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现代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章 开天辟地:乾、坤二卦综论

扫一扫,进入课程

宇宙是如何创生的?生命怎样形成?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如何?若说过去不可得,那么未来会如何?这些难以致诘、不可思议的问题,在现代宇宙科学的强力探索下,似乎也逐渐有了眉目。虽然尚无确凿证据,目前最为人接受的是所谓的“大爆炸理论”(Big Bang Theory)——宇宙约诞生于一百五十亿年前,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最初三分钟内快速扩张、降温,再过几百万年,各式各样的原子开始出现,然后形成简单分子;几十亿年后,宇宙物质凝聚成星系与恒星,稳定的行星如地球则形成于四十六亿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形态在三十多亿年前即已出现,而万物之灵的人类,可能也经历了长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年的漫长演化。

《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坤二卦开宗,由此启动一切错综复杂的变化。《易纬乾凿度》云:“乾坤,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序卦传》开章即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以乾、坤为天地,下接生命诞生的屯卦。《系辞传》则称乾、坤为“《易》之缊”“《易》之门”,断言“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然而,乾坤毕竟不等同于天地。《说卦传》只说“乾为天”“坤为地”,并未说乾即天、坤即地。乾除了为天外,还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等;坤除了为地,亦为母、为布、为釜……“为”字的用法很活,正代表了《易经》立象的精神,以英文来说,不是is,而是as。《系辞传》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天地是乾坤最大的取象,却仍不能尽乾坤之义。比较起来,《杂卦传》称“乾刚坤柔”,以及《说卦传》云:“乾,健也;坤,顺也。”才道出了乾坤的基本要义。

《系辞传》末章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发挥乾健坤顺的意涵,并归之于易简,以此而知天下之险阻。这又呼应《系辞传》首章:“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简是良知良能,公正客观、无私无我,知天下之理、成天下之事的关键全在于此。传统称颂天地之德,每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亦合乾坤易简之象。

乾坤更重要的定义,应为《系辞传》首章再前的两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主导一切的创始,坤配合乾落实万事万物的生成。乾卦《彖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卦《彖传》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元即一切生生的本体——太极,乾元、坤元为太极的一体两面,不称乾之元、坤之元,径称乾元、坤元,又显示体用不二之义。熊十力先生专著《乾坤衍》一书,广衍乾、坤二《彖传》之义,归结乾为生命、心灵的总称,坤为物质、能力的总名。《系辞传》云:“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阴阳刚柔,乾坤合德即为心物合一之论,而天地间的生生化化,皆不能逾越此范畴。如此,则乾坤已不只是《序卦传》中宇宙论(Cosmology)的含义,而有了本体论或存有论(Ontology)的地位。

《系辞传》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字是动词,“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太极生两仪,点出上述乾元、坤元之义。由于“继之者善”,故而乾卦《文言传》称:“元者,善之长也。”坤卦《文言》亦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传统儒家的性善论,在此有间接的表述。至于《大象传》,所谓“天行健”“地势坤”,则依循《易经》的取象法则,以天地为乾坤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