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人”的实践之路:报告·足迹·品悟(2013-2017)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践行所来路,更念报国志

实践·足迹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遭受了磨难,几乎快要毁灭,但幸运的是中国人民咬着牙挺了过来,并浴火重生,在世界的民族之林重新站立了起来,那一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便是我们的荣耀。

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即使在“二战”中经历过那样的磨难,面对那段充满中国人鲜血的历史,依旧选择了原谅,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到现在已经40年有余,我们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了日本人民,这是我们的大度与高尚,为这个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是坚韧的、奋发的人,那一切的一切都已远去,但从未曾消逝,那一段段充满血腥味的历史只是成了我们今日的奠基,在我们脚下,让我们走得更远。我们可以选择原谅一切,但历史就是历史,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忘掉了历史就等于失掉了根基。那一个个战争遗址,那一座座抗战纪念馆,那些曾经的受难者、遇难者、革命者,他们的呐喊让我们难以忘记,他们伸出手,用他们的身躯将我们向未来送去,让我们不敢忘记他们的伟大牺牲。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四天,我们用脚步来丈量重庆这座充满红色历史的城市,用双眼去回顾那段过去的岁月,用心灵去感受那些年给我们带来的东西。看看那些年发生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思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能给未来的国家做些什么?

一、我们准备好了

难忘的不仅是快乐的时光,还有那些痛苦磨难的光阴,比快乐更深地烙印进了我们的脑海中。

此次实践活动,是在孙成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自发组织的活动,所有的人员招募,前期筹备,运行计划,具体实施,活动总结,都是我们独立完成的。当我们提出去参观红色遗迹,领略军工风采的时候,这群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青年儿女显得异常憧憬,也许是因为军工学校的我们对军工事业天然的喜爱和立志军工的意愿,也许来自我们心中勃发的对国家对党的热爱,也许我们对那段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抗日战争充满好奇。初始招募时我们招募到了19人。为了使整个团体更好地运行和前期筹备工作尽快运行,团长吴崇腾同学连夜召集了几个同学,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去重庆参观红色遗迹和军工企业有许多值得商量谋划的地方:重庆被誉为四大火炉之一,同学们的防暑避暑工作要做好;家不是重庆本地的同学,需要联系好住宿;由于军工企业的保密性,参观时间难以确定,需要解决突发性问题;如何充分展示每个同学的特长。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在深夜中反复地讨论斟酌。我们将团队分成了八个小组:联络组、拍摄组、后勤组、文稿组、答辩组、建议组、资料组、审核组,每个小组中也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了分工,做到了不重复分组的原则。

在其之后,整个团队开始运行。最先开始运作的是建议组、资料组和联络组。建议组成立了讨论群,每个晚上都会在群里讨论整个行动计划和团队运行,提出可能的问题和建议,争执是这个群再也寻常不过的情况。资料组开始广泛搜集我们参观地区的资料,经过数夜苦战,将资料整理成了几十页的文档。但资料的实用性与活动相关性不高,真实性有待解决,被全部推翻,重新整理,资料组的同学没有一句抱怨,又是数夜埋头苦干,交出新的答卷。联络组与军工企业不断联系以期确定时间,终于确定7月10日参观军工企业。在一切按部就班进行时,军工方面传来信息,时间改变,这导致了多位同学的时间冲突,有4位同学不得不遗憾退出此次实践。由于人员的减少,分组任务难以完成,于是多位同学毛遂自荐,身兼数职努力推动实践活动运行。期末考试的压力和繁重的实践前期准备工作交杂在一起,同学们咬着牙坚持着,终于在实践开始之前完成了所有任务。

二、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经历了长时间的奔波,前一天到达重庆的同学们顶着烈日向目的地进发,14个满怀期待的少男少女们踏着各自的步伐一同在7月9日到达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白公馆。

白公馆——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共产党员廖承志,爱国人士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我们很早就知道在重庆的歌乐山上有一个被烈士献血染红的地方——白公馆、渣滓洞,那是从小说《红岩》里知道的。在渣滓洞,看到了《红岩》小说中的原型江竹筠等烈士被关押的牢房。在白公馆看到了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陈然、王朴等烈士的感人事迹。当我们第一次面对这掩埋烈士忠骨的巍巍青山,还有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牢房时,我们的心灵仍不免再次被震撼。我们对歌乐山上这一处用献血染红的地方更是充满敬意。

我们走进白公馆,看着一张张令人难忘的照片,读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我们的灵魂震撼了。青山依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江姐、许云峰等那些在铁窗岁月里依然威武不屈、乐观向上的革命志士,那些以“历经肝胆为中华”“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恨饮枪弹倒在重庆解放前夕的英雄先烈。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献血和生命为我们今天伟大的红岩精神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在铁窗黑牢里,他们吃的是霉米饭,睡的是“一脚平宽”的潮湿牢房,经历了惨绝人寰的毒刑。在那种环境下,他们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振兴中华。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烈士们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饭,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疮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然而,他们却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争到底。我们看到了这场在特殊背景、特定的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凶狠残暴与外强中干;更看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晨光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晚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正是无数共产主义战士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一部厚厚的《红岩》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革命者们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奋进的精神力量。

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三、勿忘国耻乃立志,心中永留报国情

渣滓洞、白公馆那震撼人心的情景还未消散,实践团再一次迎着晨光出发,来到了著名的三峡博物馆。若是说前两日的参观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洗礼,那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从无畏惧的勇气,绝不屈服的信仰,那么今日的参观便是将深入心灵的震撼与崇敬,让我们将那份曾经却不应该忘记的屈辱与痛苦烙印在我们的心上,将那份从曾经到现在川渝人所创造的荣耀与骄傲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鞭策着、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不忘记不辜负,为这个国家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参观的前夕,我们充分收集了资料,对参观地点进行了了解:1937年至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国民政府”沿长江节节败退至重庆。此后,重庆不仅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而且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最主要的空袭目标,受到了惨无人道的轰炸。重庆三峡博物馆收集了大量三峡库区的实物,真实再现了三峡原貌。作为参观重点的三楼,设有“重庆大轰炸半景画陈列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及雕塑、油画作品等形式,再现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事件。“抗战岁月”展以诸多翔实的资料,展示出重庆这座城市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上午9点,7月的重庆烈日当空,实践团全部成员集合在大轰炸惨案遗址处。因为工作人员的临时有事,实践团等待了半个多小时才成功进入。在此期间,我们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遗址外的浮雕画上:这是一幅描述大轰炸下普通人民状态的雕塑画,有断臂喂乳的母亲,有到处挤压的人群,人们无一例外脸上全是惊恐,那是死亡的威胁所致。实践团成员的心情变得沉重了。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进入展馆。展馆较小,但震撼力却不小,一步一步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惨烈的大轰炸的照片,上面记录着大轰炸后堆积成山的遇难者,亲友们阴阳两隔的场景,一股股悲痛萦绕心中不去,那是重庆民众曾经的遭遇,曾经的屈辱,望牢记这些,化悲痛为力量,鞭策我们永不懈怠,奋发图强。

重庆三峡博物馆内容丰富,从人类进化、生物变迁到文化内涵,但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巴蜀的怒吼”展览,它记录了川渝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不除尽倭寇誓不还家的川军,铁骨铮铮,热血挥洒;为革命事业奔波的有志青年,用他们的青春与知识为革命献上自己的力量,向世人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巴蜀的怒吼”记录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并最终获胜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让我们记住我们胜利的荣耀,学习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四、国之利器,在于兴工

参观了众多的红色革命基地,每一个地方蕴含了无数感人的革命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催人泪下、热血沸腾,革命先辈们但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人民的富足,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崛起。继往开来,我们享受着革命先辈用鲜血奋斗来的和平安定的生活,但我们更应该继承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投身祖国富强的建设,以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参观了位于重庆北碚的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工业百废待兴。当时毛主席说:“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中国工业当时尴尬局面的真实写照。怀着当时革命胜利后的建设热情,先辈们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但仍面临着世界先进水平领先我们几十年的严峻情况。改革开放之后,新的一代继承革命传统,并赋予新的内涵,随着改革的洪流,开拓创新,为中国工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中国的工业水平逐渐和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差距。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工业水平逐渐地成长、壮大,并且向四周扩散,在很多领域中国当今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持平,甚至反超。

虽然中国汽车的总体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但逐渐成长的中国汽车企业正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世界汽车的部分领域开始有了话语权。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是由中国长安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办的一所公司,承担长安福特马自达所有与福特相关的业务,包括福特品牌的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凭借福特汽车公司强大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以及长安汽车公司的突出的人缘、地缘优势,长安福特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土木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的所有工作,建设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流整车生产厂,打破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业的建厂纪录。中国政府对长安福特及其产品非常关注,期望很高。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李鹏委员长,钱其琛副总理,石广生部长等多位领导人先后亲自视察了公司,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长安福特的成功,展现了中国汽车水平的发展取得的不可忽视的进步。首先正是长安汽车公司的发展和潜力取得了福特汽车公司信服,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得到世界汽车先进企业的认可的体现。长安福特的一系列发展和成就,证实了中国汽车企业能够和世界先进企业逐渐同台竞技,甚至反超。

我们参观了长安福特的先进的汽车组装流水线,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管理,极高的工作效率,让我们好奇、震惊、激动。我们好奇,这是我们在校园里体验不到的一种感觉,一种切实、接近的感觉。我们震惊,这是中国汽车,中国工业取得的难以置信的成就。我们激动,在这里,我们见到这些先进的设备,这是几十年前的前辈们所不曾见到的,但是是他们所盼望的。他们奋斗的目标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下正在逐渐地实现,中国工业正在崛起!在这里,我们还感受到了这里的工人们的热情,对工作的热爱,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汽车装配完后的复杂检测过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一双双手的抚摸,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靠党和国家领导的呼吁就能实现,更多的是基层人民的实打实的奉献。这里的工人们以一种工匠精神对待工作,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在这里我们感知到了长安福特成功原因,感受到了“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希望。

对于我们来说,在这里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还看到了为此付出心血的先辈们的结晶。而我们,作为下一代中华民族复兴的继任者,我们更应该牢牢记住先辈们前赴后继的付出,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在祖国的发展道路上赋予新的内涵,做出我们应该做出的贡献。

五、回顾所来径,更念报国志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地向着离别的日期靠拢,转眼间,四天的实践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不论每天在外采访的队员被烈阳晒伤,汗珠滴落早已浸湿全身的队服;更不论每晚写新闻稿,总结全天工作,做推送,剪辑采访视频。每天的采访、吃饭、总结,成了我们的日常行程。我们奔赴许多地点,只为实践能够顺利完成。我们努力着,在汗水中渐渐体悟出实践的真谛,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怀着对革命精神的敬仰和对中国工业复兴的信念,我们举行了总结大会。在总结大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由浅及深地谈了自己对于红岩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的见解。

怀着敬仰,踏着先烈为我们打下的这片土地,这片红岩精神永传的土地,我们肩负着伟大使命,为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注入更加鲜活的热血。北理情,军工魂。身为工科学生,身为青年,我们有这样的义务,为“中国制造2025”献出自己的力量。参观完革命遗迹,深入工厂调研,我们怀着理想,在实际生产中播种希冀,期待制造业能够真正雄起。

愿四天的实践,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愿四天的时间,让理想在心中明晰。

愿8年后的2025,我们都成为中国制造的中流砥柱。

实践·品悟

继承革命先辈的传统 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

材料学院2016级本科生暑期重庆社会实践调研团

这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们上大学后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跟在学校里的活动完全不一样。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经历了四天,在这四天里我们做了很多,经历了很多,收获了也很多。

在这期间,上到团长,下到团员都在各自负责的分工范围内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前期的准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为了一个活动的顺利完成必须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建团、联系单位都是团长一个人完成,很感谢团长和其他人。作为一个团队,就应该有团队意识,尽量为团队付出,对于我们来说,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所有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当然,我们整个团队实践活动中依然存在缺陷,个别成员缺席。这些事情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无关紧要,但是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这种事情是不能允许出现的。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许多的革命遗址,在这里我们对于革命的内涵有了更深刻认识。在白公馆,在渣滓洞,面对威胁、诱惑和死亡,革命先辈们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自信。他们的心里有一个信仰: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在面对死亡的选择是那么坚决。在重庆大轰炸遗址,在三峡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同胞付出的牺牲,让我们流泪。我们还看到了川渝儿女的前赴后继精神,多少川军将士留在了战场上。革命先辈们的鲜血浇灌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还参观了长安福特汽车公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我们在这个领域越来越自信。我们也在这里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些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应该对未来有一个更明确规划和认识。继承革命先辈的传统,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投身于当今祖国的建设中去,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不忘历史 牢记使命

2016级本科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龚士博

筑梦青春,矢志军工。经过在重庆四天的实践和调研,我收获颇多,学习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

在重庆,我们缅怀了革命先烈,感受了革命文化气息,体会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应该时刻铭记于心的历史。我们通过走访调研,采访了各界人士,从中了解到了他们对革命历史的看法,对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看法。在他人看来,大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实践调查十分有意义,是对大学生成长和学习非常有帮助的事情。我们应该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在重庆,我们还参观了三峡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巴蜀的怒吼”展馆,它记录了当年川军对抗日战争,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是先辈们用血与肉为我们后辈书写的教科书,这种血战到底的精神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于心。我们还参观了长安福特汽车公司,在参观过程中我体会到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以后的就业方面的思考等。

在这次实践中,不仅重新体会了先辈们不屈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还了解到我国军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今后的就业情况等,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屈辱”和“荣耀”

2016级本科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田旭

四天的实践活动远去,但在我心中留下的烙印却是永恒的。四天里我们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重庆大轰炸遗址、三峡博物馆、长安福特汽车公司,一路走着,看着,悟着,最后在心上烙印下两个词“屈辱”和“荣耀”。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我们的国土,将屠刀挥向了我们的同胞,而国民党反动分子更是将他们的暗手伸向那些抗日志士,在外敌入侵内贼骄狂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遭受了莫大的屈辱,而究其原因是什么,“弱国无外交”“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对,是当时的我们太弱,所以他们才敢肆意妄为。当代青年应铭记这段屈辱,让这段屈辱成为动力,成为鞭子,驱动着、鞭策着我们努力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那是一段英勇卓绝的岁月,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他们不怕牺牲,为了人民他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终于经过数代人的拼搏,我们胜利了,中华人民成功站了起来,那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和那一手遮天的国民政府被打败,这便是我们的荣耀,我们征服了当时难以抗拒的高山,最终我们站在了胜利的宝座上。我们当牢记这份荣耀,心存傲气,去开创新的荣耀。

勇气·团队合作·坚持·友谊

2016级本科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吴崇腾

从最初的听说,到切实的实行;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组建成为一个14人的大团;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一步一步地做好培训课所有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心里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愿景。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跨出第一步。但这次暑假实践,却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内心的真实冲动,内心最优秀的那个希望成功的人,只源于你敢不敢做。但幸好,自己可以跨出第一步——我要组团,我要带领团队完成大学里面的第一个暑假实践。这是组建团队给我带来的第一份力量——勇气。

组建完团队,就完成了这次暑假实践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团队管理。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一点一滴地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然后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分好了组,就开始了为团队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制作问卷,联系好长安福特汽车公司,制订好具体活动时间,制作微信公众号等,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都是靠着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的。也许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最终都靠着大家的一起思考解决。这是组建团队给我带来的第二份力量——团队合作。

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团队终于出发,开始了正式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地是重庆,每天的天气依旧是火热,但团队的成员依旧每天准时到达,依旧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我们所坚持的暑假实践。熬过了每天的烈日炎炎,就是资料组的同伴们熬夜赶制微信推送。所有的所有,都像一阵风,凉爽了实践的夏日。所以这是组建团队给我的第三份力量——坚持。

结束了四天的实践,也都与团队的大家相遇相知。不论是前期辛苦的准备,还是中期实践进行时的坚持,到现在后期的整理,无不透露着团队给我的力量。但是到现在,大部分的工作都已完成,最让人珍惜的却是这段记忆。我想,这是组建团队给我的第三份力量——友谊。

勇气,团队合作,坚持,友谊,拥有你们,不论实践的结局如何,这次的实践让我受益终生。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016级本科生,材料化学专业 吴语非

这次暑期实践中,我的感悟可以用两句名言来概括:一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二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们这次“逐梦青春,矢志军工”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在重庆的许多红色景点了解到革命先烈被迫害的惨状,了解到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再延伸到军工企业。在参观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有的东西实际看来会比书中或是影视作品中震撼许多。许多红色景点即使翻修过,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先烈们的坚贞不屈、不屈不挠的精神,从无畏惧的勇气,绝不屈服的信仰。导游说“这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地方”。而长安福特公司的参观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军工企业的实力;进入参观的各项手续,特制的衣服,鞋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做事的严谨态度。

纵观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学到如何做规划、采访、报告,还领会了革命先烈的精神,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我想,这次实践可能是一个契机,对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职业方向选择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正如我们这次实践的名称,我感觉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整个团体都少了那些青春的张狂,多了些青春的踏实;少了那些青春的迷茫,多了些青春的奋斗。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6级本科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杨森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暑期实践,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利用暑期时间,在社会中体悟世间百态,在实践中让青春飞扬。

缅怀过去,立足当下,走向未来。身为北理工人,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这样的胸怀。漫步于歌乐山,共产党人宁折不屈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为理想不懈努力;作为理工科的学生,为了“中国制造2025”,我们应放眼远方,用坚定的目标努力。风物长宜放眼量,唯有远大抱负,才能走到远方。

走访企业,深入到生产前线,我们对工业制造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从组装到检测,每一步都是精确把控的。制造业需要我们来努力,需要我们充当中流砥柱。

经过这次为期四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在前期准备中我们一起查询实践地的一些情况,为实践作一些预想,也准备了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实践终于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正式开始了。我们参观了红色景点和军工企业,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参观白公馆渣滓洞等革命遗迹,让我深刻了解了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作为当下的我们应该牢记这一段历史,为中华之强盛作出努力。参观军工企瞩业长安福特公司让我了解到军工企业的先进性和军工魂,中国军工企业当自强。通过问卷调查工作我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自己不是很擅长和别人交流,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一起协作完成一系列的事情更让我深切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每一个人都能都应该为团队做贡献。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该不忘历史,努力学习,为中华的强盛做出努力,做一个军工大学的优秀学生。


实践团成员:吴崇腾 李柳桦 丁进舟 熊子杉 田旭 董克前 赵文彬 龚士博胡鹤蓝 吴语非 杨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