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矢志军工
实践军工梦想,铸就大国重器
实践·足迹
什么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为了这一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所以,为祖国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便是每一个军工人所日思夜想的国防梦。这一梦想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军工人团结一心,为服务国防安全而努力奋斗;需要百折不回、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需要奋勇拼搏、勇于创新的军工精神。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品质,我们的前辈们才能在奋斗中让中国走出困境。
今天,我们这些怀着军工梦想的后辈们,怀着满腔的热血,借着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去感受军工梦想,体会军工精神,让我们在前辈的影响下,共筑军工梦想!
一、梦想的起源
许多来到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心中或多或少都怀揣着军工梦。甚至有的同学就是因为心中对于军工的向往而选择了这所学校。我们也不例外。在来到学校之后,听着辅导员们介绍学校对祖国军工做出的卓绝贡献,听着同学们之间流传着“国庆阅兵的装备,不是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就是北京理工大学参与研制的”这样洋溢着自豪感的话语,看着南校区停放着的威武霸气的装甲车,心中对于建设国防的热情也更加旺盛,我们向往着能到真正的军工厂去感受那里的氛围,看看那些国防利器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在通过宣讲得知这次社会实践后,我们便知道这就是我们等待的机会。于是我们便建立了这个实践团队。在建立团队之初,我们还在思考要如何招揽成员加入。但同学们的热情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听说了我们实践的主题后,便有同学纷纷主动请求加入,不到两天,我们的实践团队便有了足够的成员。我们的实践团就这样成立了。
二、坎坷的开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建立了团队后,我们便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学校社会实践要求我们自己想办法联系实践企业,这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我们来说是个难题,而军工企业本身的保密性更是为这个问题雪上加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实践企业吗?我们的实践活动会被迫取消吗?所有人心中都没有底。紧随着的期末考试及紧张的复习更是让我们压力倍增。在那一个月中,我们为如何联系到一个合适的实践企业绞尽了脑汁。我们发了数不清的邮件,打了一通又一通电话,但收效甚微。但电话中的一声声“抱歉,我们帮不了你们”甚至根本无人接听电话并没有让我们垂头丧气,而是越挫越勇。终于,在6月28日,我们在李超老师的帮助下成功联系到了江南造船厂——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
第二个困难随之而来,在联系好江南造船厂后,我们能够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确定的实践时间与我们一开始的计划相差甚远。我们许多团员的时间安排都发生了冲突。有的同学只能取消已经买好的车票或改签,有的同学甚至留在学校里,一直等到实践活动开始。有的同学因此无法参加实践活动,团员也由此缩减到了8人。
在实践活动地点与时间都得到了确定后,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安排行程、预订车票及住宿、收集江南造船厂的资料、准备前往造船厂后要问的问题……一项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准备就绪,踏上旅程
7月10日,我们团员在学校集合后,便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途。等待我们的是长达20小时的漫长硬座。
7月11日,我们终于到达了上海。在华灯初上之时,我们按照预先查好的路程,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再转乘大巴,穿过9千米长的上海长江隧道,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江南造船厂长兴造船基地所在的长兴岛。长兴岛是由长江泥沙在入海口沉积而成的沙洲,东西长20千米,南北宽14千米,呈带状,成陆面积为88平方千米。位于长江入海口南支,并将长江南支分为南北两港。长兴岛南岸深水岸线长近20千米,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达22米,宽度为1000米左右。水情稳定,没有泥沙淤积,适合建造码头、港口机械、造船、修船和物流中转基地。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而且进出方便,为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宾馆安顿下来,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当晚和带领我们前往江南造船厂的领队李超老师,以及与我们共同进行实践活动的由泮冠如带队的机械与车辆专业的3名同学,宇航学院两名同学,自动化学院的一名同学会合。两个实践团团长和李超老师共同商讨第二天的实践活动的参观事宜、安全事项,并确定第二天行动的具体时间。随后由团长召集全体团员对第二天的任务进行了周密的讨论,准备了第二天交流会的交流内容,传达了安全事项及其他注意事项。
四、参观江南造船厂
7月12日一大早,我们开始了本次实践活动的重头戏——参观江南造船厂长兴岛造船基地。
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地处长江口长兴岛南部,占地面积约580万平方米,岸线长度约为380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座大坞、17座舾装码头,规划民用船舶年造船能力45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生产品种最为广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150多年来,其所属的江南造船厂饱经历史沧桑,经久不衰,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不仅有中国第一炉钢、第一门钢炮、第一艘铁甲兵轮、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更有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还有我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和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远望”系列航天测控船。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成为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船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船舶交易市场上挂牌交易的国际著名品牌产品。江南145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国民族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
我们全体成员于8: 30集合,于8: 50准时来到了造船基地的大门。厂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穿过了大门,进入了基地安保严密的厂区。
进入厂区后,我们首先穿过了现代化的办公楼,来到了江南长兴大厦,参观位于大厦一楼的江南造船厂展览馆。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进行了精彩的讲解。通过参观馆中丰富的藏品,这个为新中国国防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船厂百年来的历史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在洋务运动的大潮中,江南造船厂曾是国人自强先驱者“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及第一炉钢就在此诞生。
1905年“局坞分家”后,江南造船厂从江南制造局中分出,改名江南船坞,专营造船。以“仿照商坞办法,扫除官场旧习”的理念,让荒废了近30年的船坞焕发生机。生产业务大有起色,所造舰船“船式美观,工程坚实”。
侵略战争的烽火使江南造船厂饱受连年战乱的摧残,尤其是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江南造船厂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1949年5月28日,江南造船厂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开启了辉煌的新生。自强不息的江南造船人,冲破重重困难,以自身的实力与自信,以迎难而上的大无畏气概,迅速恢复生产,持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江南造船厂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下达的专项军工任务的同时,率先跨出国门与世界接轨,始终在中国船舶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江南造船厂的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排头兵。
实践团的成员们都不禁为船厂的悠久历史和光辉历程所惊叹。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与船厂方面人员一同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我们首先观看了江南造船厂诞生150周年纪录片,并听船厂领导讲解了江南船厂所拥有的企业文化与精神、发展现状及未来前进的方向,为我国军舰制造更进一步的宏伟目标,阐述了江南造船人“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实践团的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诸如现代军工企业需要怎么样的人才,如何安排我们的学习等我们所最为关心的问题。船厂领导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期待。这次面对面的交流让团员们对于江南造船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与学习。
在与船厂领导的交流会结束后,我们紧接着展开了与在江南造船厂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校友的交流会。师兄们详尽地向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介绍了来厂中工作的点点滴滴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最亲切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军工人的日常工作生活。同时学长们还以切身的经历向我们提出了诚挚的建议,告诉我们该如何好好利用大学这段时光,解答了在大学学习、职业规划以及企业求职方面的疑惑。校友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面对社会的挑战提供了帮助。
在交流会结束以后,实践团的成员们迎来了最为期待的厂区参观环节。由于江南造船厂是我国重点军工单位,有严格的保密要求,我们不能深入车间近距离参观,只能坐上由厂区提供的大巴来参观整个厂区,且不能拍摄照片。但这次参观依然让我们兴奋不已。在车上,船厂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占地宽广的厂区,船台、船坞的分布及承建的船只,还介绍了一艘大型舰艇是如何在船厂中一步步建造出来的,并最终下水的,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看着船厂高大的厂房、粗壮的龙门吊、船台上硕大的船身、海中刚下水的崭新的舰船,我们不禁为之震撼。
参观完厂区后,我们实践团全体成员、李超老师、两位校友及厂区领导一起在厂区中合影,为这一天的行程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五、参观上海海军博览馆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上海海军博物馆,力图对我国海军及军舰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补充。上海海军博物馆位于吴淞军港,馆藏海军、海洋历史资料图片3000余幅,实物1000余件,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到了馆内,我们首先参观了海军兵器馆。馆内展示了舰炮、鱼雷、水雷、反舰导弹、军舰指挥仪等武器和设备,令我们大开眼界。这些威风凛凛的武器和装备也稍稍弥补了我们前一天没能近距离参观军舰的遗憾。
随后对海军历史馆的参观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历史馆中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详细地展现了我国海军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展览馆中一个个精巧的模型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从古代到现代,海军作战用的舰艇从木质风帆到现在的钢铁巨兽经历了多少改变。这些改变见证了我国海军在近代的衰弱与现代的振兴。可以说,正是一代军工人的呕心沥血才有了如今我们现在强大的海军,才有了我们安定富饶的海疆。而现在,正是我们这些新一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为保卫我国国防安全做出贡献的时刻。
结语
7月14日,我们实践活动全部完成。坐在返回北京的硬座上,这些天从未感到的疲惫一下子来到了身上。心中回忆着这几天难忘的行程,我们相信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活动,我们能坚定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方向,让自己的青春无悔,让军工梦想飞翔!
实践·品悟
参观体验,收获颇丰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去江南造船厂体验观察,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到达上海后,我们就顺利地住进了安排好的宾馆。第二天就开始了此次的参观和体验。首先我们全面了解了江南造船厂的发展历史和整体规模,这让我真正意识到,作为中国顶尖的造船企业,江南造船厂竟有着这样的辉煌实力,包括党中央对这所企业的重视。
随后,安排了一个小型的面谈会,邀请了两位企业领导来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江南造船厂的发展规划。我们又了解到企业基层职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他们在言语之间无不展现着身为江南造船厂一员的自豪。他们都有一股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干劲。在采访中,他们不止一次地提到在所遇到的巨大困难阻力和企业面对困难时体现出的不怕失败的精神;我们也了解到党中央对江南造船厂的重视和厚望。
江南造船厂虽然已是国内顶尖的造船企业,但仍未懈怠,一直在寻求创新的道路,力求跟上时代的变化,把中国品牌做到世界去。这让我见识到这个企业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所焕发出的创新精神和旺盛生命力。
秉持军工之魂
军工百业,国之重器。江南造船厂在150多年间的变革中,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经过不断的发展,孕育出了今天的江南长兴,江南造船厂的成长俨然是一部中华军工事业的兴衰史。之前的“9·3阅兵”展示的都是我国陆地及空中的军事力量,而海军的各种舰艇并没有展示于世人面前,但我们确实有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此次的江南之行让我了解了更多强军的后备力量。随着一艘艘制造完备的舰艇下水远航,我们的军工事业也扬帆驶向远方。强国强军,复兴中华,我们决不停歇!我们北京理工大学从延安走来,从战火中走来,作为北理人的我们必将秉持我们一贯的军工之魂而不断努力,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我们停止前进的理由。如今我们自主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仍旧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便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重担。大学正是我们人生中的拔节阶段,我们必须在这个黄金阶段尽全力吸收更多的养分,如青竹一般向天空探去,只为那更高天空中璀璨的阳光。
感受军工精神,规划未来发展
我是一个军迷,一直以来都对军工十分感兴趣。但军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得以深入了解江南造船厂这个历史悠久,有着光荣传统,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防企业,感受军工精神,了解师兄在军工厂工作的实际感受与军工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同时我也认识到我们平时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差别,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规划我的未来。
在这次实践中我看到那些高大的船台与雄伟的舰船,更是激起了我的民族自豪感,我为我国一代代艰苦奋斗的军工人所感动。我要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这一切让我受益匪浅。
这是我第一次以团长的身份去策划一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我的人际交往与策划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我认为这是一次十分有益的活动。
努力奋进,贡献力量
我非常高兴能够在暑假期间参与了前往上海江南造船厂参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路途遥远,酷暑难当,我们依然不远千里抵达目的地,不仅仅是为了进行实践活动,还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并且加深了我和同学之间的了解。同时我了解到了有关江南造船厂这个军工企业的历史发展,而且认识到了军工企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军工企业对于国防建设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而我作为一名北理工这所军工院校的学生,平时也对于军事方面很感兴趣,这次实践更是锻炼自己的一个好机会。一个国家的军工发展离不开工业、材料、能源等,而这些与我们的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所以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应该努力奋进,争取为国家军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学习的力量。
为军工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在上海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参观了江南造船厂和海军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和现状,都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众所周知,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所以,中国海军发展,一直以和平发展守卫祖国为己任;但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海军现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海军力量的提升显得十分紧迫。我国的海军制造工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国家对于海军发展的重视,可以预见,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军工企业将会迎来飞快地发展。同时,我们作为北理工的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为军工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实践团成员:李育文 陈俊 何雪梅 和炳昶 黄晓晴 乐威 刘哲 岳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