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各出奇招

带着一行人马,皇太极疾驰六昼夜。七月十九日,众人到达松山附近的戚家堡。

现场踏勘地形地势,皇太极心中消灭明军主力的方案,更加坚定、更加成熟。

皇太极发出命令:“精兵从王宝山、壮镇台到南海口一线下营。下营后,所有人立即就地挖壕沟。壕沟要挖三重,每重掘壕深要八尺,宽要丈余。目标只有一个,断绝松山要道,既切断明军的粮道,又切断明军的退路。”

“哈哈,我清军据壕而守,让你明军十三万人马无粮可食,无路可退。前进不得,后退不能,饿也要饿死你,困也要困死你。到那时,你明军的逃难路,就变成你们的坟地。”

清军“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倾全国之兵”的力量是巨大的,全国能出动的民众一齐动手,仅仅一天一夜的工夫,这个巨大的就地掘壕工程即告完工。

进到松山城附近的明军,从上到下,打破头也没有想到,在大部队背后的地面上,居然会在一日一夜之间突然冒出三重人工壕沟来,马腿无论如何跳不过去,人更蹦不过去。

皇太极头脑冷静,将敏锐的眼光扫到了杏山城。明军控制的杏山城里必定多多少少还有些粮食。派出小部分军队围住杏山城,防止明主力大军进城取粮。虚兵围城,围而不攻即可。

明军既前进不得,后退又有壕沟,必定找其他一切可能的路线逃跑。坐在宽大的营帐里,看着眼前信心满满的众位将官,皇太极品着手边热气腾腾的香茶,发出一道指令:“从塔山开始,南到海边,北到山岭,以及宁远北边的连山,一切去路,俱遣兵邀截,分兵各路截守。”

这就是传说中的“雄心勃勃、手段高强”。

洪承畴一直在盯着清军的一举一动。

出发前,洪承已经畴制定明确的军事目标,“虽有千难万险,必解锦州之围”。方案简洁:大军直接开到锦州城下,直扑那里的清军。到了锦州城下,小部分军队,挡住乳峰山上的清军,主力大军与城里的明军里应外合,歼灭围城的清军。之后,以锦州城为依托,再来慢慢收拾驻扎在乳峰山上的清军。

明军刚走到松山脚下,就遭到清军的顽强阻击。这一点早在洪承畴的意料之中。为阻止我明军救援锦州,清军必定中途设伏。这些担任阻击任务的清军,如此经打。就如一群饿狼,围着一只大象,拼命地阻击绝不放手,绝不松口。这倒有些出乎洪承畴的意料,以前的流民起义军,每每遇到强大的明军主力,必定逃跑。眼前的清军为什么如此顽强,毫无逃跑的意思?清军的阻击战,简直就是死磕、硬拼,不讲求任何的策略?太让人不可思议!

正在努力地寻找其中的原因,洪承畴突然得到一个消息,“清兵在我们后面掘成三重深八尺、宽丈余的壕沟,切断我军饷道”。

洪承畴大吃一惊。

大军出发前,为保护粮食供应,保证饷道畅通,洪承畴曾作了充足的准备。他认定清军势必前来抢粮,切断明军的饷道。为此,他组织了强劲的护粮队伍。

但清军却不按常理出牌,不是用骑兵队袭击明军的运粮队,居然直接在地面上挖掘壕沟,皇太极的天才创意的确让洪承畴吃惊不小。与筑边防长城相比,这一做法,真是省时省力。

但洪承畴并没有把皇太极的壕沟战法放在眼里,“我军已带足了三天的军粮,集中力量,一举冲破清军的阻击,待部队冲到锦州城下,那些壕沟还有什么作用?到了那里,清军囤积在锦州城边的粮食不就是为我们准备的吗?在绝对的优势面前,所有的阴谋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我军具有绝对的兵力优势,现在到了发挥优势的时候,这不正是我们明军此行的目的所在吗?”

时间不等人,洪承畴连夜召集部队高级军官军事会议,“我们必须找出对策来,打退眼前这股挡在我们前行路途的清军”。

经过激烈的讨论,将领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打,狠狠地打。“我们这十三万人马,跑这么远的路,是来干什么的呢?本来就是找清军打仗,那么现在狠狠地打上一仗就是了。胜了,清军挖的那些壕沟不就完全失去作用了吗?”

对于打败眼前这支不算强大的清军,明军将领们个个充满信心。以前没有机会与清军过招,这次要好好地会一会。于是大家连夜分头准备,第二天一早,吃饱喝足之后,与眼前这股担任阻击任务的清军狠狠地干上一仗。

二十日上午,明军吃饱喝足,将领士兵一齐出动,向着挡在前进路途的这支清军发起猛烈进攻。再不是什么点线攻击,不是撕开突破口,而是拉开阵式,摆出全面决战的大架势。这一天,打得天地昏暗。

双方激战一整天,到了日落时分,未分胜负。

洪承畴非常奇怪,为什么我军如此出力,还是打不败数量明显比我们少的清军?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皇太极手中。

“明军退路断绝、粮路断绝,必定求取速战速决。我军阻挡部队,不再跟明军死战硬磕,请大家牢记拖字诀,跟明军拖上三天,拖到他们军粮断绝,事就成了。不求胜,也不许败,拖住明军。在明军的强力进攻面前,朝着锦州的方向,我军每天有节奏地退缩几十里。既保存实力,同时拉长明军回逃的路线。明军士兵回逃之时,体力必定消耗在漫长的逃跑路上,实力也将步步削弱。”

“等到明军军粮断绝,必定恐慌,军心涣散,必将自行瓦解。那时,就是我军彻底消灭明军有生力量的好时机。”

二十一日上午,明军步骑兵再次向眼前的清军发起强大的攻势。

昨天的进攻,从将领到士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力争胜利。

“昨天一整天全面开打,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迅速打败眼前的清军。那么,今天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改为重点进攻,寻找清军的薄弱点,集中力量,找到某一个或几个方向,打开缺口。”

洪承畴发现,在强力进攻面前,清军往锦州方向缓缓退缩。然而,奇怪的是,在明军前行时,清军又从侧面发起疯狂进攻。清军的进攻,看上去毫无章法,突然从埋伏的树林里冲出来,从埋伏的山坡上冲下来,向着明军前行的部队,一阵疯狂进攻后,又急急撤退。

“清军不恋战,不贪战,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这是在延滞我军向锦州方向前进的速度。壕沟战、阻击战、延滞战,皇太极的玩法还真不少。”望着绵延不尽、边打边行、边行边打的十三万明军,洪承畴掂量出了对手的分量。

到了傍晚日落时分,一整天战斗结果出来了,明军虽然向着锦州的方向前行了几十里,然而,总体上没有彻底打败清军,甚至没有打退清军,清军还守候在明军前进的路途上。

“这两天的仗打了也白打,除了双方都丢下一部分士兵的尸体,明军也只是向锦州的方向挪动了一点点。沿途都是战斗,大军要到达锦州,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

“如果战况照这样的走势发展下去,后果将一定是粮食吃尽,所有人不是战死,就是饿死。”洪承畴感觉出了现实的压力。“饿死的可能比战死的还要高,甚至高出许多倍。饷道被截断的话,外面的粮食会一粒也运不进来。现在必须精打细算口袋里那仅存的一点军粮。”

“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还真是被皇太极弄成了大问题。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在谁的手里?”

反复琢磨之后,洪承畴终于想出了解决难题的办法。

二十一日晚上,洪承畴召集各部各镇将官到帐内议事。

“大家的口袋里,仅有明天一天的粮食。后天,大军将无粮可食。粮路被截,无粮可进。大军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所以,明天就是最后的决战时刻。”

“不必等着赶到锦州城外再与清军决战,明天,我军便与摆在眼前的清军决一死战。”

“各敕励本部力斗,予身执桴鼓以从事,解围在此一举。”

洪承畴想出来的这套办法,我们可以称它为“死里求生”。

历史上有过不少死里求生的成功案例,现在,十三万明军的确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帐内沉默了片刻,有人小声地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三天来,我们难道不是天天发死力?奇怪的是,即便这样也打不败清军。明天就一定能胜?”

过了一会儿,明亮的烛光下,又一个声音从将官群里发出来:“我们再也不能跟清军全方位死搏了,眼下不要有任何打败清军的想法。事实证明,我们前天、昨天、今天打不败他们,那么明天也同样打不败他们。因为他们就如一堵橡皮墙,你打一步,他退一步,我们停下来前行吧,他们就四处袭扰,搞得我们前行不得。他们念的是拖字诀。拖到我们军粮断绝。显然,清军已经知道我们只带了三天的预备军粮。那么,我们就只有一件事可做,打回宁远去。我们先回宁远补充给养,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自己的性命还在,我们今天打不败清军,没有关系,还有将来嘛,将来打败他们就是了。”

摆在洪承畴面前的,现在是一道必选题,到底是“死里求生”还是“回师就粮”?无论是选择哪种路线,都必须谋划出一个具体的方案。

此刻明朝的命运,走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决断错误,不光要断送掉十三万明军的性命,还会葬送朱家的万代江山。因为这十三万人不是别人,是明军的精锐所在。不只是清军这个敌人要靠他们打败,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也已起势,同样需要一支队伍去挡住那股可能毁灭一切的大洪水。

关键时刻,洪承畴没有坚定地反对将领们退师就粮的主张,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为什么是默许?

原因真的很复杂。因为兵在各位大将的手上,洪承畴不可能拿着铁链硬逼着将领回到决一死战的主张上来。因为失利退师,朝廷必定追究责任。到那时,上自皇帝、兵部,下到各位大臣,一定要将决策者千刀万剐。这重大的政治责任,是洪承畴扛不住的。“回师就粮,必定会被朝中大臣的口水淹死,被兵部尚书削掉脑袋。即使战死疆场,多少也能留个好名声,绝不能死在皇帝的刀下,留下千古骂名。”

所以,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洪承畴发出了作战指令,“虽粮尽被围,应明告吏卒:守亦死,不战亦死,如战或可死中求生,明日望诸君悉力。”

我们真的应该看到而最终却没有看到的事实是,洪承畴没有就“退师就粮”进行过任何的具体的安排。

洪承畴玩的是政治,将官们看到的是眼前的现实,死亡的风险就这样丢给了十三万明军,最终丢给了大明王朝。

现在,就看这十三万明军,能否求得命运逃脱,一切就看上天的安排。

所有的将领心中都十分清楚,明天的“决一死战”,一定是没有的。那么,今晚就是大家活命的重要时刻。

回逃,也叫突围,在什么时候行动最好?答案一定是晚上。利用夜色的掩护,才最有可能突围出去,最有可能逃出敌人的视线,从而跳出敌军的包围圈。

回到营帐,夜已经深了,吴三桂立即召集将官开会,没法想出一个安全的回逃方案。

“清军并不可怕。三天的较量,无非也就是双方打个平手,而且我军还小有胜利,只不过没有达到解锦州之围的目标。现在,也就是要找到一条安全的回家路线,绕开清军挖的那些壕沟,如此而已。”吴三桂极力地给将士们打气。

突然,一位新降的蒙古人进帐献计,“清军今晚一定会严密设防。小路必定严兵堵截,大路当稍宽,宜从大路。”

到底是走大路安全还是走小路更安全,一旦决策失误,吴三桂手下的两万人马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吴三桂想了想,当场做出决定,部队沿大路前进。正在他进一步细化突围方案,具体安排各方面的人手时,忽然有人进帐来报,说是远方有晃动的火把,声音嘈杂。接着又有哨兵进来报告,说是大同总兵王朴已带领本部人马先行一步,正在突围。

吴三桂当即产生了一个感觉:时间急迫,来不及细细地构思方案。若是落后了,一定逃不脱。

于是,吴三桂传令本部人马即刻起行,直奔大路,力争沿大道杀开一条生路。

大路难道就真的没有布置重兵吗?

现在是检验吴三桂决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