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口老龄化与北京世界城市
第一章 世界城市的内涵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提出
一、世界城市的内涵界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范围内再城市化过程的掀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间,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间,即“世界城市”间的竞争。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全球化格局中的现代“世界城市”(World City),或称全球城市(Global City),其中顶级的“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区域经济格局重构的浪潮中,构筑“世界城市”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此目前有关对“世界城市”和大都市区(带)的研究已越来越成为国际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界的热点。
关于世界城市或者国际城市,在国内外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概念和衡量标准。[1]其概念一直以来都是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世界城市”的概念是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man)于1986年提出的。早在1889年,德国学者哥瑟(Goethe)就曾使用了“Weltstadt”(德语“世界城市”之义)一词来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以期从文化的优势上凸显世界城市。1915年,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从经济和商业等方面将“世界城市”描述为在世界商务中具有异乎寻常优势的那些城市。[2]我国学者认为,构建世界城市的要素是多方面的,应该包括跨国企业总部基地、国际金融中心、全球产业中心、全球性信息中枢和交通运输枢纽等。
“世界城市”概念,在时空向度上,有不同的内涵,如弗里德曼采用“核心-边缘”法,给出了7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指标;科恩提出“跨国指数”和“跨国金融指数”的方法,认为当这两个指标均为前列的时候,该城市才能被认为是全球城市。萨缪尔森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把全球城市看成是各类国际市场的复合体,所以全球城市也是国际性不动产市场最重要的所在地。英国拉夫堡大学“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创造了一种用数量方式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方法。卡勒鲍特从经济的专门化功能角度将国际性城市分为生产城市、通路城市和交易事务城市。卡塞尔斯强调国际城市与全球各地的流量,如信息、货币、人口、物流等流动等。
综合各方面研究,一般认为,世界城市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两大方面。其中,城市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是基础,国际化职能效应主要体现在其世界性的经济职能作用和竞争力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上。从量化的标准看,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控制力和影响力、国际交往水平这四个方面。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纽约、伦敦和东京。它们在世界金融体系及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近年来,一些观点提出,世界城市还包括亚洲的大城市,如香港、北京、新加坡和上海。一般认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特点,即世界城市的13项指标:国际性、为人熟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相当多的人口;重要的国际机场;先进的交通系统;亚洲城市要吸引外来投资,并设有相关的移民社区;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先进的通信设备,如光纤、无线网络、流动电话服务,以及其他高速电信线路,有助于跨国合作;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浓厚的文化气息;强大而有影响力的媒体;强大的体育社群以及举办国际体育盛事的能力和经验;在近海城市中,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
总之,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最高影响力的城市,不仅规模较大且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职能效应都达到“极强”或“较强”程度,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国际性城市。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由于各个世界城市自身制度、文化结构的差异,以及全球化经济格局中职能分工的差异,世界城市在类型上也表现出多样性或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