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改革开放实录(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咸阳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一)农村改革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政社分开。1978年12月以后,咸阳地区开始推行“包工到组”责任制。到1979年秋,已在全区三分之一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工到组”责任制。1980年,长武、彬县等带头搞“包产到户”。到1983年,全区99%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1984年,中央关于稳定、完善生产责任制的通知下发后,咸阳将土地承包期从1—3年延长到15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使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这是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伟大创举。

1983年10月,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咸阳在三原县进行了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到1984年6月,全市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任务,共设立乡镇政府219个,建立村民委员会4442个,建立村民小组6711个。至此,“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宣告结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政社分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一举解决了全地区的温饱问题。1984年,全地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0.7亿元,粮食总产量161.6万吨,乡镇企业总收入2.9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9倍、1.3倍和3.4倍。

1984年以后,将耕地承包期延长到15年以上,将山林、果林、荒地的承包期延长到20年以上。全市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满后,把耕地、林果园、荒山的承包期分别延长30年、50年、70年不变。1996年下半年,全市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市上制定了《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到1999年上半年,全市共有3687个村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任务,占总村数的97.8%。

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阶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1985年,中央要求改革农产品统购制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商品生产发展的意见》和《咸阳市农村多种经营商品基地规划》。1985年至1989年,市委、市政府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作为农村工作重点来抓,制定了农村多种经营商品建设规划,迅速在全市形成了商品粮、烤烟、甜菜、苹果、蚕桑、大蒜、辣椒等10多个商品生产基地,加快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进程。

建设小康示范村。主要任务是稳定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发展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农村小康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目标。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干部群众的思想。1992年5月,市委一届八次全委会决定,在全市农村抓100个小康示范村。1993年6月,制定下发了《咸阳市1993—2000年小康村建设规划》。到1998年年底,累计建成小康乡镇87个,小康村2257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40%和59%。

图1 20世纪80年代的咸阳桥

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改革。对农村税费改革进行试点,并在试点成功之后全面铺开。2001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开展的税费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全面展开。2002年6月,全市农村税费改革会议指出,经过一年的税改,全市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人均负担82.26元,比税改前的147.97元减少了65.71元,减负率达到44.4%。2004年,咸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取消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率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步骤。在“费改税”的基础上,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免征农业税,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免书本费、免学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开始试点,2007年,新农合覆盖了全市所有县(市、区),全市参加新农合农民342万人,参合率88.4%。2007年,在全市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对种粮农民实现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2007年,粮食直补范围扩大至全市,各级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同时,在全市各县区全面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5年,咸阳市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启动,对特重大疾病患者实行先预付、后结算的管理模式,即先将费用拨付给医疗机构,保证患者治疗,待年终一次性结算。2018年,咸阳市新农合调整住院分娩报销标准,按照标准,农村孕产妇正常分娩单胎报销定额由650元提高到1350元,正常分娩双胎的报销定额由910元提高到1890元。剖宫产报销定额由1450元提高到2800元,二次剖宫产报销定额由2500元提高到3100元。调整后的报销标准从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2005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出台了《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咸阳市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共抓建各类示范村、重点村595个。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组织动员了182户驻咸中省企业、市属企业及个体民营企业帮扶182个村建设新农村。制定了《关于咸阳驻军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军民共建新农村”活动。

近年来,咸阳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尤其是旬邑县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咸阳市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旬邑县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将那些散居在窑洞、地窖、沟边、崖畔的农户集中规划,整体搬迁,走出了一条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以礼泉县袁家村、泾阳县茯茶小镇和龙泉公社为代表,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创新。2013年,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提出“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从今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要求,财政部随后发出《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先后出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咸阳市加快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意见》等系列文件,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全市农村发展的重点考核内容。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245169万元,创建以礼泉县白村为代表的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市财政以奖代补形式补助每村100万元。2017年计划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0个,力争到2020年全市20%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使农村整体面貌向着“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稳步推进。编制完成《咸阳市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完成4个省级美丽乡村试点镇、24个示范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市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95%。

水利建设掀起新高潮。近年来,陕西咸阳市农田水利建设按照“补齐短板”的要求,以8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引领,以灌区改造、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末级渠系改造等项目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

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7.26亿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7.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5万亩,新修改造基本农田面积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5.9平方公里。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93亿元,建成供水工程249处,受益人口54.7万人。

亭口水库年度完成投资2.5亿元,大坝石方填筑、电站土建及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反调节蓄水工程大坝填筑到设计高程;输配水工程B线隧洞全面贯通。柏岭寺水库完成投资4100万元,已开始蓄水。红岩河水库完成投资3.8亿元,大坝填筑至880米高程,泄洪洞、截渗洞、交通洞建设基本完工。羊毛湾引水工程完成投资5074万元,隧洞全线贯通,泵站基本建成。张家山泉群供水工程完成投资8070万元,新建管廊1.28公里,安装管道28.2公里,第三水厂已经建成。

渭河生态区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治理滩面3500亩,建成支流堤防1.2公里。咸阳湖南槽疏浚已经完工,渭河陇海铁路桥改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武功方寨湿地工程完成120亩景观建设,兴平“十里荷香”湿地公园、渭河武功县芙蓉生态湿地公园、漆水河武功县姜嫄水乡湿地公园正在抓紧实施,清河三原城关段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开工。

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咸阳农村改革蹄疾步稳,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1)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全市行政村2076个,其中有集中供水的行政村1932个,通宽带的村庄1287个,使用卫生厕所总户数134393户,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76%,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6%,村庄绿化率达到30%,2017年新建、改建进村道路553.7公里,农村居民居住、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咸阳的“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稳健发展。“泾阳蔬菜”直营店遍布西安的大街小巷,“咸阳马栏红”苹果商标正式启用。2017年咸阳苹果产量达476万吨,占全省的48.1%,全国的11.4%。全市浓缩苹果汁出口额分别占到全省、全国的14.8%和7.4%。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新发展矮化果园6.01万亩、苗木花卉15.09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4671个、1251个。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9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790个;发展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明星村)10个,休闲农家685个。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2221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9971人,带动农户8716户,接待人次2015万人次,经营收入41225万元,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15042元,培育了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五个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6.8%,袁家村、马嵬驿、龙泉公社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3)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为5.63亿元,粮食总产量124.3万吨,乡镇企业总收入0.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44元,水果、肉、禽蛋总产约为2.94万吨、2.44万吨和0.43万吨;2017年,农业总产值约为552.6亿元,稳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30元。

图2 咸阳湖

(二)国企改革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咸阳市开始对企业进行三年恢复性调整,以实现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方向转移。1979年,按照国务院和省上《关于实行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试点的通知》精神,开始在咸阳造纸厂、西北国棉二厂进行以利润留成为主要内容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80年5月将试点进一步扩大到咸阳铸字机厂等九家市、县属企业。

1981年试点扩大到13家,继而扩权试点在全地区国营工业企业全面实行。1983年,为了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企业完善经营管理责任制,解决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问题,确定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咸阳地区实行利改税的工业企业共102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办法,使企业的经营好坏与职工的物质利益初步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发展。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1984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咸阳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由农村移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越来越明确,主要是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在中小企业搞租赁,在大中型企业搞承包,实行两权分离,重新确定了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从1987年起,咸阳市经贸委开始探索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路径,并与部分企业签订了经营承包责任制合同,为期一年。1988年,全市开始进行企业改革超前试点工作。在超前试点带动下,有的企业实行“一厂两制”;有的打破“铁饭碗”“铁交椅”,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实行全员合同制,公开招聘干部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积累了经验。1988年年底,全市共有365家市、县(区)属工交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占全市工交企业总数的91%。1990年9月,市政府下发《关于稳定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通知》,按照“大稳定、小调整、保财政、多贡献、兼顾三者利益”的原则,对个别企业的承包基数进行调整。至此,该项改革覆盖全市。

企业改制。199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两个决定:即《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正式下发。为推进全市企业改制工作,咸阳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负责、银行参与、各方配合、因企制宜、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以咸阳菊花水泥公司买断经营为标志,拉开了全市企业改制的序幕。到2001年年底,以公司制改造为主的第一轮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大会议精神,从2003年开始,第二轮国企改革开始,工作重点转入以国有退出为主的攻坚阶段。全市各级按照“真改、深改、快改”的六字方针,重点对第一轮改制中未涉及产权或改革不彻底的企业进行改革。先后在西北国棉七厂、一厂和四四〇〇厂、偏转厂等实行了股份制。偏转股份公司、彩虹股份公司、兴化股份公司相继上市。2005年,咸阳焦化厂、秦龙泵业公司、工农兵集团公司和秦伟汽车服务公司等17户企业完成了退出国有序列的改制,市天然气公司和自来水公司部分国有股权也已成功转让。2007年,咸阳市对陕毛一厂、陕毛二厂、704厂等15户企业进行政策性破产。到年底,累计有94户市属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或嫁接改造退出国有,逐渐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行。

2008年,咸阳市深入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8.4亿元,增长25.2%。同年,完成对16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核销金融债务41.13亿元,安置职工52765人。2011年,咸阳市完成水务集团的组建工作,西北二棉集团公司、陕西二棉有限公司被国务院列入政策性破产计划,咸阳偏转股份公司资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陕西省兴平造纸厂依法破产工作正式启动。市属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落实工作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市属纺织企业职工工资调整工作稳妥操作,全市18381名纺织企业职工的调资工作顺利完成。历年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妥善处理。2012年,偏转股份的资产重组工作基本完成;西北二棉与陕西二棉政策性破产工作平稳有序;兴平造纸厂依法破产工作有序推进;市纺织电子电器厂、粮油机械厂改制工作全面完成,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市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进行终结清算;市内燃机配件二厂、市房地产公司的清产核资工作已结束;完成对原市石油公司的改制验收。通过一系列改革工作,盘活一批国有资产,为传统企业再谋发展打下基础。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2012年,咸阳市编制出台全市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医药、航空和新兴等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6),为全市工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产业谋划中,注重加快彩虹集团与CEC的重组和推动华润在咸两户企业的改制及入园工作,成立电子产业项目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快与三星电子的产业配套工作,和省医药集团对接,对咸阳市医药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咸阳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城”。但受宏观市场以及经营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企业设备陈旧、经营困难、纺织职工收入低。从2011年开始,咸阳规划建设新兴纺织工业园,在推进企业退城入园中转换机制、升级装备、延伸链条、激发活力,完成了四家(国棉一、二、七、八厂)市属纺织企业退城入园,陕西杜克普、湖南和立东升、方圆高科等企业相继入驻,纺织工业园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园区、第三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图3 改革40年旧貌换新颜

2015年,为了推动转型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咸阳市深入实施《咸阳市工业经济总量翻番(2015—2020年)行动计划》,强化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构建创新引领的新型工业体系。

以“1113”工程为抓手,以重点园区、重点板块为平台,以彬(县)长(武)旬(邑)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为平台,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依托三星配套促使电子产业重振,以新兴纺织工业园建设推动纺织工业发展,以打造全产业链和工业技术改造,引导建材、食品、医药等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以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策略,推动全市工业优化升级。

2017年,咸阳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秉承“早改革早受益、谁改革谁受益”的理念,推行“四个一”责任机制,抓“关键少数”,每一个重大改革项目都由一名领导干部领衔、一个牵头单位抓总、一批参与单位配合、一套专家智库支撑,保障了改革推进。

工业发展成效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咸阳市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食品、装备、电子、医药、纺织、建材七大支柱产业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39个工业行业大类,咸阳有33个。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实施名牌战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使企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彩虹集团曾跨入全国500强,位居第26位;渭河发电厂成为全国10大电厂之一;偏转集团公司成为全国同类企业老大,宴友思集团公司曾是亚洲最大的熟食品加工企业。先后有彩色显像管、偏转线圈、覆铜板、显示器、工业锅炉、喷气织机、人造板设备、宽幅相机、高精锻铸件、无创伤美容缝合机等几十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彩虹牌显像管、双阳牌偏转线圈、宴友思熟食品、露水牌体温计、神果奶粉、步长脑心通、美乐食品机械等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产品。

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咸阳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7年,能源化工、食品、装备、电子、医药、纺织、建材七大支柱产业产值2984.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其中,能源化工工业1169.79亿元,装备制造工业635.09亿元,食品工业594.18亿元,建材工业220.49亿元,医药制造工业160.34亿元,纺织服装工业133.94亿元,电子工业70.76亿元。

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758户,比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的1998年增加438户,产值过10亿元的64户,过100亿元的1户。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2.23亿元,2017年达到3197.21亿元,是1978年全部工业产值的261.42倍,年均增长14.9%。工业内部结构日益完善,国有逐步退出,非国有发展迅猛,多种经济类型竞相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乡镇企业发展与改革。1976年,咸阳地区革委会成立“社队企业办公室”。1978年1月,咸阳地委成立咸阳地区社队企业管理局。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并与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实行扶持政策,促进发展。到1984年,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市上及时将市、县社队企业局更名为乡镇企业局,相应出台了一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工结合、农商结合、农科结合、农贸结合。1991年乡镇企业完成总收入26.7亿元。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分工分业,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咸阳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以后,咸阳乡镇企业按照中央省上对乡镇企业提出的“积极扶持、正确引导、总结经验、逐步规范”的总要求,认真学习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见》,以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扎实推进乡镇企业改制工作。2004年全面完成了全市1756户乡村集体企业的改制任务。通过改制,全市66户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和利税两项指标分别从改制前的180110和13092万元,提高到286781万元和21574万元。咸阳彩虹电子配件有限公司、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带动了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效益大幅提升。随着以乡村集体企业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部分企业进入非公经济序列,推动了咸阳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从业人员5万人。2013年10月,咸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多方面加大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实施“民营崛起”战略,非公有制经济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领域,促进了全市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成为咸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咸阳市出台《咸阳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双“1113”工程建设的意见》。2013—2017年,咸阳市先后与多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企业进行对话,沟通言路,共同搭建非公经济融资平台,为企业解决周转资金支持。全市“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扎实开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4.50户;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稳居全省第二。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564户,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93家。

非公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根据《咸阳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和非公经济双“1113”工程建设的意见》,市中小企业办公室抓好非公经济1113工程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0748个,完成年计划的107%,个转企1222个,完成年计划的122%,100户成长性非公有制企业项目完成投资18.84亿元。31个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其中,企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

1977年,全地区社队企业总产值8430万元,占农村三级收入的14.2%。到1983年,全区社队企业职工人数达到90297人,总收入20104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69.8%和137.2%。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组织10.55万户。其中,中小企业(非公有企业)1.35万户,个体工商户9.2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GDP)比重53%,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转移劳动力98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39%左右。

(四)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

2013年,陕西省政府正式启动《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咸阳市兴平、武功、乾县、礼泉、泾阳、三原等一市五县被纳入规划范围,这标志着咸阳的一市五县成为关中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县城的功能定位也将进入新的规划建设层面。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四强三领先”西部强市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城镇公共设施功能,城镇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全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截至2015年,咸阳市建成西平铁路、西宝客专、咸旬高速、西咸北环线咸阳段等重大交通项目,一批国道、省道升等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全市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31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铁路新增里程225.3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300万人次,开工建设西安北—机场城际铁路,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泾河东庄水库枢纽工程、亭口水库、柏岭寺水库、红岩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顺利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步伐加快,电网结构持续优化完善。启动实施“气化咸阳”二期工程,北五县长输管道输配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三城两带”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9.2平方公里,城西快速干道等工程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咸阳湖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城市绿化率达到33.6%,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启动关中城市群内“一市五县”县城改造提升建设工作,16个建制镇列入全国重点镇。2016年,咸阳市城区面积76.7平方公里,主城区城镇人口近8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7%。

图4 时代变迁

2017年,咸阳市新增绿化面积147.1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提高到38.35%,完成营造林38.2万亩,绿化道路326公里,湿地保护与恢复面积达到13.3万亩;随着咸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95%,建成国家湿地公园4个,城市魅力也在进一步彰显。市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到71.95平方公里,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由43公里增加到302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2%以上;市内新增陇海铁路立交桥8座,横跨渭河大桥由1座增加到5座;完成7条道路改造工程,修补主次干道128条,改造26条道路路灯,整治提升凤凰广场、火车站广场等12个广场;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新投放公交车200辆,随着120辆秦星电动公交车上路运行,咸阳市民坐上了自家造的新能源汽车。

图5 渭城桥

(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近年来,咸阳市依托品牌优势,寻求合作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领域,咸阳市一手抓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一手抓资本密集型产业引进,持续扩大产业链和靶向招商。这使得咸阳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精准、目标更加明确。

总投资280亿元的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是咸阳市近年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为了该项目的落地,咸阳市主要领导多次向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等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2017年12月25日,该项目正式投产,建设工期比预期提前了整整60天。如今,随着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点亮”投产,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咸阳崛起。为加速完成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垂直布局,咸阳市成立了专项招商分队,往返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叩门招商、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康宁基板玻璃项目、冠捷科技年产400万台电视机整机项目在内的19个上下游配套项目,已经在咸阳签约落户。

2017年以来,借助“2017丝博会暨西洽会”这一国际化知名平台,咸阳市策划组织实施了“CEC·咸阳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签约仪式”“2017丝博会咸阳代表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暨园区招商推介会”等一系列经贸招商活动,向各地客商广抛“绣球”,不断扩大招商影响力。

2017年4月,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五届三次理事会年会在咸阳召开。截至目前,咸阳市已引进电器制造产业项目73个,总投资250.9亿元。与此同时,咸阳市大力支持纺织、服装、能源、建材等类型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苹果、茯茶等产品的海外市场,积极谋求招商引资双向互动,实现产业互通互联。如今,投资30亿元的中创悦韩国中小企业孵化园(中创悦·丝路产业园)项目已建成开园;韩国People & Technology Inc中国陕西工厂项目、中韩产业园A区电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为了营造亲商、安商、惠商的良好氛围,咸阳市建立了投资环境评价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定向跟踪服务。同时,进一步推行“放管服”改革,采取简政放权、商事登记、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正泰集团在咸阳市投资100亿元,建设正泰智能电气西北产业园。一期项目从招商引资到落户签约仅用了78天,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了一年时间。咸阳市还积极鼓励企业采取边生产、边销售、边建设的策略,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纳税,刷新了项目落户咸阳建设的新速度。近年来,咸阳市先后荣获“最佳粤商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苏商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等称号。

2017年,咸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海关口径)3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出口19.29亿元,增长19.9%;进口19.35亿元,增长38.9%。全年引进合同项目274个,实现到位资金65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9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7678万美元。

(六)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咸阳市商贸服务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起步发展(1949—1978)、转型发展(1979—2004)、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三个阶段。“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国家启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咸阳市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新型流通业态迅速发展,连锁店、便民店、专业店、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家居中心稳步增加,并已开始向农村延伸。华润万家、人人乐、世纪金花、开元、国美、苏宁电器、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内外知名连锁经营企业相继入驻,全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网点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全市商业网点建设速度加快,网点数量不断增加。全市共有各类商贸流通单位90805个;市场体系日趋完善,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县超工程”“镇超工程”,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通过“双百市场工程”“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培育农村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搭建农产品进城流通网络;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通过盘活资产、转换机制、置换身份,全市国有流通企业已基本完成改制退出国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商贸服务业的主体。以股份制商业为主导、民营商业为主体、外资商业为补充,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元结构的商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6亿元,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13.04亿元,是1978年的137.3倍,年均增长13.1%。城镇消费快于乡村。按地域看,2017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33.92亿元,是1978年的510.5倍,年均增长16.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7.14亿元,是1978年的40.8倍,年均增长9.1%。新消费形态蓬勃发展,在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41.91亿元,同比增长36.6%。

旅游业多元发展,乡村特色风俗游发展迅速。2017年咸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77.6万人次,是1998年的5.4倍;旅游业总收入292.2亿元,是1998年的26.1倍。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2.3万人次,旅游创外汇3484.8万美元。袁家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270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4.2%;马栏革命纪念馆建成,成为咸阳又一个党员教育基地;郑国渠旅游景区、云集生态园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咸阳旅游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西部的产业转移,极大地改善了咸阳市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特别是近十年左右,随着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五个新城的成立,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投资拉动型经济成为当前咸阳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初步形成了投资向工业集中、向大项目集中、向园区集中的格局。

据统计,1978—2017年,咸阳累计完成投资20676亿元,年均增长19.1%。197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262万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50.54亿元;2017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2.67亿元(西咸新区划转西安)。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489.7亿元,是“六五”(1981—1985年)的470.4倍。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5.5%、60.3%。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2017年民间投资1107.7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7.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201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4.5亿元,是1990年的697倍,年均增长26.5%。

(八)咸阳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伴随经济的较快发展,咸阳市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以长足发展,经济社会更加和谐。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咸阳科技教育发达,在西部中等城市中名列前茅。1978年有文化事业机构107个,有普通高校2所,中小学4194所,中小学在校学生85万人。截至2017年,现有陕西科技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等高等院校12所;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1所;有西北橡胶研究所、陶瓷研究院、解放军第202和第203研究所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院所16所,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23个,博士工作站3个。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万余人,万人拥有大学生115名,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第3位。全市中小学954所,在校学生50.37万人,专任教师41341人;幼儿园从无到有,现共有幼儿园763所,专任教师9303人。2017年教育基础设施共完成投资7.37亿元,英才学校主体封顶,彩虹第二中学加快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68.1%。

咸阳的科技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科技人才总数达到23.1万人。2017年,共征集省、市科技项目238项。其中,60项被省级科技计划立项,178项被市级科技计划立项。全市18项科技成果获2017年度省级科技奖励,70项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奖励。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金额31.14亿元,同比增长3.5%。新增国家及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培育瞪羚企业瞪羚企业:是银行对成长性好,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通称。30户、科技小巨人企业28户、高新技术企业18户,省质量名牌达到74个。全年专利申请量3166件,专利申请授权量1788件。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2017年,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32个,公共图书馆数1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74万册(件),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7%,有线电视入户率59.3%,较2000年提高了48.2个百分点。目前,大多数村建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日臻齐全。

卫生条件明显得到改善。2017年有医院151个,卫生院178个,社区服务中心(站)10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0928人,是1978年的6.2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820人,是1978年的3.4倍;注册护士15788人,是1978年的10.2倍。

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6个。其中,体育场9个,体育馆7个,全市体彩销售额5.6亿元。组队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取得了6个第二、5个第三的优秀成绩。成功举办了2017渭河半程马拉松比赛。

图6 咸阳奥体中心

(九)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

2002年年底,西安、咸阳两市正式签署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近年来,两市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基本思路加快发展,尤其是2006年9月16日零时,西咸两地采用统一区号029成功并网,加快了西咸一体化进程的步伐,为构建“西咸一体化”大都市辐射圈创造了良好条件,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成果。2008年,陕西省提出要“引导西安城市中心北移、咸阳城区沿渭河东进,着力打造渭河两岸新型工业长廊”,有力推动西咸经济一体化核心板块加速建设。渭北产业聚集区规划和西咸经济一体化重点建设板块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和空港产业园合作共建步伐加快,两市交通路网顺利对接。2017年,咸阳市坚决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咸新区体制划转决策,全面完成4个县市区15个街镇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托管移交,秦都区顺利承接渭河南城12.6平方公里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

总之,改革开放40年来,咸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6元,是1980年433.2元的79.1倍,年均增长12.2%。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是1980年61元的187.4倍,年均增长14.8%。从2010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渐缩小。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1,与1980年的7.06∶1相比差距明显缩小。职工工资总额日益增长。2017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2592元,是1999年(6273元)的8.4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的衣食住行用等消费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8186元,是1978年的43.1倍。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81年的51.5%下降到2017年的24.1%。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689元,是1978年的29.7倍。随着福利分房到房改售房、商品住房的一系列改革的实行,居民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支出持续增加,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106元,是1981年的872.6倍;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6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9平方米以上。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娱乐活动的项目增多,方式多样,支出也随着收入进一步增加。2017年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2353元,是1981年的63.9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物质的极大丰富以及健康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咸阳市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43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9.94万人,农村217.66万人。从户籍人口来看,全市总户数140.06万户,较1978年增加了一倍多;总人口467.98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111.29万人;其中农业户口较1978年少了56.2万人,非农业户口增加了167.4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5.62%。

图7 鸟瞰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