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辞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关隘 津渡 桥梁】

◎函谷关

关隘名。战国秦置。地在今河南灵宝旧城南王朵村附近。东自崤山,西至潼津,谷深道险,其形如函,故曰函谷。为洛阳入关中所经重要关隘。秦王政六年(前241),楚、赵、魏、韩、卫合纵击秦,“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资治通鉴》卷六);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刘邦西入关中,使兵守函谷关;均指此。至西汉元鼎三年(前114),杨仆徙关于新安(今河南新安东),为函谷关,原关则称为函谷故关,二者相距三百里。

◎轵关

关隘名。因地当豫北入山西高原的轵道,故名。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太元十九年(394),西燕慕容永屯军于此,杜太行口,以防后燕慕容垂军。

◎孟津关

关隘名。东汉时置于孟津,在今河南孟津县东黄河旁。参见“孟津”条。

◎武关

关隘名。战国秦置,地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或说原古关址在此南丹江畔,唐代后迁今址。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经此攻入关中。为古代关中通荆楚的要隘之一。

◎潼关

关隘名,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即古之桃林塞。因其西一里处有潼水,故名潼关。为古时关东入陕必经之地。有河山之险可凭,为战略要地,向为兵家所必争。

◎大震关

关隘名。据传因汉武帝至此遇雷震而命名。地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南。原名陇关,为古代丝路所经重要关隘之一。北周天和元年(566)置此关。唐大历三年(768)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命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即此。

◎散关

一作大散关。关隘名。为古代川、陕交通要道上所经之重要关口,兵家必争之地。地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三国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曾出此关,围陈仓。唐上元二年(761),党项等联合,曾“焚大散关,入凤州(治今陕西凤县东北)”。宋、金曾以此关为界。

◎子午关

关隘名。地在今陕西长安县子午镇南子午谷内。西汉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关。为关中入汉中重要关隘。三国魏钟会统10万大军分三路入汉中,其中一支即由此关出。

◎故关

关隘名。位于今陕西陇县西北固关镇附近。“固”即“故”之讹。汉初于此设关,因处陇山,故名陇关。后又改称大震关。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使奉诏移筑安戎关。原大震关改故关,安戎关则称新关。明设故关大寨巡检司。为东西交通要冲,丝路多取道于此。

◎陇关

见“大震关”“故关”条。

◎峣关

关隘名。地在今陕西商州西北牧护关。因临峣山,故名。秦二世三年(前207)刘邦入关中,受阻于此。北周武成元年(559),关移至今陕西蓝田县城附近,改名青泥关。建德二年(573),又改名为蓝田关。隋大业元年(605),又迁回故址。

◎青泥关

见“峣关”条。

◎风陵关

一名风陵津。黄河重要关津之一。相传风后葬于此,故地名风陵。在今山西永乐西黄河边风陵渡,为晋入陕之重要关津。曹操西征韩遂,自潼关北渡,即其地。《周书·蒋昇传》记:西魏大统三年(537),“东魏将窦泰入寇,济自风陵”,也即此。唐圣历元年(698)置关。明洪武中设巡守戍守,至今仍为晋、陕、豫三省交通冲要。

◎关头

一作关城。关隘名。地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其关南倚鸡公山,北恃嘉陵江,形势险峻,系川陕间交通冲要。三国时魏钟会遣胡烈攻破“关城”入蜀,即此。北宋时改称阳平关。

◎蒲津关

又名蒲坂关、临晋关。关隘名。在今山西永济西黄河。东汉末,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夜渡蒲津关,即指此。为山西入陕重要关津,唐时“每岁征竹索价谓之桥脚饯,数至二万,亦关河之巨防焉”(《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二)。

◎临晋关

见“蒲津关”条。

◎龙门关

关隘名。地在今陕西韩城东北黄河龙门一带。北周置此关,唐废为龙门戍。

◎车箱坂

关隘名。地在今陕西淳化西北,即汉云阳县西北,为通甘泉宫要道,萦纡曲折,上坂即平原宏敞。

◎安戎关

关隘名。地在今陕西陇县西北陇山。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使薛逵将原大震关东徙三十里,设关,改此名。为丝路东段重要关隘之一。

◎骆谷关

关隘名。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唐武德七年(624),重开骆谷以通梁州(治今陕西汉中)时置,为关中入汉中的重要关隘之一。

◎百牢关

关隘名。隋代于此置白马关,后以黎阳(治今河南浚县东)有白马关,改此名。地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南,为隋唐时从长安至四川、湖北之重要关隘之一。

◎银州关

关塞名。明成化七年(1471)筑。位于今陕西榆林市南。明末清初废。

◎阳平关

见“关头”条。

◎箕谷

谷道名。地在今陕西汉中西北。为关中入蜀隘谷之一。三国蜀宰相诸葛亮于蜀建兴六年(228)出祁山伐魏,命赵云、邓艾为疑兵,据箕谷,即此。

◎合河关

关隘名。地在今山西兴县西北七十里。唐开元九年(721),六胡州康待宾起兵反唐,张说率步骑万人出合河关击胡,即指此。

◎漠谷

又作幕谷。谷道名。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唐建中四年(783),朱泚围奉天(治今陕西乾县),上命灵武留后杜希全自漠谷进击奉天,即此。

◎芦子关

一名芦关。关隘名。地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关在土门山,两山峙立,形若葫芦,故名。为关中通塞北重要隘口。唐代诗人杜甫《塞芦子》诗云,“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即指此。

◎芦关

见“芦子关”条。

◎大和关

关隘名。在今陕西凤翔东。唐至德二载(757),肃宗从灵武至凤翔,安守兵游兵至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即指此。

◎仙人关

关隘名。宋代关中、陇南通四川之要隘,地在今甘肃徽县东南嘉陵江边。南宋绍兴四年(1134),宋吴玠、吴璘曾大败金军于此。

◎飞狐口

一作蜚狐口。关隘名。为古代山西北部通河北平原要道飞狐路上要隘。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之北口。《史记·匈奴传》记:匈奴攻入云中,“赵屯飞狐口”,即指此。

◎武周塞

又作武州塞。关塞名。秦代置筑,以御匈奴。地在今山西大同西左云县一带。汉元光二年(前133),匈奴“从十万骑入武州塞”,即指此。

◎楼烦关

关隘名。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隋大业三年(607),炀帝北巡,还入楼烦关,即指此。

◎雁门关

又名西经关。关隘名。唐代置。在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关西,形势险要,为代北入山西中南部要隘。宋代为防御辽朝南下重要军事关寨。元废。明洪武七年(1374)修置,筑关于今址。

◎萧关

关隘名。①一作朝那塞。地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系古代丝路长安通往塞北及河西走廊的交通要冲。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汉元封四年(前107),汉武帝“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即此。因汉代在朝那县,故又名朝那塞。②唐神龙元年(705)置萧关县,以萧关为名,治故白草军城(今宁夏同心东南),属原州。③北宋崇宁四年(1105)为御西夏置。地在今宁夏同心县南。

◎左谷

谷道名。在东汉三水县境,即今宁夏同心东。汉武帝之子回卿遭江充之乱,西北逃至此。地当关中通西北要道,丝路亦取道于此。

◎灵武谷

谷道名。在今宁夏银川西北贺兰山东麓,为两汉时贺兰山东西谷道。东汉建宁元年(168)护羌校尉段颎大败羌人于此。

◎瓦亭关

关隘名。东汉初建于安定郡乌支县境,地当今宁夏固原南瓦亭川谷地,为六盘山北段东西交通要冲,丝路东段险关。建武八年(32)隗嚣使牛邯军于此。后秦弘始四年(402)北魏军与赫连夏大战于此。唐贞观二十年(646)李世民至此观牧苑。宋建炎四年(1130)金将宗辅大败宋军于此。另有西瓦亭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瓦亭。北宋曾置寨于此,明为瓦亭驿。

◎弹筝峡

关隘名。北魏置,在今宁夏固原南之山水河谷地,扼关中通西北大道,为丝路之重要咽喉。永熙三年(534)宇文泰令杜朔周守此。唐武德八年(625)李艺屯兵于此,以备突厥。

◎原州七关

唐代原州所设七个关隘。即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萧七关。安史之乱后,没于吐蕃。唐大中三年(849),收复秦(治今甘肃天水西南)、原(治今宁夏固原)、安乐(治今甘肃中卫鸣沙)三州,及原州七关。

◎制胜关

关隘名。唐原州七关之一,在今宁夏泾源县城关镇西。宋熙宁(1068—1077)中关废,改置安化县。地当六盘山西麓,扼六盘山东西交通之要地。

◎青刚峡

一作青岗峡。峡谷名。地在今甘肃、宁夏交界处之张家桥一带,为五代至北宋灵州道上所经重要峡谷。后晋开运三年(946)复任朔方节度使的冯晖一行,即从威州(治今甘肃环县)北上,经青刚峡,入旱海,至灵州(治今宁夏灵武西南)。

◎长城关

关隘名。明正德初置,在宁夏后卫(今宁夏盐池县)东北长城上。隆庆三年(1569)督臣王崇古发宁夏镇兵从马花池长城关出边击敌,即此。清废。

◎下马房关

关隘名。明嘉靖(1522—1566)初总制王琼筑,在今宁夏同心东北下马关乡。

◎胜金关

关隘名。明弘治六年(1493)筑。地在今宁夏中宁、中卫两县交界处之贺兰山南麓,当西去阿拉善高原蒙古族居住地区。

◎镇远关

关隘名。明初置于宁夏北部长城,在今宁夏石嘴山市北部。西有贺兰山,东临黄河,为宁夏北部之冲要。嘉靖中明军弃守,致鞑靼出没无忌,边臣多议复置。终因人力不济而未果。清仍置关驻守。

◎赤木口

关隘名。明嘉靖中筑,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南贺兰山东麓。山陉50余处,此处最为冲要。

◎青铜峡

一名峡口山。峡谷名。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两山相夹,黄河经其中,《水经注》谓之“上河峡”。唐武德八年(625)李靖与突厥战于此,长庆初灵武帅李进诚败吐蕃于此,地理位置险要,向为兵家所重视。

◎打硙口

关隘名。明初置三关于此,在今宁夏石嘴山市郊区西北贺兰山东麓。正德五年(1510)后渐至颓圮,为鞑靼东西出入捷径,也是明时宁夏北部边关要隘。

◎昆仑塞

又名昆仑障。关塞名。西汉置。地在今甘肃安西县南。《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记注:“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记:敦煌太守张珰上书:“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即指此。

◎制虏塞

城塞名。西汉筑。地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后废。

◎遮虏障

又名居延塞。障塞名。西汉太初三年(前102)路博德筑于居延泽上。地在今甘肃酒泉北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李陵曾与匈奴单于战于此。隋镇将杨玄于其地得铜弩牙箭镞(《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

◎参合陉

又称苍鹤陉、参合口陉等。关隘名。地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为晋、魏时代北道经塞北阴山一带重要隘口。

◎高阙

军事要隘。在今内蒙古临河北狼山石兰计山口。《史记·匈奴列传》记:赵武灵王“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即此。《水经·河水注》:“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此地为由河南地北出狼山之通道,汉卫青北击匈奴多经此。北魏置高阙戍。一说高阙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乌拉山口。另一说石兰计山口为秦高阙,乌拉山口高阙为赵国所建。

◎满夷谷

谷地名。在高阙塞东,即今之狼山乌不浪口,为北出狼山东端要道。东汉永元元年(89)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即此。

◎鸡鹿塞

关隘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狼山哈隆格乃山口。东汉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与北匈奴战,即此。

◎榆关

又名榆林关。关塞名。隋开皇三年(583)置。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元废。

◎河滨关

关隘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南黄河河套南,唐属河滨县,故名,在县东北。

◎云伽关

关隘名。地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单于大都护府金河条记:“有云伽关,后废,太和四年(830)复置。”

◎呼延谷

谷峪名。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唐调露元年(679),裴行俭败突厥于此。

◎万户谷

谷地名。原在北宋麟州境,元符二年(1099)置晋宁军,又入晋宁军境。为从麟州或晋宁军东渡黄河进入岚州境的重要通道。西夏势力盛时,曾占据麟州地区,多次从万户谷侵扰北宋黄河以东之地。

◎三不剌川谷

川谷名。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

◎忽兰忽失温

见“忽剌火失温”条。

◎忽剌火失温

峡谷名。元置。明时称忽兰忽失温。在鞑靼境,即今蒙古纳来哈东。后废。

◎康哈里孩

峡谷名。元时称撒里怯儿北的峡口为康哈里孩,也称三峡口。即今蒙古颗颗脑儿北峡口。

◎大小榆谷

谷地名。原为汉代羌族所居地,水草丰美,在今青海贵德东,黄河南。《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记,“时西海(今青海湖)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即指此。

◎大允谷

谷川名。地在今青海贵德黄河北一带,为西汉时烧当羌世居之地,种小人贫。

◎临津关

关隘名。地在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处,对岸即白土城。

◎鹘莽峡

见“唐蕃古道”条。

◎龙泉谷

谷道名。在今青海西宁西八里。唐长庆二年(822)唐使刘元鼎出使吐蕃还,逾湟水,至龙泉谷,即此。

◎琵琶峡

峡谷名。地在今甘肃天祝南。隋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击吐谷浑,命太仆卿杨义臣屯琵琶峡,即此。

◎大斗拔谷

又作达斗拔谷、大斗谷等。山谷道名。在今青海大通西北与甘肃交界之祁连山扁都口,为古丝路东段南道重要谷道之一。东晋隆安三年(399)求法僧法显,即由西平(今青海西宁)北山经养女山(在今青海大通),过此谷到张掖。隋大业五年(609),炀帝西巡击吐谷浑,由西平北经此谷,会大霖雨,士卒冻死者甚众。

◎破逻真谷

谷道名。地在今青海湖东南一带。唐贞观九年(635),唐李靖、侯君集所率大军击吐谷浑,后两军合于大非川(今青海湖南切吉旷原),至破逻真谷,即此。

◎野狐峡

一名狼道峡。峡道名。在今甘肃迭布南达拉一带。《旧唐书》卷六十《李道彦传》记:道彦分兵击吐谷浑,过党项羌境,背信而攻掠党项牛羊。“于是诸羌怨怒,屯兵野狐峡,道彦不能进”,即指此。

◎玉门关

关隘名。西汉置。在甘肃敦煌县西一百五十里阳关之西北。古时通西域之门户。《汉书·西域传》记,西域本三十六国,东接汉,扼以玉门、阳关。另汉武帝欲通大宛诸国,曾遣赵破奴击虏楼兰王,列亭障至玉门。《元和郡县图志》记,玉门故关,在龙勒县西北,谓之北道。西至车师前庭及疏勒,为西域之门户,形势险要之地。约在南北朝时,因敦煌至哈密的伊吾路开通,关遂移至今甘肃安西县东双塔堡一带,宋以后渐废。

汉玉门关遗址

◎阳关

关名。西汉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古董滩附近。因在玉门关南得名。和玉门关同时为当时通往西域交通门户,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塞。出玉门关者为北道,出阳关者为南道。宋以后废。

◎悬泉谷

谷道名。地在今甘肃敦煌东北甜水井汉代悬泉置遗址附近。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武周豆卢配兵人文书》中记有“……散配空谷、悬泉……等四口守……”为唐代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至沙州(治今甘肃敦煌)的重要谷道之一。

◎金城关

关隘名。周武帝置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金城关。故址在今甘肃皋兰县北。

◎凤林关

关隘名。地在今甘肃永靖炳灵寺附近,因属唐凤林县,故名。《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河州凤林县条记:“北有凤林关。”为古代陇西至青海、河西的重要关隘之一。

◎可兰关

关隘名。地在今甘肃临夏一带。《新唐书》卷四十《地理志》河州枹罕县(治今甘肃临夏)条记:“有可兰关。”

◎天门关

关隘名。地在今甘肃嘉峪关西黑山下,为古代肃州(治今甘肃酒泉)至瓜州(治今甘肃敦煌)道经关隘之一。后晋天福三年(938),高居诲等出使于阗,“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今酒泉托莱河下游),四百里出天门关……”即指此。

◎嘉峪关

关隘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在今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山麓,仍名嘉峪关,保存完好,为明长城西端。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为河西通往新疆重要关隘之一。

◎水磨关

一作水磨川关。关隘名。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川,明代置关,为通河西关隘之一。

◎杂木口关

关隘名。明洪武七年(1374)十月置,在今甘肃武威东。

◎黑山关

关隘名。明代置,地在今甘肃武威西南六十里。

◎石峡关

关隘名。在今甘肃古浪东,为明清时东通贺兰,北达北套,西北抵镇番(今甘肃民勤)之重要关隘。

◎务涂谷

谷地名。东汉车师后王居地。在今新疆奇台西南。《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记:“后王居务涂谷,去长史所居五百里,去洛阳九千六百二十里。”

◎疏榆谷

谷峪名。东汉西域蒲类国居地,在今新疆巴里坤湖南天山中。《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记:“蒲类国居天山西疏榆谷。”即指此。

◎柘厥关

关隘名。在唐安西都护府治城龟兹镇西,即今新疆库车县西。《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记:“安西(治今新疆库车)西出柘厥关,渡白马河(今渭干河)……”即指此。

◎铁门关

唐代关隘。《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引贾耽“从边州入四夷”道记:“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手捉……”此关在今新疆焉耆西南,为焉耆至龟兹(今新疆库车)所经关隘之一。

◎铁门

一作铁门关。中亚关隘名。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苏里汗达里西北恰克恰里山口,为一险要关隘,也是从中亚河中地区南入印度的要冲。其地为南北分流两条小河侵蚀而成的分水脊,从西北向东南,峡长约3.4公里,宽约三十步,最窄处仅五步。《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记:阿里鲜答丘处机问“春正月十月三日,自此初发,驰三日,东南过铁门,又五日过大河(今阿姆河)”,即指此。

◎星星峡

峡道名。在今甘肃与新疆交界处,今仍名星星峡。清代和民国时入新疆道路所经重要宿站之一。林则徐《荷戈纪程》记,此地“向为宿站,仅大小两店”,“阴气森然,居民仅九家”。

◎灵昌津

原名延津。津渡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黄河重要渡口之一。十六国石勒攻刘曜,途经此,以河冰泮,以为神助,故改延津名灵昌津(《水经·河水注》)。北魏泰常八年(423),魏明元帝南伐,“济自灵昌津”,即指此。

◎孟津

津渡名。原名盟津,传为周武王伐纣,在此会盟诸侯,故名。后讹为孟津。地在今河南孟津县东黄河边。又名富平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棘津

又名南津、石济津。黄河重要津渡之一。地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后黄河改道,遂湮。

◎茅津

又作大阳津、陕津。津渡名。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黄河上。春秋时,因在茅戎境内,故名。《左传》文公三年(前634),秦伐晋“自茅津济”。汉晋北朝时,曾在大阳县境,故又称大阳津。北周大象元年(579)又于此置“大阳关”(唐时为“大阳故关”)。因南岸在陕县,故又称为“陕津”。

◎风陵津

见“风陵关”条。

◎金津

津渡名。北魏置。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黄河上。后废。

◎君子津

津渡名。北魏置。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上。

◎大堡津

渡口名。北宋时河东路府州(治今陕西府谷)与黄河东岸保德军等地相联系的重要津渡。位于州南七十里黄河上。民国时期仍有因津渡而名的大堡村存在。

◎顺化渡

津渡名。西夏置。在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黄河上。后废。

◎河桥

津桥名。为今山西渡黄河至陕西的桥渡,地在今陕西朝邑西北黄河处。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同州朝邑县条记:“河桥,本秦后子奔晋,造舟于河(黄河),通秦、晋之道,今属河西县。”

◎中渭桥

汉唐长安桥梁。秦代为通渭水南北离宫而建,长三百八十步。本名横桥,又名渭桥。又因桥与长安横门相对,北首垒石水中,故又名横门桥、石柱桥。后又增东、西两桥,总名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东汉末至唐几度废置。唐贞观十年(636),东移约十里。唐末废。

◎西渭桥

又称便桥、便门桥、咸阳桥等。汉唐长安桥梁。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建,初名便门桥。跨渡渭水,以趋茂陵。地在今咸阳市西南两寺渡、马家寨一带渭河上,对便门(即章门)。至唐代,桥改在今咸阳市东渭水上,又云咸阳桥。唐代诗人杜甫《兵车行》诗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北宋乾德四年(966)重修,后为暴水所毁。淳化三年(992)徙置孙家滩。明嘉靖中,改为浮桥。

◎东渭桥

汉唐长安桥梁。西汉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建,地在今陕西西安东北古灞水入渭河处。唐咸亨三年(672),于此置渭桥仓,以集关东运来之粮。唐末废。

◎灞桥

一作霸桥。汉唐长安桥梁。汉代置木桥跨灞水而得名,历来为长安通关东所经桥梁之一。隋代改用石建,桥移稍西北。唐代送客东去,多于此折柳饯行。李白《忆秦娥》词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之句。元时桥址在唐宋桥西,长八十余步,凡十五孔。清道光十三年(1833)重建石轴柱木桥,全长354米,宽7米。

◎飞桥

桥梁名。为十六国时西秦乞伏氏所建,在粃罕(今甘肃临夏北)东北大夏河与洮河入黄河河口处。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此桥为联系陇西至河西或青海的通道上重要桥梁之一。

◎河厉

桥名。南北朝时吐谷浑所建,地在今青海循化县东黄河上,或说在青海尖札或循化间隆务河东黄河上。桥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叠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木材横之,施钩栏,甚严饰。

◎太阳桥

黄河上桥名。唐贞观十一年(637),太宗东巡,遣武侯将军丘行恭营造。长七十六丈,广二丈,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北黄河上。

◎大母桥

桥梁名。地在今青海循化东清水河入黄河处,也即吐谷浑所建“河厉”桥。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北魏晋王伏罗击吐谷浑,从乐都取间道至大母桥,即此。参见“河厉”条。

◎截支桥

见“唐蕃古道”条。

◎大月河罗桥

见“唐蕃古道”条。

◎乞量宁水桥

见“唐蕃古道”条。

◎大速水桥

见“唐蕃古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