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客户诉求:功能诉求和情感诉求
说到客户诉求这个话题,必须明确的是:任何产品和服务所满足的客户诉求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心理的。物质的满足可以被称为功能性诉求;心理的满足可以被称为情感诉求。
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涵盖这两种满足。
越是属于原材料的产品,情感诉求就越低,功能性诉求就越高。比如煤炭,可以说只有功能诉求,没有情感诉求。客户购买煤炭只关注质量,比如含硫量、含水量、净热值等。谁也不会对煤炭感觉到心理上的满足。
与之相对的例子是钻石,基本没有任何功能性的诉求,只有情感诉求。钻石展现的是人对美的追求,可以提升观感和表达情感。同样是碳元素,煤炭只有功能性的诉求,就是提供热量。钻石则在钻石公司如戴比尔斯(De Beers)的宣传下,变成感情永恒的象征。大家耳熟能详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如果求婚不拿出一颗钻戒来,就凸显不出诚意。
大多数产品基本上都处在这两种诉求之间。一般来说,工业性产品的功能性诉求比重更大。越贴近消费者的产品,情感性诉求的比重就越大。
比如汽车,既有功能性的诉求,包括质量、安全、加速时间、燃油效率等。但在功能性诉求以外,也有情感性的诉求,如外观设计、品牌、个人形象的投射,等等。不同品牌的车子,其实功能性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底盘、发动机基本都是一样的),但因为情感诉求的不同,价格就大相径庭。比如斯柯达、大众、奥迪三个品牌同一个级别的汽车,但价格差异巨大,其功能性差异就算有的话,其实也相当小。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同质类的产品,只要能够在情感诉求上做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依然可以制造差异化,依然可以让消费者支付高低不同的价格。
回到之前的主题,在这样一个VUCA时代,我们怎么来利用这个客户诉求的恒数呢?
让我们用听音乐来作为一个例子阐述吧。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的天性是喜欢音乐的。电影《霸王别姬》里的经典台词:“他是人的,就得听戏。不听戏的,他就不是人。什么猪啊、狗啊,它就不听戏。”可见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喜欢听音乐,这个诉求是不会改变的,是一个恒数。
在喜欢听音乐这个大的诉求下,可以分解成几个可以量化的子诉求。比如:
(1)花费最少的时间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2)花费最低的成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3)听到最高质量的音乐。
在农耕时代,人们想要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到剧院去听,一种是自己家里有乐队。假设乐队的素质是一样的,那么不管是剧院,还是自己家里的乐队,诉求(3)——听到最高质量的音乐这个需求是能够满足的。
但是,到剧院去听音乐,需要长途跋涉,不但要花费时间和金钱,而且时间也无法自由安排。剧院的曲目,也未必是自己喜欢的音乐。所以到剧院听音乐,满足不了诉求(1)——花费最少的时间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家里有一支乐队,就可以随时让乐队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诉求(1)——花费最少的时间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可以得到满足。但在家里养一支乐队,成本非常高,除非是王公贵族,一般平常百姓也没有这个条件。财主富豪们通过高昂的成本,可以满足诉求(1)。但诉求(2)——花费最低的成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没有被满足。
一直等到人类进入到电气化时代,随着留声机的发明,人类的诉求(1)到(3)终于都得到了满足。从黑胶唱片、卡带到CD,从留声机、卡式录音机到随身听(walkman),其实都是在更好地满足这三个诉求。
从黑胶唱片到卡带,使听音乐的成本越来越低。诉求(2)被满足的程度越来越高,但卡带的质量没有黑胶唱片高,诉求(3)的满足程度降低。但随着CD的发明,提升了音乐的质量,满足了诉求(3)——听到最高质量的音乐。从成本上,又比黑胶唱片的成本低,更好地满足了诉求(2),自然就淘汰了卡带和黑胶唱片。
从留声机、卡式录音机到随身听,从起心动念到听到自己喜欢音乐的时间不断缩短。留声机一般只能在家中播放,小型卡式录音机的发明,让音乐可以随身携带,再到索尼发布了可以挂在腰上的随身听,只要带着自己喜欢的卡带,就可以随时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诉求(1)——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等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随着iPod、智能手机、网上音乐(如QQ音乐平台)的兴起,淘汰了收集和播放音乐的物质媒介,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获取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且可以挑选不同质量的音乐,成本从免费到单曲付费,让消费者不再需要为了一首主打歌购买整个唱片,进一步压缩了听音乐的成本。
各大唱片公司被网上音乐打得措手不及。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哀叹互联网时代摧毁了唱片工业的发展。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人们喜欢听音乐的这个诉求从来没有变过。诉求(1)到(3),也一直没有改变。科技的发展,各种创新,其实只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这三个诉求。
唱片公司的错误是把企业和产品(即唱片)捆绑在一起,而不是和客户的诉求(即花费最少时间,用最低的成本,听到最高质量的音乐)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虽然唱片公司应该最了解音乐爱好者的需求,却没有把自己定位成音乐提供者,而是把自己定位成唱片制作商。
因为这样的定位,唱片公司就不断在唱片制作上压低成本,加大力度推广唱片,增加销量,去签约更红的艺人,以便和其他唱片公司竞争。互联网时代让原来不是音乐制作商的苹果公司,通过iTunes这样的生态系统,成了另一类型的音乐提供者,跨界成为唱片公司的最强力竞争对手。
唱片公司可以哀叹,是互联网这个雾卡(VUCA)时代的新生事物埋葬了唱片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喜欢听音乐的诉求(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音乐),这三个诉求从来没有改变过。
抓住诉求才是竞争的根本。因为,诉求是不会改变的,是恒数。
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客户诉求的满意程度才是企业的持续经营之道。除此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