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译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1〕

一弹一十有八拍〔2〕

胡人落泪沾边草〔3〕

汉使断肠对归客〔4〕

古戍苍苍烽火寒〔5〕

大荒阴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6〕

四郊秋叶惊摵摵〔7〕

董夫子,通神明,

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

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

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

断绝胡儿恋母声〔8〕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9〕

逻娑沙尘哀怨生〔10〕

幽音变调忽飘洒,

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

野鹿呦呦走堂下〔11〕

长安城连东掖垣〔12〕

凤凰池对青琐门〔13〕

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夕望君抱琴至。

【题解】

董大,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因排行第一而称“董大”。房给事,即房琯,时任给事中。胡笳,本是胡地一种用芦叶制作的吹奏乐器,这里指相传汉末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弄,乐曲体裁。唐人刘商曾云:“后董生(庭兰)以琴写(仿)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乐府诗集·琴曲歌辞》)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听董庭兰以琴仿胡笳弹十八拍的感想,而时间在房琯任给事中的天宝五载(746)。

这首诗在结构和描写方面都很有特色。首先是一诗绾合文姬归汉的本事、董大弹奏的技艺和献诗房给事三者,写得井然有序、从容不迫;尤其是首段用曲境引出弹奏者的高超技艺,变化离合,多为后来古风作者仿效。其次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对无形的琴声作了形象的描摹,化听觉为视觉;并运用多种比喻,写出音乐高低、徐疾、强弱、断续等变化,使琴曲所要表现的自然场景和人物感情变得历历可见,从而对后来的同类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李颀是唐代诗人中描写音乐的高手,而这首诗又是最能体现他这一长处的杰作。

【注释】

〔1〕 蔡女:指蔡琰,字文姬,东汉学者蔡邕的女儿。相传琴曲《胡笳十八拍》是她写的。 胡笳: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

〔2〕 拍:曲子的段落。

〔3〕 胡人:指当时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

〔4〕 “汉使”句:蔡琰于东汉末年被匈奴人掳去,嫁给匈奴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建安十二年(207),丞相曹操派汉使至匈奴用金璧把她赎回。本句的“汉使”即指汉朝的使者,“归客”即指蔡琰。

〔5〕 烽火:古代边塞设有烽火台,遇到紧急情况,就点燃狼粪形成烽烟以报警。

〔6〕 商、角、羽:古代五声(宫、商、角、徵、羽)中的音阶名称。

〔7〕 摵摵:落叶的声音,此喻琴声。

〔8〕 “嘶酸”二句:指蔡琰将回汉朝时,与她两个和匈奴左贤王生的儿子所经历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嘶酸,悲鸣。雏雁,指幼儿。

〔9〕 乌珠部落:南匈奴的一部分。乌珠,即乌珠留鞮单于。

〔10〕 逻娑:唐朝时吐蕃的首府,即今西藏拉萨。

〔11〕 呦呦:鹿的鸣叫声。

〔12〕 东掖垣:指门下省(政府机构)。门下省和中书省地处左右两边,像人的两掖(“掖”通“腋”)。门下省在东面,为左掖。房琯曾任给事中,属门下省。垣,墙。

〔13〕 凤凰池:又称凤池,禁苑中的湖沼。因中书省设在禁苑,靠近凤凰池,所以以凤凰池指代中书省。 青琐门:汉宫宫名。也可泛指镂刻有青色图纹的一般宫门。

【译文】

蔡氏女以前改造了胡笳曲,弹奏一曲共有十八个乐拍。胡人的泪水沾湿了边地的荒草,汉朝使臣满怀着忧伤面对归客。苍茫古老的戍所烽火寒冷,阴沉广阔的沙漠飞雪飘白。先拂弄了商音然后是角羽,四周郊野的秋叶瑟瑟凋落。董夫子啊您的绝技可通神灵,连妖精都从松林深处出来偷听。慢弹急奏无不能得心应手,来回往复都饱含无限深情。百鸟在空山中散去还聚合,万里浮云在空中阴了又晴。夜间失群的雏雁凄楚哀叫,没了慈母的胡儿抽泣失声。流水为它波平浪静,鸟儿也已不再啼鸣。身在乌珠部落而思念遥远的家乡,逻娑的沙尘中多少哀怨随之而生。幽怨的音调忽然变得飘飘洒洒,像长风吹过树林急雨泼打屋瓦。迸溅的泉水从树梢上飒飒飞落,野外的群鹿呦呦叫着走过堂下。长安皇城连着东面左掖的高墙,凤凰仙池面对青色的雕花宫门。高才雅士摆脱了名和利的羁绊,日夜盼望您抱着琴来弹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