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赵匡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人小志大 少小顽童显神威

第一节 夹马营“骑兵大元帅”

打架打出的“元帅”

公元933年(后唐长兴三年)秋天,赵匡胤快七岁了,几年来父疼母爱,加上相对富裕安宁的家庭环境,让他无忧无虑地成长着。他的身体更加健壮结实,对于各种兵器和武艺也更加迷恋,家里的一般兵器他都能轻松拿起放下,有时候还会拉动弓弦,比出一副弯弓射箭的样子。

这天,小匡胤拿着一把木刀跑到街上玩,远远看见几个小孩正拿着弹弓射鸟雀,他觉得好玩也跑了过去。这几个孩子八九岁的模样,比匡胤高出一大截,他们看见匡胤年龄小,不屑于与他一起玩,看他过来都跑开躲到树后。匡胤随即追到树后,大孩子们又躲开去,几个人就这样追来追去,倒像一个好玩的游戏。突然,一个孩子从匡胤身后窜出来一把夺过他的木刀说:“给我吧。”说着,拿着木刀就跑,匡胤转身就追。两人离得越来越近,前面抢刀的孩子回头舞动木刀说:“你再追我就砍你了。”

匡胤人小胆大,涨红着脸并不答话,而是一个箭步冲上来就要夺刀。前面的孩子闪身躲开,挥刀直刺匡胤的软肋。匡胤也不含糊,他迎着刀尖伸出双手牢牢抓住木刀,丝毫不放松。对方没想到匡胤抓刀,用力过猛,顺着匡胤抓刀的力量一下子趴到地上,摔了个狗啃屎。这时,所有躲藏在树后的孩子一起跑出来,看着地上的孩子拍手大笑。

摔在地上的孩子恼羞成怒,站起来拍着身上尘土冲匡胤叫道:“来,我们再较量较量,看看到底谁厉害!”说着,他拉开架势握紧拳头似乎要与匡胤大战一场。

婴戏图

匡胤把木刀放在地上,摩掌擦拳等着对方进攻。结果,两个孩子你一拳我一掌打着打着扭成一团,足足打了半个时辰,最后两人累得不能动了,才停下打斗坐在地上喘息。旁边观看的孩子呼啦围上来,朝着他俩指指点点,原来两人身上都挂了彩,鼻青脸肿,好不狼狈。匡胤擦一把脸站起来就要回家,与他打斗的孩子却喊住他说:“你别走,明天我们再在这里比试比试,看看谁厉害!”

夹马营驻扎不少军官家庭,他们的孩子跟随父母在此居住,个个从小学武,都有些手段。与赵匡胤打架的孩子名叫刘承嗣,他的父亲刘知远因为救助石敬瑭有功,又善于巴结,所以是石敬瑭的心腹将领。刘知远跟随石敬瑭在河东驻守,他的妻儿却留在了洛阳。刘承嗣兄弟好几个,他们从小就练武,功夫不错,倚仗父亲的势力在夹马营一带十分霸道,强迫其他孩子称呼他们为大元帅。今天,刘承嗣与赵匡胤打了个平手,自然不爽,所以叫他明天再来打斗。

赵匡胤一点也不犹豫,大声回答:“你等着,我明天一定来。”他握着大木刀,大步流星朝家赶去。

回到家里,杜夫人看着一身尘土,满脸伤痕的匡胤惊叫道:“匡胤,你怎么啦,与人打架啦?”

匡胤不想回答,转身就要跑开,杜夫人大声喝问:“匡胤,你干什么?连母亲的话也不听了?”

匡胤对母亲极其恭顺,听此喝问忙站住脚,低着头述说了刚才的事情。杜夫人拉着匡胤的手仔细端详,心疼地说:“瞧瞧,手都破皮了。孩子,你还小,不要到处乱跑。”匡胤说:“我明天还要和他比试呢!我不能当逃兵,一定要去。”杜夫人望着倔强的儿子,知道他不肯轻易认输服软,想了想说:“那你以后出去要叫上下人,让他们陪着你。”这是命令,匡胤只好点点头。

第二天,匡胤担心母亲会关住自己,所以吃过饭后早早地溜出家门,他飞快地跑到昨天打架的地方,左右张望着寻找昨天的对手。果然,不一会儿刘承嗣在兄弟们的簇拥下走来了,后面还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孩子。他原以为赵匡胤会吓得不敢来,没想到小匡胤先到一步,而且独自一人,不免轻笑着说:“好啊,早来了,很识趣啊!”

匡胤并不说话,只是紧紧盯着刘承嗣。刘承嗣想起昨天打斗多时,匡胤一直十分勇猛,自己反倒被多打了几拳,如今依旧疼痛,他唯恐今日打斗仍不能取胜,眼珠一转说:“我们今天不比打架了,我们比试射弹弓,看谁最先射到麻雀。”

匡胤听了,有些迟疑,原来他很少玩弹弓,要想与刘承嗣比试,恐怕输多赢少。看到他不答话,刘承嗣得意了,追问着:“怎么,不敢比吗?”

“比就比,”小匡胤生气地答应着说,“不过,我要先回家取弹弓。”说着,他转身回家取弹弓。当他跑了一半时,一个比他大三四岁的男孩追过来递给他一个制造精良的弹弓说:“你用我的吧!我这个弹弓已经用了两三年了,可好用了。”

当时,弹弓是男孩子的必备物品,他们携带弹弓外出涉猎、比赛竞技,是比较有趣味和有意义的一种玩具。

匡胤接过弹弓看了看说:“多谢你了。”

男孩说:“我叫郭融,你不用谢我,你只要打败刘承嗣就行了。我告诉你,别看刘承嗣这么威风,其实他特别胆小,你只要提出与他单独去树林里射麻雀,他肯定会吓得一只也射不中。”

匡胤认真听了郭融的话,拿着弹弓回来后果真提议和刘承嗣去不远处的林中比赛。刘承嗣本不想答应,可是看到周围人多不好耍赖,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两人来到林中,茂密的树木遮挡了阳光,里面有点阴森的感觉。刘承嗣拿着弹弓的手不住颤抖,他接连射了几次,却什么也没有射到。赵匡胤镇定自若,他悄悄观察,发现一棵小树旁正停着一只小灰雀,于是拿起弹弓瞄准怒射,结果一弹中的。赵匡胤高兴地捡起灰雀跑出树林高喊着:“我赢了,我赢了!”

刘承嗣灰头土脸地走出树林,依旧不服气,气哼哼地说:“我们明天接着比。”说完,带着人走了。

林边只剩下郭融,他走过来对赵匡胤说:“刘承嗣明天还会找你打架的,你可要做好准备。”

赵匡胤点点头,和郭融玩耍起来。他从郭融的嘴里得知,刘承嗣自以为武艺高强,又仗着兄弟多所以让大家叫他大元帅,在夹马营的孩子之中可算是一霸。赵匡胤听了气愤地说:“我明天再打败他,叫他不能当大元帅!”

隔天,赵匡胤和刘承嗣之间的争斗更引人关注了,夹马营大大小小一二十个男孩子都聚拢来,看他二人打架。这次,刘承嗣提出他和赵匡胤分成两派,每人带着自己的“人马”互相打斗,他还说这才能体现他大元帅的威风。

赵匡胤年龄小,还没有结识几个要好的朋友,他看到刘承嗣身边一大堆孩子,于是说:“谁愿意和我一起战斗。”郭融带着几个孩子站过来,他们说:“我们支持你。”

经过简单组合,赵匡胤身边聚集了六个男孩,比起刘承嗣一边来要少一半。不过赵匡胤还是非常高兴,他挥舞拳头,带着几个孩子冲到一处高坡上,居高临下观察对方动态。刘承嗣见他们人少,随即追杀上去。赵匡胤带着自己的“人马”奋勇抵抗,一次次打退对方的进攻。后来,赵匡胤见对方疲惫了,带人冲下去一举“擒获”了刘承嗣,打斗以赵匡胤一方胜利告终。

从此,赵匡胤在夹马营孩子们中名声大振,他经常带着一帮男孩子冲杀拼斗、打架游戏,很快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大元帅”。不久后,他学会了骑马,骑术非常高超,孩子们就以“骑兵大元帅”称呼他。

临别赠剑

赵匡胤被同伴们称作“骑兵大元帅”,也和郭融成为至交好友,两人经常一起骑马练武,武艺进步非常大。这天,赵匡胤正要去郭融家,就见郭融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说:“匡胤,不好了,前方又有战事,我父亲奉命出征呢!”郭融的父亲正是郭威,与赵匡胤的父亲关系不错。郭威就是后来后周的开国皇帝,前面说过他出身较低,加上父母早亡,所以在后梁时期只是一名普通士兵,迎娶柴氏后在妻子的资助下才逐步结交文官武将,一步步得到晋升,成为后唐军队中较有名望的将领。

赵匡胤听说又要打仗,当即说:“要是我是大人,现在就可以随军出征了。”

郭融不解地问:“你不害怕打仗啊?我听父亲说每次战争都会死很多人呢。父亲这次远征江南,打算带我和表哥一起去锻炼锻炼,我很害怕!”

赵匡胤为他打气说:“不用怕,你武艺高强,不会有危险的。”

两个人边说边走,在一座小桥头停了下来,郭融顺手折断几条柳枝,拿在手里摇晃着说:“匡胤,你说我父亲为什么带我们去呢?我母亲不同意,怕出危险。”

匡胤想了想,摇摇头说:“我父亲就从不带我出征,我也不知道你父亲的打算。”

就在两人猜测之时,远处走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面容俊秀,身体颀长,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个贵族子弟。他快步走来,看到郭融便大声叫道:“郭融,将军叫你赶紧回去。”

郭融悄悄对赵匡胤说:“他就是我表哥柴荣,能文能武,我父亲经常叫我向他学习。”说完,他回答道:“知道了,我这就回去。表哥,母亲同意我们出征了吗?”

柴荣是郭威妻子柴氏的娘家侄子,柴家几世豪门,家族鼎盛,如今恰逢乱世,他们有意巴结军阀保护自己的势力,所以把柴氏送到后唐后宫,结果李存勖被杀,柴氏被遣放,最终嫁给了没落的郭威。好在郭威身怀武艺,胸有志向,他们也就大力资助他,希望他有朝一日成为一方霸主,自己家也就有依靠了。

再看叫柴荣的少年已经来到赵匡胤两人面前,他和善地对匡胤点点头,然后对郭融说:“这次出征只是与吴国交涉边界问题,估计不会发生较大的战争,所以夫人同意我们随军出征。”

后周世宗柴荣

当时吴国是南方比较强大的国家,与中原相邻,国主虽然姓杨,大权却掌握在徐温手里。徐温采取与中原和睦相处的策略,所以双方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事。可是,徐温的儿子犯事被国主的舅舅击杀,徐温的养子徐知诰趁机夺取政权,控制了朝廷。后唐闻知此事,担心吴国内乱导致边境不稳,所以派郭威出征镇守。

听了柴荣的话,郭融高兴地说:“原来是这样啊!父亲为什么不早说?害得我白白担惊受怕了好几天!”

赵匡胤却不以为然:“出征打仗是大丈夫报效国家朝廷的机会,应该勇往直前,怎么说担惊受怕呢?”

柴荣听赵匡胤如此说,不由得再次看了一眼赵匡胤,见这个年约七八岁的孩子脸庞红红的,眉宇间流露出一股正义之气,当即夸奖道:“说得好!郭融,你应该向你的朋友学习,不能整天怕这怕那的。”

郭融噘着嘴,拍拍屁股说:“走吧,回家吧!”

过了几天,郭融出征的日子到了,赵匡胤专门跑去送行。临行前,郭融拿出当初曾借给赵匡胤的弹弓说:“这个就送给你吧!”

赵匡胤接过弹弓,伸手掏出一把木刀说:“你带着这个,说不定会有用处呢!”两个孩子依依惜别,诉说离别之情。而在此时,郭府内郭威正在接待前来送别的文武官员以及诸多将士,当然,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在其中。

就在赵匡胤和郭融互赠礼物时,柴荣手里提着一柄精致美观、小巧玲珑的宝剑走了过来,他对赵匡胤说:“这是小时候父亲为我专门打制的,如今我不用了,送给你用吧!”

赵匡胤惊喜地接过宝剑,一手握剑鞘,一手拔剑细细打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郭融插嘴说:“表哥,我向你要了多次你都不给,今天怎么舍得送给匡胤?”

柴荣说了句:“你怎么能和匡胤比。”转身对匡胤说:“这柄宝剑虽然短小,可是非常锋利,你一定要注意。”

赵匡胤观看宝剑多时,才收回心神,感激地说:“太好了,我终于有真正的兵器了。”说着,他舞动宝剑做了几个动作。

柴荣看着点头说:“郭融,你看见了吧!匡胤没有练过剑,可是动作气势比一般人都要强,他将来肯定是位剑法高超的将帅。”

郭融眨眨眼说:“那当然了,匡胤现在就是骑兵大元帅,我们这一带的小孩谁不听他的?就连刘承嗣也乖乖地甘拜下风!”

“是吗?”柴荣说,“刘承嗣也被打败了?这可真了不起。”柴荣岁数不大,可是他少年老成,兼修文武,平日里总是懂事地在家里练武学文,帮助郭威处理一些家务,很少出门玩耍。以前,他多次听郭融说起刘承嗣如何霸道、如何欺负人,才知道刘承嗣这个人。后来一打听,知道刘承嗣的出身地位之后还劝说过郭融,叫他不要与刘承嗣作对。没想到今天听说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年龄不大的赵匡胤竟然打败了刘承嗣成了夹马营孩子们中新的大元帅,他自然对赵匡胤更加刮目相看。

三个人说说笑笑,交谈甚欢。言谈中,赵匡胤觉得柴荣懂得很多事情和道理,比如他讲起唐太宗李世民,说他十岁的时候就会射箭、骑术精湛、在虎牢关一战擒双雄。这些生动的故事让赵匡胤着了迷,他不停地问这问那,柴荣一一解答,并给他们讲了许多兵法技巧,诸如空城计、疑兵计等等。赵匡胤眼珠一眨不眨地听着,激动地说:“打仗还有这么多道理,真是太有意思啦!”

郭融不以为然地说:“这都是书上说的,有什么意思。你以后读书了也会知道这些事情。”

赵匡胤忙问柴荣:“果真书上都有这些道理?”

柴荣说:“孙子作《三十六计》,就是讲兵法的,你长大了也可以学。不过兵法讲究临机应变,灵活运用,读书还要结合实际应用。”

赵匡胤十分认真地说:“我懂了,打仗光有武艺不够,还要有知识,知道兵法,这才是真正的本领。”

柴荣高兴地说:“匡胤真是聪明!”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出发的时刻到了。赵匡胤送他们一直到了很远的地方,才依依不舍地转回自己的家中。小小年纪的他似乎心事重重,步履比平日慢了许多,他是舍不得好友离去,还是另有心事呢?这次离别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呢?

诸葛亮用空城计智退曹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