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领统战篇
中国民主革命战士胡景翼
胡景翼(1892—1925),名景翼,字笠僧又做励生,陕西富平县长春乡陵怀村东窑人,后迁居庄里镇,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者,17岁考入西安健本学堂,1910年经井勿幕等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胡景翼于健本学堂毕业后,受陕西同盟分会之命回到渭北联络革命志士,策划发动武装起义,他很快在富平、耀县等地拉起一支队伍,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举兵响应,胡景翼在耀县药王山举义。1911年10月28日,胡景翼被陕西军政府任命为秦陇复汉军第一标(团)统带(团长),归北路招讨使井勿幕指挥。民国建立后,袁世凯窃国,胡景翼离开部队,赴日本留学,进入成城学校浩然庐学社,1914年,接受孙中山在西北各地开展革命活动的委托回国,联络西北各地同仁,组织“华山聚义”,策划反袁护国运动。胡景翼是“华山聚义”的重要成员之一,聚会者基本上都参与过辛亥革命时期的斗争,后来又在西北响应护国、护法斗争的重要人物。华山聚义人物结成一个政治军事集团,这个集团是后来国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北军政界的骨干力量。
1916年,胡景翼在富平聚歼了袁世凯亲信陆建章的中坚团1500人,活捉了陆建章的儿子时任旅长的陆承武。
1918年1月24日,张义安在三原起义反陕西督军陈树藩,胡景翼联合曹世英共同组编陕西靖国军,分任左、右翼军司令,通电护法讨陈,宣布讨陈伐段,并联络高峻、郭坚等部,从东西两路夹击西安。3月,张义安阵亡,右翼靖国军退守渭北。8月,邀请于右任从上海回到陕西,任靖国军总司令,靖国军改编为六路,胡景翼任第四路军司令。9月18日,胡景翼冒险只身前往渭南固市与陈树藩和谈,被陈囚禁西安。1920年7月27日,段祺瑞垮台后,胡景翼获释回到渭北,出任靖国军总指挥。在此期间,他和于右任创办立诚学校。
1921年8月,冯玉祥担任陕西督军,胡景翼为了保存靖国军实力,力排众议,接受了冯玉祥的改编,胡部为陕西暂编第一师,胡景翼任师长。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胡景翼率部随冯解郑州之围,下开封、归德,并奉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之命,驻防顺德、彰德一线。在此期间,胡景翼结识李大钊,接触了共产主义学说。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期间,胡景翼拒绝在其防区内执行吴佩孚镇压工人运动的命令。
1924年,冯玉祥、胡景翼、孙岳联合反直,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吴佩孚免职,组建国民军,出任国民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并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这时,张作霖趁机南下,直逼京津。11月8日,临时内阁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省军务督办。随后,段祺瑞上台执政。11月22日,胡景翼率国民二军南下中原,12月6日,段祺瑞政府正式任命胡景翼为河南军务督办兼河南省省长。胡景翼打算将河南作为开展民主革命活动的基地,迎接孙中山北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国民军是反映中国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方军人集团,这个集团是由北洋军阀系统中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力量和陕西地方势力中有进步倾向的力量结合而成的。“北京政变”正是该集团发动的一次有民主意义的军事行动。
1925年年初,胡景翼设立陆军训练处,并接受李大钊的帮助,诚恳要求苏联顾问到自己的部队协助工作,并聘任日本教官,培训学员4000余人,同时,在苏联驻华大使的帮助下,派30余名青年军官到苏联基辅军事学院学习。从1924年12月底到1925年2月中旬,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以王若飞为首的中共豫陕区委,先后派刘天章、潘自力、史可轩、许权中、张昆弟、马文彦等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国民二军和河南省开展革命活动。孙中山派徐向前、闫揆要、杜聿明等黄埔军校学生到国民二军参与部队的正规建设工作。
胡景翼拒不执行北京当局要他阻挠中国铁路工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并逮捕参加者的电令。在其辖区各地,国共两党的组织、宣传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在李大钊的协助下,胡景翼多次派遣刘允丞、于右任等代表,与苏联使、领馆官员联系,商请援助国民革命的反帝斗争。胡景翼在开封设立五个招待所,专门负责接待支持中国革命的苏、日友人和朝鲜革命志士,中共领导人李大钊、王若飞、刘天章等工农运动领袖,以及李烈钧、丁惟汾、柏文蔚、张继、李根源、田桐、于右任、焦易堂、周震麟等知名人士。于右任、李根源、李烈钧、张继、田桓、居正、续范亭等一大批国民党元老和军政要人聚集开封,或任职或访问,一时间名流汇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主革命高潮。加之,胡景翼忠实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主动接受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他是“国民军领导人中第一个向苏联请求援助的”人,与中共亲密合作,支持河南城内的工人运动,结果,引起段祺瑞政府的恐慌,于是指使陕西督军刘镇华、驻豫西三十五师师长憨玉琨,并在张作霖、阎锡山的支持下,以10万大军进逼开封,企图以武力消灭胡景翼部。1925年2月20日,陕西督军刘镇华和驻豫西三十五师师长憨玉琨,集镇嵩军全力进逼郑州,豫西战端开启,胡景翼亲临前线,指挥部队全力进攻,3月29日,刘、憨各部全线溃败,战事结束。
1925年3月29日,胡景翼左臂疔疮恶化,医治无效,于4月10日在河南开封去世。对于他的突然离世,日本友人佐佐木的挽联是:“中华丧大将,民国失长城”;苏联军事顾问普里马科夫说:“这位将军的去世,对于中国北方的民主革命运动,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直到1940年,国民党元老李根源赋诗称:“富平胡将军,英伟而豁达。斯人若有命,天下早定一。”
参考文献:
[1]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富平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2]渭统.胡希仲传[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