生性腰痛时,针刺得气后,应使针感沿脊柱传导;治疗臀上皮神经痛、髂腹神经痛时,应使针感向患侧传导,并行龙虎交战手法。凡是病痛位于左侧时,针刺得气后,针尖稍偏向命门的左侧,另一手的拇指按压命门的右侧,使针感向左侧传导,疼痛位于右侧时,则方法相反。
2)治疗慢性腰痛,命门善于治疗慢性腰痛和肾虚性腰痛,针刺时用捻转补法并用灸法。如《针灸图翼》讲命门主“肾虚腰痛”、《神应经》讲命门“治腰痛,可灸七壮。”
3)艾灸命门穴对治疗慢性腰痛、陈旧性棘上韧带损伤、陈旧性棘间韧带损伤有良好的效果。
4)配伍与应用:配肾俞、大肠俞、委中治疗腰痛;配肾俞、飞扬、太溪治疗肾虚性腰痛;配腰部夹脊穴治疗腰椎骨性增生性疼痛;配第2腰椎夹脊穴治疗腰痛连及少腹痛。
【刺灸法】
针尖略向上刺入0.5~1.0寸,艾灸5~10分钟。
(5)关元
【穴解】
关元穴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位于脐下3寸,是人身元阴元阳关藏之处,有补益元阴元阳的作用,故名关元。《素问·举痛论》:“冲脉起于关元”。冲、任、督三脉又皆起于胞宫,故关元穴是治疗月经病的主穴。关元又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补益气血濡养筋骨。
【应用】
1)治疗产后病:
妇女产后耗伤气血,易损伤肝脾肾,导致腰痛和下肢肿痛,取关元治之。
2)治疗虚性筋骨疼痛:
肾虚性腰脊痛,腰椎滑脱、棘间韧带损伤等,或气血虚弱筋骨失养,筋脉拘急作痛,治补关元调补三阴,通过肝脾肾补益气血和肾精,以濡养筋脉,疼痛可止。
3)留针时间宜长:
《灵枢·经脉》讲“寒者留之”,是说寒证应当用久留针的方法治疗,以激发经气,使阳气来复祛散寒邪。在临床上治疗寒证,针刺关元时留针时间要长,一般不少于30分钟。
4)应用灸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温之”,《灵枢·禁服》“血寒,故宜灸之”。寒证应当用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如寒性腰痛、寒性下肢冷痛、椎体滑脱等灸关元穴有良好的效果。
5)配伍与应用:
关元配三阴交治疗少腹痛、痛经等;关元配肾俞、三阴交治疗妇女产后腰痛、下肢肿痛等;关元配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气血虚性筋骨疼痛。
【刺灸法】
用平补平泻法,可调理冲、任脉,通利气血;用补法,可调补冲任,补益肝脾肾,益气固摄;用灸法,可大补元气,回阳固脱,温补元阳,祛寒止痛;用泻法,可通行气血,散滞止痛。
(6)神阙
【穴解】
神阙位于脐中,脐为脐带脱落处结疤后的陷窝,阙,原指门楼、宫门。胎儿靠脐带输送母体气血而生长,故脐为先天元神和气血出入之门户,故穴名神阙。神阙穴位于中焦和下焦之间,有健脾温肾和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对提高人体功能有良好的作用,所以既可治疗脾肾两虚引起的腹痛、腹泻和痛经带下,又可治疗气血虚弱和阳虚寒盛引起的四肢厥痛、腰痛、腿痛。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多由于肾虚所致,《济生方》:“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侯》曰:“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真气交争,故腰脚痛。”
【应用】
1)在临床上,慢性腰腿痛多责之肾虚,治当温补肾气,温灸神阙穴可温补肾气,对治疗慢性虚寒性腰痛和慢性虚寒性坐骨神经痛均有良好效果,若配以命门则效果更好。可用艾条灸或隔姜灸,艾灸时间要长,一般不少于10分钟。
2)艾灸神阙穴治疗脊柱滑脱有明显效果,以腰椎2~4较好。
3)治疗关节痛:艾条重灸或隔姜大艾炷灸可用于慢性虚寒性关节痛的治疗。
4)配伍与应用:神阙配足三里治疗腹痛腹泻;神阙配三阴交治疗痛经带下;神阙配曲池、足三里治疗四肢厥痛;神阙配命门、关元治疗腰痛、腿痛、椎体滑脱等。
【刺灸法】
禁针刺,可用灸法,大艾炷隔盐或隔姜灸之,每次5~7壮;也可用艾条灸之,每次5~10分钟。
(三)祛湿化痰止痛法
祛湿化痰止痛法是通过祛湿邪化痰浊的方法,达到通经止痛的目的。
1.湿邪痰浊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湿邪侵袭人体或皮肉筋脉,或流注关节,痹阻经络,造成多种疼痛症。
(1)四肢肌肉酸楚、沉重、麻木,关节疼痛、沉重、肿胀,多见于腰以下的部位。因为湿邪重浊,滞留经络,阳气不得布达的缘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讲“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因为湿邪重浊之故也。
(2)病程缠绵难以速效,因为湿邪黏滞,易阻滞气机,气机不畅则湿浊难化。
(3)痰浊常表现为肿痛、肿块、胸部闷痛等。
(4)湿邪常伙同风邪、寒邪、热邪侵袭人体,或从寒化或从热化,以人体的体质而从之。
(5)湿邪易困脾土,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最易伤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导致水湿内生,蕴结成痰,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2.治疗原则
健脾祛湿,化湿通络。
治疗湿邪应当散风,因为湿邪常与风邪一起侵犯人体,还有“风能胜湿”,故治疗湿邪还应散风祛湿,适当的配以散风的穴位,能增强祛湿的效果,如风池、风门、天柱、外关、合谷、后溪、风市、束骨等。
治疗湿邪引起的疼痛症应加用灸法,湿邪若没化热,加用灸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因为温阳可燥湿,行气化湿,行气通经止痛。
3.常用穴位
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阳经五腧穴中的合穴,如曲池、小海、天井、足三里、阳陵泉、委中。
阴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如太渊、大陵、神门、太白、太溪、太冲。
4.经验与体会
治疗湿邪引起的疼痛症首当健脾,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健脾才能化湿、利湿,使湿邪排出体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都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1)中脘
【穴解】
中脘位于脐上4寸,正当中焦部位,是胃的募穴,腑之会穴,又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交会穴。所以中脘可健脾胃化湿浊,可理三焦气化利湿,可调小肠泌别清浊,因此中脘可化湿除浊。又中脘位居中焦,中焦乃人体升降之中心,可斡旋气机之升降,升清降浊,使清气得以通达,则湿浊从二便排出。
【应用】
1)湿邪痰浊流注肌肉、关节引起的肌肉关节肿痛,尤其适用于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
2)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项痛。
3)痰浊湿邪蕴结引起的胸闷胸痛、胸背作痛、腰背作痛等。
4)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配天柱治疗颈项痛,配身柱治疗胸背痛,配曲池治疗上肢痛,配足三里治疗下肢痛,配关元、肾俞治疗腰痛。
【刺灸法】
直刺1寸左右,行龙虎交战手法,术后加灸法效果更好。
(2)足三里
【穴解】
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旁开胫骨1横指故名。足三里是胃腑的下合穴,功于调理胃脾;足三里又是足阳明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气血汇合之处,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故足三里处气血最为旺盛,有极强的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足三里配五行属土,乃“土中之土”,是治疗脾胃的最好穴位之一,可调理脾胃行水湿化痰浊。
【应用】
1)湿邪痰浊流注肌肉、关节引起的周身疼痛、关节肿痛等。
2)痰浊湿邪蕴结引起的胸背痛、腰背痛、头项痛等。
3)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配曲池治疗周身疼痛,配天柱、中脘治疗头项痛,配膻中、中脘治疗胸痛,配身柱治疗背痛,配关元、肾俞治疗腰腿沉重疼痛,配太白治疗下肢关节肿痛。
【刺灸法】
感受外界风湿邪气引起的肌肉疼痛,针刺不宜过深,一般0.3~0.5寸,使邪从表解;痰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应深刺,因为病入筋骨,应通经祛邪、健脾利湿、健脾化湿,所以应深刺,一般0.8~1.2寸,也可根据病情选用透针刺的方法。
(3)阴陵泉
【穴解】
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又是足太阴经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属于水,气血旺盛,犹如泉水滚滚而出,故名阴陵泉,有健脾渗湿通利关节的作用。
【应用】
1)关节肿痛,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跖趾关节肿痛等,正如《玉龙歌》:“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2)腰骶关节肿痛、沉重等。
3)临床上常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配曲池、足三里治疗关节肿痛;配三阴交、太白治疗踝关节、跖趾关节肿痛;配膝眼、足三里治疗膝关节肿痛。
【刺灸法】
直刺、深刺龙虎交战手法,或针刺透阳陵泉,并配合拔罐和灸法。
(4)五输穴中的合穴
【穴解】
阳经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属于土,内应脾胃,脾主四肢、主肌肉,有健脾利湿主治四肢肌肉疼痛的作用,且合穴气血隆盛,有较强的调理气血通经止痛的作用。阴经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属于水,内应于肾和膀胱,有行水湿、化痰浊和通经止痛的作用。
【应用】
五输穴中的合穴,均位于肘关节和膝关节部位,也是三阳经和三阴经经筋结聚的部位,又是气血旺盛的部位,有较强的调理气血和疏通经络的作用,是治疗关节疼痛的主要穴位。
1)阳经中的合穴多用于感受外邪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如足三里、曲池用于周身肌肉关节疼痛;阳陵泉、天井用于偏头痛、肩臂痛、胁肋痛、髋关节痛;委中、少海多用于项背痛、腰背痛。
2)阴经中的合穴多用于内因引起的关节肿痛,如阴陵泉、尺泽用于湿邪痰浊引起的肘膝关节肿痛;曲泉、曲泽用于湿邪浸淫或阴血不足引起的肘膝关节拘挛疼痛;阴谷、少海用于阳虚湿盛引起的心痛、手臂麻痛、阴部疼痛、膝关节冷疼肿痛。
【刺灸法】
肘膝关节部位肌肉、经筋丰盛,气血汇聚入海之处,针刺宜深,宜灸。
(5)五输穴中的输穴
【穴解】
阴经五输穴中的输穴,配五行属于土,内应脾胃,有健脾利湿通经止痛的作用。阳经五输穴中的输穴配五行属于木,“木”主风,内应于肝,所以可治疗外风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也可治疗内风引起的疼痛症。
【应用】
《难经·六十八难》:“俞主体重节痛”,故五输穴中的输穴多用于湿浊停滞引起的筋骨疼痛。
1)阴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多用于湿邪浸淫关节肌肉引起的疼痛,如太白、太渊多用于关节肿痛、肢体沉重;太溪、神门多用于腰背酸痛、腕踝关节痛、足跟痛;太冲、大陵多用于气滞痰湿阻滞引起的胸胁闷痛、头脑沉重疼痛、足跗肿痛。
2)阳经五输穴中的输穴多用于外邪风寒湿侵袭肌肉关节引起的疼痛,如后溪、束骨多用于颈项痛、腰背痛、腰腿痛、指掌关节痛、跖趾关节痛;中渚、足临泣多用于偏头痛、耳部痛、肩背痛、腰髋痛、指掌关节痛、跖趾关节痛;三间、陷谷多用于颈项痛、面部肿痛、手背肿痛、足背肿痛。
【刺灸法】
五输穴中的输穴位于掌指关节和跖趾关节处,是经气由浅入深之处,阴经穴采用补泻交替手法,如龙虎交战手法;阳经穴采用捻转泻法。
(四)清热止痛法
清热止痛法是通过清除热邪疏通经络,达到通经止痛目的的一种方法。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气。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致病基本相同。风寒湿邪也可入里化热生火,或郁结不散化热生火。火热邪气壅滞经脉,经气不通,引起疼痛。
1.火热邪气致病的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火热之邪易侵害人体上部,尤以头面部多见,如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耳内肿痛等。
(2)火热为阳邪,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3)火热邪气易内扰心神:火热与心相通应,故火热之邪易入于营血,内扰心神,轻者心神不宁,心烦失眠;重者狂躁不安。
(4)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犯人体,燔灼肝阴,耗竭津液,筋脉失养,可引起肝风内动的病证。火热入于血脉,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可引起各种出血症。
2.治疗原则
清热泻火,通经止痛。
3.常用穴位
大椎、曲池;阳经五输穴中的井穴、荥穴;阴经五输穴中的井穴、荥穴。
4.经验与体会
(1)大椎
【穴解】
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该棘突隆起高大,故名大椎。大椎穴属于督脉,又是诸阳经的交会穴,名曰“诸阳之会”,大椎既可启太阳之开,助少阳之枢,又可泻阳明之合,对诸多热证有良好效果。若配以三阴交、照海等穴,也可用于阴虚热证的治疗。
【应用】
1)风热引起的腰背痛,常配以膈俞穴。
2)风热夹痰浊引起的颈项痛,常配以天井穴。
3)风热及湿热痹阻经络引起的四肢肌肉关节疼痛,常配以曲池、足三里。
4)湿热蕴结下肢引起的下肢肿痛、膝关节肿痛,常配以阴陵泉、太白。
【刺灸法】
取坐位,微低头,进针0.3~0.5寸,捻转泻法,也可配以拔火罐法。
(2)曲池
【穴解】
曲池位于肘部,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取穴。曲池穴是手阳明经的合穴,气血所入为合,手阳明经多气多血,故曲池穴气血最为隆盛,有较强的通行气血的作用;又手阳明经与手太阴经相表里,可祛散邪热从表而解,故曲池是全身清热的主要穴位之一,多用于热邪浸淫经络引起的疼痛。
【应用】
1)风热侵袭经络引起的周身疼痛,常配合大椎、足三里。
2)湿热蕴结肌肉关节引起的上下肢关节肿痛,常配合外关、阴陵泉、足三里等。
3)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
【刺灸法】
屈肘直刺,进针0.5~0.8寸,捻转泻法。
(3)井穴
【穴解】
井穴调阴阳以清热:井穴为阴阳经脉之气交界之处,为十二经之根,对疏通阴阳经脉气血有重要的作用,针刺十二井穴古有“大接经气”之说,有开窍启闭的作用。阳经井穴配五行属于金,阴经井穴配五行属于木,金应于肺而主表,木应于肝而主风,故可主治风热邪气。
【应用】
1)阳经井穴临床多用于风热邪气和经气痹阻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治疗,对于清除火热邪气和疏通经络有良好效果。如咽喉肿痛,取商阳点刺出血;口唇疱疹,取商阳、厉兑点刺出血;麦粒肿,取厉兑针刺泻法;目赤肿痛取关冲、足窍阴点刺出血;眉棱骨痛治取少泽、至阴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2)阴经井穴临床多用于热邪蕴结阴经或内脏郁结生热流注经脉引起的疼痛症,如肺热引起的咽喉疼痛取少商;心火炽盛引起的茎中疼痛、小便疼痛取中冲、少冲;肝郁化热引起的经前乳房胀痛、刺痛取大敦;湿热浸淫股阴部痛取隐白等。
(4)荥穴
【穴解】
荥穴主身热:《难经·六十八难》:“荥主身热”,即是说荥穴能够治疗热证火证。在通常情况下各经荥穴分别主治本经本脏腑的热证。
【应用】
1)手三阳经的荥穴多用于经络热证的治疗,足三阳经荥穴多用于本经络热证和腑热症的治疗,如耳内、耳窍灼热疼痛,口苦咽干,为少阳热证,可取少阳经荥穴液门、侠溪;牙龈肿痛、鼻部肿痛、口唇肿痛,口干便秘,属阳明火热证,取阳明经荥穴内庭、二间;头部及头项部红肿热痛属于太阳风热证,取前谷、足通谷。
2)阴经荥穴多用于热邪蕴结阴经或脏热流注经脉引起的疼痛症,如膝内侧肿痛,足肿肢体沉重,胸脘痞闷,大便黏滞,属脾经湿热,取足太阴经荥穴大都。阴茎热痛、睾丸红肿热痛、阴道热痛,取肝经行间等。至于虚热证,多配以育阴清热的穴位,如三阴交、照海、曲泉等,也可加用阴经五输穴中的合穴。
【刺灸法】
针刺捻转泻法,或点刺出血,勿灸。
(5)阴虚热证的治法
1)针刺阴虚热证:
应当用补阴泻阳的方法,《灵枢·终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正是此意。如肺经阴虚引起的咽喉疼痛,先补列缺、照海,再泻荥穴鱼际;肝肾阴虚引起的头痛头晕,心烦急躁,先补三阴交、曲泉,再泻荥穴行间等。
2)针刺阴虚证:
先刺阴经后刺阳经,《灵枢·终始》:“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一阳者一刺阳也。”根据“热则疾之”的刺法原则,治疗热病一般不留针,而本条提出刺热厥留针的方法,弥补了“热则疾之”的不足。为了达到阴气盛而阳热退的目的,故针刺阴经两次用补法,针刺阳经一次用泻法,以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所谓二刺阴一刺阳者,也可刺阴经的两个穴位,阳经的一个穴位;或者刺二条阴经一条阳经的穴位。如肺阴虚引起的咽喉疼痛,可取肺经的列缺、尺泽用补法和手阳明经的商阳穴用泻法,也可取手太阴经的列缺、足少阴经的照海用补法和手阳明经的曲池穴用泻法。
(6)热证的针刺手法:
《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历代视为针灸治疗热证时针刺手法的准则,作者认为其含义有两个方面。
其一,外感风热邪气引起的表热证,或气血壅阻经络引起的局热症,可用疾刺快出针的方法散热清热,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意思相同。在临床上常用点刺出血的方法治疗热证,即是遵照此原则的具体应用。
其二,“疾”也有快速运针的意思,即快速捻转或快速提插毫针,相当于泻法。
这种针刺方法多用于实热证,如五脏六腑发生的里热证等。
(五)调气止痛法
调气止痛法是通过疏肝理气或行气的方法,疏通气血,达到止痛目的的一种方法。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气具有很强的活力和不断运动的特性,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推动血的生成和运行,一旦气的运行受阻,导致气机失调,最常见的是气机阻滞。
引起气机阻滞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风寒湿热等邪气侵入人体,阻滞了气机的运行,使经气阻滞,经气不通,不通则痛。
二是肝失疏泄,肝主疏泄,即肝有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使脏腑经络气的运行通畅无阻。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形成气机郁结的病理变化,统称“气滞”。
1.气滞疼痛的特点
(1)胀痛:气滞在不同的部位即出现不同的胀痛,气滞于肝,则胸胁胀痛;气滞于胃,则胃脘胀痛;气滞于脾,则脘腹胀痛;气滞于经络,则肢体胀痛等。
(2)疼痛时轻时重,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3)疼痛部位不固定,呈走窜性质。
2.治疗原则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3.常用穴位
膻中、内关、太冲、支沟、合谷、阳陵泉等。
4.经验与体会
(1)膻中
【穴解】
膻中属于任脉,位于胸部正中,平第4肋间隙处,是宗气会聚的部位。宗气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所吸收的清气相结合而成。《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宗气的功能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膻中是心包的募穴,又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的交会穴,心包与三焦相表里,“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人体的先天元气借三焦为通道,自下而上行,散布于胸中,促进宗气的形成,宗气又通过三焦自上而下蓄积于丹田,以资先天元气。元气与宗气相结合则称为一身之气,所以人体之气与宗气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灵枢·胀论》:“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可见膻中与肝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肝主疏泄,故可调理全身气机。
总之,膻中与人体宗气、元气以及气机的调节有密切关系,《灵枢·海论》说:“膻中者为气之海”。同时膻中又是气之会穴,气会膻中,是人体调气、行气、补气和降气的重要穴位,正如《行针指要歌》:“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诸如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心痛、呕吐、呃逆、上肢胀痛等,均可取膻中治之。
【应用】
1)调节气机:
用于气机不畅引起的胸胁闷痛、胸背闷痛、乳房胀痛、脘腹胀痛、四肢串痛,常配合内关、太冲、三阴交应用。
2)行气活血:
用于气机阻滞、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背刺痛、胸胁胀痛、四肢胀痛,常配合合谷、太冲穴应用。
3)益气养血:
用于气血虚弱筋肉失养、经脉失养引起的头痛、心痛、胸背痛、腰背痛、四肢酸痛等。
4)降气止逆:
用于气机上逆引起的头痛、嗳气呃逆、噎膈反胃,常配合内关、气海、太冲等穴。
【刺灸法】
用1寸针,向下平刺0.5~0.8寸,平补平泻法或补法。注意此穴不可直刺。
(2)内关
【穴解】
内关属于手厥阴经,在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手厥阴经起于胸中心包,“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故内关有宁心安神、活血通脉的作用。内关穴是手厥阴经的络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联络,故内关可疏理三焦经气。
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交会于胸中,内关穴通于三焦经,三焦“主持诸气”,按照手足厥阴经“同气相应”的道理,内关穴有疏肝理气和调理气机的作用。又足厥阴属于木,手厥阴属于火,火乃木之子,故内关穴又可泻肝火。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阴维者,维络诸阴”即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和调节五脏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配合公孙穴用于胃脘胀痛、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痛经等病证的治疗。
总之,内关穴有疏肝理气、调理气机、行气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多种疼痛病证的治疗。
【应用】
1)宁心安神,活血通络:
常用于心痛、心神不宁、胸痛等症的治疗。对于胸肋软骨炎、肋软骨炎引起的胸痛有良好的效果,若能配合大敦效果更好。
2)疏通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系于耳中,布于偏头部,故内关可治疗耳部疼痛、偏头痛,临床上常配合中渚、足临泣应用,也可采用外关透内关的方法治疗。
3)疏肝理气:
临床上可用于肝气郁结或气机失调引起的胸胁胀痛、脘腹胀痛、周身胀痛、窜痛等,常配合内关治疗胸胁胀痛,配合公孙治疗脘腹胀痛,配合合谷治疗周身胀痛、窜痛等。
4)清泻肝火:
可治疗肝火上扰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耳内作痛、面痛以及肝郁化热引起的胸胁灼痛等症,常配合行间、侠溪等穴治疗。
5)调节脏腑功能:
可治疗胸痛咳嗽、心痛背痛、胁肋作痛、脘腹胀痛、痛经等,常配合公孙治疗。
【刺灸法】
肝气火盛证用捻转泻法,其余各证一般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慎用提插法,以免刺伤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刺痛拘紧等后遗症。
(3)太冲
【穴解】
太冲是足厥阴经原穴,位于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滞的部位,主治脏病,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藏,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应用】
1)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眼球胀痛、面痛、面瘫,常配合风池、合谷应用。
2)肝郁气滞引起的忧郁、胸胁胀痛、脘腹胀痛、痛经、阴道痛、睾丸痛、周身胀痛等,忧郁症、胸胁配合膻中、内关;脘腹胀痛配合中脘、公孙;痛经、阴道痛、睾丸痛配合关元、中极;周身胀痛配以合谷等。
3)太冲常配合内关:太冲是足厥阴经的原穴,内关是手厥阴经的络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联络,三焦与原气有密切的关系,《难经·三十八难》讲三焦者“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八难》又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历经于五脏六腑。”这就是说原气是通过三焦输送到人体各部位并维持其功能,所以太冲与内关配合,在内关的协同下可增强其调肝疏肝的作用。内关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阴维脉有调节诸阴经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说明阴维、阳维脉维络于周身,起着储存十二经环流灌溉中剩余气血的作用。阴维脉储存阴经流溢之气血,阴经均系于五脏,所以阴维脉可维系诸阴经,调节诸阴经气血的盛衰,故内关可增强太冲调节肝脏疏泄的功能。
总之,内关与太冲配伍,一上一下,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增强疏肝解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刺灸法】
直刺捻转平补平泻手法,或捻转泻法。治疗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可采用太冲透涌泉的方法。
(4)支沟
【穴解】
支沟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中的经穴,“所行为经”,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宽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旺盛的部位。三焦“主持诸气”,所以支沟穴有较强的通利三焦行气止痛的作用。“经主喘咳寒热”(《难经·六十八难》),喘咳应于肺,寒热是感受外邪所致;阳经的经穴配五行属于火,所以支沟又有祛除外邪清泻火热的作用。
【应用】
1)行气止痛:
治疗气滞经络引起的疼痛,如胁肋痛等病证,常配合阳陵泉、内关应用。
2)祛邪止痛:
如感受外邪引起的头痛、肩背痛、肩臂痛等。
【刺灸法】
直刺泻法。
(5)阳陵泉
【穴解】
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所入为合”,合穴是经气由此汇合并深入脏腑的部位,是经气最为旺盛穴位,有较强的通行气血的作用,故阳陵泉功在行气止痛。
【应用】
1)行气止痛:
足少阳经循行于偏头部,分布于胁肋部,是治疗偏头痛、耳部痛、胁肋痛的主穴,常配合支沟、外关应用。
2)阳陵泉善于治疗筋病:
阳陵泉位于膝关节附近,足三阳经筋和足三阴经筋结聚于膝关节,故有“膝者筋之府”之称(《素问·脉要精微论》)。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善于治疗筋病。如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痛、肩关节痛、踝关节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常配合环跳、悬钟、足三里应用。
3)阳陵泉是胆腑的下合穴,“合治内府”。所以阳陵泉是治疗胆腑病证的主要穴位,常配合日月、期门、章门等穴应用。
4)阳陵泉常与支沟配伍,二穴同属于少阳经,一上一下,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加强其和解少阳、行气散结、通络止痛的效果,既可治疗经络病痛,也可治疗内腑病证,是治疗胁肋痛的主要配穴。
(6)合谷
【穴解】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是元气经过和留滞的部位,元气是通过三焦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所以原穴能使三焦中的元气通达无阻,亦即原穴有通气行气,通调经气的作用。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两条经脉在肺和大肠相互络属,而肺主气,《素问·五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藏象论》又说:“肺者,气之本。”这里说的气,应当是宗气,即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之精气在肺中与肺呼吸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而成。肺主呼吸,脾胃主运化水谷之精气,脾胃与大肠有密切的联系,胃为六腑之长,《灵枢·本输》:“大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且足太阴脾之络脉“入络肠胃”,这就是说大肠与脾胃在经络上和功能上有着紧密地联系。合谷有调节元气的作用,元气可激发和控制脏腑的功能,所以合谷有调节脾胃的功能,可促进水谷精微的生成。合谷既可调节肺气又可调节脾胃,故合谷有调节宗气的作用,宗气主一身之气。合谷属于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经气旺盛,所以合谷有较强的通行气血的作用。合谷穴能调节元气、宗气,阳明经又经气旺盛,所以合谷有极强的行气调气功能。
【应用】
1)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
2)头面五官部位的疼痛。
3)体内脏腑病变引起的胸胁部痛、胃脘痛、腹部痛、痛经等。
4)合谷常与太冲配合应用:合谷与太冲相配,统称“四关穴”,是原穴相伍,可调节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功能,并有行气行血的功能。两穴相配,一个属于阳经,一个属于阴经;一个在上肢,一个在下肢;一个在手的第一、二指之间,一个在足第一、二趾之间;一个重在调气,一个重在调血。所以二穴相配有较强的调理气血和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可用于多种疼痛症的治疗,如头痛、三叉神经痛、眉棱骨痛、胸胁痛、胃痛、腹痛、痛经、坐骨神经痛、四肢胀痛、周身窜痛等。
(六)活血化瘀止痛法
活血化瘀止痛法主要用于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疼痛症。瘀血是一种致病因素,跌打损伤使离经之血不能排出体外或吸收,停滞体内成为瘀血;或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由于六淫邪气阻滞经络,邪气与营血纠结而成瘀血;或由于经脉长期闭阻,气血长久郁结而成瘀血,即久痛入络是也。
1.瘀血致病的特点
疼痛性质是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处拒按或有包块,肌肤甲错或有瘀斑,舌质暗有瘀点。
2.治疗原则
根据《内经》“菀陈则除之”(《灵枢·经脉》)和“血实者决之”的治疗准则,应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具体应用有调气活血化瘀、行气活血化瘀、调血化瘀、破血化瘀四个方面。
3.主要穴位
调气化瘀:内关、太冲。
行气化瘀:合谷、曲池、足三里。
调血化瘀:血海、三阴交、膈俞。
破血祛瘀:膈俞、委中、曲泽、阿是穴。
4.经验与体会
(1)调气化瘀:
内关与太冲。
【穴解】
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主血脉,内关又是心包经的络穴,外络手少阳三焦经,三焦主持诸气,又是元气之通道。气行则血行,血行则可化瘀,故内关有调气化瘀的功能。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肝主疏泄调理气机,肝主藏血,可调理血的贮藏与分配,故太冲有调理气机活血化瘀的功能。
【应用】
1)内关: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诸痛症,如心痛、胸胁刺痛、胃脘刺痛、痛经、偏头痛等。为了加强疗效可加用配穴,如心痛可配膻中;胸胁刺痛,可配膻中、期门、阳陵泉;偏头痛,可配太阳、风池、太冲;胃脘刺痛可配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痛经可配中极、三阴交等。
2)太冲:
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诸症,如头痛、胸胁刺痛、胃脘刺痛、痛经、阴道痛、睾丸痛等。为加强疗效可加用配穴,如头痛配合谷;胁肋刺痛可配膻中、期门、内关;胃脘刺痛,可配中脘、内关;痛经、阴道痛、睾丸痛,可配中极、三阴交等。
【刺灸法】
针刺捻转泻法,针刺内关慎用提插法,以免刺伤正中神经,引起后遗症。
(2)行气化瘀:
合谷、曲池、足三里。
【穴解】
1)合谷:
合谷属于手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有较强的疏通气血功能;合谷是手阳明经的原穴,是元气流注的部位,有较强的疏通经气的功能;手阳明经入于胸中络于肺,《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即合谷有调宗气行气行血的作用。所以合谷能行气活血化瘀。
2)曲池:
曲池属于手阳明经,是手阳明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合穴是经气汇聚之处,所以曲池是多气多血的阳明经气血最为隆盛的部位,有较强的行气行血活血化瘀的功能。
3)足三里:
属于足阳明经,是足阳明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合穴是经脉气血汇聚的部位,阳明经又多气多血,所以有行气行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瘀血常与痰湿浊邪互结,痹阻经脉,形成顽固的疼痛症,足三里配五行属于土,可调节脾胃,健脾化痰,因为“脾为生痰之源”,所以足三里可用于痰瘀互结的疼痛症。
【应用】
1)合谷可用于身体多部位的瘀血证引起的疼痛,如头部、胸腹部、四肢等,应用时应结合循经取穴和部位取穴,如头痛应加太阳、阿是穴等;胸痛可加膻中、内关等穴;胁肋痛可加期门、阳陵泉;胃痛可加膈俞、中脘、足三里等;痛经可加中极、三阴交等;上肢痛可加曲池;下肢痛可加足三里等。
2)曲池多用于四肢、胸背部的瘀血证,应用时应结合部位取穴和循经取穴,如上肢痛可加肩髃、曲泽、合谷等;下肢痛可加足三里、三阴交;背部痛可加心俞、膈俞。
3)足三里多用于头部、胸腹部、四肢部的瘀血证和痰瘀互结证,应用时应结合循经取穴和部位取穴,如头痛可结合太阳、阿是穴、合谷、太冲等;胸痛可结合膻中、内关等;胃痛可结合中脘、膈俞、三阴交等;妇科腹痛可结合中极、三阴交等;上肢痛可结合曲池、内关、合谷等;下肢痛可结合三阴交、血海等。
【刺灸法】
针刺泻法,应持续捻针不少于30秒,才可取得好效果,也可用龙虎交战手法。
(3)调血化瘀:
膈俞、血海、三阴交。
【穴解】
1)膈俞:
膈俞是足太阳经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督脉1.5寸。膈俞是八会穴之一,为血之会穴,功善调理阴血,是治疗血分病的重要穴位。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膈俞穴能有效地阻止血液黏滞性的增高,能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血流加速,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因而对瘀血证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2)血海:
血海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膝关节内侧,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本穴功于血分疾病的治疗,为妇科调经的重要穴位,故名血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可统血,《难经·四十二难》说“脾主裹血,温五脏”。所以,脾有裹护血液,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功能。脾主四肢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说明四肢肌肉赖以脾气的荣养。血海位于膝关节部位,膝关节是多动关节,动可促进血的运行,促进脾的生化气血功能。所以,血海可促进脾的生化作用,促进血的正常运行防止血液的瘀滞,故可调血化瘀。
实验研究发现瘀血患者在针刺血海后,其凝血酶原时间、红细胞计数、凝血时间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同时观察病人甲皱微循环变化,发现管袢清晰度增高,管袢长度增加,管袢输入输出端口径均有显著变化。
3)三阴交:
三阴交是足太阴经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脾主生化气血并主统血,肝主藏血,肾主精血,所以三阴交可以调理肝脾肾三脏,有补血、行血、调血的功效,有妇科要穴之称。
【应用】
1)膈俞:
凡有瘀血的病人,在膈俞穴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临床多用于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疾病,如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偏头痛、外伤性头痛、外伤性腰背痛、外伤性肩臂痛等均有良好效果。应用时需要结合辨证配穴,如瘀血性偏头痛可加用内关、合谷、太冲等穴;瘀血性腰背痛可加用委中、阿是穴等;瘀血性肩臂痛可加用尺泽、曲泽、肩髃、阿是穴等;膝关节痛可加用血海、膝眼、足三里等。
2)血海:
本穴功善血分病的治疗,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疹、湿疹、股内痛、膝关节痛等以及瘀血引起的多种疼痛。应用时应结合辨证配穴,如瘀血性妇科病可加用中极、合谷、三阴交、太冲等。
3)三阴交:
是治疗血分疾病、瘀血性疾病的重要穴位,如头痛、偏头痛、胸痛、心痛、胃痛、痛经、扭伤等,应用时应结合辨证配穴,如头痛可加用太阳、合谷等;偏头痛可加用外关、足临泣等;胸痛、心痛可加用孔最、内关;胃痛可加用梁门、足三里;痛经可加用中极、合谷等。
4)合谷配三阴交:
合谷与三阴交相配,一阳一阴、一上一下、一主行气一主调血,阴阳相配,可增强其活血行血祛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痛经、闭经、宫缩痛、阴道痛、阴茎痛、腹痛、股内痛、头痛、肩背痛、腰扭伤、红斑性肢痛等病证的治疗。合谷配三阴交为孕妇禁用,《针灸大成》:“按宋太子出苑,逢妊妇,诊曰:女。许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视,文伯泻三阴交,补合谷,胎应针而下,果如文伯之诊。后世遂以三阴交、合谷为孕妇禁针。”近代实践证明,对孕妇临产针刺,能使子宫收缩加强,缩短产程,加速胎儿娩出。
【刺灸法】
1)通常情况下用泻法。
2)针刺膈俞穴的方法:先在双侧膈俞穴处用拇指指腹寻找压痛点,消毒后对准痛点平刺,或行浅刺雀啄术法,或用梅花针叩刺出血,针刺后再拔火罐,增大其出血量。
3)三阴交的刺法:平补平泻法用于调血活血;针刺补法用于益气养血;针刺泻法使针感传向足心用于行血祛瘀。
(4)破血祛瘀:
膈俞、曲泽、委中、井穴。
【穴解】
1)膈俞:
见行血化瘀。
2)曲泽:
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肘部腕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是手厥阴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是手厥阴经气汇聚之处,功于疏通气血;心主血脉,故又有行血活血、破血通脉、祛瘀止痛的作用。
3)委中:
属于足太阳经,位于腘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央取穴。委中是足太阳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是太阳经气血汇聚之处,功于疏通气血,有较强的通经活血止痛的作用,是治疗腰背痛、腰骶痛、髋关节痛、腰腿痛、膝关节痛的主穴。临床多以点刺出血法治疗血分疾病和瘀血证,故《针灸资生经》称之为“血郄”。委中相当于《内经》中的解脉,用点刺出血的方法治疗急性腰痛,如《素问·刺腰痛论》说:“解脉会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4)井穴:
井穴位于四肢的末端,是阴阳经脉交会连接的部位,也是经络的“根穴”,有较强的调理气血和疏通经络的作用,古有大接经气之说,是治疗经络脏腑器官疼痛的重要穴位。
【应用】
根据“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素问·针解》)和“血实者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疗原则,针刺出血是活血祛瘀、破血行瘀的重要方法。出血疗法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出血疗法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活血化瘀,常产生迅速而明显的止痛效应。出血疗法有退热消肿作用,对于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热痛、风湿热引起的关节肌肉肿痛,有良好效果。
1)膈俞:
见调血化瘀。
2)曲泽:
主要用于瘀血痹阻引起的胸痛、心痛、胃痛呕血、肩臂痛、肘臂痛、腕臂痛等。应用时应结合循经取穴和部位取穴,如胸痛可配用郄门、孔最等;心痛可配用内关、郄门等;胃痛呕血可配用梁门、内关、公孙等;肩臂痛可配用肩髃、曲池等;肘臂痛可配用曲池、尺泽、合谷;腕臂痛可配用大陵、阳溪、阳谷等。
3)委中:
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项背痛、腰背痛、腰骶痛、髋关节痛、腰腿痛、膝关节痛等有良好的效果。凡腰背痛、腰骶痛、坐骨神经痛在委中穴处有结节并有明显的压痛或刺痛,或有暗红色络脉、瘀斑点等。治疗时应结合病变的部位循经配穴,如项背痛可配用昆仑、后溪;腰背痛可配合膈俞、承山;腰骶痛可配合次髎、殷门等;膝关节痛可配合梁丘、鹤顶、膝眼、阳陵泉等。
4)井穴:
主要用于其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的疼痛病证,如商阳用于手阳明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症、至阴用于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症等。
5)破血祛瘀法是一种放血的方法,放血时应注意经络气血的多少,一般应选择多血经络的腧穴。根据《素问·血气形志》的记载:“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常选取阳明经穴、太阳经穴、厥阴经穴放血,如头维、厉兑、心俞、膈俞、肝俞、八髎、委中、至阴、曲泽、中冲、期门等。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病证灵活应用。
【刺血法】
1)点刺血络法:
此法源于《灵枢·官针》的络刺法“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用三棱针点刺随病情显现的静脉出血,此法出血量较少,头痛点刺太阳、攒竹,扭伤刺阿是穴等部位的小脉络出血。
2)点刺穴位法:
用三棱针或较粗的毫针对准要刺的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挤出血液,也可在针刺后再拔火罐,增加其出血量。此法多用于腧穴出血或阿是穴出血,可有较多的出血,如胸痛点刺曲泽出血,肱二头短头肌腱损伤点刺尺泽出血,腰扭伤点刺委中出血,头痛刺太阳、攒竹出血,全身发热疼痛刺井穴出血,沿经络疼痛刺所属经络的井穴出血,扭伤、肌肉、肌腱痛刺阿是穴出血等。
3)散刺法:
此法源于《灵枢·官针》的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操作时用三棱针或较粗的毫针在病变部位速刺数针,然后再拔一火罐,称作刺络拔罐法。此法多用于肌肉比较多的部位,如肩部、背部、腰骶部、膝关节部位等。
4)膈俞点刺出血:
先寻找压痛点在痛点,之后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起,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出针后再拔火罐,或先用梅花针叩刺,再拔火罐,即有血液外出。
5)曲泽:
常规消毒后,在肘窝部寻找明显的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6)委中:
常规消毒后,在腘窝部寻找显露的静脉出血,也可寻找压痛点或结节出血,如腰背痛、腰骶痛、腰腿痛在委中穴处或其下方常可触及压痛点和结节,在痛点用三棱锥针刺出血,可获显著效果。
掌握出血量的要点是出血的颜色由黯红变鲜红为止。
(七)益气养血止痛法
益气养血止痛法是通过补气补血治疗疼痛症的一种方法。气血虚弱也可引起疼痛,即“不荣则通”,此理论源于《素问·举痛论》,认为邪气伤正或脏腑功能低下,致使人体气血亏损,脏腑经络失于温煦、濡养,因虚而不荣,因不荣而不通,再因不通而致痛。此理论在清代吴澄《不居集·诸痛》作了深入的阐述:“虚劳之人,精不化气,气不化精,先天之真气不足,则周身之道路不通,阻碍气血不能营养经络而为痛也。”
1.致痛特点
疼痛的性质是钝痛、隐痛、酸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按之舒适,得温痛减。
2.治疗原则
补益气血,濡养筋脉。
3.主要穴位
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4.经验与体会
(1)膻中、中脘、气海
【穴解】
1)膻中位于胸部正中,属于任脉,为八会穴中的气会,又称作“上气海”,是宗气汇聚之处,《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又是心包的募穴。所以膻中的重要作用是补益宗气调节血脉。
2)中脘位于中焦,是腑之会穴和脾经的交会穴,侧重于补中气,补益气血生化之源,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升清降浊,使中气向上补益宗气,向下增补元气。
3)气海、关元位于下焦,气海是肓之原,关元是任脉和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所以二穴可补脾肾之气,是人体重要的补穴,侧重于补肾气、元气。
【应用】
1)膻中主要用于气血虚弱引起的胸痛、心痛、背痛、肩痛、上肢酸痛乏力等。应用时可配用其他穴位,如胸痛配太渊、隐白;心痛配大陵、心俞、三阴交;背痛配肺俞、心俞、三阴交;肩痛配肺俞、肩髃、曲池;上肢酸痛配手三里、太渊、足三里。
2)中脘主要用于中气虚弱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项酸痛、胃脘痛、四肢酸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头痛头晕配百会、足三里;颈项酸痛配天柱、大椎、足三里;四肢酸痛配曲池、足三里、膻中、气海。
3)气海、关元主要用于脾肾虚弱引起的头痛头晕、慢性腰痛、慢性腰腿疼、腰膝酸痛、股内痛、周身酸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头痛头晕配百会、足三里;慢性腰痛配肾俞、太溪;慢性腰腿疼配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太溪;股内痛配血海、三阴交;周身酸痛配膻中、中脘、曲池、足三里。
【刺灸法】
针刺补法,膻中针尖向下平刺,不可直刺。中脘捻转补法,先浅后深,深度在0.5~1.1寸之间。气海、关元针刺捻转补法,先浅后深,深度在0.5~1.2寸之间。
(2)足三里、三阴交:
补益脾胃生化气血。
【穴解】
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是足阳明经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属于土,可调补脾胃,可补土生金,可补中气、宗气,是人体重要的强壮穴。
2)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又是肝经和肾经的交会穴,故三阴交可补脾胃益中气,补肾气益元气,补肝气促气化,是人体调补肝脾肾的重要穴位。
【应用】
1)足三里用于气血虚弱引起的胸背痛、腰腿痛、四肢酸痛、膝关节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胸背痛配膻中、肺俞、心俞;腰腿痛配肾俞、三阴交;四肢酸痛配曲池、膻中、中脘、气海、三阴交;膝关节痛配膝眼、阳陵泉等。
2)三阴交用于气血虚引起的周身关节肌肉疼痛、会阴部疼痛、股内痛、腰膝酸痛、踝关节痛、足跟痛、足趾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周身痛配曲池、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会阴部痛配中极、太冲;股内痛配关元、血海;膝关节痛配膝眼、足三里;踝关节痛配太溪、解溪、足三里;足跟痛配太溪;足趾痛配太白等。
3)足三里与三阴交常配合应用,一属阳,一属阴;前者偏重于补胃补气,后者偏重于补脾补血,两者相配补益脾胃,气血双补,相得益彰。
【刺灸法】
针刺捻转补法,并可用灸法。
(3)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穴解】
心俞是心的背俞穴,主治在心,心主神,“心主身之血脉”,可宁心安神及推动血液运行周身。膈俞是血之会穴,主治在血,可调血、补血、活血、祛瘀血。肝俞是肝的背俞穴,主治在肝,肝藏血并主筋,有调节血液的归属和濡养筋骨的作用;脾俞是脾的背俞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四肢肌肉,是说四肢机体肌肉的营养来源于脾胃。肾俞是肾的背俞穴,主治在肾,肾藏精,精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脏腑功能的原动力,气血生成的动力。
【应用】
1)心俞、膈俞、肝俞偏重于调血、活血、补血,多用于头痛头晕、项背痛、胸背痛、肩臂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头痛头晕配百会、足三里;项背痛配百劳、身柱;胸背痛配膻中、身柱;肩臂痛配肩髃、手三里、足三里等。
2)脾俞、肾俞偏重于补气以及气血的生成,多用于腰背酸痛、腰腿肿痛、腰膝酸痛、膝踝关节肿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腰背酸痛配心俞、膈俞、肝俞、太溪、飞扬等;腰腿肿痛配次髎、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等;腰膝酸痛配肾俞、命门、太溪等;膝踝关节肿痛配太溪、三阴交、商丘、太白等。
3)在临床上凡遇气血虚弱性疼痛症,常选取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浅刺补法,如坐骨神经痛久治不愈,症见腰腿酸痛,下肢乏力,不耐徒步,行走则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再如慢性腰背痛、慢性头痛、慢性关节痛等,采用上述方法治疗都有良好效果。
【刺灸法】
1)诸穴均用1.0寸针,捻转补法,针尖沿经向下斜刺0.3~0.5寸,如治疗胸背痛、腰背痛时,针尖向脊柱斜刺0.3~0.5寸,并可加用灸法。肾俞可直刺0.5~1.2寸。
2)气血虚弱引起的疼痛也可用浅刺的方法,作者认为浅刺法是一种偏补的针刺方法,对治疗气血虚弱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如慢性肩周病、慢性肩背痛、慢性腰痛、慢性腰腿痛、慢性膝关节痛等。
(八)宁心安神止痛法
通过调节心脑镇静安神以增强止痛效果的方法,为调神止痛法。疼痛的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闭阻,即“不通则痛”。而经脉气血运行或闭阻与心和神有密切关系,神能导气行血,疏通经络。此说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和《素问·灵兰秘典》“主不明,使脉道闭塞不通”,所以后世医家提出“诸痛属心论”,充分说明了疼痛和心神的关系,也说明了心神与疼痛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调节心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1.神与疼痛的关系
其一,《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是指心气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这其中包括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畅三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发生异常都会造成疼痛。疼痛的发病机制是不通则痛,若心气乏力,推动血液运行缓慢,可造成血行迟滞不通;营血亏损,脉道、肌肉、器官得不到营血的濡养而挛缩,导致血脉不通;外伤瘀血或气滞血瘀,停滞经脉,阻碍了血的运行,或瘀血停滞脉外压迫脉道影响了血液的运行,均可导致不通则痛。
其二,心藏神,主宰全身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是说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有主宰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情感活动的作用。人体脏腑经络器官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必须在心神的调节下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人的整个生命过程。若血行受阻,经络气血不通,引起诸种疼痛,需要在心神的参与和调节下方可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解除疼痛。
其三,血是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营卫生会》:“血者神气也。”这说明心神与血有极密切的关系,心神需要营血的荣养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只有心血充足才能化神养神,保持心神的正常功能,保持心神对经络气血的调控作用。
其四,脑为元神之府。中医认为人有心神和五脏之神,五脏之神总统于心,正如《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神又可分为元神和欲神,元神源于先天,欲神由后天逐渐形成。《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神来源于先天,此神即元神。宋代张平叔明确说明:“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玉清金笥华秘文金宝炼丹诀》)元神的作用是统领主宰诸神,正如唐代·裴铏所说:“阳神者,是纯阳之精英,是元神也,非五藏诸体之神也,元神能生其三魂七魄,及诸体之神尔。”(《仙籍旨诀·道生旨》)父母两精相搏而生神,相聚而成先天之精,精化髓上聚于头而为脑,元神藏于脑中,陈无择说:“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头痛证治》)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第三十三卷.果.辛夷条》)。
总之,疼痛的发生是由于经气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心主血,故血脉不通,必然影响到心神、脑神,出现心神不宁、心烦失眠、烦躁不安、忧郁等症,心神若不能发挥正常的对气血的调节作用,则进一步加剧疼痛的发生。所以调神可以缓解疼痛的发生,加速疼痛的解除。
2.治疗原则
醒脑安神,宁心止痛。
3.主要穴位
水沟、十二井穴、四神聪、百会、神庭、本神、内关等。
4.经验与体会
(1)水沟
【穴解】
水沟属于督脉,督脉总督诸阳经,人中又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阳明经气血旺盛,有极强的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和祛邪清热的作用;督脉还入络于脑,故水沟有醒脑开窍、启闭通络的功效。
【应用】
临床上常用于头痛、头项强痛、腰背痛、急性腰扭伤、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等疼痛症的治疗,效果良好,正如《玉龙歌》所说:“脊背强痛泻人中,挫闪腰痠也可攻。”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头痛配百会、太阳、风池等;头项强痛配后溪;腰背痛配委中、承山;急性腰扭伤配养老、委中等;肌腱韧带损伤配后溪等。另外,水沟也可用于全身性疼痛的治疗,可配曲池;大椎等。作者曾治疗一男性患者,约35岁左右,两周前患流感,发热39.5°C,经治疗发热已退,遗头痛和全身疼痛,心中烦躁不安,针灸数次疼痛不减,舌红,脉数有力。此余热郁结,经气痹阻之证。针刺水沟、商阳、厉兑,针刺泻法,留针20分钟,起针后于商阳、厉兑点刺出血。一次治疗后疼痛减去大半,2次后病除。
【刺灸法】
用左手拇食指捏住人中沟,用1寸毫针向鼻中隔斜刺0.3~0.8 寸,捻转泻法。
(2)十二井穴
【穴解】
有醒脑开窍、清除热邪、通经止痛的作用。十二井穴位于手指末端,是阴阳经脉交接处,为十二经之根,可接气通经交通阴阳,古有“大接经气”之说,有较强的通经止痛效应。诸多经脉又络于心入于脑,所以又有醒脑开窍、宁心安神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针刺手十二井穴或点刺出血对脑血流有良性调整作用,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常用于脑源性疾病的治疗。
【应用】
1)对于邪气痹阻、经气痹阻性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如六淫侵袭经脉引起的疼痛、邪热痹阻引起的疼痛,以及颈肩臂痛、扭伤性疼痛、气滞性疼痛等,选择适当的井穴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应用时应结合循经取穴的原则。
2)作者也常用井穴配水沟治疗忧郁症性疼痛、精神紧张性疼痛等,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刺灸法】
用1寸毫针沿经平刺0.1~0.3寸,实热证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
【穴解】
百会属于督脉,位于头顶部,别名“三阳五会”,是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的交会穴,并且入络于脑,有镇静安神,醒脑开窍、通经止痛的功效,正如《针灸资生经》说百会“百病皆主”。神庭穴属于督脉,位于头颅的前缘,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本穴有调神安神,镇静止痛,故名神庭。四神聪属于奇穴,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有较好的宁心安神作用。本神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额前部,内应于脑,脑为元神之府,神为人之本,又可宁心安神,主治神志病,故称本神,对疼痛症有良好作用,正如《甲乙经》所云:“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胁引不得转侧,本神主之。”总之,四穴都位于头部,是调神安神的重要穴位,对于疼痛引起的烦躁不安有很好的镇静作用,可增强脑神对经络气血的调节,增强止痛效果。
【应用】
1)百会、神庭可治疗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部位的疼痛,应用时应结合其他配穴,如颈项痛配大椎、天柱、后溪;胸背痛配身柱、手三里;腰痛配肾俞、委中;腰骶痛配殷门、委中;尾骨痛配承山等。
2)百会、神庭可治疗紧张性头痛、身痛,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太冲、内关等。
【刺灸法】
1)治疗脊椎部位疼痛时,用1.5寸毫针,针尖沿经向后平刺,颈项痛平刺0.3~0.5寸,胸背部疼痛平刺0.5~0.8寸,腰骶部疼痛平刺0.8~1.2寸,龙虎交战手法。
2)治疗紧张性疼痛,用1.0寸毫针,沿经向后平刺0.3~0.5寸,平补平泻手法。
(4)内关
【穴解】
内关有调神止痛和理气止痛的作用。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主神,心主血脉,故可调神止痛,可通脉止痛。内关是手厥阴经的络穴,络于手少阳三焦经,三焦“主持诸气”,“主通行三气”,故内关有调气行气的作用,调气行气可通经止痛。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属于同名经,同经相应,同气相求,可增强肝的疏泄功能;足厥阴经配五行属于木,手厥阴经配五行属于火,故内关穴可泻肝气之郁结,调理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条达而止痛。
【应用】
1)内关宁心安神:
可用于疼痛并心神不宁者,如头痛、胸痛、胸背痛、胁肋痛、周身痛等。应用时可配合其他穴位,如头痛配太冲;胸痛配心俞、厥阴俞;胁肋痛配支沟、阳陵泉、周身痛配合谷等。
2)内关可调气止痛:
可用于胸胁胀痛、脘腹胀痛、小腹胀痛、四肢胀痛等,应用时应配合其他穴位,如胸胁胀痛配太冲;脘腹胀痛配公孙;小腹胀痛配关元、三阴交;四肢胀痛配太冲等。
【刺灸法】
针刺捻转平补平泻法,慎用提插法,以免刺伤正中神经。
二、针灸常用止痛方法
(一)循经取穴止痛法
1.循经取穴
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即根据病变部位确定其所属经脉,然后在其所属经脉上选取穴位,称为循经取穴。循经取穴是针灸治疗的基本方法,其他取穴方法多是源于此法。
2.循经取穴的方法
循经取穴法常用的方法有本经取穴法、表里经取穴法、同名经取穴法、首尾循经取穴法、两端循经取穴法。
(1)本经取穴法:
在病变部位所属的经脉上选取穴位的方法为本经取穴法,临床上常用的《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经典总结。临床应用时常采用本经局部取穴和本经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如腰的脊柱两侧疼痛,属足太阳经病证,治取委中,也可在病变部位加取肾俞;肩关节疼痛取曲池,也可在局部加用肩髃等。在本经取穴法中也可在所属的经脉上选取2~3穴,以上下呼应加强疏通经气通络止痛的效果,《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中的“合担用法担”,即是此法的典型应用。
(2)同名经取穴法:
上肢某一经脉发生病痛,选取下肢同名经的穴位进行治疗,称为同名经取穴止痛法,反之亦然。因为上下肢名称相同的阳经,在头部相衔接,阴经在胸部衔接,其经气可相互调节,相互为用。如肩痛属于手阳明经病证时,选取足阳明经的足三里治疗;肩痛属与手少阳经病证时,选取足少阳经的阳陵泉治疗;腰痛属于足太阳经病证,选取手太阳经的养老或后溪治疗;髋关节疼痛属于足少阳经病证,选取手少阳经中渚治疗等,都是这一方法的具体应用。
(3)表里经取穴法:
某一经络发生病变,在其相表里的经脉上取穴治疗,为表里经循经取穴法。表里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脏腑间相联系,在四肢末端相衔接,又有络脉相互贯通,故表里经有密切的联系,有相互调节的作用,可相互为用。如腰痛一般属于足太阳经病证,治取足少阴经的太溪;胃痛属于足阳明经病证,治取足太阴经的公孙;髋关节疼痛属于足少阳病证,治取足厥阴经太冲等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4)首尾循经取穴发:
病证发生在经络的起端穴,取其止端穴治之;病证发生在经络的止端穴,取其起端穴治之,因经络的起端为首,止端为尾,故称之为“首尾循经取穴法”。本法源于《黄帝内经》“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的原理。此法治疗经络首尾经穴部位的疼痛、麻木,有良好效果,对炎症性疼痛尤为特效。
病例:患者安娜,女,45岁,2011年4月11日就诊。主诉:左侧眼部麦粒肿月余。一个月来左侧眼部下眼睑患麦粒肿,反复发作,曾内服和外用抗生素,经久不愈。麦粒肿位于左侧下眼睑正中,足阳明经承泣穴位处,红肿作痛,兼见面红,舌红,脉滑数。治取左侧厉兑穴,用1.0寸毫针,沿经脉向上平刺0.2寸,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起针后,自觉疼痛明显好转,再针病除。
再如鼻翼旁边的红肿疼痛,针刺商阳穴多能立竿见影。
(5)两端循经取穴法:
在病变经络的起始穴和终止穴同时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称之为“两端循经取穴法”。如胁肋部疼痛,属于足少阳经病证,取足窍阴和瞳子髎治之。本法主要是疏通经络祛除邪气以止痛。本法对于沿经脉出现的疼痛,颇有效验。针刺治疗实证疼痛时,先针刺起始穴,用泻法,再针刺终止穴,用泻法,然后对两穴同时用捻转泻法。对于虚证性疼痛,先刺终止穴,用泻法,再刺起始穴用补法,然后对两穴同时用捻转补法。
病例:患者安娜玛莉亚,女,41岁,意大利罗马人,于2005年2月28日就诊。主诉:患右侧坐骨神经痛3个多月。自患病以来曾做过理疗、针灸和药物等多种治疗,疼痛不见好转。目前疼痛从髋部开始,沿足少阳经直至足外侧,疼痛以臀部和小腿外侧最明显,走路时疼痛加重,小腿外侧兼有热感。腰椎X线片无异常发现。体检,脊柱无侧弯、无压痛,直腿抬高阳性,环跳穴处有明显压痛,深部有条索感,阳陵泉和丘墟穴处压痛,舌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病位于足少阳经。治疗先取右侧瞳子髎,针刺泻法,捻转1~2分钟,再取右侧足窍阴,针刺泻法,捻转1~2分钟。之后,两穴同时捻转1~2分钟。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2次。术后疼痛好转,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共治疗5次而愈。
作者在临床上还常用此法治疗红丝疔,术后并在其井穴上点刺出血,多有奇效;20世纪60年代作者带领学生到京西煤矿医院实习时,用此法治疗多例红丝疔患者,1~2次即痊愈。沿阳明经发作的三叉神经痛,针刺四白、厉兑也颇有效验。
(二)五输穴止痛法
五输穴是针灸中最重要的一类特定穴,在针灸治疗疼痛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取五输穴中的穴位治疗疼痛的方法称五输穴止痛法,其中最常用的有输穴止痛法与合穴止痛法。
1.“输穴”止痛法
“输穴”止痛法是采用五输穴中的输穴治疗疼痛症的一种方法,此法源于《难经·六十八难》“俞主体重节痛”,是指输穴可治疗肢体沉重、关节疼痛症。在临床应用时阳经输穴的治疗和阴经输穴的治疗各有侧重。
(1)阳经输穴多用于六淫邪气侵袭阳性经脉引起的疼痛:
阳经“输穴”配五行属于木,木主风,阳主外,故阳经输穴主治外邪引起的疼痛症。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论述五输穴主治时说“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时间时甚为风湿邪气所作,湿邪缠绵难愈,常反复发作,风邪善行数变,病痛时重时轻。说明“输穴”主治外邪引起的病证,如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引起的颈项强痛、落枕、肩背痛、肩痛、腰背痛等常取“输穴”治之。作者在临床上常取后溪治疗急性腰痛、急性腰扭伤、落枕、颈椎病、项背肌筋膜炎;取中渚治疗急性腰痛、臀上皮神经损伤;取三间治疗颈项痛、髂腹神经痛、股神经痛;取束骨治疗项背痛、坐骨神经痛、肛门痛;取足临泣治疗偏头痛、耳痛、胸胁痛、股外则皮神经痛、踝关节肿痛、足背肿痛等;取陷谷治疗面部肿痛、头痛、足背痛等都有显著效果。
(2)阴经输穴多用于内脏病变或邪气阻滞经脉引起的疼痛症:
阴经输穴配五行属土,内应于脾,脾主四肢、肌肉,主运化水湿。若脾失健运、水湿滞留,滞留于经络、肌肉、关节,就会引起体重节痛。因为病机是湿浊阻滞,病痛时间时甚,故可取输穴治之。阴经输穴是“以输代原”,阴经输穴即是原穴,原穴是元气经过和留滞的部位,主治脏病,故阴经输穴主治内脏病变、或痰浊瘀血、或邪气痹阻引起的疼痛症。如太渊主治肺的病变引起的胸痛、背痛、肩臂肿痛、缺盆肿痛以及臂丛神经痛、雷诺氏病等;神门主治心的病变引起的胸痛、手臂内侧麻木、疼痛等;大陵主治心包病变引起的胸胁痛、手腕肿痛、腕管综合征等;太白主治脾的病变引起的肌肉关节肿痛、股内侧和胫骨内侧肿痛、足大趾肿痛等;太溪主治肾的病变引起的慢性腰痛、慢性腰腿痛、老年性关节痛、足跟痛等;太冲主治肝的病变引起的头部胀痛、面部胀痛、胸胁胀痛、前阴部肿痛、肌肉关节痉挛性痛等。
2.合穴止痛法
五输穴中的合穴分布于肘、膝关节部位,肘、膝关节是上下肢活动的关键部位,气血流通最为旺盛,“所入为合”,犹如百川汇入江河,即气血汇合处。有较强的疏通气血通经止痛的作用,是针灸治疗疼痛症的重要穴位。
(1)阳经合穴多用于邪气阻滞经脉引起的疼痛症:阳主外、主表,六淫邪气侵袭人体,首先犯表阻滞经脉,治疗应从表而解,治取阳经经穴为主。又阳经合穴配五行属土,内应于脾,故合穴又有调脾祛湿的作用。土乃火之子,按照“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合穴还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合穴可以治疗风寒、风湿、风热引起的疼痛症。
曲池:属与手阳明经,是治疗上肢疼痛的重要穴位,如颈椎病、肩周病、肘关节痛、腕关节痛、手指关节痛等,临床应用时常与合谷、外关、肩髃等配合应用。曲池也是治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的重要穴位,常与足三里、阳陵泉等配合应用。曲池也可用于瘀血性疼痛,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又是气血汇聚的部位,有极强的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如扭伤或外伤引起的颈项部、肩背部和上肢各关节的疼痛,治疗瘀血性疼痛时配以刺络法,或井穴出血法,可大大的提高疗效。
天井: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是治疗痰湿阻滞性疼痛的重要穴位,因为合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又三焦“主通行三气”,行气可以化痰,行气可以利湿。常用于面颊部痛、颈淋巴结肿痛、乳腺病肿痛,以及肩背部痛、肩痛等,常与肩髎、肩井、外关配合应用。
小海:属于手太阳经,太阳主开,多用于外邪阻滞经脉引起的疼痛症,如头项强痛、项背强痛、肩胛部疼痛、肩臂后外侧痛、肘部痛等,常与后溪配合应用。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胃与脾相表里,脾主肌肉,足三里又位于膝关节部位,是经筋会聚处,所以足三里是治疗肌肉和关节疼痛的主要穴位。足三里配曲池治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配阳陵泉治疗坐骨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痛、髂腹神经痛、膝关节痛;配气海、三阴交治疗气血虚性疼痛;深刺足三里治疗急性肩痛、痛风,深刺足三里加灸治疗虚性坐骨神经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阳陵泉:属于足少阳胆经,是八会穴之一,为筋之会穴。有舒筋骨利关节通经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配曲池治疗肌肉、关节抽掣痛;配支沟治疗胁肋部疼痛;配肾俞治疗腰痛;配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配足三里治疗膝关节痛;配居髎治疗臀上皮神经痛;配风市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痛;深刺阳陵泉治疗急性肩痛有良好效果等。
委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血郄”之称,有疏通经络祛瘀止痛的功效,是治疗腰背疼痛的主要穴位。临床上配昆仑、束骨治疗头项痛;配肾俞治疗腰痛;配承山治疗腰背痛、腓肠肌痛;配殷门治疗腰骶痛;配阳陵泉治疗膝关节痛等。临床上常在穴位处用三棱针点刺络脉出血,治疗腰背肌扭伤和瘀血性疾病,有良好效果。
(2)阴经合穴多用于内脏病变或邪气阻滞经脉引起的疼痛。
尺泽:属于手太阴肺经,配五行属于水,主要用于肺失肃降引起的胸痛、肩臂内侧痛和肘关节痛。
曲泽:属于手厥阴心包经,配五行属水,主要用于痰瘀痹阻心包络引起的胸痛和臂丛神经痛;心主血脉,也可用于血热壅滞、瘀血阻滞经脉引起的疼痛,如疔疮、红丝疔、灼热性神经痛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胸胁刺痛、前臂肿痛有良好效果。
少海:属于手少阴心经,配五行属水,主要用于心气虚、心血虚引起的胸痛、手臂内侧麻木疼痛、肘关节痛等。
阴陵泉:属于足太阴脾经,配五行属水,有健脾利湿、通经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湿浊阻滞引起的阴茎痛、睾丸肿痛、妇女阴部痛、膝关节肿痛、胫骨内侧的肿痛、踝关节肿痛等。
曲泉:属于足厥阴肝经,配五行属水,有补肝阴养肝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肝阴虚、肝血虚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痛、痛经、妇女阴部灼痛、少腹痛、睾丸抽痛、尿道痛、股内侧酸痛、膝内侧痛等。
阴谷:属于足少阴肾经,配五行属水,有补益肾水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妇女少腹痛、阴道痛、阴茎痛、睾丸痛、股内侧痛和膝内酸痛等。
(三)交叉取穴止痛法
交叉取穴是指病位与选经用穴的交叉,即病在左侧或右侧,取其对侧经络的腧穴进行治疗的方法。此方法源于《内经》中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巨刺”法和“缪刺”法。
《灵枢·官针》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说:“愿闻缪刺,以左刺右,以右刺左奈何……。”说明巨刺和缪刺都是左侧有病时取右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反之,则取左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对于“巨刺”和“缪刺”的适应证在《内经》中也有明确论述,如《素问·调经纶》说:“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可见“巨刺”和“缪刺”适用于病在经络的疼痛症。经络系统在人体联系内外、贯穿上下左右,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其中手足同名经,又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调节,正如《素问·缪刺论》所说:“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如手足名称相同的左右两侧的阳经和上下肢的阳经在督脉大椎穴、面部和内在的脏腑相衔接;手左右两侧名称相同的阴经在胸部和内脏相衔接;足左右两侧名称相同的经脉在任脉和内脏相衔接。假如左手阳明经因外邪侵袭或其他原因导致阴阳失调,气血壅盛,肩关节肿痛,可针刺右侧的曲池、合谷,也可针刺下肢的足三里、内庭,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作用,可以使肿痛消失,使左侧的手阳明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这与《内经》中“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素问·离合真邪论》)和“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的治疗原则相一致。
应用方法:根据病变的部位与针灸治疗的穴位关系,用法有三种。
1.左右穴位对应法
病变位于左侧,取右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反之,则取右侧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左侧落枕颈项疼痛,取右侧后溪、落枕穴治疗;左侧肘关节痛,取右侧的曲池、合谷等穴治疗;左侧髋关节痛,可取右侧的阳陵泉、悬钟等穴进行治疗等。此法常用于疼痛部位比较广泛或整个关节疼痛症,以及幻肢痛、截肢痛等。
2.左右部位对应取穴法
即取左右两侧相同部位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左肩痛,位于肩髃穴处,则取右侧肩髃穴治之;左肩痛位于肩前穴处,则取右侧奇穴肩前穴治之;左肩痛位于臑俞穴处,则取右侧臑俞穴治之。左膝关节疼痛,位于犊鼻穴处,则取右侧犊鼻穴治之;左膝关节痛位于梁丘穴,则取右侧梁丘穴治之。此法多用于疼痛部位比较局限,并有明确的痛点的治疗。
3.前后对应法
前后对应是指胸腹部和背腰相对应,即背部疼痛可取相对应的胸部穴位进行治疗,腰痛可取相对应的腹部穴位进行治疗,反之则取背部、腰部的穴位进行治疗。应用前后对应止痛法时,应当注意除前后对应外,还有经络的对应和穴位的对应。
经络的对应是督脉与任脉对应;华佗夹脊与足少阴肾经对应;足太阳经第一线与足阳明经对应。穴位的对应如身柱与膻中、中枢与中脘、命门与神阙、腰阳关与关元、腰俞与曲骨等相对应。
作者在临床上对于肋软骨炎常取背部相应的夹脊穴,腰部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损伤常取任脉经的气海、关元,慢性腰痛、椎体滑脱常取神阙、关元灸之,均有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1)如果疼痛部位处没有具体的穴位,则取对侧相对应部位进行治疗。
(2)针刺的手法应根据病变的深浅、病变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手法。
(四)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
“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是由《黄帝内经》中缪刺和巨刺演变出来的一种取穴止痛法,对于扭伤和四肢疼痛等症疗效甚佳。笔者从1964年即应用于临床,疗效甚好,深受其益,故特立一专题,以示重视。
1.什么是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
同经,即手足名称相同的经脉,如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手少阴经与足少阴经,手厥阴经与足厥阴经,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应,即相对应或相似的意思,也就是说治疗取穴的部位与患处相对应,如肩关节与髋关节,前臂部与小腿部,肘关节与膝关节,腕关节与踝关节,手指与足趾等,如此类推。另外,还有上下左右相对应,如左上肢与右下肢,左肘关节与右膝关节,左腕关节与右踝关节等。这样,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包括了手与足、上与下、左与右以及相应部位、相应经络五个内容。以左侧手太阴经与右侧足太阴经、左侧手阳明经与右侧足阳明经为例说明之,少商与隐白、鱼际与太白、太渊与商丘、列缺与三阴交、孔最与地极、尺泽与阴陵泉、侠白与箕门等穴相对应;商阳与厉兑、二间与内庭、合谷与陷谷、阳溪与解溪、手三里与足三里、曲池与犊鼻、肘髎与梁丘、臂臑与伏兔、肩髃与髀关等穴相对应,余可类推。详细内容见表1-1。
表1-1 同经相应取穴法
2.治疗范围
本法可用于因扭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四肢部位局限性疼痛症,诸如肌肉的损伤、韧带的损伤、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风湿性疼痛等均可。笔者用于临床有记录的120病例中,包括:扭伤者45例,风寒湿邪其引起的局限性疼痛59例,炎症性疼痛13例,局部自觉发热、肿胀3例。在120病例中,病程长短不一,其中7天以内者41例,1个月以内者36例,3个月以内者18例,6个月以内者25例。
3.应用方法
首先确定疼痛的部位,并检查疼痛的中心点。其次是经络的归属,即疼痛的部位属于那一条经络的分布范围。第三是进行上下左右交叉,选择同名经和相应部位的穴位,如果患处不在腧穴上,或相应部位同名经络无相对应的腧穴,也可用阿是穴。如左手腕疼痛,压痛点位于手少阳经上阳池穴,选择右足少阳经丘墟穴作为治疗穴。
4.针刺方法
用毫针浅刺所取穴位,得气后行雀啄术,反复地快速地进行上下提插。如果针刺部位肌肉浅薄,无法提插者,也可行捻转手法。如果疼痛部位肌肉肥厚,也可深刺之,但应由浅逐渐深刺,再由深而浅,用捻转提插法。在针刺的同时令病者做患肢运动或做疼痛姿势的活动。大约行手法1~2分钟后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是扭伤引起的疼痛,可先与患处所属经络的井穴点刺出血,然后再按“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选穴治疗,效果较好。
5.临床效果
在应用本法治疗的120例病人中,痊愈112例,占93.3%;有效8例,占6.7%。一般治疗1~3次可愈。其中扭伤45例痊愈42例;痹证性疼痛59例,痊愈54例;局部炎症性疼痛和局部发热、肿胀共16例均愈。
6.经验与体会
(1)效果好疗效快:
用本法治疗四肢部位的疼痛症效果好疗效更快,多数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对于在治疗时取患部和患侧穴位效果不佳的病证,也可取得满意效果。如患者赵某,女,45岁,右小腿疼痛2月有余,伴有小腿沉重不适和凉感,下蹲后腘窝部胀痛。开始针灸取患侧委中、合阳、承山、飞扬、太溪、阳陵泉等穴治疗5次,病无改变,后采用“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针左侧支正、小海,行雀啄术1分钟后右小腿胀痛明显好转,针治2次而愈。
(2)适用于局限性疼痛:
本法适用于扭伤、痹证等原因引起的四肢部位的局限性疼痛,而不适用于整个关节痛,如膝关节痛、踝关节痛、腕关节痛等。再如大范围或大面积的疼痛症,效果也差,如坐骨神经痛,虽然在髋关节、腘窝和承山等部位有明显压痛,取相应部位的穴位肩髎、小海、支正等穴进行治疗,可取一时之效,但不易巩固。
(3)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从广义上讲本法亦属于循经取穴,因为手足同名经相互衔接,其经气相互贯通,可以相互作用。循经取穴是以经络为主体,在经络上选取适当的穴位。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反映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点,腧穴的这种作用是通过经络实现的。一条经络上的所有穴位都有治疗本经疾病的作用,只是治疗的重点和性质各不相同而已。所以在治疗中守经失穴尚可取效,失经守穴效果比较差,故古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之说。
病例:患者刘某,男,28岁,一周前因提一桶水走路,不慎将左足扭伤,内踝处肿胀疼痛,用“同经相应取穴止痛法”取右手太渊治之,针刺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再查疼痛部位,以内踝下照海穴处有明显压痛,于是改针刺左神门穴,行雀啄术,当即痛止,翌日肿胀亦明显好转,再针而愈。
(4)消肿止痛:
本法不但有止痛作用,而且对于感染性肿胀、疼痛也有明显效果。对于蚊虫叮咬引起的局部肿痛,用本法治疗1~2次可愈。
(五)夹脊穴止痛法
1.夹脊穴概述
夹脊穴位于背腰部,在脊柱棘突下两侧,旁开督脉0.5寸,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对于多种疼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夹脊穴的应用已久,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时代,《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这是夹脊穴的最早记载,针刺脊柱旁压痛点用于背痛和胁痛的治疗。在《后汉书·华佗别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有人病脚躄不能,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分……言灸此各七壮,灸疮愈即行也。”这里记载的是华佗用夹脊穴治疗下肢痿痹的案例,治疗方法是灸法。近代中国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于1955年著《中国针灸学》明确提出华佗夹脊穴,并列入奇穴,位于背腰部,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督脉0.5寸,左右各17穴,称之为“华佗夹脊穴”。近些年来对夹脊穴的应用逐渐增多,且效果良好,许多医学家又增加了颈椎7个夹脊穴和4个骶椎夹脊穴,故泛称夹脊穴。
2.夹脊穴的作用
(1)祛除邪气,通经止痛:
夹脊穴属于督脉范畴,因为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临近督脉,与督脉有密切的关系;其次,夹脊穴隶属于督脉的络脉,根据《灵枢·经脉》的记载:“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这就是说督脉的络脉从督脉长强穴分出,夹脊柱两侧上行,经腰背项部分布于头部,所以夹脊穴属于督脉范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经。阳主外,风寒湿邪侵袭经脉引起的疼痛,多首先犯于阳经,故督脉可通调诸阳经脉,祛邪止痛。临床可用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头项部疼痛、腰背痛、腰骶痛以及上肢和下肢的疼痛等。
(2)调阴阳之盛衰和脏腑之虚实:
督脉总督全身之阳,任脉总司全身之阴,络脉是联络表里经的脉络,故督脉之络,可联络督脉和任脉,调节二脉的失衡及阴阳的失调。另外,督脉的络脉与任脉有着直接的联系,据《奇经八脉考》记载:“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六腑之经脉属于阳,总督于督脉,六脏之经脉属于阴,总司于任脉,故夹脊穴可通过督脉的络脉,调节阴阳之偏盛与偏衰以及脏腑之虚实,治疗阴阳失调和脏腑虚实引起的多种疼痛症,如阳虚生外寒引起的肌肤关节疼痛;阳虚生内寒,如心阳虚可引起的胸痛、背痛;脾胃阳虚可引起胃痛、腹痛、腰背痛;肾阳虚可引起腰骶痛、腰腿痛等;阴血虚筋脉失养,可引起头痛、胸痛、腰背痛、腰腿痛、四肢麻木疼痛以及肌肉挛缩性疼痛;跌打损伤引起的腰背痛、肢体痛等。
(3)宁心益脑,安神止痛:
督脉“入于脑”,督脉络“上贯心”,所以夹脊穴可以通过督脉和督脉络既可调节心神又可调节元神,对于治疗心源性疼痛和气血失调性疼痛有良好效果,如忧郁症、焦虑症、癔症性疼痛等。
3.夹脊穴的应用方法
夹脊穴的应用方法有以下3个方面。
(1)根据夹脊穴与背俞穴的关系应用:
作者多年临床经验,夹脊穴与背俞穴有相似的功效,如颈椎2~4夹脊穴与风池、天柱;胸椎夹脊穴1~3与大杼、风门、肺俞;胸椎4~7夹脊穴与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胸椎7~10夹脊穴与膈俞、胃脘下俞、肝俞、胆俞;胸椎11~腰椎1夹脊穴与脾俞、胃俞、三焦俞;腰椎2~5夹脊穴与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等功能相似,可以相互为用。临床上感受风邪引起的头项疼痛,可取颈椎2~4夹脊穴治疗;感受风寒引起的肩背痛可取胸椎1~3夹脊穴治疗;心阳不振或心血虚引起的胸背痛可取胸椎5~7夹脊穴治疗;肝血虚或肝气郁结引起的胁肋痛可取胸椎7~10夹脊穴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腹痛、四肢肿痛可取胸椎11、12和腰椎1夹脊穴治疗;感受风寒湿邪或肾虚引起的腰痛、腰腿痛可取腰椎2~5夹脊穴治疗等,这一方法已普遍应用。
(2)根据脊神经的节段分布应用:
夹脊穴的分布与脊神经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可根据疼痛与脊神经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夹脊穴。颈椎1~4夹脊穴治疗头面部疾病;颈椎1~7夹脊穴治疗颈项部疾病;胸椎1~7夹脊穴治疗胸部疾病;颈椎3~胸椎7夹脊穴治疗上肢疾病;胸椎8~12夹脊穴治疗腹部疾病;胸椎10~腰椎5夹脊穴治疗腰部疾病;骶椎1~3夹脊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疾病;腰椎2~骶椎2夹脊穴治疗下肢疾病(表1-2)。
表1-2 夹脊穴治疗疼痛范围
(3)根据阳性感觉和阳性反应物应用:
凡是在脊柱旁触及到的结节、条索状物称为阳性反应物,结节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大小不一,通常以黄豆大小者居多。索状物呈条索状,长短粗细不等,一般约有1~3cm长,0.3~0.8cm 粗,边缘清楚,用力按压,局部有酸痛或麻木感。凡按压脊柱两侧,自觉局部疼痛、酸胀、麻木者,称为“阳性感觉”。疼痛感见于按压脊柱两侧时病人有明显的疼痛,或疼痛难忍,多见于急性病证;酸胀感见于按压局部呈酸胀或酸痛性质,多见于慢性疼痛症。如颈项部颈椎1~7两旁的阳性反应物或阳性感觉,多见于颈项部疼痛症;颈椎4~胸椎3两旁的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多见于上肢疼痛症;胸椎1~8两旁的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多见于胸部、胸腔、上背部疾病引起的疼痛症;胸椎7~骶椎4两旁的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多见于腹部、腹腔、盆腔、下背部疾病引起的疼痛症;腰椎2~骶椎2两旁的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多见于腰部、骶部、下肢部的疼痛症。
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的检查方法:首先,病人取坐位,微抬头,两目向前平视,或者采用俯卧位,观察病人的脊柱有无侧弯,脊柱两侧的背腰肌肉是否平衡,棘突有无突起和凹陷,棘突之间的距离是否恰当,这些都有助于对脊柱两侧肌肉紧张度的判断,有助于对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的查找。其次,用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相对拿脊柱两侧的肌肉,由上而下,依次进行,以判断肌肉的紧张度。第三,用手拇指指腹由上而下顺序地在脊柱两侧滑动、揉动、拨动,以探查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检查时一般先查颈椎,然后再查胸椎和腰骶椎。检查时用力要均匀,并注意脊柱两侧对比。
4.夹脊穴的刺灸法
位于颈椎和胸椎两旁的夹脊穴有一定危险性,应特别注意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毫针刺法:
有3种方法,一是平刺法,用1.0~1.5寸长的毫针,由上而下与皮肤呈30度角刺入0.5~1.1寸,缓慢进针,捻转手法;二是斜刺法,用1.0~1.5寸长毫针,与皮肤呈75度角针尖向脊柱缓慢刺入0.5~1.1寸,捻转手法;三是直刺法,用1.0寸长毫针,针尖略向督脉垂直刺入0.5~0.8寸,缓慢进针,捻转手法。
注意事项,夹脊穴位于脊柱棘突下,旁开督脉0.5寸,不能超越此范围。进针要缓慢,捻转手法,不可用提插手法。进针的深度,应视病人的胖瘦和肌肉丰满程度灵活掌握。
(2)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夹脊穴处的皮肤,叩刺时用力要均匀,一般以皮肤潮红为度。若疼痛剧烈属于实证者,可用较重的叩刺法,叩刺部位皮肤潮红出血,也可用“刺络拔罐法”,有助于止痛效果。注意本法叩刺的重点是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
(3)灸法:
夹脊穴可用灸法,尤其在有阳性感觉和阳性反应物的部位用灸法效果更好,艾炷灸或艾条灸均可。
(六)阿是穴止痛法
1.阿是穴概述
利用阿是穴治疗筋骨疼痛的一种方法,称作阿是穴止痛法。阿是穴在腧穴中既无固定的部位,又无固定名称,而是以压痛点或反应点确定其位置,所以阿是穴又有“天应穴”、“不定穴”之称。有关阿是穴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经筋》中的“以痛为腧”,就是以压痛点作为阿是穴的最早记载,说明阿是穴是疾病的反应点,或病变点,按压或针灸之,可使疼痛缓解。另外,《灵枢·背腧》还记有“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以及《素问·缪刺论》“急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唐·孙思邈宗《黄帝内经》之旨,在《千金方》中正式提出阿是穴的名称,书云“言有人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在筋骨疼痛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选用阿是穴,若取穴准确,刺灸法应用得当,确能取得良好效果。
2.阿是穴的表现
阿是穴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阳性反应物”和“阳性感觉”。凡能触及到的结节、条索状物,称为“阳性反应物”,一般结节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大小不一,通常以黄豆大小者居多。索状物呈条索状,长短粗细不等,一般约有长1~3cm,粗2~5mm,边缘界清楚,用力按压,局部可有疼痛或麻木感。凡按压局部自觉疼痛、酸楚、麻木者,称阳性感觉。疼痛即病人自觉疼痛,按压局部则疼痛难忍,如枕神经痛,在颈椎2~4旁有压痛点;棘间韧带损伤,在损伤韧带的棘突间有压痛点;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病变的腰椎旁有明显的压痛点;肱骨外上髁损伤,在肱骨外上髁有明显压痛点;踝关节扭伤,在踝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点等。酸楚即按压局部呈酸胀感或酸痛感,多见于慢性疾病,如慢性项背痛,在颈椎5~6棘突旁、肩胛骨上窝内侧端常有酸痛点;慢性腰痛,在肾俞、关元俞、第5腰椎棘突下常有酸痛点;慢性膝关节痛,在股骨内上髁常有酸痛点等。麻木即按压局部时,有麻感或触电感沿一定方向扩散,如颈椎病,按压颈椎棘突旁或扶突穴处有麻痛感向上肢扩散;腰椎间盘突出症,按压腰椎3~5棘突旁常有麻痛感向下肢扩散;坐骨神经痛在环跳穴有麻痛感向下肢扩散;腕管综合征,在大陵穴处有压痛和麻感向手拇指、示指、中指扩散等。在临床上阳性感觉和阳性反应物常同时出现,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脊柱棘突旁既有条索状物又有明显的压痛,还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桡骨茎突既有压痛又有索状物;手指腱鞘炎,在手掌指关节处的掌侧既有压痛又有索状物;跖痛症在足跖骨头1~3处既有压痛又有索状物等。
3.阿是穴的检查法
(1)拇指按压法:
用手拇指的指腹沿一定的部位有顺序地依次推动或揉动,按压的力度要均匀,既不能用力太大也不能用力太小,并注意上下和左右的对比,要细心耐心,检查反应最敏感的痛点。检查的顺序是先颈部、背部、腰骶部,然后是胸腹部,再后是上肢和下肢。
(2)肢体活动法:
若用拇指按压法寻找不到压痛点,而病人只有在活动时才出现疼痛,才出现活动障碍,这时可让病人活动,当活动到最痛时,病人停止活动,检查其最痛点,而这个点就是最好的阿是穴。
(3)经络测定法:
若病人反应点不明显,用按压法不能确定阿是穴时,也可用经络测定仪,寻找阿是穴。
4.阿是穴的应用方法
阿是穴是治疗筋骨疼痛的重要穴位,可用于六淫邪气引起的疼痛症,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症,还可用于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疼痛症,所以阿是穴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效果也很好。应用阿是穴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一是确定阿是穴的位置要准确,二是选取适当的刺灸法,而刺灸法的选择和应用尤为重要。正如王国瑞在《玉龙歌》中所说:“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1)阿是穴的刺法:
针刺阿是穴必须根据病位的深浅来确定针刺的深浅。病位有在表在里和在脏在腑之分;病位有在皮肉和筋骨的不同,而针刺的深浅也各不相同。病性有虚实寒热,针刺有补泻之异。正如《素问·刺要论》所说:“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意即病深则刺深病浅则刺浅,要恰中病位才为适度,亦如《素问·调经论》所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根据《黄帝内经》对针刺深浅的记载,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可以按以下5个方面灵活应用。
1)浅刺法:
浅刺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半刺法、毛刺法和直针刺法。《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这些都说明病邪或病位浅表,针刺宜浅,无伤其肉,是为刺表之法,常用于皮痹。
方法:用1.0寸毫针迅速刺入阿是穴0.1~0.3寸左右,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手法,或高频率提插手法,但针刺的深度不变,使其得气,然后再施以补法或泻法,留针30分钟。
应用:浅刺法多用于皮痹证,如股外侧皮神经痛、枕神经痛、硬皮病等,也可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详见浅刺多穴法),也可用于小儿、年老、体虚病人的治疗。
2)刺络法:
刺络法是一种出血的方法,本法源于《灵枢》中的络刺法、豹文刺和赞刺法,《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所以刺络法是刺血脉以出血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脉痹。
方法:常用的方法有3种。
点刺法:用三棱针或毫针,消毒后,用左手拇示中三指捏住阿是穴使其固定,右手持针对准穴位或阿是穴处的血脉,迅速刺入0.1寸左右,随即出针,然后用手挤压局部,使之出血。
密刺法:用毫针在阿是穴的部位上下左右多次反复点刺10次左右,约刺入0.1寸,可有少量血液渗出。
刺络拔罐法:是在密刺的基础上加以拔火罐,可增加出血量,可增强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增强止痛的效果。
应用:刺络法有活血调气、通经活络的作用,有极强的疏通经络的作用,适用于实证、热证和瘀血阻滞经脉的疼痛、麻木症,对于虚证、寒证应慎用、禁用。
本法主要用于扭伤引起的各种疼痛症、血热壅滞引起的肿痛症、久痛入络的疼痛症等。
注意事项:注意针具和穴位的消毒,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手法以轻巧,切勿刺中大动脉血管,出血应适量,不宜过多;虚证、疲劳、老人、孕妇、贫血以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应用本法。
3)刺筋法:
刺筋法是直接针刺肌腱或韧带的方法,针刺时可配合关节活动,以缓解经筋的拘紧和疼痛。刺筋法源于《灵枢·官针》的关刺法和恢刺法,“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恢刺者,直刺傍之,举止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主要用于筋痹的治疗。
方法: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法。
直刺法:用毫针直接刺中肌肉、肌腱、韧带,或肌腱和韧带的附着处,行捻转手法,无令出血。
傍针刺法:用毫针从肌肉、肌腱或韧带的左右两侧直接刺入,行捻转手法,并令患者活动疼痛的关节,这样可以缓解经筋的拘挛和疼痛。
应用:阿是穴和病变均位于经筋部,根据《素问·调经论》“病在筋,调之筋”的治疗原则,治疗时应当用刺筋法。刺筋法有舒筋活血、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经筋病的治疗,如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冈上肌腱炎、肩周病、棘间韧带损伤、膝关节副韧带损伤、腱鞘炎等。若病证无红肿热痛,酌情加用灸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肌腱和韧带多附着在关节处,此处血管丰富,且有关节软骨和滑囊,如针刺手法不当易引起疼痛、出血和关节活动障碍,所以针刺手法不宜过深过强。
4)刺肌肉法:
针刺肌肉法是将针直接刺在肌肉上或肌肉内,用于肌肉病证的治疗,本法源于《灵枢·官针》“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和“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根据《灵枢》记载结合作者多年临床应用经验,具体操作法有3种,即纵刺法、横刺法以及合谷刺法。
纵刺法:根据病人的主诉和临床表现,检查和确定阿是穴的位置、病变的深浅和肌肉的走向,然后用0.30mm×50mm的毫针刺入阿是穴,针体沿肌束纤维走行方向斜刺进针,进针的深浅以肌肉的厚薄为准,但针尖不可穿透肌束,针尖最好停留在肌束的中心,得气后行捻转手法。
横刺法:根据病证进行检查并确定阿是穴,然后用0.30mm×40mm的毫针刺入穴位,可以从肌束的左右侧进针,进针的方向与肌纤维走向呈90°夹角。进针的深度取决于肌束的厚薄和长短,肌束薄而短者,进针较浅;肌束厚而长者,进针较深,但针尖不宜穿透肌束。针刺得气后行捻转并结合提插手法。
合谷刺法:根据病证进行检查并确定阿是穴,然后用0.30mm×40mm的毫针垂直刺入阿是穴,得气后行捻转并结合提插手法。停留片刻,将针提至皮下,按压阿是穴,如仍感疼痛时,以上法再行针刺。如将针提至皮下后,若原痛点消失而临近处有明显压痛时,则改变针刺方向,针尖朝向疼痛处,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得气后按上法施术,直至疼痛缓解。
应用:上述3种刺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对疼痛症有良好的效果。《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肉,调之分肉。”所以本法主要用于肌肉病变引起的疼痛,如腰背部和四肢肌肉的急慢性损伤、六淫邪气侵袭经络痹阻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等。
注意事项:针刺腰背部、腹部时,进针不可过深,以免刺伤内脏;阿是穴位于血管处时,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防止晕针。
5)刺骨法:
是将针直接刺至骨膜,用于治疗骨质病变引起的疼痛。本法源于《灵枢·官针》的短刺法和输刺法,“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主要用于骨痹的治疗。根据《灵枢·官针》的记载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具体操作如下法。
方法:用拇指法寻找和确定阿是穴的位置,然后用0.30mm×40mm毫针直刺或斜刺入阿是穴,直达骨骼部,得气后施以龙虎交战手法,可反复施术直至疼痛缓解。
应用:《素问·调经论》讲“病在骨,调之骨”。所以刺骨法主要用于各种骨病的治疗,如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痛、跟骨骨刺、类风湿关节炎等。
注意事项:针刺的方向和深浅应根据阿是穴的部位特点和病位的深浅来决定,并方便手法的操作。本法是将针刺在病变骨骼的附近,但不要刺在骨膜上,若刺在骨膜上,病人会产生痛感,且不宜手法的操作。
(2)灸法:
在阿是穴施以灸法是提高镇痛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有艾条灸法、艾炷直接灸法、艾炷隔姜灸法、温针灸法等。灸法主要用于寒性疼痛证、虚性疼痛证和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症。用灸法时应注意操作的时间和热灸的力度,防止烧伤。
(3)火针法:
火针法是用烧红的针迅速刺入阿是穴以治疗疼痛的方法。火针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如关节痛、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痛、坐骨神经痛、头痛等。
(4)多针刺法:
用多支毫针刺入阿是穴,可增强针感并促使针感的传导,加强疏通经络的作用,提高针灸止痛的效果。本法源于《灵枢·官针》的傍针刺、齐刺、扬刺等针刺法,“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根据《灵枢》的记载,结合作者多年的经验,在临床上多用以下的方法,其方法简便、有效。
1)三针左右刺法:
是在阿是穴上刺3根针的方法即齐刺法。
方法:首先确定阿是穴的位置和病变的深浅后,在阿是穴的中心直刺一针,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然后在其左右两旁0.5寸处各刺一针,针尖向阿是穴的中心点斜刺,得气后,左右两针同时行捻转手法约1分钟,再于中间针行提插手法1分钟,以加强针感及针感的传导和扩散。
应用:适用于痛点明确,阳性反应物呈结节状者,如肱二头长头肌腱炎、肱二头短头肌腱损伤、腕管综合征、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臀上皮神经痛、跟腱损伤等。
注意事项:针刺时3根针的深度应在同一水平,3根针的针尖应在阿是穴的中心和两侧,3根针的针尖不可在阿是穴中互相接触,行提插手法时,针刺的深度不变。
2)三针上下刺法:
是在阿是穴的上中下沿经脉针刺3针的方法。
方法:首先确定阿是穴的位置及阳性反应物的形状和大小后,在阿是穴的中心点直刺1针,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然后沿经脉在阿是穴的上点和下点约1~2cm各斜刺1针,针尖均朝向中心点,得气后行捻转手法约1~3分钟,之后再于第1针行提插手法1分钟。
应用:本方法有较强的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多用于痹症和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臀上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腱损伤等。
注意事项:本法沿经脉上下针刺,也可在阳性反应物呈条索状的上中下3点针刺,3针必须针在条索物内;3针的深度应在同一水平;3针的针尖在阿是穴的深处接近,但不能接触。
3)围刺法:
围刺法古称“扬刺法”,是在阿是穴的中心直刺1针,再在阿是穴的上下左右各刺1针的方法。扬刺法主要用于痹痛症,针刺较浅,目前临床上的操作法与之稍有不同,或浅刺或深刺,依病位、病证而定。
方法:先在阿是穴的中心直刺1针,得气后行捻转手法1分钟,然后再在阿是穴的周围或病变的周围平刺或斜刺4针,两个针相对而刺,针尖均指向病变中心,得气后两针相对同时捻转1分钟。针刺的深浅,根据阿是穴的部位和病变的性质而定,一般进针25~40mm左右,留针20~30分钟。
应用:本法有较强的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散结的作用,多用于局限性病证的治疗,如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腱鞘囊肿、腱鞘炎、甲状腺囊肿、软组织损伤等。
实践证明针刺阿是穴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同时现代研究表明,当针刺刺激和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由同一神经传入中枢时,针刺信号可以抑制伤痛信号的上传,使疼痛感觉缓解。
注意事项:针刺的深浅决定于阿是穴的部位和病变的性质,进针时可用平刺法或斜刺法,但针尖都必须朝向病变中心;病证属于实证用泻法,属于虚证者用补法,属寒证者辅以灸法,疼痛剧烈者配以脉冲电法。
(七)阻力刺法止痛法
1.阻力刺法概述
当人体的肌肉、肌腱、韧带损伤后,就会在病变部位产生瘀血,瘀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或六淫邪气痹阻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人体保护性的阻力反应,当肢体关节活动时,阻力加大,疼痛加重,以限制肢体关节的运动,防止关节肌肉继续损伤,这种限制关节运动的力称为阻力。在产生阻力的最痛点进行针刺称作阻力刺法。
2.寻找阻力痛点的方法
方法之一:当患者肢体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或用力时疼痛加剧,治疗时先令患者做肢体或关节活动,当出现疼痛且活动明显受限时,让患者保持姿势不变,寻找最显著的痛点,此点就是阻力痛点即是针刺点。
方法之二:当患者做不同姿势活动时有不同的痛点,可让患者做诸种姿势的活动,依次对诸痛点进行针刺。
方法之三:如患者做肢体或关节活动时,其疼痛呈线状,可在线状的两头进行针刺。
3.针刺方法
选择0.30mm×25mm的毫针,刺入阿是穴(即痛点)0.2~0.5寸,得气后行雀啄术手法,高频率,每分钟在180次以上。在做针刺手法时,应特别注意针刺的深度不变。在针刺的同时,令患者反复地重复引起疼痛的动作,直至疼痛减轻或消失。
本法的特点是着重于“动”,即在肢体关节活动中寻找疼痛点;治疗时的手法是“动刺法”,即用雀啄术不停地颤动;在针刺的同时,患者做引起疼痛的运动。所以本法又称“动刺法”。
4.应用范围
本法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肌肉、肌腱、韧带的扭伤,效果良好,能即刻获效,如颈部、肩背、肩部、臂部、肘部、腕部、腰骶部、股部、膝部、踝部等关节、肌肉、肌腱的急、慢性损伤。
5.注意事项
针刺的深度以病位的深浅而定,通常不超过0.5寸。行针刺手法时,针刺的深度不变。痛点处有动脉时,应避开动脉,不可在动脉上进行针刺。针刺时常取坐位或站位,应注意晕针的发生。
(八)针刺运动止痛法
1.针刺运动法的概念
针刺运动止痛法包括针刺和运动两个方面,即在针刺的同时运动患部(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针灸临床实践表明针刺有止痛作用,运动具有提高针刺止痛疗效的作用,针刺的同时活动患处,可使疼痛缓解更迅速,效果更持久,大大提高了针灸的治愈率。活动可缓解肌肉的痉挛,促进气血的疏通,减少经络气血的痹阻,使疼痛容易缓解。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各种运动,可以明显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细胞的同化和异化、能源物质的分解与合成、肌肉的收缩与放松、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由此推动着机体内部的一系列变化,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充分发挥良好的和谐的治疗作用。它强调了机体的各部功能锻炼,丰富了针灸学的治疗手段,扩大了针灸临床适应证,能大大提高针灸的治疗效果。
2.针刺运动的取穴法
针刺时常用的取穴法有左右对应取穴法、上下对应取穴法、前后对应取穴法、同经相应取穴法、阻力刺法等。这些针刺配穴法,都是在针刺的同时配合患部的运动。
3.运动方法
运动方法分为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混合运动三大类。主动运动又分为肢体运动、按摩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例如医生在为病人做针灸治疗的过程中,一边行针,一边嘱咐病人活动疼痛的肢体,或自行按摩疼痛的部位,或配合不同节奏的呼吸,或自行意念导引等。
(1)主动运动
肢体运动:针刺时患者主动活动患部,开始一般采用缓慢运动,以后再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运动的范围。本法主要用于关节肌肉的扭伤和疼痛。
面部运动:针刺治疗面部疾病,如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痛、牙痛等。在针刺的同时,嘱咐病人反复做张口、闭口、鼓腮、叩齿等运动,或用手反复按摩患侧面部。可加强针灸疏通面部气血的作用,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呼吸运动:针灸治疗胸部疼痛、胸胁部疼痛、后背部疼痛、腹部疼痛时,在针刺的同时,嘱咐病人做呼吸运动。开始行浅呼吸,后逐渐行深呼吸,也可做咳嗽运动。
收腹提肛运动:针灸治疗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会阴部疼痛、肛门疼痛时,可以嘱病人做收腹收腰提肛的运动。
跺脚运动:针灸治疗足跟痛、足底痛、跖趾关节痛时,在针刺的同时,嘱病人不断地跺脚;或脚前掌着地不动,足跟快速、反复地叩击地面;或足趾尖着地,反复地做屈曲跖趾关节,直至疼痛缓解。
按摩运动:如疼痛部位系不动关节,在针刺的同时应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按摩时应轻而柔,不宜重而猛。
(2)被动运动:
针灸治疗时,病变部位不能进行主动运动,这时医生或其他人帮助病人活动肢体关节,或按摩患处。帮助病人活动时或按摩时,应轻而柔不宜重而猛。
(3)混合运动:
即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呼吸运动和按摩运动结合运用。
4.适应证
(1)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
如四肢部、躯干部的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
(2)运动系统疾病 :
如颈项部痛、胸背痛、腰骶痛、四肢关节痛等。
(3)神经性疼痛:
如臂丛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髂腹神经痛、枕神经痛、幻肢痛及肢端痛以及内脏性疼痛等。
5.针刺方法
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的深浅,适当地选择针刺的深浅、针刺的补泻法。
6.注意事项
肢体的活动应轻而柔,切勿粗猛;肢体的活动范围,应由小而逐渐增大,适可而止,不可突然地、强力地、大范围地活动。
(九)浅刺止痛法
1.浅刺法的概念
浅刺法是指用毫针刺入穴位较浅,仅刺入皮下,仅有0.2~0.3寸深,一般不超过0.5寸。由于浅刺法的刺激量较小,在临床上为了增强浅刺法疏通经络的作用和止痛的效果,选取穴位较多,或在病变部位刺针较多。应用时把浅刺和多穴结合起来,又称“浅刺多穴法”或“浅刺多针法”。
2.浅刺法的治疗特点
(1)浅刺法适宜治疗病位较浅的病证:
病有在表在里之别,刺有深浅之异,正如《素问·刺要论》所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深浅不得,反为大贼”。有关浅刺法的适应证,在《灵枢·官针》记载有毛刺法、半刺法、浮刺法、扬刺法、直针刺法等。“毛刺者,此浮痹皮肤也。”“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根据《内经》的记载和针灸浅刺、深刺的治疗原则,浅刺法主要适宜治疗病位较浅的病证,如病在肌表的疼痛症、病在经络的疼痛症等。
(2)浅刺法适宜治疗虚证:
浅刺法是一种偏补的针刺方法,适用于虚证和体弱者,正如《灵枢·终始》说:“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脉实者,深刺之,以泻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这就是说浅刺法可扶助人体的正气,减少人体精气的宣泄,仅仅祛除邪气,故适用于虚证的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浅刺多穴法,留针期间,针刺的部位皮肤发红发热,说明针刺后增强了人体的功能活动,促进了局部的气血运行。靳瑞、杨纪曾、吴秀锦等学者用针刺补泻法对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证明,针刺补法可使局部的皮肤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说明针刺补法加强了人体的功能活动。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得以恢复的方法称之为补法,所以浅刺法是一种补法。浅刺法虽然是一种补法,但又不是绝对的,如在针刺时刺络出血,或施以雀啄术,则又是一种偏泻的方法,或补中寓泻的方法。所以不能一概论之,就浅刺和深刺的比较,就浅刺法的总体来讲是一种偏补的方法。
(3)浅刺结合针刺多穴法可增强通经止痛的作用:
针灸治疗疾病,需要对腧穴有一定的刺激量,无论补法或泻法,都必须有一定的刺激量,才能起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的作用,也就是说经络和脏腑只有在一定信息量的作用下,才会发挥其功能。浅刺法属于微量刺激法,有时不能达到治疗的需要量,这时可增加针刺的穴位来增加刺激量,所以浅刺法常与多穴法结合应用。《灵枢·官针》中有报刺法、齐刺法、扬刺法等都属于浅刺多针法,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症,“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3.针刺方法
进针法:选择0.25mm×25mm或0.30mm×25mm的毫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1~3分深,并捻转5~9次,捻转角度小频率快。
进针角度:最常用的是直刺法,垂直刺入穴位,并加以捻转。也可用斜刺法或平刺法,也可在重要穴位处、疼痛处刺入2根针、3根针甚至5根针或6根针。
补泻法:补法是进针后先行捻转手法,之后拇指向前捻转并持针3~5秒钟;泻法是进针后先行捻转手法,之后拇指向后捻转并持针4~6秒钟。
浅刺法的优越性是刺入穴位较浅,几乎无痛感,病人容易接受;因刺入穴位较浅,病人一般无麻胀感、放射感、不适感及后遗感;浅刺法非常安全,不易伤及内脏和重要器官。
4.应用范围
(1)适用于病位表浅的疼痛症:
如股外侧皮神经痛、臀上皮神经痛、带状疱疹痛等。
(2)适用于陈旧性损伤性疼痛症:
如陈旧性颈部扭伤、腰部肌肉扭伤、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上肢各关节扭伤、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等。
(3)虚性疼痛:
气血虚弱或脏腑虚弱引起的疼痛,如肾虚性腰痛、产后腰痛、产后肌肉关节疼痛、肝血虚性胁肋痛、大病之后的肌肉关节疼痛、疼痛症后期的隐痛等。
(十)龙虎交战止痛法
1.龙虎交战法的概念
龙虎交战法是一种针刺的手法,始见于《金针赋》“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是一种针刺治疗疼痛症的手法,是捻转补法和捻转泻法相结合的方法。“龙”是指左转针,即拇指向前为捻转补法;“虎”是指右转针,即拇指向后为捻转泻法。左转与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为“交战”。
龙虎交战手法还是捻转补泻与九六补泻相结合的方法,九六补泻法源于《易经》理论,以阳数奇数属于天;阴数偶数属于地。选择奇数九,偶数六,做补法和泻法的标志,是指在针刺时行针的次数而言。虚证、寒证用补法,用捻转补法或提插补法,根据病证轻重针刺行9次、27次,直至81次。实证、热证用泻法,用捻转泻法或提插泻法,根据病证的轻重针刺行6次、18次、36次直至64次。
2.操作方法
根据《针灸大成》有关龙虎交战手法的记载,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方法一:用指切进针法将毫针刺入穴位的适当深度,得气后,右手持针拇指向前捻转针9次(行龙),同时拇示指夹住针柄,拇指向前示指向后较大幅度捻转,至针体不能捻动为止,重按轻提9次,以9为单位使九阳数足。然后右手拇指向后捻转针6次(行虎),同时拇食指夹住针柄,拇指向后示指向前做较大幅度的捻转,至针体不能捻动为止,轻按重提6次,以6为单位使六阴数足。
方法二:右手持针,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前捻转9次,之后拇指向前大幅度捻转,至不能捻动时为止,持针停留5~9秒钟(行龙)。右手持针,进针得气后拇指向后捻转6次,之后拇指大幅度向后捻针至不能捻动为止,持针停留4~6秒钟(行虎)。
如欲先补后泻,可先龙后虎;欲先泻后补,可先虎后龙,;欲补多泻少,则多用九之倍数,少用六之倍数;欲泻多补少,则少用九的倍数,多用六的倍数。反复交替施术,以病情而定。
3.临床应用
龙虎交战手法有较强的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临床多用于疼痛症,如关节痛、肌肉痛、肌腱痛、神经痛、内脏痛等。临床上根据虚实之多少、病情之轻重,或多补少泻,或少补多泻,或平补平泻,灵活运用。作者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常有此法,每获良效。
4.注意事项
龙虎交战手法必须在保持得气的前提下施术;龙虎交战法是一种刺激量较大的手法,应时刻注意晕针的发生,对于老弱、体虚、孕妇应严格控制刺激量。本法适用于四肢和肌肉肥厚处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