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载探地雷达路基检测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探地雷达的分辨率

探地雷达的分辨率是指探地雷达分辨最小异常的能力,或者两个物体的异常刚好分离,能够辨认成两个物体,而不至于将它们辨认成一个物体。探地雷达分辨率分为垂直分辨率和水平分辨率,如图1.5和图1.6所示。垂直分辨率主要用于分辨薄层的能力,水平分辨率主要用于分辨孤立异常的最小尺寸。

图1.5 垂直分辨率计算图示(Warren,2009)

图1.6 水平分辨率计算图示(Warren,2009)

1.5.1 垂直分辨率

雷达波的脉冲宽度决定了垂直分辨率的高低。脉冲宽度是指雷达脉冲信号R(t)能量集中出现的这段时间W,研究表明,它主要取决于天线的中心频率fc和频带宽度B。脉冲宽度W与带宽B、中心频率fc之间的关系如下:

根据傅氏变换理论,一个脉冲波形是由一系列不同频率的谐波所合成的,如果组成脉冲高、低频率成分越丰富即频带越宽,所合成的脉冲就越窄,如图1.7所示。如果频带越窄,组成脉冲的高、低频率成分越单一,越接近单频波,如图1.8所示,振动持续长。

图1.7 宽带波谱

要展宽频带,理想的方法是向高频端和低频端同时展宽,甚至实现无穷宽,从而获得理想的δ脉冲。这时脉冲形状成一条线,所有的能量瞬时释放,但这是不可能的。通常设计雷达天线的带宽为主频的1~1.5倍,这样得到的脉冲大致相当于主频的1.5~1个波长宽度,由相当于主频率谐波的一个主波峰加上一定延续度的旁瓣组成。旁瓣的大小和相位个数取决于频带的宽度和斜坡形状。如果加宽频带至2倍主频或变缓带边的递降坡度,则有望更加压缩脉宽,同时增加波峰与旁瓣的比例,突出主波,达到高分辨率的目的。当然,这必然增加天线制造工艺的难度,使成本提高。

图1.8 窄带波谱

从图1.9可以看出,频率越高,脉宽越窄,波长越短;频率越低,脉宽越宽,波长越长。

图1.9 不同频率分辨力

时间分辨率,即沿着深度方向的分辨率。无论地层或具体目标,都有上下两个面,假设这两个面与上下地层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则在顶、底面上都能形成反射波,那么分辨率的概念就是区分出层的顶、底反射波。如图1.10所示,高频天线的合成波形是两个分离的子波;中频天线的合成波形是两个相连的子波,刚好分辨出顶面和底面;低频天线的合成波,可看出底面波叠加到顶面波上,两个面的波形合成了一个波,分辨不出顶面和底面。

借用地震反射理论,一般认为对离散的反射界面,根据瑞雷标准定义的分辨率的极限是λ/4(λ是主频波长)。

,其中,W为脉冲宽度,即脉冲包络线(如图1.11所示的虚线)。

例如,W=3ns,波速v=0.17m/ns,则Δd≥0.12m。

两个雷达回波在时间上分离时很容易分辨,如图1.11所示,而当两个雷达回波相互重叠时,如图1.12所示,如何分辨是一个回波还是两个回波?

图1.10 不同频率波分辨地层的能力

图1.11 完全分离的雷达回波

图1.12 相互重叠的雷达回波

用脉冲包络线来解释分辨率,如图1.13所示,第一种情况两个包络线完全重叠;第二种情况是两个包络线部分重叠;第三种情况是两个包络线完全分离。

图1.13 相邻脉冲包络线重叠的三种情况

当两个包络线分离距离大于W/2时,两个回波信号可以分辨成两个信号,否则,会将它们看成是一个回波信号,所以,两个相邻子波的时间差大于W/2。

Pereira(2006)等人对500MHz、800MHz和1000MHz屏蔽天线(图1.14)进行了研究,将波形图分成三部分:瞬态部分、谐振部分和脉尾部分,如图1.15所示。表1.4为实测的三种天线的脉冲参数。

图1.14 500MHz,800MHz和1000MHz天线

图1.15 波形图的三段定义

表1.4 实测的三种天线的脉冲参数

从图1.16可以看出,天线中心频率越高,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波纹越细,浅部图像非常清晰,而天线中心频率越低,分辨率越低,图像的波纹越粗,浅部图像模糊。

图1.16 同一地点不同天线的雷达图像

1.5.2 水平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一般指雷达能辨认两个目标的最短距离,如图1.6所示。两个目标最短的距离Δl按下式计算。

v=λ·f  (1.37)

式中  d——目标到天线底部的距离;

fc——天线的中心频率。

当fc=300MHz,d=50cm,Δl≈15.8cm。轨枕的宽度为20cm,两个轨枕之间的石砟宽为40cm,也就是说用300MHz天线,如果采集密度大,在图像上轨枕和枕木盒彼此是可以区分开的。

水平分辨率还表示在水平方向上多长的目标能够被发现。长度为Δl的物体,在图像上可以分辨出它的两个端点。如果物体的长度短于Δl,物体的两个端点就重合为一个点。所以Δl是水平方向上能够识别的最短物体,然后再考虑这个最短物体在图像上的可见条件。人的肉眼在显示屏上能够分辨一个物体最少需要6个像素。如果物体最短长度Δl为5cm,要在图像上看出这个物体,至少要0.8cm采一道数据。

根据GSSI公司的建议,异常体上扫描20次,即要有20个扫描线,要求检测的密度为20扫描线/m。如图1.17所示,在图形不压缩的情况下,可以数清轨枕数。如果扫描密度很大(约260扫描线/m),如图1.18所示,轨枕的形状可以显示出来,但只能看到路基的局部,不能看到路基的整体结构,所以沿线路方向扫描密度要适当。

图1.17 20扫描线/m的雷达图像

图1.18 260扫描线/m的雷达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