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评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洞仙歌

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1]新春与垂柳。细腰肢[2]、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3]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4]

【注释】

[1]分付:交付、嘱托意。

[2]细腰肢:将垂柳比作女子细腰。

[3]永丰坊:地名,在河南洛阳。

[4]春皱:指眉间因春而皱,意即谓一点春愁。

【评析】

苏轼此词熙宁十年(1077)三月,作于汴京郊外。据傅藻《东坡纪年录》记载,苏轼与王诜会于四照亭时,有倩奴求曲,于是苏轼作《洞仙歌》《喜长春》与倩奴。《洞仙歌》即当为本词。

上阕整体以拟人之法写柳树的姿态风貌。起拍句,先宕开一笔,写柳却不言柳,而是从腊月将尽,早梅开始写起。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开过之后嘱托柳树占尽人间春色,这样柳树就似乎多了几分梅花的傲气、清芳。接着正面描写柳树,说柳树像女子的细腰,正如杜甫诗云:“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接着直接抛出“清英雅秀”四字来描绘垂柳。和其他词人笔下的柳不同,在苏轼手里,柳在细腻柔弱的同时似乎多了几分刚毅、清雅。

和上阕相比,下阕以白居易的典故起笔,更多的则是对“柳”不幸的慨叹抒发。过片三句运用白居易的典故,化用白诗,言约而意丰。白居易给小妾写诗曰:“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来,唐宣宗听到此词甚为高兴,命人取了两枝永丰柳植于禁中。和唐时相比,此时却是“谁见金丝弄晴昼”了,和历史上的柳形成鲜明落差,感慨无限。接着词人写随着时间推移,柳树飞絮,绿叶成荫,更渐消瘦。暗示佳人的芳时已过,青春已不属于自己。

全词通篇在字面上写柳,实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写的是求词的倩奴,同时写的也是千万和倩奴相似的女性,她们“入格分流”“清英雅秀”,可是也抵不住“一成消瘦”,只有“君来”才能疏解眉间的那种“春皱”之情。总之,词人用细腻的笔法通过对垂柳的描写侧面表达了对倩奴以及万千女性的赞美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