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参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
——《光明日报》2016年12月9日
大学生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才能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才能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才能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因此,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之中,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积极投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二)树立远大理想,做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理想信念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不过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相一致,与祖国发展的历史洪流相融合,与人民前进的伟大步伐相统一,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实现共产主义是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应当志存高远,首先,应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联结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其次,当代大学生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大学生要从我做起,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社会、献给人民。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既志存高远,又立足现实;既勇于进取,又甘于奉献,这是一个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总之,一切有抱负的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大有作为。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
(三)弘扬民族精神,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大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这是非常可贵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当代大学生要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首先,要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态度,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弘扬时代精神,做勇敢的改革创新者
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伟大的时代精神。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而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精神继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贯穿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贯通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面对机遇大于挑战的新形势,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要从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认识中解放思想,从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从对比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带动事业的大发展。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时代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催生的,弘扬时代精神就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展开。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着力回答时代对改革提出的新课题,着力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加快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把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把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到推动创新的实践中,敢为人先,勇于超越,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奋进的改革创新者。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大学生应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自身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凝聚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独特思想和精神风貌的文化。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文化依旧是激励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以及涌现出来的一批批先进群体与英雄模范,正是新时代传承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高校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深入挖掘与弘扬革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倍加珍惜革命文化,积极坚守与弘扬革命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大学生要在服务社会中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和传播载体渗透到人民群众中间,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大学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从来都热情鼓励和坚定支持青年在人民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