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疼痛的针灸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蒂策综合征(肋软骨炎)

蒂策综合征(Tietze'ssyndrome)是一种非特异性疾病,又称肋软骨炎、特发性痛性非化脓性肋软骨肿大。本病是胸背部病变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肋软骨的痛性肿胀,尤其好发于第二肋骨。本病好发于女性,病程长短不一,常迁延数月或数年,治愈后容易复发。中医无此病名,应属于胸胁痛范畴。
【诊断要点】
1.好发于女性,男性少见。
2.胸痛急剧或缓慢发作,伴有胸部压迫感或勒紧感。
3.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当深呼吸或平卧时疼痛加重。有时疼痛可向肩及手部放射。
4.检查:第二、三肋骨与软骨交界处肿胀、隆起,可触及结节状或条索状阳性反应物,质地柔软,按之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X线检查可除外胸腔和肋骨等器质性病变,对本病无诊断价值。
【病因病机】
西医对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劳损、外伤或病毒感染有关;疲劳及气候的变化可能是发病的诱因。中医根据本病的病变部位固定、局部肿胀、劳累后发作等证候特点,认为本病与瘀血、痰湿及气血虚弱有关。本病应属于筋骨病,位于胸部,与此有关的经络及经筋主要有:足阳明经及经筋,其经筋从下肢“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足太阴经及经筋,其经筋“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手少阴经及经筋,其经筋“挟乳里,结于胸中”;手厥阴经及经筋,其经筋“入腋散胸中”;足少阳经及经筋,其经筋“系于膺乳,结于缺盆”;足厥阴经布胁肋等,这些经脉或经筋均于本病的发生有关。
1.瘀血阻滞
胸部受跌打损伤或撞击,损伤经脉,血溢脉外;或上肢过度活动,胸大肌过度收缩,引起胸肋部韧带和肋软骨膜损伤,血溢脉外,经脉瘀阻,引起局部肿痛。
2.痰瘀互结
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气机郁滞,气滞则不能载血运性,血滞而为瘀;气滞则津液失于运行,凝聚为痰。痰瘀互结,脉络不通,发为肿痛。
3.气虚血瘀
体质虚弱,复加长期胸壁劳作,耗伤气血,气虚则血行乏力,滞而成瘀血,经脉不通,发为肿痛。
【辨证与治疗】
1.瘀血阻滞
主症:局部肿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夜间加重,疼痛向肋部或脊背放射。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或沉涩。
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处方:阿是穴、心俞、膈俞、合谷、郄门、太冲。
操作法:阿是穴、心俞、膈俞刺络拔火罐,其余诸穴直刺捻转泻法。
方义:本证是由于瘀血痹阻经脉所致,取阿是穴、心的背俞穴心俞、血之会穴膈俞,刺络拔火罐,祛瘀通络止痛。郄门是心包经的郄穴,心主血脉,功善治疗瘀血阻滞胸部经脉引起的疼痛症。合谷是手阳明经的原穴,原穴是元气流注的部位,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合谷穴可行气祛邪,行气活血,行气通络,通经止痛。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肝主疏泄,肝藏血,故太冲功在理气调血,理气活血,理气通脉,理气止痛。合谷与太冲配合,名曰“四关”,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主要穴位组合。
2.痰瘀互结
主症:病程较长,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局部隆起,肿胀明显,胸部沉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理气化痰,活血化瘀。
处方:阿是穴、膻中、内关、中脘、丰隆。
操作法:阿是穴采用刺络拔火罐法;膻中针尖向下平刺,捻转手法,平补平泻;其余诸穴均直刺,平补平泻手法。
方义:本证是由于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所致,阿是穴刺络拔火罐意在祛瘀通络。膻中是气之会穴,针刺平补平泻法,意在调气,调气可活血化瘀,调气可通经除痰;本穴又位于胸部中央,是治疗痰瘀滞留胸部的主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外络三焦经,心主血脉,三焦主气,故内关既可活血化瘀,又可理气化痰,善于治疗胸胁部病证。内关与膻中配合,局部与远端相结合,是治疗胸部、胁肋部及其内部脏腑疾病的主要组合。中脘与丰隆相配合,和胃祛痰,健脾化痰,是治疗痰浊病证的主要组合。
3.气虚血瘀
主症:局部隐痛,疼痛与天气有关,遇冷易于发作,伴有胸背隐痛,心慌气短,体倦乏力。舌质黯红或淡红,脉沉弱。
治则:益气养血,通络祛瘀。
处方:阿是穴、膻中、太渊、足三里、隐白。
操作法:阿是穴采用刺络拔罐法,术后加用灸法。膻中、太渊、足三里针刺补法,隐白用艾炷灸7~9壮。注意针刺太渊时应避开动脉,直刺7~9mm。
方义:本证是由于气虚行血乏力,血液瘀滞胸部,痹阻脉络所致。阿是穴的部位正是瘀血阻滞所在,宗《素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故在阿是穴处刺络出血,清除瘀血、死血,术后再加用灸法,血得热则行,可加强除瘀血通经络的作用。膻中是气之会穴,太渊是脉之会穴,又是手太阴经的原穴,二穴组合培补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有益气通脉除瘀血的作用,并可消除胸部疼痛。足三里、隐白健脾补胃,培补气血生化之源,且隐白是治疗胸痛的经验效穴。
【验案举例】
Germina,女,45岁,意大利罗马人。因胸部疼痛2年而就诊。疼痛呈隐痛性质,时常发作,并伴有胸部压迫感,同时兼见嗳气、腹胀。经多次心电图、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检查:左胸部第2~5肋软骨均有压痛,第2肋骨最明显。舌质胖淡,脉弦细。治疗:艾灸双刺隐白穴9壮。2天后再诊,自觉胸痛明显好转,按之有轻度疼痛,再灸隐白穴9壮,共治疗3次而愈。
【经验与体会】
1.阿是穴是治疗本病主要穴位
阿是穴的部位是本病的病变部位,也是瘀血阻滞的部位,所以阿是穴是治疗本病的主穴,对阿是穴刺络出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2.对阿是穴艾灸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
阿是穴是病变的部位,或因于瘀血阻滞,或因于痰浊凝滞。对此施以灸法,血得热而行,可消除瘀血,痰浊得热而化,可除痰通络。所以对病变处施以灸法可帮助消除病因,是治疗本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3.隐白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
本病胸前部疼痛,应属于心痛范畴,隐白常用于心痛的治疗,《针灸甲乙经》:“心痛腹胀,心尤痛甚,此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隐白。”又《医宗金鉴》:“隐白主治心脾疼痛。”所以隐白治疗心胸疼痛由来已久。隐白是足太阴经井穴,配五行属于木。艾灸隐白可健脾益气,生化气血;木属肝,主疏泄,主藏血,艾灸隐白,可助肝的疏泄作用,可调气行血,又可调血濡养筋骨,且足太阴经筋“结于肋,散于胸中”。故可治疗心胸的疼痛。作者多年来在临床上凡遇此病久痛不愈,用艾炷灸隐白7~9壮,每获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