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现代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沈序

由占筮致开显,由开显揭哲理。

无论任何个人与团体,都会关心自己的命运,也都想知道自己所采取的行动的吉凶祸福。像德哲康德所谓“人能知道什么”“人应做什么”“人能希望什么”,都是人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其中尤以究竟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才能趋吉避凶,是个人与团体日日皆有的困惑。然而,人类对于一切有形体之物,皆可发展出特定的科学来加以研究,唯独对于与人最为切身的“命运”,却没有任何科学可资指点迷津。也因此,进行占卜或归纳经验便成了人类面对命运问题的指针。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易经》正是展露人类命运与宇宙规律的智慧之书。在我看来,《易经》思想的发展,正展现了人经由“占卜”以揣度命运走向,进而为了认知命运而追求人与事物之理的开显,借以解释命运的来龙去脉;再由追求事理之开显,进而达致人生哲理的透悟,其中正显示着人的主体性的逐层揭露,且与自然法则之间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首先,《周易》本来是周人占筮之时参照的本文,显示其原先所关心的正是个人或群体行动的吉凶、悔咎、祸福、进退。就这一层言,周人对命运的认识虽仍需诉诸鬼神,然而对于命运之关心,总隐含着人对于自身的主体的重视,且此层重视亦在《易经》哲学发展的过程中愈益凸显。因为在占卜的方式上,从殷人的龟卜转变为周人的占筮,此一转变过程本身就蕴含了人文意识与人的主体性的浮现。因为殷人的龟卜所依据的龟甲裂痕乃自然成文,除了解读时之外,毫无人力介入的可能。至于周人的占筮,则需依规定手数蓍草,并进而加以推算;另一方面,殷人的龟卜在龟裂成文之后便不可改易,然而周人的占筮则还需进而分析卦象,此时就有必要诉诸人的推理和判断,并且还要当事人进一步加以选择,借以趋吉避凶。可见,由殷人的龟卜转向周人的占筮,正显示出个人与群体对于命运的关心,会逐步走向对人之主体性、生命意义与意识的努力之强调。

《周易》原本只包含卦象、卦辞和爻辞。卦辞对卦象进行解说,爻辞则对卦中每一爻进行解说。周人每卜得一卦,便会查阅《周易》中该卦之卦爻辞,参考其中所开显的事物之理或神明之意,借以决定所问之事的吉凶、所问之人的祸福。

至于其后出现之《易传》,则更系统地解说《周易》,其中尤以《彖传》《象传》《系辞传》最富哲理,对卦爻辞所显示的事物与人事之理加以更为详细之解释。由此可见,由《周易》到《易传》之发展,实在是由“占筮”而求“开显”,再由“开显”而凝聚“哲理”之历程。

就“占筮”层面而言,占筮者欲求得所需意旨之开显,必须参考《周易》的卦爻辞。然而卦爻辞所言者,主要有两重意义:

第一,是由自然之变化以言人事之变化。人能由自然之理而觉悟人事之理,是来自我所谓的“动态对比”。例如小过卦卦辞说:“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由于飞鸟的声音的自然走向,是向下而不向上,由此了解到人事活动下顺则吉,上逆则凶。这种解释,一方面表示人事之吉凶与自然现象有其共通感应的关系,另一方面人又应从自然现象中采取距离,自我觉醒,借以条理人事,而不自限于自然观察而已。

第二,则是由卦爻辞之逻辑推演以言人事之吉凶。由二二相偶的逻辑推演而成六十四卦,属于我所谓的“结构对比”。因为卦象的形成,有其逻辑发展,基本上乃将对立之奇偶两者,按三重叠,分别组合,使成八卦;再将八卦两两相叠,即成六十四卦。《说卦》所谓“兼三才而两之”,孔颖达所谓“二二相偶,非复即变”,皆明示《易》卦之推演,乃按照对立元之排列组合逻辑形构而成。

《周易》由占筮以求开显,至《易传》则由开显走向哲理。《系辞》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这段话把占卜吉凶只视为是《易》的功能之一,此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功能:以《易》为言论之依据,以《易》为行动之指导,以《易》为制器之取象。这些功能遍及了人类生活的各方面,率皆以《易》所显示的存在法则为依据。

《系辞》又曰:“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易》既触及事物的存在法则,又触及人的存在法则,故能通天之志,成天之务。“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段话更说明了卦象、卦名、卦爻辞的设置,皆是为了显现理念,穷尽言论,有利于百姓之事业。在此,《易经》更成为可借以领导人类历史发展的法则了。

刘君祖先生可谓深于《易》者也,记得前不久才拜读了他的《决策易》《生活易》《经典易》《治平易》《性情易》与《组织易》六卷阐明《易经》中所含藏现代生活与生涯规划意涵之作,如今又见他即将出版《天地易》《人间易》与《神明易》三卷,以阐明《易经》由问卜吉凶、悔咎、祸福而追求真理的开显,更由开显而达至哲理的诸种层面,皆有深刻的掌握,其中更贯串着他对于儒、道、释经典之旨的娴熟,以及对于政治现实和两岸关系的洞见,并时时流露其道德关怀与策略智慧。君祖兄这三卷书构成了他所谓《易经》与终极关怀的内涵,可谓其易学丛论的盖顶之作,读来获益匪浅,谨在此向君祖兄致贺,并向读者推荐。

序于指南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