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物以类聚走向人以群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周易·系辞上》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初就是由这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演变而来的。“方”代表空间的方位。所以,一般研究《周易》的人都非常注意时间与空间,这也是现代的科学精神。中国过去不称空间而称“位”,“位”这个字用得比“空间”还要更好。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位”的因素,譬如我们现在立脚的一块地,在五十年前,是荒郊野外,没有多大价值,可是到五十年后的今天,虽不是黄金地带,也是白银地带了,这就是位的作用。方以类聚,每一方位的人,乃至个性、情绪都不同,物也是一样的道理。
物以群分,就是说形成社会物类的不同。读了《周易》以后,再来看天下事,看天下的战乱纷争,就知道那是人力很难挽回的结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这里从阴阳刚柔、天地宇宙讲到物理世界、物质世界,讲到物理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空间关系;然后讲到方以类聚这个地球、人群物理的关系。因为人类有物以群分,就有意见,有意见便要争,争就有吉有凶。所以吉与凶就是类聚群分,群体社会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如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古谚已经演化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物的领域延伸了到人的领域。而这一演变来自于《战国策·齐策三》。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淳于。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夫。齐宣王喜欢招贤纳士,于是让淳于举荐人才。淳于一天之内接连向齐宣王推荐了7位贤能之士。
齐宣王很惊讶,就问淳于说:“寡人听说,人才是很难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内能找到一位贤人,那贤人就多得像肩并肩站着一样;如果一百年能出现一个圣人,那圣人就多得像脚跟挨着脚跟一样。现在,你一天之内就推荐了7个贤士,那贤士是不是太多了?”
淳于回答说:“不能这样说。要知道,同类的鸟儿总聚在一起飞翔,同类的野兽总是聚在一起行动。人们要寻找柴胡、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水泽洼地去找,恐怕永远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车成车找到。这是因为天下同类的事物,总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大概也算个贤士,所以让我举荐贤士,就如同在黄河里取水,在燧石中取火一样容易,我还要给你再推荐一些贤士,何止这七个!”
由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理解为现在的意思: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由上文所说的,这是一条自然法则,无论是在生物界还是在物理界,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医学上,《黄帝内经》记载过:人是千差万别的,大体可归属为很多类别。诸子百家,孔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佛家亦是如此,佛家所说的“同业相感”,所谓的“缘分”也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因素。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质性的人
一个社会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价值观并团结在一起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不是一定的,它们既可以像排队等候的购物者那样松散,也可以像每一成员都有特定任务的野战排那样结构严密。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分工产生。劳动分工的出现,使人们不再平等,因为有一部分人做这样的工作,一部分人做那样的工作。一部分人没有大量资本,他们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只能在机器旁边使用着生产机器挥汗如雨地进行生产;另一部分人占有大量资本,就会拿着鞭子、棍棒在管理着另一群人,让他们替他们卖命的工作——于是,社会分层出现了。
像一杯本来浑浊的泥水一样,它开始沉淀,开始出现了层次。处于同一个层次的人,他们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或者都是听着机器轰鸣的劳动工人,或者都是工厂的管理者,抑或都是拿着订单出去跑业务的业务员。他们处于同样的分层,他们拥有着同样的生活方式、同样的工作环境,甚至拥有着同样的朋友和同样的生活经历。
正是因为这些相同的背景与社会环境使同样阶层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可以一起谈论他们相同的生活,他们可以一起拿着刀叉吃牛排,而不是和另一群人蹲在又脏又乱的角落里啃着硬邦邦的黑面包。就这样,慢慢地同一阶层的人形成了一个群体,当社会结构由一层一层相关的系统构成时,由此形成的社会空间就会具有相同的特性。
(2)“同业相感”——人以群分之必然
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商家与商家的竞争就是信息与信息的竞争,谁的信息更多,谁就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人以群分以后就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而且这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人们在其中可以更加随意的交流。因此人以群分的另一个出现原因就是在其内部信息流动的卓越能力。基于对沟通网络的研究,我们发现,这种非正式和平等主义的交流更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正式的等级结构抑制了可能纠正错误的、自由的互动,影响了对鼓励参与者提出解决方案十分必要的社会支持,并且减少了对参与者探索解决方案的激励因素,从而阻碍了后一种工作的完成。
同时,同类人群中的信息性质一般也属于同质性的,这样就更有利于将同一类信息进行共享。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就能产生1+1>2的效应,接收的信息会变得多且广。因此,这种人群聚集所产生的集中效应,也成为人以类聚的必然因素。
个体的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
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有两类,即工具性需要和表意性需要。社会学家们相信,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就是为什么人们会形成社会群体的两个基本原因。
一些群体满足工具性需要(instrumental needs)——也就是说,群体帮助其成员去做那些不容易单独完成的工作。许多工具性群体是必要的,例如,单个的足球运动员是不可能赢得一场比赛的,因此会有一个足球俱乐部把这些队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参加比赛,训练他们,他们参加这样的俱乐部就是工具性的需求。有些工具性群体则不是那么的重要,比如没有减肥俱乐部,人们照样也可以减肥,没有高尔夫俱乐部,人们在自己家的草坪上依然可以打着高尔夫,但是,这些群体通常情况下比个人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另一些群体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满足表意性需要(expressive needs)——这就是说,群体帮助其成员实现情感欲望,通常是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大多数朋友群体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且目前我国不少社群的主要功能也在此。
在现实的社会中,许多社会群体都能满足这两种需要。工具性群体也经常满足表意的需要。足球俱乐部的成员会产生亲密的关系和友谊,这是他们在场外友谊的基础,同时高尔夫俱乐部的老板们也会在休闲娱乐中签下大订单。
成本最低之驱使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大量资本的合理组合都会产生一定的规模效益。当人们形成一定的群体以后,他们行为的成本就会降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现在所产生的一系列的产业集群,他们在同样的地方开设同样的工厂,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商业区内,买同样东西的商铺或单位往往也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内。这是因为,社会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具有相同认知水平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同时也能够降低他们的交易成本。他们除了能够分享同样的信息之外,还可以拥有同样的买主,因为这个卖主聚集在一起,等于说是把买主也聚集在了一起,去别家商店购物的用户也会有机会到我的商店来看一看,因此提高了商品卖出的概率,减少了交易成本。
因此,纵观我们身边发生的林林总总,可以看出“人以群分”的现象实在不少见。你看,富人大都集中在富人区,穷人大都集中在穷人区;世界有国家和民族地区之分,具有相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人群要集中居住在一起,居住在一起的人们要形成相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中国人到了美国,他们要集中居住在唐人街;找对象结婚,要门当户对;就连电视频道也分为女性频道、少儿频道,给喜欢经济的人们看经济频道,给喜欢电影的人们看电影频道,给喜欢体育的人们看体育频道……
(3)圈子圈层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我们从一开始就归属于一个个圈子,家族圈、同学圈、朋友圈、工作圈……随着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和价值追求的变化,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圈层”。从“人以群分”的角度来说,圈层就是某一类具有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艺术品位和价值追求的人,在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中形成了一个小圈子。这个小圈子的人在更多的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更多的共同特性。
社会关系形如圆锥,每个人的主要关系网就像圆锥某一个切面,也就是某一个圈层。更多的活动,都是在这一个圈层内进行。如果希望进入更高的圈层,你就必须成为所在圈层的精英或领袖。
“圈层”,是在阶层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产生的相对中高端的特定社会群体。它可以是广义的一个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阶层,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内本身具备很强的社会联系、社会属性相近的群体。圈层化是社会发展中必然的趋势,这其中会产生明显的多个阶层的分化,也会产生同一阶层的有机融合,同一类人群具有相似的生活形态、艺术品位,很自然就会产生更多联系。这种圈层化和圈层运动的最初表现来源于欧洲近代产生的“文化沙龙”。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圈层,会逐渐形成某种价值认同、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的组织,比如校友会、同乡会、商会、协会和俱乐部等。
或许价值最核心的东西只有一个,但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它,每一个角度都会形成一个圈子,每一个圈子都是一种思想、一个声音、一股力量,这预示着未来的主流存在方式——从Circle到Community people;身在其中的个体在造就着这个“圈子”的同时,亦被这个“圈子”潜移默化影响着;未来的人们最具共性的一种属性就是“Community people”,每一个“Community people”都会在社群中追求自身与社群的双重价值实现。
马云成为中国互联网教父和商业领袖,我们更多看到他代表的是阿里巴巴,却不知他参与的社群为他带来了什么?
2005年参与创建华夏同学会,2006年参与创建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江南会,2010年成为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主席……他在这些社群中追求自身与社群的双重价值实现。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朽的生命法则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现更名为韦任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菲利普·鲁什顿教授历时二十年的一项大型研究终于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人们在选择朋友或是伴侣时,会本能地倾向于那些在各方面都与自己相似的人。鲁什顿教授在对1600名参与者及上百对双胞胎进行了多年调查后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基因,这就是为什么双胞胎们各自的配偶都非常相像的原因。鲁什顿教授认为,人们在无意识中选择了与自己基因相似的人作为伴侣,这说明在交友和择偶时,本能(也就是基因)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正是人们在潜意识里要保护自己基因的一种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老祖宗在五千年前就悟出来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结论是一个不朽的生命法则,从玄学到佛学,从社会学到心理学,从经济学到生物学,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法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不可抗拒的,是任何一个有人类、有生物生存的地方都会普遍存在的生命法则。社会发展、人类进化到今天,“物以类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人以群分”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