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辞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编 地理环境

【山脉】

◎崤山

一称“嵚崟山”。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南接洛宁县,西北接陕县,东接渑池县,延伸于黄河、洛河间,是秦岭东段支脉。主峰千山海拔1600多米,呈东北—西南走向。据《水经注》记,“崤有答盘崤、石崤、千崤之山”,故称“三崤”;又分东崤山和西崤山,故又称“二崤”。此山巍峨高峻,群峰相连,素以险峻著称。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五记:“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吕氏春秋》列为天下险要的“九塞”之一的崤函古道就在这里。崤函古道,是古代东西交通要道,春秋时发生过著名的秦晋“崤之战”。有南北二崤道,东西二崤都在崤山北道上。

◎太行山

山名。绵延晋冀之间,东北—西南走向,是中国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的自然界线。北起北京西山,南至晋豫边境黄河岸。大部分海拔1200米以上,最高达2000米,北高南低,西缓东陡,受河流切割,多横谷(陉),是东西交通孔道,古代“太行八陉”是商旅通衢、兵要之地。山中雄关有紫薇关、娘子关、壶关、天井关等。山西高原河流经太行山流向平原,曲流深切,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河谷西岸有多层溶洞,其中著名的河北易县狼牙山亦为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

◎梁山

山名。中国古代以梁山命名的山很多,与丝路有关者有:①在陕西乾县西北25公里,是古代关中通往河西和西域的必经之地。《孟子》所记:大王去邠,逾梁山,即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人由邠地越过梁山迁到岐下的周原。②在陕西韩城市西北。《汉书·地理志》夏阳县:“《禹贡》:梁山在西北。”《水经注》:“河水又南径梁山原东……在冯翊夏阳县之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从今合阳西北之磨镰石迤北经黄龙县的佛爷岭、冢字梁到韩城市西北的大梁(海拔1783米)即梁山。

◎骊山

一称郦山。在西安市临潼区骊山镇南,因山形似骊马,呈纯青色而得名。一说因古代骊戎居此而得名。骊山海拔1256米,是秦岭由蓝田县向西北延伸的支脉,东西绵亘20余公里。山上有烽火台,相传为周幽王举烽火戏诸侯处。骊山北麓有秦始皇陵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北麓有唐华清宫遗址及华清池温泉。

◎陇山

山名。古称陇坂、陇坻、陇首。为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在陕西省陇县西北,南北走向,北连朔漠,南带汧渭,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米左右。山势陡峻,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山,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渭水路线必经之山。因渭河在天水至宝鸡段河曲发育路线过多迂回,再加山高谷深不利行旅。由长安西行于宝鸡东溯汧水越陇山之陇关再沿清水到天水。陇山之陇关为关中西部的天险。张衡《西京赋》“右有陇坻之隘”即指此。《水经注》:“汧水出汧县西北……世谓之小陇山,岩嶂高险,不通轨辙。故张衡《四愁》诗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登上陇山东望秦川,墟舍桑梓,与云霞一色,越过陇山西去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甘肃境内的南道。

◎陇坂

见“陇山”条。

◎陇坻

见“陇山”条。

◎吴山

古代又名岳山、吴岳、汧山、西镇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县北与陇县交界处。《尔雅·释山》以为五岳之一。《史记·封禅书》分吴岳、岳山为二山。《汉书》《后汉书》的《地理志》则谓吴山即汧山;而隋唐以后志书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俱别有汧山,与吴山不在一地。系因岗峦绵亘,可合称一山,亦可分为二山。由于吴山地处丝绸之路必经的汧河河谷西南,再加以距周、秦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省岐山、扶风县北)、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不远,故成为历史名山。山上有吴岳庙,建于隋,现存殿宇多为明代复建,庙内保存许多唐宋碑石。

◎汧山

亦名岳山、吴山、吴岳。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参见“吴山”条。

◎岐山

山名。位于陕西省西部,关中平原北缘,跨岐山、扶风、麟游、凤翔、永寿五县。东北以漆水河为界,西以横水河—川口河为界。南至北郭、黄雄、店头一线。狭义岐山仅指岐山县北部与麟游县西南部一带山地,是广义岐山的主体部分,为六盘山余脉东支千山山地向南突出部分。大部分海拔810~1400米,主峰东崛山海拔1674米。北侧平缓、南坡陡峻。此山南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20世纪以来在周原发现大量有关周人的建筑遗址,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和甲骨文等。古代丝路也多经此。

◎龙首山

①一名龙首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城北。北起渭水南岸,止于樊川,长六十余里,首高二十丈,尾高五六丈。汉筑长安城于北坡。唐大明宫、含元殿等建于山原较高处。营建城郭宫殿后,山原已渐平。②在甘肃西部河西走廊北。西北至东南走向,与合黎山合称走廊北山。主峰在山丹县西北。山腹背斜较高,一般海拔约2500米,主峰东大山海拔3616米,位张掖以东。山地北坡平缓,南侧为断崖,地形陡峻,在干燥剥蚀作用下岩石裸露,植被稀少,阴坡局部有天然云杉林。

◎香山

中国以香山为名的山很多,与丝路有关者有:①位于陕西省耀县县城西北45公里柳林镇。山有三峰突起,又名三石山。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山势挺拔,松柏苍翠,为佛教圣地。中峰半腰有天然石穴,即香山正洞,是佛教礼拜中心。据《大香山志》载,苻秦时始建香山寺,仅一石洞。宋雍熙年及清光绪年,又修建众多楼殿阁亭。清嘉庆、道光年以后,香火兴隆。香山古会每年两次,香火隆盛。②河南洛阳龙门东山,亦称香山。唐白居易曾在此筑石楼,自号“香山居士”。通过丝绸之路来到洛阳的中亚僧徒,如吐火罗僧宝隆于唐景云元年(710)于香山有造像。安国人安菩夫妇墓就在香山东北麓。

◎横山

山名。位于陕西省北部子长县西南40多公里,是广义的横山山脉东段黄土山梁,也系大理河、秀延河、淮宁河的分水岭,海拔1560米。古代秦长城沿横山山脉而东西延伸,故又称“长城岭”。广义的横山山脉自西向东横亘于今陕北定边、靖边、横山县之南;今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县之北,是无定河与洛河、延河、清涧河之间的分水岭。东西长200多公里,南北宽10~60公里,山脉西高东低,从1900米至1500米,为波状起伏的黄土丘陵地形。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塞北风沙高原的分界,也是历代王朝和地方政权阻挡北方牧骑南下的天险要地。北宋种谔曾说:“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且有盐铁之利,其城垒控险足以守御。”

◎孤山

位于陕西省府谷县境内。山上有孤山堡,是明长城线上一处著名的军事要塞,历史上又称“十塘关”。早在明正统二年(1437),延绥巡抚便在此置堡设兵;明成化十年(1474),陕北长城竣工,孤山堡即为36座营堡之一;嘉靖年间,延绥巡抚调兵2600人驻守孤山;万历三十五年(1607),巡抚涂宗睿因堡墙系土夯筑,不甚坚固,上《酌议砖包冲边城堡》疏,将孤山诸堡均用砖石包砌。孤山堡逐渐成为陕北长城东路的一座重要城堡。

◎赤崖

一名赤岸。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北。三国蜀汉置赤岸库于此,以储军资。《水经·沔水注》:“诸葛亮与兄瑾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为关中入汉中所经地之一。

◎太白山

一称太乙山。秦岭主峰。位于陕西眉县南部,兼跨太白县、周至县部分地区,峰顶八仙台海拔3767米,冰冻期长,除盛夏外,积雪不消,由关中平原南望银光闪闪,故名。此山是以巨大的花岗岩体为核心的断块山,形成于1亿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为中国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植物品种荟萃之地,资源丰富,垂直分带明显,北坡海拔26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2600~3500米为针叶林带,3500米以上为灌丛、草甸带。已发现种子植物1550余种,野生动物2700多种,珍贵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均为国宝。“太白积雪”历为关中八景之一。1956年设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太白山峰顶及四周54万公顷的土地。古代关中通往汉中、四川及西南的交通要道褒斜道和傥骆道,就是经太白山西侧的斜谷(今名石头河)和东侧的西骆峪。今西安市城市给水来源之一的黑河水就发源于太白山。

太白山

◎秦岭

横贯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渭河、淮河、汉江、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的临潭、迭部、舟曲的岷迭山系,与昆仑山脉为界;东至河南伏牛山,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嵩山、伏牛山。狭义的秦岭指陕西境内的一段,历史上曾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岭。山体呈现为蜂腰形,腰部有岩浆侵入,形成太白·华阳岩基组成的秦岭主体。蜂腰西部分出三脉,自北而南为大散岭(因大散关而得名,主峰玉皇山海拔2819米)、凤岭(2000米)、紫柏山(2538米)。岭间以太白、凤县、两当等山间盆地相间隔。蜂腰东部亦分出数脉,由北而南是华山、蟒岭山、流岭和新开岭,山间盆地有洛南、商县和商南相间排列。位于华阴南的西岳华山海拔1997米,为中国五岳之一。它是中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其山南北植物不同,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动物种属成分与植物区系成分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性。生物资源丰富。秦岭北坡与秦岭之中有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孔道。著名的有阴平道(今甘肃文县境内)、陈仓道(今宝成铁路线)、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

◎三危山

古山名。《尚书·舜典》记:“窜三苗于三危。”《禹贡》:“三危既宅,三苗丕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南海。”郑玄、刘昭及《河图》《地记》《晋书·地道记》皆谓三危山在首阳(今甘肃敦煌)鸟鼠山西。杜林、杜预则谓在敦煌(今敦煌市)。今甘肃敦煌东南有三危山,俗称升雨山。《魏书·世祖纪》太平真君六年(445)魏军击吐谷浑,“渡三危,至雪山”;《旧唐书·地理志》敦煌县有三危山,皆指此。

◎崆峒山

中国史志记载最早名山之一。又名空桐,俗称崆峒。又因山体特征,有鸡头山、笄头山等别名。位于甘肃平凉城西15公里,在泾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长100多公里,平均宽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最高峰山势陡峻,树木葱葱,形成北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2123米。地质构造属小关山逆断层,垂直断距约700米,岩层垂直节理发育,经侵蚀形成许多岩崖峡谷及奇峰绝壁等特殊地貌。在山顶平台及山麓修建有佛教、道教的寺观42处,形成规模颇大的建筑群。现遗存有宋、元、明等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焉支山

又作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因产大黄、松木,又名大黄山、青松山。位于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祁连山和龙首山间。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击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汉书·霍去病传》)。此地水草丰美,宜畜牧。相传匈奴失此地,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焉支山(远景)

◎祁连山

位于甘肃、青海两省间的巨大山系。古匈奴语,意即天山。因在河西走廊之南,又称南山。位于北纬36°~40°,东经94°~103°,走向自西向东,长900~1000公里,宽250~300公里,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东起乌鞘岭,西至当金山口,南邻柴达木盆地、茶卡—共和盆地和黄河谷地。山系西北高,东南低,绝大部分海拔3500~5000米,最高峰为疏勒南山5827米的团结峰。山系南北两翼极不对称,北坡相对高度达3000米,南坡祁连山相对高度仅500~1000米。山脉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终年积雪,有许多第四纪山脉形成的冰川,主要分布在大雪山、河西走廊南山、冰龙岭、疏勒南山以及土尔根大坂山。近百年来,冰川处于退缩阶段。现已查明祁连山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72平方公里,储水量1320亿立方米,是河西走廊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许多内流河的新发源地,被称为“高山天然水库”“五河(黑河、托米河、疏勒河、大通河和布哈河)之源”。山地东部气候较湿润,西部较干燥,植物带垂直分布明显。山区农业主要限于东部的湟水、大通河中下游谷地及北坡山麓地带,草场辽阔。历史上是匈奴、羌、小月氏等民族畜牧和农耕之地。山脉南北均为丝路所经的主要道路。通过山脉的一些峡谷,如今扁都口(古名大斗拔谷),以连接丝路东段南北的交通。

祁连山

◎鸣沙山

又名神沙山、沙角山。位于甘肃敦煌县城南5公里处,全山由沙堆积而成。《敦煌志》记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元和郡县志》亦说:“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山石。四面皆沙垅,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唐本《敦煌录》也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震数十里,风俗端午日城中子女皆齐高峰,一齐蹙下,其沙吼声如雷”。端午节登沙山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山在丝路门户敦煌,故历史上往来于丝路的各国使臣、商旅多聚于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就背倚此山。

◎乌鞘岭

山名。中国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绿洲灌溉农业区及牧区的天然分界,亦为庄浪河与古浪河上游的分水岭。位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北部,为祁连山东段雷公山(海拔4326米)和毛毛山(海拔4070米)间较低部分,海拔3562米,山口海拔3000米以上。山口位于中生代后期形成的河西构造系的龙首山—青石岭隆起带东侧的武威—洮河沉降带,故地势较低。有一系列北北西走向的盆地与河谷。为丝路东段所经山岭之一,附近尚保存安远驿古驿道和明长城遗址。今兰新铁路经此山口。

乌鞘岭

◎六盘山

又名陇山。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宁、甘、陕交界地带。主体包括两列接近北北西走向的平行狭长山脉,逶迤200余公里,宽30~60公里。山脊海拔一般超过2500米,主峰米缸山2942米。东坡陡,西坡缓。山体主要由白垩纪页岩、砂岩构成。山势巍峨险峻,山路盘旋曲折。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等发源于其两侧。山区光热资源较少,年日照时数2200~2400小时,年均温5℃~6℃,有“春来秋去无盛夏”之说。年降水量677毫米,为黄土高原中的“湿岛”,故植物种类多,覆盖面广。历史上此山为民族杂居之地,也是丝路东段所经山岭之一。

◎祁山

山名。位于甘肃省礼县祁山乡。历史上为出入陇上的要塞。为汉水源头,岩石奇特,古柏苍翠。据《水经注》载:“祁山在蟠冢之西七十许里,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斯城也。汉水径其南,城南三里有亮故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古堡建于山顶约20000平方米的平地上,乔木森森,朱梁画栋。北山麓为九寨堡,相传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在那里扎下的九个营寨,宛如一字长蛇。南边,有集训战马的圈马沟、诸葛亮试马的上马石等遗迹。东边有通往齿城的卧龙桥,越过齿城可到张郃被诸葛亮伏兵射杀的木门道。

◎马鬃山

山名。①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北端,是以海拔2583米的主峰为中心的准平原化干燥剥蚀低山、残丘与洪积及剥蚀平地的总称。范围东至内蒙古西部的弱水西岸,西南伸入新疆罗布泊洼地东缘,南起疏勒河北岸的戈壁残丘,北迄中蒙边界。面积8.8平方公里。地质构造属北山块断带,由系列雁行状山脉组成。属温带荒漠气候。年均温3.69°C,年降水量80.7毫米,而年蒸发量3031毫米。无常年性河流与湖泊,暴雨后干河床与低地有洪水。低洼地常见泉水出露。植被覆盖度极低。全区景观单调荒凉,属河西肃北蒙古族重要牧区之一,也是丝路东段所历山脉之一。②位于甘肃省玉门市玉门镇南65公里处。山岩30多米处有石窟11个,曰昌马石窟。洞窟分三段,南段4窟,北段3窟,中段4窟。其中二、四窟都有中心柱,似为早期开凿。壁画保存较完整,为五代、宋初所绘。

◎西倾山

又作西强山、嵹台山。唐蕃古道山名。蒙语称“鲁察布拉”。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黄河及其支流洮河与白龙江的分水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自汉魏以来,经南北朝、隋唐,为氐、羌、吐谷浑、党项活动之地。唐蕃古道的东线即从其西北余脉经过,蕃、汉使者每每往来于此。

◎鸟鼠同穴山

中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又称鸟鼠山。《山海经》称鸟鼠同穴山。为西秦岭北支山脉之一部分,渭河上游北源和洮河支流东峪沟的分水岭。位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18公里,海拔2609米。在陇西黄土岭谷区,上覆有黄土,山势平缓,梯田垂叠。系古代渭河进入洮河河谷地的要道。

◎合黎山

山名,为甘肃河西走廊北山山系组成部分。其他山为马鬃山、龙首山、红崖山、阿拉古山等。海拔1500~25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山势东西高,中间低。由于气候干燥,侵蚀严重,山地岩石与山麓砾石裸露,形成戈壁景观。但在古代,由河西走廊向北穿过此山,可达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及蒙古草原。

◎贺兰山

宁夏与内蒙古的界山,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西为阿拉善高原,东为银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山呈南北走向,延伸200余公里,东西宽约20~60公里。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是土层很薄的石质山地。中段为山脉主体,山势雄伟,崖谷险峻,山脊海拔多在2000~3000米。主峰3556米。年降水量430毫米。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地森林覆盖及木材蓄积量主要分布于山脉中段。山地植被垂直带变化明显。此山历代多为少数民族畜牧之地,有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在其东麓。五代和北宋初,丝路多穿越此山至河西走廊。

◎白兰山

古山名。为古代白兰羌聚居之地,故名。4世纪后,为吐谷浑之根据地之一。地在今青海都兰、巴隆南的布尔汗布达山,或说即巴颜喀喇山、阿尼玛卿山等。为古代青海至新疆的吐谷浑路(河南道)所经山脉之一。参见“白兰羌”条。

◎岷山

山名。位于四川北部,绵延于甘川交界一带,系高原状山地,西北—东南走向。海拔约4000米,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发源地。为古代羌族聚居之地,也是由今四川西北至甘肃所经山脉之一。

◎北山

中国以此为名的山很多,与丝路有关者有:①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因山崖断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上有北山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曰:“上有土楼祠,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下有神祠,彤墙、故壁存焉。”②指关中平原北面诸山。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千河东岸,北至子午岭—兴龙山南麓。长约340公里,宽约20~40公里。总面积10000平方公里。西段西北—东南向,东段北东—南西向。为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盆地过渡区,由一系列平行背斜隆起向斜凹地组成。山地大部海拔1000~1200米,西段多是中山,东段为低山、丘陵,部分山地覆盖薄层黄土。南部坡形陡峻,河流切穿断崖,形成V形深切峡谷。山地广为开垦,植被覆盖差。山中石灰岩层多被开采以制作水泥。文物古迹颇多,唐代的十八皇帝陵即分布于此。

◎赤岭

蒙语称“纳喇萨喇”。唐蕃古道山名,中唐时唐朝与吐蕃分界、交马、互市处。因“土石皆赤”得名。约当今青海湖以东日月山隘路,山系赤砂岩构成,海拔3800米,为青海内陆灌流与河湟流域的分水岭。北魏时,宋云等奉使西域,往返皆经此路。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经此入吐蕃,与松赞干布联姻。开元十九年(731),唐、蕃以赤岭分界,二十二年(734),立碑于上。长庆二年(822),入蕃使刘元鼎赴逻些(今西藏拉萨)会盟,于此见蕃汉界石犹存。

◎日月山

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的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位于湟源、海晏、共和三县内,北接大通山,东连拉脊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0公里,海拔一般约4000米。山南西侧为倒淌河宽谷,属内流区青海湖水系。自此山之东为农业区,山之西为游牧区,气候地势相异。阿勒大湾山与野牛山二山间为日月山口,海拔3470米,是第三纪橘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夷平面,并有薄层山麓堆积覆盖。历来为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唐朝与吐蕃在山隘赤岭建有分界碑。近代青藏公路即通过此处。

日月山(赤岭)

◎汤罗叶遗山

唐蕃古道山名。即清代地图上的“唐拉叶尔汗”,今念青唐古拉峰。其东侧山口,为历代入藏驿道所经过。系藏北至拉萨间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紫山

唐蕃古道山名。因山为青砂岩构成,故得此名。古藏语称“闷摩黎山”,意为紫(青)色的山。即今蒙古语所谓的巴颜喀喇山,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位于今青海省境内,为黄河、长江发源地的分水岭。唐长庆二年(822),入蕃使刘元鼎自吐蕃还,曾途经此山。

◎曼头山

又作曼头岭。唐蕃古道山名。在今青海省共和县西南,一说共和县东北的巴里昆山。北魏皇兴四年(470),吐谷浑拾寅不供职贡,献文帝遣长孙观率军讨之,军至曼头山,大破拾寅。唐贞观九年(635),李靖等伐吐谷浑,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此。

◎积石山

山名。最早为《尚书·禹贡》记载:“道河积石。”其说有二:一曰大积石,即《汉书·西域传》《水经注·河水》所载的“积石”山,藏语称阿尼玛卿山,在今青海省南部;一曰小积石,《水经注·河水》称“唐述山”,今甘肃临夏县西拉脊山。自古以来,为中原与青藏高原的交通要道。

◎阿尼玛卿山

见“积石山”条。

◎昆仑山脉

又作昆仑山、昆仑墟。丝绸之路山名。《史记·大宛列传》:“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说文解字》《山海经》《水经注》分别记为:昆仑山、昆仑之墟、昆仑墟。即汉、唐之间西域、河西走廊的南山,今之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又别指唐蕃古道的“紫山”,今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喀喇山。

◎承风岭

唐蕃古道山名。《通典》称其在廓州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三百一十三里,原属吐谷浑界。地在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县南。唐仪凤三年(678),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率军与吐蕃战于青海,兵败后即屯于此,掘泥沟自固。吐蕃居高攻击,唐别将黑齿常之引军袭其营,吐蕃败退。

◎蓬婆岭

亦名雪山。唐蕃古道南线山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南叠溪营之西,终年积雪覆盖。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唐将萧炅以剑南道兵次蓬婆岭,为吐蕃所败。杜甫诗有“更夺蓬婆雪外城”之句。

◎拉里山

清代青海境内要津。距濯拉(瓦子山)一日程,北接玉树,下至拉里(今西藏嘉黎)。上下五十里,山势如龙形;崎岖险陡,四时积雪。为青海通西藏要道之一。

◎喜马拉雅山

又作希马拉耶山。中印、中尼边界山脉名称。西起克什米尔东北部,接于帕米尔,逆印度河源东南至雅鲁藏布江河谷而混合于横断山脉。全长2400公里,宽约200~300公里。山势高峻雄伟,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林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山脉南坡陡峻,北坡较平缓。南斜面在恒河的梳状支流侵蚀切割下,形成许多深达数千米的峡谷通道,自古就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捷径。

喜马拉雅山

◎冈底斯山

西藏西部名山。藏语意为“众山之根”或“众水之源”。西起阿里地区狮泉河,南界印度河上源噶尔藏布及雅鲁藏布江上游谷地,为藏北与后藏的分界线。长1040公里,南北平均约80公里,山岭平均海拔5800~6000米。主峰冈仁波钦峰,藏语意即“大雪神山”,海拔6714米,是著名的佛教朝圣地,自古被称为神山。为古代至今西藏西通印度、克什米尔路线的必经之地。

◎噶穆巴拉岭

又作噶木布拉山,俗名甘不拉,或谓即西昆仑。清代前、后藏界山。在楚舒尔城(今西藏曲水)西南三十五里,为前藏西界,后藏东界。

◎招拉笔洞山

俗名药王山。清代西藏拉萨圣山。位于布达拉山西南,藏江(今拉萨河)以北。平地突起,高约二里。山势起伏相连,极其陡峻。中岭凿断,接砌石塔。山顶叠砌层楼,行医喇嘛居之。

◎罗卜岭冈

清代西藏拉萨著名风景胜地。位于布达拉山西南十五里,藏江(今拉萨河)北岸。平野丛林,曲折清幽。开砌池沼,引藏江水灌注;亭船俱备,为达赖喇嘛暑月澡浴之所。今名罗布林卡。

◎洞噶拉山

清代西藏拉萨西部关隘。藏语海螺称“洞噶”,因山形似螺,故名。位于布达拉山西三十里,藏江(今拉萨河)北岸。高四百余丈,耸立云霄。中设碉卡,为布达拉屏障。

◎业党山

今名聂唐山。清代西藏拉萨西部屏障。从布达拉西南行三十里,名登龙冈。过大桥,又折向西南,即至此山。山势陡峻,通后藏大路经此。

◎角子拉山

山名。清代西藏热振寺所在地。位于蓬多(今西藏林周县)东北。路径曲折,鸟兽寂然。相传如喇嘛振铎一呼,山禽獐鹿毕集于此。

◎扎什伦布山

山名。清代扎什伦布寺所在地。位于后藏首府日喀则。山自西北蜿蜒而来,结成平峦,形如蟹螯,重岩叠嶂,高不可测。依山建寺,为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所。

◎通拉大山

山名。清代西藏交通关隘。位于后藏定日西南一千余里。峰峦峻峭,积雪不消。由定日通聂拉木大道经此。

◎布达拉山

西藏圣迹布达拉宫所在地。位于今拉萨市西北。平地突起,高百余丈。按《梵书》记载,普陀山有三:一在厄讷特克国(今尼泊尔);一在浙江定海县;一在图伯特(即西藏)之布达拉,为观音化现处。

◎牛魔山

明、清时期西藏名山。民间相传为牛魔王所在之地。位于藏江(今西藏拉萨河)南,高三百余丈。相传每岁正月,达赖喇嘛排驾下山,诣大昭寺谒佛登台,集各寺喇嘛千万众,讽诵皇经20日。事竣迎神逐鬼,点放大炮,于琉璃桥下河滩打向牛魔山,以宁地方。

◎鲁木前噶尔瓦噶尔布山

山名。为明、清时期汉藏交通要冲。地属前藏东南界内,在吉尼城(今西藏米林县东)东南一百三十里。经喀木(约相当于今西藏昌都地区)入前藏的交通,多经此地。

◎大吉岭

山名。清代藏、印交通重要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境内第一步阶梯。为印度之北屏,西藏之南钥。原属哲孟雄(今锡金)辖地。清道光十五年(1835),哲孟雄与廓尔喀(今尼泊尔)之间发生战争,英属印度居间调停,据以为功,索割大吉岭为酬谢。开辟经营,渐成重镇。西藏、哲孟雄、廓尔喀、布鲁克巴(今不丹)商民纷至杂处,以通贸易。

◎达木珠喀巴普山

又名达木楚克喀巴布山。清代后藏名山。藏语“达”为马之意,“达木珠”谓马王;“喀”义为口,“巴普”为盛食糌粑的木盒。因山形似马,山口有泉流出,故名。

◎狼千喀巴布山

清代后藏名山。藏人以其形似象,故名。《清一统志》:在达克喇城(今普兰)东北二百五十里,即冈底斯山南干所始,为冈底斯山附近的四大山之一。狼楚河即发源于此。

◎巴萨通拉木山

金沙江发源之山。山势高大,状如乳牛,故名。即今唐古拉山西端一山,在拉萨北八百余里。木鲁乌苏由山之东流出,入云南界为金沙江。山之西流出之水,名牙尔加藏布河。

◎鲁工拉岭

山名。清代前藏交通要冲。距拉里(今西藏嘉黎县)东南一日程。山势平衍,长一百余里。盛夏积雪不消,累有数仞深壑。虽不甚陡峻,但烟瘴甚盛,颇为难行。道旁人畜骷髅,弃途填沟,不知凡几。

◎瓦合山

又名瓦合一柱拉。山名。清代西藏与云南交通要道。位于类乌齐南,距洛隆宗(今西藏洛隆县)四日程。四山相接,绵长一百六十里。山大而峻,终年积雪,路险难行。沿途立望竿堆,借为向导。康熙五十九年(1720),云南官兵300余名行至此,一夜风雪,人马尽僵。

◎葱岭

又称“葱阜”。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等西部诸山脉的总称。为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陆路交通要道。西行可达安息、条支、大秦,南行可到罽宾(今克什米尔及喀布尔一带)、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汉代归西域都护管辖,唐代于此设葱岭守捉。清朝设有常驻卡伦和移驻卡伦多处。参见“帕米尔高原”条。

葱岭

◎银山

山名。《新唐书·地理志》又作“银山碛”,《西域水道记》作“库木什”,回鹘语“银”之意。为吐鲁番盆地通往塔里木盆地必经之地,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银灰色山脉,故称银山。山的北部和西部为一片沙碛,乏水草,商旅过此,极为艰难。

◎瞿室伽山

于阗古山名。梵文Go'srnga,意为牛角,故又名“牛角山”。位于今新疆和田西南哈喇喀什河东岸,山上至今有麻札和石窟。此山为于阗佛教圣地之一。玄奘《大唐西域记》载:“山峰两起,岩四绝,于崖谷间建一伽蓝。其中佛像时烛光明。昔如来曾至此处,为诸天人略说法要。”藏文文献中有《牛角山悬记》。

◎牛角山

见“瞿室伽山”条。

◎金娑岭

今新疆天山东段山名。即今新疆吐鲁番北的博格达山。中国古代文献又称此山为金娑山、金沙岭、金岭等。主峰博格达峰为东天山最高峰,海拔5445米。西部以博格达峰为顶点呈向北突出弧形,中部以科依提达坂为顶点呈向南突出弧形,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脊和山峰基本分布于弧形西翼。现今地貌于第三纪末及早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后形成。此山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由于山体高大,拦截较多水汽,3500米以上山区,年降水量600~700毫米,年均温-6°C。山地地表多冰雪覆盖,分布有113条冰川,总面积101.42平方公里。冰雪融水为河流重要补给来源。植被垂直分带景观明显,从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21.7万公顷的博格达峰生物圈自然保护区已纳入国际生物圈保留地。

◎金沙岭

见“金娑岭”条。

◎库鲁克塔格山

山名。古又称“墨山”,库鲁克塔格山,维吾尔语“干山”意。位于今新疆罗布泊北,西延至尉犁西,为天山东段、塔里木盆地和焉耆盆地、哈密盆地的界山。东西走向,平均海拔2000米。为古代丝路所经山脉之一。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山国(《魏略》称为山王国)即在山西部。

◎墨山

见“库鲁克塔格山”条。

◎天山

古代又称北山,以在塔里木盆地北得名。《汉书·西域传》:“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又称为“阿羯田山”“折罗漫山”等。位于亚洲中部的巨大山系。横贯于新疆中部,西端深入中亚地区,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由若干条大致东西平行的山脉组成,海拔一般在3000~5000米左右,把新疆分为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西部高耸,东段较低,主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由于受北冰洋气流影响,天山北坡气候较南坡湿润。山顶上的积雪和冰川是天山的水库,滋润着山下的绿洲。山腰有茂密的云杉林带,林带以上有宽阔的草地,林带以下有背风谷地。天山文物古迹也十分丰富,佛洞、古寺、岩画随处可见,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留有不少遗迹。唐代边塞诗人亲历天山,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

西部天山

◎折罗漫山

见“天山”条。

◎阿羯田山

见“天山”条。

◎大头痛山

古山名。据《通典》卷一九三记:大头痛山、小头痛山在渴槃陀(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西南一带,即葱岭之中,为通往罽宾的险要山道。因山地高峻,缺乏氧气,行人过此,头痛难忍,故而得名。系丝路中段南道通往印度所经险要地区之一。

◎小头痛山

见“大头痛山”条。

◎喀喇昆仑山

世界山岳冰川最发达的高大山脉,也是中亚著名山脉之一。突厥语为“黑色岩山”之意。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山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四座。山脉主山脊称“大喀喇昆仑山”,各段分别以大冰川命名,自西向东分为七个冰山。山主脊两侧称“小喀喇昆仑山”,山峰崎岖、山坡陡峻,悬崖和岩屑锥广泛发育。山岳冰川发达,世界中低纬度山地冰川超过50公里长的有八条,喀喇昆仑山占了六条。山脉的冰川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其中有中国最长的冰川。雪线分布西低东高。主山脊的东西段已为后期冰雪融水道所切穿,主分水岭北移。植物的垂直分带仅限于北坡和西坡,由谷地向上依次为干旱半干旱草原、阿蒂米西亚森林草原、湿润温带针叶林、亚高山桦属和梣属灌丛及高山植被。由于自然条件严酷,人口稀少,在4000米以下以从事农业的藏族为主。海拔5570米的喀喇昆仑山口为印度和中国新疆之间的传统商道,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边界上的明铁盖山口也是著名的隘道之一,为古代丝路所经。

◎阿尔泰山

亚洲宏伟山系之一。中国古代称为“金山”或台山。阿尔泰,突厥语“金”之意。位于新疆北部,古代的游牧民族之地。西北—东南走向,斜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境,绵延2000余公里。中国境内的阿尔泰山属中段南坡,山体长500余公里,南邻准噶尔盆地。主要山脊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峰友谊峰海拔4374米。西部山体最宽,愈向东南愈狭窄,高度亦渐低下。冰川分布在高山地区,中国境内的冰川有420多条,面积270多平方公里。地质构造上属阿尔泰地槽褶皱带。地貌上山体浑圆,山坡广布冰碛石,U形谷套U形谷,地貌垂直分布明显,由高而下依次是现代冰雪作用带,海拔3200米以上;霜冻作用带,2400~3200米;侵蚀作用带,1500~2400米,以流水切割为主;干燥剥蚀作用带,1500米以下,喀纳斯综合自然保护区位于本带边缘。气候垂直程度变化明显,具有冬长夏短、春秋不显特征。山径流丰富,发育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自然资源丰富,有多种矿藏和优良牧场,尤以优质木材在全疆占有重要地位,水力资源亦蕴藏丰富。古代草原丝路也多经此入新疆或中亚草原。

◎金山

见“阿尔泰山”条。

◎阿尔金山

构成青藏高原北面屏障的山脉之一,亦为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界山。位于新疆若羌县南部,东邻青海,南接西藏。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海拔3500~4000米,最高峰海拔6161米。山体南北两翼不对称,北坡相对高度达2500米以上,南坡地势缓和。东狭西宽,面积6.2万平方公里,其间有索尔库里谷地,是古今沟通柴达木与塔里木两盆地金鸿山口所在地。丝路东段与河西路平行的青海路必经的山脉之一。气候为世界干旱山区之一。3000米中山带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下,山坡上干燥剥蚀强盛。4000米的高山带气候干旱寒冷,寒冻风化作用强烈。5400~5600米以上有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发育。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综合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野生动植物极多,有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科研价值。

阿尔金山

◎火焰山

横亘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中北部的山名。长约100公里,宽10公里。最高处在金胜口附近,海拔为851米。山周围是吐鲁番盆地的低地所在。系古代丝路伊吾(今新疆哈密)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所经山隘之一。此处气候炎热异常,绝对气温值最高达47.6℃,沙石表面温度高达82.3℃,是中国最热的山,有“石板上可以烙熟面饼”“沙窝中可以煮熟鸡蛋”的说法。因山岩大都是红色砂岩体构成,故又称土孜塔格式或斯塔格,意为红山。这里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在烈日的曝晒下,山岩土红光闪烁,烟雾缭绕,烈焰腾腾,像一堆熊熊大火在燃烧。唐诗人岑参有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焰山

◎凌山

古山名。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的别迭里山口。唐代称为凌山,亦称拔达岭、勃达岭。为丝绸之路沙漠路线所经的重要山口,玄奘赴古印度时即经此山西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杜环《经行记》)。一百多年来,各国历史和地理学家对凌山的地理位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中国的张星烺、冯承钧,日本的堀谦德,法国的沙畹与伯希和,英国的华特斯均认为古凌山即今别迭里山。而中国的丁谦、岑仲勉、向达和日本的足立喜六则认为古凌山即今新疆温宿县北的木札尔特冰川,也称木素尔岭或穆素尔岭。根据历史文献关于凌山的记述和地理形势以及交通道路选线的要求,凌山应即今别迭里山。

◎别迭里山

见“凌山”条。

◎勃达岭

见“凌山”条。

◎拔达岭

见“凌山”条。

◎穆素尔岭

古山名。即今新疆温宿县北之木札尔特冰川,亦称穆素尔达坂,或冰达坂。为丝绸之路沙漠路线北道和新北道之间的南北通道必经的冰川谷道。北起昭苏县的夏塔,南至温宿县的克兹布拉克,长约120公里,最为崎岖难行。分水岭海拔高度3600米,岭脊为三大冰坂组成,其中有10余公里道路完全穿行在冰川之上,还有落差达60米的冰瀑布,依靠人工修凿的冰梯才能通行。清代椿园《西域闻见录》对穆素尔岭谷道的冰川大小、厚度、冰碛、裂隙以及道路的艰难有生动逼真的描述。

◎木札尔特冰川

见“穆素尔岭”条。

◎阴山

山名。位于内蒙古中部,由狼山、大青山等组成,长约1200公里,北坡较平缓,南坡以断层临河套平原,大部分海拔1500~2000米。山间口(吴公坎、昆都仑沟)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为中国内地至蒙古草原所经山脉之一。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回纥、党项、蒙古等族曾游牧于此,并遗留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古代岩画。

◎燕然山

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聚居之地。《后汉书·窦宪传》记东汉永元元年(89)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即此。参见“杭爱山”条。

◎杭爱山

古又称康海山、康孩山、沆海山、杭海山、燕然山等。位于蒙古中部,长约700公里,一般海拔3000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发源于此,向北流入贝加尔湖。此山是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主要分水岭。山地牧场水草丰美,北坡森林茂密,蒙古人口主要集中于杭爱山麓及色楞格河流域。

◎康海山

见“杭爱山”条。

◎康孩山

见“杭爱山”条。

◎于都斤山

又作都斤山、郁都军山、乌德鞬山、尉都犍山、乌都鞬山(两《唐书》)、乌罗德健山(《唐会要》)。位于今蒙古国杭爱山脉东段。6世纪至9世纪,为突厥、薛延陀、回纥等族可汗牙帐所在地,草原丝路的中心枢纽地区。

◎乌德鞬山

见“于都斤山”条。

◎唐麓岭

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界的唐努山。《元史·地理志》:“唐麓岭之北,……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收,不烦耕耘。”元代于岭北谦河(今叶尼塞河)流域设置谦州、益兰州等。

◎唐努山

见“唐麓岭”条。

◎石子岭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东晋太元元年(376),前秦苻坚、苻洛击代,代王什翼犍使刘库仁御之,战于石子岭,库仁大败。《新唐书·地理志》附贾耽记夏州通大同、云中道:从夏州北渡乌水,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又经故阳城泽,横剗北门、突纥利泊、石子岭”,均指此山。

◎阿不罕山

山名。即今蒙古科布多省东南部宗海尔罕山。元代长春真人自中亚东还经此。

◎铁坚古山

古山名。系一小山,位于今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的札布汗河流域。《元史》称铁坚古山,又称帖坚古。海都与甘麻剌等曾大战于此。

◎县度

又作悬度。古山名。《汉书》卷九六《西域传上》记:“孝元帝以绝域不录,放其使者于县度,绝而不通。”即指此。其地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西南达丽尔。山有栈道,为古代丝路西域重要山道之一。

◎不可依山

古山名。北魏神龟元年(518),宋云、惠生一行使西域;次年越葱岭(今帕米尔),“复西行三日,至钵盂城(在今新疆莎车至阿克陶之间),三日至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山在今喀什噶尔今格尔山峰西北布伦口一带。

◎兴都库什山

汉文史籍称为“大雪山”。山名。位于今阿富汗境内,靠近印度边界。据《洛阳伽蓝记》《高僧传》《大唐西域记》等记载,北魏宋云、唐玄奘等来往印度,皆经此山。

◎巴达克山

古山名。即今阿富汗东北的巴达克山,中国史籍又名为波多叉拏、钵铎创那、钵创那、拔特山、勃特山、蒲特山、巴达山、八答黑商等。为中国新疆至印度所经重要山地之一。《续高僧传·达摩笈多传》作波多叉拏,《魏书》《北史》称弗敌沙,《西域记》作钵铎创那,《慈恩寺传》作钵创那,《新唐书·地理志》作拔特山,《册府元龟》作勃特山,《往五天竺传》作蒲特山,《元史》作巴达哈伤、巴达山,《明史》作八答黑商。指今阿富汗东北境的巴达克山。

◎拔特山

见“巴达克山”条。

◎坦驹岭

山名。为兴都库什山之一山口,海拔4694米。至今仍系阿姆河上游至雅辛河谷的唯一通道。唐天宝六载(747),安西副都护高仙芝曾率部翻越此岭,远征雅辛河谷的小勃律国。

◎担寒山

又作檐寒山。元代刘郁《西使记》:“惟担寒西一山城,名乞都不(在今伊朗北部达姆甘附近群山中),孤峰峻绝,不能矢石。”山在今伊朗北部达姆甘。

◎高加索山

元代又称为太和岭。位于俄罗斯,是横贯黑海和里海之间的大山脉。北起库马—马内奇低地,南与伊朗、土耳其接壤,西濒黑海与亚速海,北临里海。山脉由西北向东南横亘俄罗斯中部,是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限。地形以高山、高原为主。自北向南分为几列平行地形单元。大高加索山脉为高加索地区的主轴,全长1200公里,东西两段地势较低,一般海拔4000米以下,山体宽度200公里左右;中段窄而高峻,许多山峰海拔5000米以上。大高加索山脉自然景观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地质构造复杂,属褶皱山系。新构造运动强烈,多火山。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地处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气候地区差异明显。北高加索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200~600毫米。外高加索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有的迎风坡达2300~4000毫米。东部低地为亚热带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0~400毫米。

◎太和岭

见“高加索山”条。

◎佛陀伐那山

意译为觉林山。印度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下记:“鸡足山东北行百余里,至佛陀伐那山,峰崖崇峻,崿隐嶙。岩间石室,佛堂降止。”山在鸡足山东北,现名佛陀因山(Buddhain)。参见“印度鸡足山”条。

◎印度鸡足山

又作尊足山。印度古山名。梵语译作屈屈吒播陀山、窭卢播陀山等。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下记:“莫诃诃(今印度柏瓦尔河上流)东,入大林野,行百余里,至屈屈吒播陀山,亦谓窭卢播陀山(原注:“唐言尊足”)。高峦峭无极,深壑洞无涯……峻起三峰,傍挺绝崿,气将天接,形与云同。其后尊者大迦叶波居中寂灭,不敢指言,故云尊足。”山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东北库尔基哈尔北三个峰顶,近代于此发掘出不少佛像和窣堵波遗址。

◎姞栗陀罗矩吒山

又作耆阇崛山,意译即鹫峰、灵鹫峰、鹫台。印度佛教圣山之一。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摩揭陀国下记:“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山。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山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东北,中国求法僧法显、玄奘、义净、无行禅师均到过此山巡礼。

◎郁鄯多山

印度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苏剌佗国(在今印度卡提阿瓦半岛南部苏拉特)记:“去城不远,有郁鄯多山。顶有伽蓝,房宇廊庑,多疏崖岭。林树郁茂,泉流交境,圣贤之所游止,灵仙之所集住。”山在今苏拉特附近之讫尔纳山(Girnar),系耆那教圣地。

◎伽耶山

印度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上记:“(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岩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地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南Brahmayoni山。因形如象头,又称象头山,为佛教圣山之一。

◎伊烂拏山

印度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伊烂拏钵伐多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孟格尔)记:“大城侧临殑伽河(今恒河),有伊烂拏山,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山在今印度孟格尔(Monghur)东3英里处的Pirpahar山,此山以风景优美并多有温泉而著称。

◎布呾落迦山

印度古山名。又译作补怛洛迦、普陀落,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在今印度南潘底亚)记:“秣剌耶山东有布呾落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敧倾。”山在今南印度西高止山南段巴泼那桑(PāPanāsam)山,位于提纳弗利县境。中国浙江的普陀山与拉萨的布达拉均由此山而得名。

◎秣剌耶山

印度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在今印度南潘底亚)记:“国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有白檀香树、栴檀儞娑树。”山在今南印度西高止山从尼尔山直抵科摩林角(Cape comorin)一段称为卡尔达蒙的山脉。此山盛产檀香树而著名。

◎比罗娑洛山

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记:“城(迦毕试王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北Begram)西南有比罗娑洛山。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比罗娑洛,为梵语“象坚神”之意译。山在今阿富汗Panjshir河支流Kōh-Daman河南侧,有孤立三小丘并列,今犹残存遗迹(见桶口隆康《古代印度交通路的研究》,第97页)。

◎阿路猱山

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记:“霫蔽多伐剌祠城(今阿富汗东南Begram南12公里处)南三十余里,至阿路猱山,崖岭峭峻,岩谷杳冥。”山在今盖拉山脉以西。

◎黑岭

一作黑山。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记:“迦毕试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Begram)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即此。黑岭,为阿富汗东境锡雅柯山的意译,山东北连兴都库什山,意为夏季不积雪之山。

◎小孤山

又作“孤山”(《释迦方志》卷下)。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记:伊烂拏钵伐多国“西界殑伽河(今印度恒河)南,至小孤山……昔佛于此三月安居,降薄句罗药叉”。地在今印度孟格尔西南,恒河南岸7英里处的乌烂(Uren)山,该处曾出土佛像、碑文及佛寺遗址等(《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

迦山

又作西兰山、楞伽山。古山名。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僧伽罗国(今斯里兰卡)记:“国东南隅有迦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来于此说《迦经》。”山在今斯里兰卡岛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