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坚守传统,只为保留小曲原汁原味

林玉碧认为,与南方民间曲调相比,榆林小曲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它融合了南方音乐的婉转含蓄和陕北音乐的高亢明亮,演奏方面保留了传统民间音乐打法,唱腔中融入了榆林城内方言的独特味道。多年来林玉碧坚持带徒弟们表演传统的、原汁原味的榆林小曲。

林玉碧带领正宗榆林小曲传唱团排演榆林小曲,左三为林玉碧

苏:林老师,请您详细谈谈榆林小曲的演唱形式。

林:榆林小曲,过去叫“榆林清唱曲”,因为它不化妆、不表演,只有少数曲子有少量对白,可以一人单唱,也能两人对唱,可坐唱也可站唱。没有职业班社和职业艺人,演唱地点灵活随意,家里、四合院里都行,是自我娱乐的,就叫“耍小曲子”,没有固定的演唱场合,前后街都有活动点,但是不出榆林城。茶余饭后,老艺人带上自己的乐器就来了,老榆林城年长的居民,大都能唱上一两段。

榆林人四时八节、婚嫁寿诞都要请小曲艺人到家演唱。艺人可以自己选曲子,主家也点曲子,民间有说法:“一闻勾调尽开颜,上场先点《九连环》,无《绣荷包》不成班。”

榆林小曲演唱时必须要伴奏,艺人们说“一把韭菜不零卖”,唱家也都是乐队成员。艺人们都是多面手,会打会拉会弹会唱,样样本事都会。活动开始,乐队先奏一两首器曲牌,这叫作耍牌子、耍曲子。耍完曲牌后,先唱小调,再唱大调,一场就是几个钟头,半夜才散场。

苏:您在榆林小曲艺人中,会唱曲目最多、唱功最全面,许多榆林小曲爱好者都说您唱的榆林小曲地道、原汁原味,您认为榆林小曲的韵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林:榆林小曲贵在原生态,好的唱家才能唱出榆林小曲真正的味道。榆林小曲绵柔婉转,旋律平稳级进,华丽而又流畅,纤巧细腻。榆林小曲的唱词,很多都唱的是自己,故事里的主人自己倾诉他的故事、经历、情绪,所以唱词有诉说感,边说边唱、边唱边诉。过去老艺人唱的曲子,比如张云庭唱的《妓女告状》《大送郎》,文子义唱的《放风筝》《下荆州》,观众百听不厌,因为他们唱得感情细腻,把自己带到故事里,听的人也感觉亲切。

唱法方面,榆林小曲和陕北民歌不一样,与江南时曲倒有相似处。近几十年来,榆林小曲受邀在全国参加了不少演出活动,很多专家学者也对榆林小曲展开研究,专家们普遍认可榆林小曲是明清俗曲的余绪,尤其与扬州清曲有着深厚渊源。扬州清曲是明朝中期形成的,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了江浙一带的时调小曲,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已达到全盛,传到南方、北方的一些城市。同时榆林小曲与湖南祁阳小调、陕西的安康曲子、内蒙古的兴和小曲,也非常接近。

南方音乐到了榆林,又和榆林本地的民歌、小调结合,像《掐蒜薹》,原是陕北民歌,在榆林小曲中,变得缠绵婉转。一些全国多地流行的小调,如《绣荷包》《小放牛》《放风筝》,榆林小曲中也有同名曲目,但是用了榆林方言唱词。

所以说,榆林小曲是南北方音乐融合的产物,而且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榆林小曲中有大量的断腔,这在陕北民歌中是没有的,这是南方昆曲中使用的唱法。老艺人还善于一字多顿的唱法,对应的音符也断开强调,字头短,一出来就断,灵活、急切。二是榆林小曲惯用假声,尤其是过去榆林小曲只有男唱家,用的都是假声。

唱词方面,榆林小曲的曲目大都来自南方,不管是写男欢女爱,还是写市井生活,唱词都很讲究,用词文雅,“牙床”“绣房”“海潮”这些词,都从南方来,华丽高雅。所以说唱好榆林小曲,不光要有一副好嗓子,还要理解唱词,懂得和理解榆林小曲唱词故事,体会故事里头的情。

榆林小曲的歌词中衬词的连续使用也占有很大比例,唱词里加入很多“那个”“来”“呀么”“哎”“呀”“啊”“咿”“月”“哎哎哟哟”“哎哎月月”“哎哟哎得儿月”这样的衬词,把唱词中委婉、缠绵、细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装饰了唱腔,让唱腔变得亲切柔美。“月”这个衬字,更是榆林小曲独特的衬字,把地方风格凸显得淋漓尽致。唱家一唱三叹,让整个唱腔婉转流丽,韵味醇厚。

还有打舌音“嘚儿”,艺人们叫“打咕噜子”,在《九连环》《梳油头》等曲目中都有较频繁的使用,要想唱得地道,舌头的功夫就要过硬,要唱得亮而脆、华而俏、甜而水,舌头卷起来,声音的位置要高,但是又不能用劲,这不是那么好掌握的,要反复揣摩,常年学习、领悟,才能掌握它的精髓。

苏:林老师,榆林小曲在唱法上分为前街派和后街派,请您谈谈前街派和后街派的形成过程及它们各自在唱法、唱腔方面的特点吧。

林:老榆林城以钟楼为界,钟楼以北叫后街,钟楼以南叫前街。前街和后街都有榆林小曲的活动点,前街以贾盘石巷东边的杏林堂药铺为活动中心,后街以解放巷口对面钟表铺、鼓楼底下的庆兴银炉为活动中心。在唱法上各有特点,自然地形成了前街和后街两种分格。后街派以张云庭为代表,后街唱家讲究唱腔的纯朴、圆润,装饰音使用讲究多,师傅要求也严格,唱得不合规矩,耍家师傅就不给伴奏了。前街派以我父亲林懋森和他的弟子胡英杰为代表,前街唱家讲究唱得字正腔圆,突出顿音、断音,刚柔相济,滑音、顿音使用频繁,整体上氛围也显得和气,所以后来前街的弟子学员要远多于后街。但是遇有大的活动,前街和后街的唱家都会参加,风格有派别,但没有分歧,各取所长,大家是很和谐的。

苏:您后来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榆林小曲的乐器演奏,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榆林小曲的乐器吗?

林:传统的榆林小曲乐器有扬琴、琵琶、古筝、三弦、京胡,有时再加一把二胡。四件弹拨乐器扬琴、琵琶、古筝、三弦都是丝弦。扬琴是蝴蝶琴,两排码子。琵琶四相十三品,尺寸比现在用的小,指头上套拨子,不耍轮指。古筝,桐木做的,十四根弦,右手弹骨干音,左手来点滑音、颤音。三弦是大三弦,杆子比现在的短,内膛比现在的大,拿毛笔杆、杏核壳壳当拨子,是个节奏。京胡拉的是硬字,也就是调子,指甲往外顶。再就是一个瓷碟子和两根筷子。现在有些榆林小曲表演每人拿一个碟子。过去榆林小曲中只有一只碟子,一般是家里用的绿豆沙小圆碟,起一个节奏的作用。老师傅们不喜欢在乐队中添加笛子等其他的乐器。除了伴奏,有对白时,就由耍乐器的师傅来对白。

苏:您最擅长演奏扬琴,那么榆林小曲扬琴和其他曲艺中的扬琴一样吗?

林:那个时候榆林小曲的扬琴是铜丝弦,也比现在的扬琴小,叫十音琴、蝴蝶琴,它是小曲中的主要乐器,像戏曲的板,起到指挥和定节奏的作用。整个曲子的起、落和速度、力度,都是由扬琴来掌握。新式扬琴打法点子稠、速度快,榆林小曲的扬琴打法是最传统的民间打法。和现代扬琴演奏明显不同的是:榆林小曲几百年来唱一个字打一个音,打出来的调子和演唱韵味是一致的,让人感觉很舒适。拿琴键子(即扬琴琴竹,笔者注)主要用食指和大拇指,两个手指要松弛有度,拿稳琴竹、不紧不松,打弦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琴键子打中弦点靠反弹作用迅速回到原位,小臂力道要拿捏好,手腕要灵活又有力度。遇到一个音有两三拍,就用大臂带动小臂打,既起到指挥的作用,又把力道加大,保证延音到位。这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就难了。

苏:在演奏过程中,耍家是严格按曲谱演奏吗?有没有即兴成分?

林:我的两位扬琴师傅,张建汉、叶子丰都是文化人,他们识谱,我学扬琴,也是按谱子学的,所以我至今打扬琴都是按谱打,谱子都已经刻在我心上了。榆林小曲中的扬琴和琵琶是允许打装饰音的,越花越好。三弦、京胡、古筝这些乐器不能。

苏:在整个配乐中,扬琴处于一个什么的位置?

林:小曲里的耍家师傅,都要对榆林小曲非常熟悉,既熟悉榆林小曲的曲子,也深刻理解榆林小曲的唱词唱腔,只有这样才能和唱家很好地配合。打扬琴的,要比其他人更能深刻理解榆林小曲,因为扬琴这个乐器相当于榆林小曲里的指挥,他要懂得小曲的变调,要通过打扬琴的快慢、轻重来控制和调节整个曲子的节奏,还要通过打扬琴的手势指挥唱家和其他耍家。

苏:在传承过程中,有没有失传的曲目?

林:有一些已经失传了,我年轻的时候老人们说《卖香烟》《箍马桶》《金钱莲花落》就都没有了,现在已经没人会了,词和曲子都没有留下来。还有一些像《大顶嘴》《姐妹拌嘴》,现在还没有人能完全学下来,我正在给我的弟子要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