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社会主义,小人物可以办大事
取材于现实农村生活的《创业史》,一问世就取得巨大成功,第一版印刷了10万册,成为那个时代最畅销的长篇小说之一。
《创业史》的主人公梁生宝小名叫“宝娃”,汉语中的所谓“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宝贝,另一个则是“活宝”(即类似于“傻瓜”)。在这部小说中,梁生宝是这样一个双面体:他是千百万中国新农民和新农村的代言人,同时,他性格中也有“傻瓜”或者“活宝”的一面。对于已经不熟悉上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的青年读者来说,《创业史》的故事,类似于《阿甘正传》,“宝娃”与“阿甘”的故事,其实属于同一类型,都是弱者和小人物办大事的故事。
1952年的中国,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首次把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梦想,“耕者有其田”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农民虽然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但许多农户由于底子薄,一家一户的单干根本无法改变贫困的命运,农村依然存在阶层分化的可能。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一些地方出现了把贫下中农有限的土地、劳力、牲口、资金组织起来办互助组的尝试,这种尝试实际上就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1955年9月至12月,毛泽东亲自编辑了长达95万字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资料集,并为每一篇资料加了按语。在一篇题为《谁说鸡毛不能上天》的文章前面,毛泽东这样写道:“富裕中农说:‘穷光蛋想办合作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鸡毛居然上天去了,穷人要翻身了。旧制度要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鸡毛不能上天’这个古代的真理,在社会主义时代,它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创业史》和梁生宝,就产生在这个“鸡毛可能上天”的时代。
在《创业史》里,这个“鸡毛可能上天”的时代是这样的:小说的开头,富裕中农郭世富的新瓦房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平地而起,而“梁生宝互助组”八户饥肠辘辘的老弱病残,却在一片嘲笑声中登台。接下来,宝娃也正是在一片笑声中,头上顶着块麻袋片,肩上扛着新稻种,“落汤鸡”似的从潇潇春雨中向我们走来。在小说结尾,当富裕中农郭世富老汉美滋滋地数着在自由市场上卖高价粮食换来的几十块钱,并以“龟兔赛跑”的预言嘲笑“宝娃这个宝货”的时候,却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浑身披着麻袋片的“丐帮帮主”,和几个老弱病残钻进终南山扎笤帚——梁生宝从合作社里领到的预付款竟是750元“崭新的人民票”!
《创业史》扉页
柳青让“梁生宝”们在“蛤蟆滩”上挺起脊梁宣告:社会主义是穷人的事业,是小人物的事业;我们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只要志向高远、勇敢无畏,小人物的事业也会穿越历史,把激情传递给后来者,启示他们在自己的时代寻找生存与生活、创造与改变的奥义。
梁生宝是有文化的。他的文化,不是书房里摆的琴棋书画,也不是电视上演的爱恨情仇,而是从土地里顽强生长出来的、渴望改变命运而又高度务实的劲头与信念。他明白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劳动来创造,也懂得靠互助合作可以让一群弱者变得强大,所以他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和事业安放在蛤蟆滩这个也许渺小然而又确乎宏阔的一方天地。如果说,梁生宝为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他把自己的思考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了他所面临的时代和实际中。
今天的农村,难道不是更需要像梁生宝这样的带头人吗?不是更需要这样风雨兼程、敢闯敢干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吗?这大概就是时代呼唤梁生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