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艰贞
首先是明夷卦(),卦象是上卦坤为地,下卦离为火为日。地火明夷,象征光明的太阳落入地平线下,暮色四合,无边的黑暗已经来临。第三章论筮法时,曾以此卦为例,说它是最艰苦的一卦,而且是长期受苦,三两下绝难脱困。明代表明智有本事,夷是受伤害,而且是重挫,明夷就是英雄落难、好人受苦。
遭受明夷时,不少人会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既能干,又没有对不起人,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其实世事历练多了,自然体悟好人没好报根本是天经地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佛菩萨针对愚夫愚妇的说法,其意无非是鼓励人行善,警告人别作恶。试想,若是为了有善报才行善,那是什么善呢?“施不望报”应是善行、布施的起码标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谓三世因果的但书,仍然欠缺说服力,安慰人的意味居多。真正的人间世,反而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因此,我常开玩笑,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根本是威胁利诱,用心固然良苦,实在认不得真。我们在世间行善惩恶,不能仰仗这个!《系辞传》论天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老子亦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善恶之分,果报如何,还得靠人道的发扬!
明夷的卦辞只有三个字:“利艰贞。”鼓励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得固守正道,决不可灰心丧志、把持不住而丧失原则。其他卦在爻辞中也有出现“利艰贞”的,例如噬嗑卦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大畜卦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日闲舆卫,利有攸往。”却不像明夷整个卦都笼罩在苦难中,必须艰贞自守,苦撑以待援。
明末大儒黄宗羲有部名作《明夷待访录》,即由明夷卦而来,用的是箕子明夷的典故。箕子是殷纣王的哥哥,纣王无道,苦谏不听,遂佯狂去职。后来周武王灭殷,传说箕子去了朝鲜,还口授武王“洪范”一篇,教以治国大法。殷朝灭亡,箕子当然有失去家国之痛。去国传学,流芳百世,也是利艰贞的一种方式。明朝灭亡,黄宗羲以此自况,可谓见贤思齐,一生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希望能“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明夷除了象征孤臣孽子之痛外,还正好隐喻了明朝的灭亡。
明夷《彖传》云:“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箕子的故事已见前,家国内难,无力挽救,却能端正自己的志向,另谋适合出路。文王遭纣王之忌,被拘禁于羑里,还忍痛吞食长子伯邑考的肉酱,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故事更脍炙人口。这两位历史上的名人遭逢大难,而能顺利过关,荣获后福,都是善用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功夫。“内文明而外柔顺”是指当事人心知肚明,外表却装作谦卑柔顺,以免触犯暴君,立遭杀身之祸。明夷内卦离,为文明,外卦坤,为柔顺,明白提示了处明夷时应恪守的德行。《大象传》云:“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一再强调这点。
明夷大难从何而来?又会带来些什么后果?由《序卦传》可以得知端倪:“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损。”
这一段是从下经的大壮卦开始,依序讨论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等卦的因果关系。以企业的发展来看,大壮是日渐强盛,累积了一定的利润和实力后,企业多半会往前冲,扩充投资,多元化经营,等等,这就是晋()。“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受之以”是“接着是”之意。一个人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一定会横冲直撞找地方发泄;研究学问,累积知识到一定水平,也会不甘凡近,更上层楼,所谓“积学巨发”,晋级升段,以期位列大师高手之林。
但冲刺过了头,若碰到大环境的剧烈变化,例如经济不景气,能源危机或海湾战争之类,就会变得很惨。市场需求一天天萎缩,业绩持续下降,早先因扩充而产生的设备投资、人员投资及过量的库存,均被套牢而难以回收变现。经常性开销无法降低,挖东墙补西墙,终至周转失灵,陷于长期挨打的苦战,这就是明夷。
明夷久了,企业体质必受挫伤,员工心理也会产生变化,一批批的人才纷纷求去。
经营者劳神苦思,左支右绌,心力疲惫之余,回到家就像船只驶入避风港一样,想寻求暂时的休息与安慰。但不景气的环境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俩上班都憋了一肚子气,下班后如楚囚相对,彼此更无好声气,一句话说不妥当,就可能爆发冲突。冷嘲热讽听不入耳,神仙伴侣也会走上分居、离婚之途,这就是睽。睽了之后,子女的教养产生问题,夫妻俩的事业之经营也少了能分担的伙伴,前途自然多艰,这就是蹇。蹇是困顿难行之意,一般须靠众力以济险,所谓风雨同舟,耍单帮多半过不了关。艰难困苦终会过去,危机得以解除,这就是解。大难刚过,绷紧的神经一旦松弛,人难免心生懈怠。反应一迟缓,又会有所闪失,带来损害,这就是损。
台湾这几年产业不景气,股市畸形荣景后大崩落,由经济问题引发家庭失和,再造成社会问题的案例,比比皆是。祸源就是因为当初冲得太猛,高唱“爱拼才会羸”,却忘了世事总有胜负两面,人不可能永远胜利成功的。
《孙子兵法》对此有重要提醒:“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伸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聪明人考虑事情,一定详审利弊,成败利钝,两头都得想。绝不会过分乐观,只往好处想;也不会一味悲观,尽往坏处想。往好处想,容易有积极奋战的精神,事情得以伸展;往坏处想,就会有应变的心理准备或具体替案,一旦形势不利,也可以消弭祸患。《尉缭子》说得更白:“勿急胜而忘败,勿见其利而不顾其害”“知道者,必先图不知止之败,恶在乎必往有功?”这直接打中好大喜功之人的弱点。一些自信过度、赌性坚强的枭雄人物,常常冒险轻进,订立极难达成的目标,结果多半不能实现。强势要求久了,跟随他的干部不断累积挫折感,终至失去信心与再战的勇气。整个团体依据高目标做预算部署,结果达成绩效差距过大,组织的元气也大受挫伤。
这让我想起一则流传已久的寓言:一个乡巴佬,有天在路上捡到一枚鸡蛋。他想向邻居借只母鸡来孵蛋,生出小鸡养大后,鸡生蛋蛋生鸡,累积到五只鸡,再跟隔壁农场换一只羊。同样,母羊生小羊,繁衍到五只羊,再拿去换一头牛。母牛生小牛,依此类推,生生不息。于是最后他便拥有了一大片农场,满山满谷都是他傲人的资产……就在他沉醉于如此美丽的远景时,一不当心踢到块石头,脚下一个踉跄,已将手中的鸡蛋砸得粉碎……
很多人听到这寓言时,嗤之以鼻,认为荒谬可笑,但等到他们自己做事时,却往往犯同样的毛病。凡事尽往好处想的后果可能很严重,开始就鸡飞蛋打还好,运转到中途,遭逢不可测的危机,影响就大了。例如牲口众多时,可能出一阵瘟疫,在借鸡、换羊换牛的过程中,所有的交易谈判也可能触礁。借方说不定跟你要利息,或者拿未来农庄的部分资产作抵……这些都是风险。乡巴佬的如意算盘,其实充满了破绽。
晋与明夷的关系,透过《杂卦传》可进一步了解:“晋,昼也;明夷,诛也。”晋的卦象是离火在坤地上,与明夷正相反。“明出地上”象征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往着光明的前景直奔。昼是白昼,光天化日,日进无疆;诛是杀伤,动刀兵,残芒退尽。晋与明夷,就是日出日落,两卦相综相因,道尽了世间的盛衰循环、荣枯成败。日落固然肇因于日出,只要信心坚定,应对得法,黑暗终会过去,黎明又将到来。美国文豪海明威有部小说,英文名The Sun Also Rises,拍成电影中译《妾似朝阳又照君》,意境与此相通。太阳依旧会升起,明朝又是出头天。世无艰难,怎显英雄本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吃得苦中苦(明夷),方为人上人(晋),所以要“利艰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