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搏杀开始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下旬,春暖花开,草木变绿,天气情况比较适宜大规模野外作战。于是,洪承畴亲自率领大军向锦州方向进发。七镇总兵率先到达一线战场,在松山与杏山之间,安营驻扎。

围攻锦州的清兵,一部分包围锦州城,围而不攻,主力则部署在乳峰山上,占据有利地形,引诱明军仰攻山头。

打仗,说到底,也是一笔成本账。这笔账,清军将领的算法有点怪。如果清军攻打明军的城池,一座一座地攻,一座一座地打,耗时耗力,风险高伤亡大。而选定以锦州为诱饵,摆下乳峰山山地战场,用围点打援法,吸引明军长途奔袭,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势,结合以逸待劳的优势,消耗明军的有生力量,当耗尽明军战斗力从而达到清军稳操胜券的目的。

换句话说,就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明军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之时,清军即可攻占山海关,轻取明朝心脏北京。

清军高层中,的确有一批军事战略的高人。

清军据守的乳峰山,位于锦州与松山之间,地势陡,易守难攻。

明军如果不攻打乳峰山,直接进攻锦州外围的清军,乳峰山上的清军,必定从山上冲下来,直扑明军后路,直插明军后背,结果可想而知。

而要攻打乳峰山,由于清军占据了山地所有的有利地形,明军除了仰攻,没有任何的空子可钻。

皇太极摆在洪承畴面前的,是一道让人抓耳挠腮的两难命题。

在洪承畴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东、西石门附近的山林里,皇太极也预先隐藏了两把血淋淋的撒手锏。提前埋伏两万精锐骑兵,等到明军集中兵力仰攻乳峰山时,这些埋伏的清军将从明军背后突然杀出。那时,与乳峰山上顺势俯冲的清军配合,必定杀得明军片甲不留。

乳峰山诱饵加东西石门伏兵,皇太极为十三万明军摆下了大杀场。

洪承畴,你面前的对手绝不是李自成等的农民军级别的。皇太极送给你的,是一个真正的死亡陷阱。

四月二十五日,明军先头部队与驻扎山脚的部分清军展开小规模的接触战。两军一经接触,清军立即往山腰方向收缩。

在一触即溃的清军面前,明军将领毫不迟疑,挑选精锐步兵,带上弓箭,拖上大炮,向驻守山腰的清军发起仰攻。

艺高人胆大,人多气势壮。你清军不就是躲在山上吗?当缩头乌龟吗?那就用石头砸鸡蛋的力量,踏平乳峰山。

明军的进攻,并非围山而战、多点开花、全面围攻,而是在乳峰山的东西两翼,摆成两路纵路,用点线突破的战法,发起仰攻。

十三万人马,在两个点上集中突破,给清军的压力绝不是一点点大。用这种向山腰梯级推进的路线,很好地化解了山上清军的地利优势。

仰攻高山,是一种极其困难的战斗。但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铁木真(成吉思汗)仰攻太阳汗驻守的纳忽山岭时,就用了点线突破的办法,并最终取得了胜利。铁木真将这套战术,事先给下属编了一道非常形象且容易记忆、易于理解的打油诗,“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

明军一边缓缓向山腰推进,一边擂动战鼓,高声呐喊,“兵心甚壮”。冒着从山上滚落的矢石,明军先锋部队抢占近处高台,每当得手,后续梯队立即跟进;利用高台架设大炮,向高处的清军狂轰猛炸,同时高张旗帜,激起信心。

强大的声势下,明军勇气倍增,前锋部队向山腰上的清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向着每一处危险的山坡地段,与驻地而守的清军搏命拼杀。拉到一线参战的明军也是战场上混大的,有的长年跟起义军打,有的长期跟清军搏杀,这些人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绝不是初次上战场的新兵蛋子。

乳峰山山腰上,仰攻的明军与向下俯视阻击的清军,已经杀声一片。枪炮声、喊杀声、战鼓声震天动地。

围困在锦州城内的明军,天天盼望解围,日夜盼望援军早日到来。早就得到援军将要到达的消息,突然听到远方隐约传来嘈杂的声音,知道援军已经到达。据城而守的祖大寿立即指挥守军打开城南门,与围城的清兵展开战斗。

所有人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等得太久了,所有的人都憋了一股劲。这会儿明军冲出城门,与围在城外的清军往来冲杀,与援军遥相呼应。

清军同样也在睁大眼睛耐住性子等着这一天的到来。早早埋伏在西石门的八千精锐骑兵,吃饱喝足,静静等候着出击的最佳时机。

第一波消息传来,“明军排成纵队,正倾注全力从乳峰山脚往山腰上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接近中午时分,第二波消息传来,“冲上半山腰的明军正全力与山腰上的清军肉搏对杀”。

“时机已到”,清朝骑兵立即冲出埋伏的阵地,八千匹战马全部奔腾而出,犹如一股强大的洪流,骑兵们高声呼叫着,向着正在山脚集结的左翼明军后续梯队疯一般直扑而去。

“背后突然出现大队清军骑兵”,听到消息,明军将领们大为吃惊:后续梯队一旦被冲垮,冲到半山腰的攻山部队必定后继乏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三桂位居左翼。这几天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找个机会,检验吴氏阵法,看看作战效果到底如何。正在努力地寻找机会时,吴三桂突然发现,机会来了。

吴三桂当机立断,命令骑兵部队依着吴氏阵法,面对面朝清军骑兵直冲而去。

吴三桂亲自率领一千名高手中的高手,冲在最前面,“鼓锐当先”,与清军骑兵面对面地对冲。

十多次反复冲击,明军“兵气强劲”。这一千名挑选出来的高手,冲在最前面,那些冲过来的清军骑兵岂是对手?在战场当场阵斩清兵十多人,遏制住了清军骑兵猛烈冲击的势头。

吴氏阵法,果然厉害。清军骑兵,虽然长年在战场打滚,在吴三桂的骑兵面前,也只得远远地观望,不敢再往前靠近一步。

在东石门,一万两千名埋伏已久的清军骑兵在做同样的动作,向仰攻山腰的右翼明军主力阵地发起突然袭击,排成冲锋的阵式,展开猛烈冲击。

洪承畴富有实战经验,对战场不可见的风险,早有预备措施。他事先预留部分炮兵,执行外围警戒任务。洪承畴的“留一手”,关键时刻真正起到了巨大作用。炮兵们一直睁大眼睛,四处观察远方的任何动静。突然,他们发现远处遮天蔽日的大队清军骑兵来袭,便立即开炮,轰击清军。

无数发炮弹,一齐射向庞大的清军骑兵战阵。清军骑兵没有经历过如此这般的打法,无论在以前的朝鲜战场还是蒙古战场,完全没有遇到过炮火轰击骑兵的恐怖场面。一时间,清军骑兵战阵里,炮火连天,轰声隆隆,清军战马骑兵血肉乱飞。

无论骑兵还是战马,都被这猛烈的爆炸声打晕,被乱飞的弹片吓懵。清军骑兵只得停驻在大炮射程外围,不敢死劲往明军阵地冲锋。

发现骑兵被明军大炮轰得七零八落,清军早就准备了第三招,最高指挥官立即发出指示,开动牛车,运来三十门红衣大炮,从东、西两面向明军阵地发炮还击。

清军中也有牛人。每一步的行动,都在预先的谋划之中。

双方炮兵你来我往,不停歇地对射。

整整一天,步兵攻山战、骑兵战、火炮对射战交替进行,从上午一直打倒傍晚日落时分。清军事先埋伏的骑兵突袭一次次被打退,明军攻山战虽然局部有进展,但也没有取得重大的战果。双方都没有取得突破,差不多打了一个平手。

乳峰山之战,明军没有胜利,但也没有失败。总体上,没有达到预定的解锦州之围的目标。

通过这场战斗,通过实战检验,通过对清军作战能力、战略战术的现场观察,虽然只是一次交手,洪承畴很快提炼出一套对清军作战的观念体系。“清军是一支野心勃勃、实力深厚、手段狡诈的敌人;明军与清军的战争,不可能一战而定胜负,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如果说乳峰山之战有什么战果,“持久战思想”应该是最大的战果,也是最为重要的战果。

发往朝廷的奏报中,洪承畴重笔写道:“大敌在前,兵凶战危;解围救锦,时刻难缓。死者方埋,伤者未起。半月之内,即再督决战,用纾锦州之急。”意思明确:眼下不能打,要花时间重新设计作战方案;要花时间治疗战士对清军的心理创伤。

洪承畴重点提出“持久之策”“且战且守”,达到稳扎稳打、拖住清兵的战略目标,使清军“欲战不能、粮饷不继”,逼清军自困。只有当这样的条件出现时,明军才有可能一举而击败清军。

“你皇太极用围点打援我明军来打,我将计就计,跟你拖,久拖不决,拖也要拖死你清军”。

洪承畴的持久战思想、战守结合的观念,拖住清军逼清军自困的手法,一举打破皇太极“用围点打援招吸引明军救援,用以逸待劳、地利优势从而消灭明军主力”的战略美梦。

兵部尚书陈新甲,主管军事,手握明朝全国军队的大权,认真地、细致地看了洪承畴的奏报,反复思考后,得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对清军的战争思想、战略战法,明军最最不可的,切切不能的,就是持久战。”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洪承畴只知彼不知己,只知道清军力量强劲,清军野心强大;只了解对手,却不清楚自己,不清楚我朝眼下糟糕的经济状况、军事状况。”

“战争的出发点,不应该定位在清军的虎狼之心,而在于我大明王朝当前恶劣的经济形势、军事形势。国库空虚,怎能经得起长期战争的拖累?持久战,必定旷日持久,必定靡费粮饷;眼下天灾、战事频频,久拖必伤。”

陈新甲看到了明朝眼前面临大饥荒的困难局面,看到了政府军与流民起义军长年苦战的局面,用孙子的话讲,做到了“知己”。然而,他却没有亲历明清前线战场,忽视了清军的强大,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既然我朝拖不起,那就速战速决。必须用铁拳头砸鸡蛋的办法,用十三万人马快速解锦州之围,清军必定无奈我何,明清战火必定渐弱渐熄。”

“那么,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落实速战方略。”思考到这一步,陈新甲很快找到了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在皇帝面前,陈新甲高声责骂洪承畴“用师年余,靡费粮饷数十万,而锦围未解,内地又困”。一番痛骂后,陈新甲刻意指责洪承畴三费之后(费钱、费粮、费时),发出指令,“克期进兵”。

“对兵部指令,洪承畴或许阳奉阴违,那就必须再出一招”。崇祯随即任命马绍愉、张若麒为兵部职方主事、职方郎中,“出关赞画军事,督促洪承畴与清兵即刻决战”。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饿急的人吃滚热的豆腐,一定会烫伤食道。热豆腐可能表层不怎么热,用劲吹一吹,还能进口,然而,热豆腐里面温度非常高,没有冷一冷的话,极有可能从喉咙直至食道,烫出严重的伤口来。

只知道肚子饿,无视豆腐内部热。心急地想吞下一块内部温度高达八十摄氏度的热豆腐,陈新甲会不会是铁喉咙,不会烫出毛病来?

“陈新甲执掌兵部大权,行事果然滴水不漏,我这里想用拖字招,拖垮急吼吼的清军。现在看来,身后站着两位监军,真是一点拖的余地都没有留给我。除了与围困锦州的清军打上一仗,还有路子可走吗?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奈下,洪承畴只得听命行事。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六日,明军正式誓师援救锦州,二十八日进兵,二十九日进抵松山。

镜头移到清军高层。乳峰山之战,明朝主力大军主动撤离战场。这就说明,在明军将领中,必定有一位战争高人。要知道,乳峰山战场,是我军着力摆下的一架战争绞肉机。那么,接下来,明军会采取什么动作呢?

皇太极反复揣测明军留下的这个谜。

明军必定要解锦州之围。然而,如果明主力部队另辟对明军有利的战场与我军较量。那么,我军布下的围点打援的套子就只能落空。能不能将明军引导到某一个地方围而歼之?如果不行,清军与明军之间的战争,将只会有一个结果,持久对峙,到了那时,清军面临的变数就会无穷多。

就在双方不停地掂量、反复地猜度的时候,七月二十九日,皇太极惊喜地发现,明军主力大军又一个不落地回来了,回到锦州附近的松山来了。

“这就对了。既然你明军主力部队用一篮子鸡蛋的方式,全都拎过来了。这一次,岂能让你再跑回去,岂不要让你一个鸡蛋不剩地砸碎在松山?”

皇太极立即发号指令:“立即迎战进驻松山的明军,以达成把明军牵制在松山、阻隔在松山,绝不可让明军接近锦州。”

“哈哈,明军够不着目标地锦州,这就相当于给他们挖下一个大坑,明军必败”。

八月初二,明军与涌入松山的清军展开进攻。“打过松山,解围锦州城!”明军士兵高喊着口号,向担任阻击任务的清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明军组织了精兵强将,向清军的阵地发起连续冲锋,试图从中撕开一个缺口,向锦州方向推进。然而,奇怪的是,明军无论如何用力,都像打在了一堵橡皮墙上,始终冲不破、打不垮。有时好不容易打开一个突破口,清军瞬间又将前进的道路堵死了。

明军就像一条长长的蚯蚓,在硬实的地面上,拖动着长长的身躯,费力地前行,清军就像无数只蚂蚁,在蚯蚓的头部疯狂地撕咬,咬得蚯蚓满头流脓。

双方的战斗异常激烈,明军打得非常勇敢,宣府总兵杨国柱战死。

执行牵制任务的清军打得也异常顽强。清军的战斗力,绝不是虚的,是在无数次硬仗恶仗中磨炼出来的。

明军一波接一波地进攻。每一次冲锋,都十分激烈。明军取得了一些小胜利,然而,从总体上看,没有突破清军松山防线,还是无法接近目的地锦州城。

终于将明军拖住了!皇太极打着如意算盘:做十笔十万的生意,不如一次做一笔百万的生意。这一次,十三万人马送上门的大生意,岂能让明军再大大咧咧地跑回去?这笔生意,我做定了。

连日的晴天,太阳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站在阴凉的大账里,面对各位将官,皇太极一连发出两道命令。

“既然对方送来了大生意,我岂能不投下大本钱。我大清这一次要倾举国之兵,将全国能打的部队全部拉到一线战场,与明军展开决战,彻底毁灭明军的有生力量,将明朝这头老象的四条腿全部打断,看他们还能蹦到什么时候。”

“这十三万明军主力,是明军中的精锐,是明军中最能战斗的部队。摆到我们眼前的,是一场真正的硬仗、大仗。打败明朝,在此一举。为此,我上前线指挥,目的只有一个,树立我军彻底消灭明军的信心。有了信心,将士的斗志必定倍增。不只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强大的力量,还必须要有置对手于死地的手段,我心中早已有方案。现在,我们立即出发,到实地勘查,再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