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艺术与艺术流派
第一节 艺术分类与属性
艺术萌生于原始社会,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成为今天的艺术形态。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生活最本质的写照,是生活更高层次的真实。
一、艺术的分类
普通美学把艺术分为三种大类,即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综合艺术。
1.时间艺术
时间艺术是指在时间流动中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种类,它与空间艺术相对应。时间艺术一般包括音乐、电影、戏剧、文学等。
(1)时间艺术具有叙事性。它是指通过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展开与描写,塑造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商业等社会环境中活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特点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的完整性是通过时间的流动而逐步展现,并被欣赏者认识和把握的。时间艺术能把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及活动内容压缩在一部作品中,也可以描写较短时间中发生的很多事件。例如,《穿普拉达的女王》电影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安迪进入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当主编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出色的职场与时尚达人的过程。图4-1所示为《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剧照。
时间艺术所说的时间,不是指艺术作品内被表现事件实际经历的时间,而是指艺术作品表现自身内容需要经历的时间,是“艺术需要”而不是事件的实际需要。在服装行业,模特的舞台展示艺术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服装表演的展示,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完成并被欣赏者所接受,所以它包含着时间艺术的特点。从设计的角度看,服装从企划设计到终端销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带有行为艺术特征的时间艺术。
(2)听觉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间艺术。听觉艺术作品包含的情感内容,必须通过音响的艺术组合关系(如节奏、旋律等)直接被人的听觉所感知,并使欣赏者能随着时间的流动对作品达到完整的听觉把握。
听觉艺术以音乐艺术为主,音乐在时间的流动中去表现情感的变化过程,欣赏者也只有通过时间的推移,才能完整体验音乐作品。在很多综合艺术中包含有听觉艺术的特征。
2.空间艺术
空间艺术又称造型艺术,多指视觉艺术,是与时间艺术相对而言的艺术种类。
图4-1《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剧照
(1)空间艺术的定义。空间艺术是通过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构图、透视、虚实、用光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或三度空间塑造直观形象,反映客观现实内容的艺术形式的总称。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
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莱辛(Lessing,1729~1781)最早区别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特征,提出了造型艺术的概念。莱辛在《拉奥孔》中通过古希腊传说中特洛伊祭司拉奥孔和两个儿子被大蛇缠死这一神话题材,以古典雕刻和以诗歌不同处理方式的比较,论证了诗歌与造型艺术的区别。因此他得出结论:诗歌不宜表现形体美,而绘画不宜表现形体丑。图4-2所示为莱辛的雕塑作品《拉奥孔》。
(2)空间艺术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形象的可视性。通过由点、线、面、形、体积、色彩、质感、机理等造型要素及组合构成关系形成的表现力,给人以具有鲜明形式特征的直观艺术形象。空间艺术中的形象,具有时间上的瞬间性,它把事物在时间上的流动凝固在瞬间,甚至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某些情节因素,塑造出相对静止的艺术形象,使欣赏者能够联想到这一瞬间前后所发生的内容。
服装的艺术性很难按单一的艺术类别来进行划分。从它的制造加工来看,服装具有工艺美术的特点。从它装饰人体的作用来看,具有装饰艺术的因素。服装艺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造型艺术,因为它的展示空间既存在于微观的个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宏观的社会文化之中。
3.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是指融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等各种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种类。典型的综合艺术是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属于综合艺术,因为最终的造型效果是穿在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的人体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活体状态。综合艺术兼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美学特征,它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取得仅通过一种艺术手段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并同时诉诸欣赏者的听觉和视觉器官,从而引起综合的审美欣赏。
图4-2 莱辛的雕塑作品《拉奥孔》
单独的艺术门类进入综合艺术之后就已经失去其独立性,必须从属于综合艺术的美学原则,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有机组合中发挥美学作用。例如,模特在表演时,只顾自我表现的艺术性发挥,就可能会失去整场表演的艺术水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综合艺术作为多种艺术组成的新的艺术整体,具有更强的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更能充分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
4.艺术类型的发展
原始社会,艺术受着图腾崇拜的影响。原始人的文身、住宅和用具上都有图腾艺术,它表现了原始人的审美意识,而且原始人的舞蹈也常常模仿图腾的艺术形态。在古代社会,艺术与生产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代艺术往往是指与天然相对的人工创造。例如,崖洞上的壁画,是人工所为,区别于崖石上的自然花纹。从原始洞穴到茅草屋的发明标志着建筑艺术的萌芽。艺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艺术生产从实用技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以精神生产为主的特殊的劳动部门。人类在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艺术形式,并在不断地使之深入和延伸。
在现代社会,对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按照艺术的物化结构来分类,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及时空艺术。还有其他方法的分类,如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实用工艺、书法艺术、装饰艺术等)、表情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综合艺术(戏剧艺术、电影艺术等)、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等)。
在当今时代,更多的艺术分支被突显出来,如人体艺术、服装艺术、摄影艺术、模特艺术、产品艺术、行为艺术等。因此,艺术分类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
二、艺术的基本属性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被理解为人类用心灵观照世界整体的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
1.服装艺术是实践活动
服装艺术,是设计师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图4-3所示为利用材料进行设计创造。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一种实践活动。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心灵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的自创力。艺术更是一种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的社会意识形态。
服装艺术是艺术的一种形态,它从属于艺术,它创造的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同时也创造一种物质产品。服装这种艺术远远超越了纯艺术的范畴。“美是生活”,服装艺术及其实践活动以现实生活为创作源泉。
2.艺术是精神劳动
服装艺术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精神劳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材料来表达。服装设计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就是服装面料、辅料等,服装表演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就是模特人体和服装等。没有一定的物质材料的运用,作品就无法获得感性的外观形式,设计师的想象和构思也就无法转化为审美形象,也就没有服装艺术的存在。
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表达对生活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欣赏者从认识美的生活中获得教益。但艺术家必须把审美情感寓于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之中,把经过自己审美意图4-3 利用材料进行设计创造识和审美理想概括、提炼过的生活凝聚在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之中,直接诉诸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像直接感受现实生活那样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欣赏体验中激发对美丑的爱憎,加深对生活美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服装表演就是通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来提升大众对服装的审美水平的。
3.塑造鲜明典型的形象
艺术排斥抽象的说教。科技论文与著作,通过对事物的客观分析综合,通过实验或考察,运用判断、推理等抽象的概念,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格式来表现其内容。而艺术无法离开形象,艺术家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从艺术形象中自然显露出来的。
艺术总是具体可感的,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形状、色彩、质感、声音等。当我们面对艺术作品时,总有耳闻目睹和身临其境的体验。然而,仅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是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艺术形象的典型性问题。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符合生活的规律,又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各类艺术家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方式,如音乐家用音符、建筑师用建筑材料、服装设计师使用纺织品面辅料及配件、作家使用语言和文字等。艺术家通过这些属于自己艺术门类的“语言”,并驾驭“语法”构成,从而传达出特定的“语意”和主题思想。
4.愉悦性和功效性
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总是要求它能传达出一种诱人的审美情感,或爱或恨、或快乐或痛苦、或赞许或反对,使人在感情上激起波澜,在思想上接受熏陶。所以,经常阅读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能使心灵不断得到美的陶冶。那些积极向上、悦人心目的艺术作品,必然会对人生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艺术中的愉悦性与功效性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对艺术美的需求,不仅看它的愉悦性,还要看它的实际功效,看它被人接受的程度。作为工艺美术和实用艺术的服装创作更是如此。正如鲁迅所说:“享乐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的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那直接性的美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服装艺术的功效性最终还表现在它的实用价值上,如“能不能穿”“穿上是否美观”“穿着者是否喜欢”“能否卖得出去”“是否符合流行”“利润是否可观”……许多媒体也在批评那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服装设计师,称他们是“白天不知夜的黑”。
5.设计作品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艺术的一种珍贵品质,可以说没有独创就没有艺术的美。独创也被视为服装设计的生命,在纯粹艺术里就更是如此。一幅美术作品、一尊雕塑、一款服装、一篇小说、一首小诗等,都是在独到的创意基础上展示主题的。服装作为生活艺术的一个门类,其艺术方面的独创性必须与其市场功能相协调,这样服装的独创性才能得以最终实现。
在服装设计中,通过借鉴,对优秀作品进行“变造”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大师级的设计师,在案头上也摆满了优秀的作品图集。有的设计师还专门到市井观象,借鉴新潮着装的款样,开展自己的作品系列的创作。对优秀作品的借鉴与依据市场流行规律的构思,是与刻意模仿绝不相同的。
服装艺术的独创性要有自己具体的内涵。服装艺术的美,是在整个系统工程中表现出来的。从表面上看,设计好像就是东拉西扯地参考资料或依照市场“依葫芦画瓢”。但实质上,成功的设计作品,往往是设计师在设计依据范围内,对系统要素做了重新构成和创造。有时,仅改动一个局部,也会使整个款式的主题,即服装艺术的设计内容产生新的效果,设计作品就可能是上乘之作。在自由创造中,若要完全“克隆”一件作品,还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即使是同一作者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从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或表现,也会有不同的创作结果。
6.服装艺术的目的性
服装作品的产生,是设计师创作劳动的结果,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服装艺术的社会目的性比其他艺术更强一些。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目的性,就是对“真”的追求。在美学史上,一个进步的艺术家,或是由于他的正确的美学观,或是由于他的思想感情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或是在艺术上发现了某个客观真理,把握了生活中的美与丑等,他就能够被社会所认可。尤其是服装艺术,它应该是一种被他人认可的艺术。它可以引导生活、服务于生活,而无法超越生活、脱离生活,更不能滞后于生活,成为一种腐朽没落的艺术。在进行服装艺术创作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一个“标题”,就像小学生写作文要先有一个作文题一样,这就是服装设计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