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枋得《詩傳注疏》輯本補正
谷建
【内容提要】 謝枋得《詩傳注疏》原本久佚,清人吴長元據《永樂大典》及元人《詩經》纂注諸書輯得三卷。本文利用元刻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等資料對吴輯本加以補正,新輯40條,並補充吴輯本現有條文的内容,詳列《纂疏》引文與吴輯本相應條文之異文,訂正吴輯本失誤之處及其因抄録、刊印造成的文字錯誤。
【關鍵詞】 謝枋得 《詩傳注疏》 吴長元 輯佚 《詩集傳附録纂疏》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寶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進士,德祐元年(1275)以江東提刑、江西詔諭使知信州,組織義兵抗元,兵敗後流亡福建,隱居山中,後賣卜於建陽市中。曾屢次堅拒元朝徵聘,因福建行省參政魏天佑强之北上大都,絶食殉國。《宋史》卷四二五有傳。謝枋得平生無書不讀,詩文自成一家,亦致力於經學研究,《詩傳注疏》即其中之一。是書以理説詩,寄黍離之悲、夷夏之辨,陸元輔贊其“發明透暢”[1],阮元云:
枋得生於板蕩,故其説詩見志,每多《小雅》憂傷哀怨之思,然據理解經,亦絶非横發議論,若胡安國之《春秋傳》可比。……《禮》之所謂“温柔敦厚”,與《論語》之所謂“興觀群怨”者,於枋得實無愧焉。[2]
然此書世所罕見,不見於《宋史·藝文志》。《經義考》著録其佚,陸、阮二人之評價,所據亦非原本。元延祐五年(1318),集賢館侍制李源道撰《文節先生謝公神道碑》一文,其中提到:
平日所著,《易》、《書》、《詩》三傳行於世。[3]
可見當時尚有傳本,故元人解《詩》纂集諸家之説時,尚能屢屢引用謝枋得《詩》説。至明代,獨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録》著録謝枋得《詩傳注疏》抄本一部[4],王圻《續文獻通考·經籍考》著録謝枋得撰《詩傳注疏》一部[5],然皆未注卷數,既不詳此書究竟何等規模,亦不知其是否曾經刊刻。
乾隆四十六年(1781),仁和人吴長元輯成《詩傳注疏》(以下簡稱“吴輯本”)三卷,交付友人鮑廷博,後者在乾隆五十年校刊刻入《知不足齋叢書》第十一集[6]。吴長元字太初,號麗煌,常年寓居京師,與吴蘭庭並稱“二吴”,曾撰有《宸垣識略》十六卷。吴輯本卷首有吴長元《弁言》一篇敘述其輯佚始末,云:
宋謝疊山先生《詩傳注疏》原本久佚,卷帙無考。元人解《詩》互相徵引,删節詳略亦各不同。今於《永樂大典》各韻所載元人《詩經》纂注中採録一百六十四條,歷搜諸書,又得一百三十七條,存詳去略,編爲三卷,衹標篇目,不録經文,以脱略甚多也。先生生板蕩之朝,抱黍離之痛,説詩見志,於《小雅》憂傷哀怨之什恒致意焉,而於經義發明透暢,又非空作議論者比。解《無衣》之“與子同仇”,寓高宗南遷之失;論皇父之“不遺一老”,刺似道誤國之姦。至疏《蓼莪》之四章,詳明愷惻,令人讀之欲淚。孔子興觀群怨、事父事君之旨,先生蓋深有契焉。讀是編者,可以論世,可以知人矣。[7]
則吴長元據以輯佚的材料來源,一是《永樂大典》各韻所載元人《詩經》纂注,一是所謂“諸書”,根據吴輯本所標出處,可知係元代劉瑾《詩傳通釋》、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朱公遷《詩傳疏義》及清雍正間《欽定詩經傳説彙纂》、徐與喬《初學辨體》等。嘉慶年間,阮元巡撫浙江,搜尋《四庫全書》未收之書,由鮑廷博處抄録此書,撰寫提要並進呈,是即《宛委别藏》本。此本抄録時未録輯者名氏,凡違礙字樣具行空格。此後又有光緒八年豫章旅平同鄉劉春軒刻《謝疊山先生評註四種合刻》本及1925年沈德壽《抱經樓叢刊》鉛印本,皆取自吴輯本。
吴長元身爲一介平民,何以能夠利用藏於翰林院之《永樂大典》進行輯佚,《弁言》並未明言。不過,在輯佚《詩傳注疏》期間,吴長元還輯出項安世《平庵詩稿》及蘇過《斜川集》,皆以《永樂大典》爲據,並自述係利用了四庫館臣輯佚時棄置的草本。乾隆三十八年四庫館設立之初,令館臣據《永樂大典》搜羅遺編,按照其輯佚流程,最初均需按册簽佚書單,抄出佚文,粘貼成册,是爲草本,而因時間有限,館臣往往先顧及易於成書者,對於無法裒綴成編者往往棄置不取。項安世《平庵詩稿》即吴長元妹婿余集從《永樂大典》中摘出,因當時誤傳《四庫全書》已抄録,故未行編録,而由吴長元寓居其家時,“取案頭存稿粘貼成書,手録副本”[8];蘇過《斜川集》則吴長元多年求之未得,而編修周永年曾從《永樂大典》各韻下抄出蘇過詩文散篇若干,余集在編修孫溶家見到稿本,告知吴長元,由吴長元借回録出副本,又據他書考訂增補,編爲六卷。[9]吴長元妹婿余集是四庫館開館之初著名的五徵君之一,擔任“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曾主持過林岊《毛詩講義》、劉玉汝《詩纘緒》、戴溪《續吕氏家塾讀詩記》、袁燮《絜齋毛詩經筵講義》等經部詩類著作的輯佚工作,勢必會集中接觸《永樂大典》“詩”韻及其他相關卷册。今《永樂大典》雖已散失殆盡,然檢其殘卷,尚可覓得“雝”韻下有《周頌·雝》篇,所引《詩傳纂注》,有“謝氏曰”云云[10],與吴輯本卷下《雝》輯自《永樂大典》(簡稱《大典》)的條文完全吻合。而此韻下又有林岊《毛詩講義》、劉玉汝《詩纘緒》、戴溪《續吕氏家塾讀詩記》諸條,疑余集在輯佚上述諸書時順便摘録《詩傳注疏》條文若干,因其規模無法裒綴成編[11],棄置不用,且謝枋得南宋遺民的身份又極其敏感,不宜輯佚,故吴長元由此得近水樓臺之便。《弁言》云“《永樂大典》各韻所載元人《詩經》纂注”,今觀《大典》之例,似存在一書名曰《詩傳纂注》,引述謝枋得《詩傳注疏》頗多。明初纂修《大典》時,可能並未見到《詩傳注疏》一書,而是轉抄自《詩傳纂注》。此書無考,不詳何人撰於何時。吴輯本據《大典》採録之164條中,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劉瑾《詩傳通釋》、朱公遷《詩傳疏義》三書引文可與之相應者尚不足二十處,且内容多不及《大典》引文完善,足見所謂《詩傳纂注》者所纂集内容之宏富。則《大典》所轉引《詩傳注疏》諸條能夠憑藉吴長元輯本得以保存,實屬萬幸。
至於吴長元輯佚時所據他書,劉瑾《詩傳通釋》作爲明初胡廣等編纂《詩經大全》之藍本,最受吴長元重視,共輯出79條。朱公遷《詩經疏義》輯出25條次之,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輯出21條又次,《欽定詩經傳説彙纂》輯出14條,徐與喬《初學辨體》輯出1條,實共輯出140條,並非《弁言》所云137條。然諸書中,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成書及刊行時間均早於《詩傳通釋》,今檢《詩傳通釋》全書徵引《詩傳注疏》一百一十餘條,盡數見於《附録纂疏》,且文字多有删節;《通釋》亦多處徵引“胡庭芳曰”云云,文字與《纂疏》“愚案”、“愚謂”基本相合。由此可見,劉瑾編纂《詩傳通釋》時,對《詩集傳附録纂疏》多所參考,其所引《詩傳注疏》“謝疊山曰”云云,其實皆轉引自《纂疏》,並非第一手材料。胡一桂生於1247年,略晚於謝枋得,可算作同時代人,且二人尚有淵源可溯。胡一桂曾給謝枋得寫信,希望他能爲自己的著作《周易啓蒙翼傳》作序,據信中所言“新安學生前鄉貢進士胡一桂”、“孟明之舟未焚,而郟鄏之鼎已易”、“某是以不遠千里,往拜丈函”[12]等語,可知此時南宋已亡,謝枋得居於福建。按謝枋得自宋亡後一直流亡於福建山中,直至至元二十一年(1284)正月元朝宣布大赦天下,方得以出山,設卜肆於建陽。也就是説,胡一桂寫信應該是在至元二十一年至至元二十五年冬謝枋得被迫北行前這段時間。胡一桂的學友熊禾、李謹思等皆與謝枋得有密切交往,胡一桂後來曾三度前往福建訪學,與熊禾讀書武夷山中,極有可能獲得《詩傳通釋》原本。胡一桂對謝枋得的氣節、人品、學問非常推崇,他在《詩集傳附録纂疏》中大量引用《詩傳注疏》,也正是希望藉此表達自己對朝代更迭的感慨。《詩集傳附録纂疏》在胡一桂生前未能刊行,泰定四年(1327)由劉君佐刊於翠巖精舍,然一直流傳不廣,在元末梁益編纂《詩傳旁通》時,甚至已有人懷疑此書並非胡一桂所撰。梁益於“楚焞”下記云:
皋門、應門、五門、三門之説,胡庭芳《詩纂》甚明,此不再述。越上一朋友嘗與益言《詩傳集成》非胡氏書,益亦無以質其真僞。一日,檢故書中有鄱陽李養吾謹思《送胡庭芳入閩序》,言庭芳再入閩而《詩纂》成。而序作於延祐甲寅之前二十餘年,則今日之《詩傳附録纂疏》不可謂非其書也。[13]
《詩傳旁通》成書據泰定四年其實不足二十年,而《詩集傳附録纂疏》已然淪落至此種境地。明初《詩經大全》據劉瑾《詩傳通釋》編成後,《詩集傳附録纂疏》更是逐漸邊緣化,甚至險些失傳。《文淵閣書目》著録《詩胡一桂纂疏》一部,八册,後黄虞稷《千頃堂書目》則據之誤爲八卷,並誤書名爲“纂疏附録”,可知未見其書,而朱彝尊《經義考》及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時皆沿其誤。後錢大昕於寶山朱寄園家得見元刊二十卷本,方知《經義考》之誤。此書僅有元泰定刻本,現存兩部,其一爲汪啓淑、計光炘、陸心源等舊藏,後歸日本静嘉堂文庫;一爲毛氏汲古閣舊藏,先後歸張金吾愛日精廬、瞿鏞鐵琴銅劍樓,今藏國家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有題名《詩集傳附録纂疏》之明抄本一卷,實爲另一書[14]。故吴長元輯佚《詩傳注疏》時,雖標註胡一桂《詩集傳附録纂疏》,其實並未參考全書,甚至並未見到真正的《詩集傳附録纂疏》,故此書未被《詩傳通釋》轉引的數則亦不見於吴輯本。張金吾入藏元泰定刊本《詩集傳附録纂疏》之後,便已發現了這一點,《愛日精廬藏書志》提到:
(是書)所引謝疊山説,頗有出吴氏元長(按:當爲“長元”之誤)輯本外者。知吴氏雖列《纂疏》之名,實未見《纂疏》全書也。[15]
並舉《鵲巢》、《二子乘舟》、《破斧》等篇中所引謝疊山説爲例,皆吴輯本所未採者,這不能不説是吴輯本最大的遺憾。至於《詩經疏義》,雖係元代朱公遷撰成於至正七年,然此後又先後經明人王逢及王逢門人何英採衆説補入,王逢所補曰《輯録》,何英所補曰《增釋》。今核其書引謝氏説共66條,除卷五《魏風·園有桃》二章“此猶‘駕言出遊,以寫我憂’也”爲《疏義》所引外,其餘65條均爲王逢《輯録》所引。故嚴格意義上當屬明人纂注。《欽定詩經傳説彙纂》則是清康熙末年令王鴻緒等人仿《周易折中》體例所編,雍正五年編成,由内府刊行。此二書所引《詩傳注疏》自有所據,與《詩集傳附録纂疏》詳略不同,互有出入。此外,吴長元曾據清人徐與喬《初學辨體》輯得1條,見卷中《小雅·十月之交》。徐書共引謝氏説四處,或稱“疊山謝氏”,或稱“謝疊山”,或稱“謝氏”,極不統一。此條就其内容而言,前半與六章輯自《永樂大典》者同,唯後半部分文字有異,然大意相同,當係重出,不應單列一條。
今取元泰定四年劉君佐翠巖精舍刊《詩集傳附録纂疏》(簡稱《纂疏》),參考元至正年間刊《詩傳通釋》(簡稱《通釋》)、明嘉靖二年劉氏安正堂刊《詩經疏義》(簡稱《疏義》)、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欽定詩經傳説彙纂》(簡稱《纂説》)諸書,與吴長元輯本諸條相校,分類列出吴輯本存在的問題,或補遺,或存異,或正誤,希望能進一步完善《詩傳注疏》的輯本,對《詩經》學研究有所裨益。
一、補遺
1. 據《詩集傳附録纂疏》、《詩經疏義》新輯40條,其中《纂疏》輯出36條,《疏義》輯出4條,表列如下: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2. 《詩傳通釋》轉引《詩集傳附録纂疏》所引《詩傳注疏》時,往往在文字上有所删簡,吴輯本亦沿其略,故可據《詩集傳附録纂疏》對吴輯本相應條文進行補充,《疏義》、《纂説》亦偶有此類情況。今詳校諸書,表列於下: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二、存異
《纂疏》、《通釋》、《疏義》、《纂説》及吴輯本之間因所引《詩傳注疏》來源不同,存在一些異文,皆可通,故並存之。今詳列諸書文字異同於下: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三、正誤
1. 吴長元在抄録諸書時,偶爾會根據文意改動文字,或出現抄寫錯誤,今據《纂疏》、《通釋》、《疏義》、《纂説》等予以訂正,表列如下:
(續表)
2. 吴輯本標註輯佚出處時存在誤標與疏漏,今通過核對《纂疏》、《通釋》、《疏義》、《纂説》諸書原文,表列於下:
(續表)
3. 除上表卷十九《周頌·良耜》所列誤輯入非《詩傳注疏》文字外,吴輯本另有三處誤收:其一見卷一《召南·草蟲》三章,輯本、《通釋》、《纂説》均多出一段文字:
此既見之喜一節深一節也。[此詩每有三節,蟲鳴螽趯、采蕨采薇之時是一般意思,忡忡、惙惙、傷悲之時是一般意思,則降、則悦、則夷之時是一般意思。]
今核《纂疏》,則此段文字作“愚觀此詩,每章自有三節”云云,顯然係胡一桂語,而《詩傳通釋》誤以爲《詩傳注疏》文字收録,輯本與《纂説》皆沿襲其誤。另兩處則由於吴長元未其中眼真正的《詩集傳附録纂疏》,未能見到該書卷首所附《詩傳纂疏姓氏》,故誤將《詩集傳附録纂疏》所引兩條“謝氏曰”作爲謝枋得《詩傳注疏》佚文收入,即卷十六《大雅·文王》第七章:
《書》:“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宣昭也。堯衢室之歌,舜總章之訪,義問也。
《大明》第七章:
武王繼文王而爲西伯,亦自諸侯而起。
事實上,胡一桂所纂諸儒中有兩位謝氏,故謝枋得在書中一直被稱爲“疊山謝氏”,以示區别,另一位則只標作“謝氏”。《詩集傳附録纂疏》中此謝氏一共被徵引八次,其中卷十六《旱麓》第三章“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下所引:
謝氏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猶韓愈謂“魚川泳而鳥雲飛”,上下自然,各得其所也。詩人之意,言如此氣象,周家作人似之。
此條吕祖謙《吕氏家塾讀詩記》亦見徵引,出自謝良佐《上蔡語録》。則此謝氏或即謝良佐,與謝枋得實不相涉,切不可混爲一談。吴長元不知胡書有二謝氏,且朱公遷《詩經疏義》引謝枋得《詩傳注疏》時皆稱“謝氏”,吴長元可能受此影響,一時失察而誤收。
4. 據《詩傳疏義》,可正吴輯本一處誤置。其卷十一《雨無正》首章:
謝氏曰:仁覆閔下者,旻天也。今乃疾威如此,豈不爲斯民之慮乎?豈不爲斯民之謀乎?
此條原釋《雨無正》首章“旻天疾威,弗慮弗圖”一句,而吴輯本抄録時誤置於下卷《小旻》首章“旻天疾威,敷于下土”之下。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1] (清)朱彝尊《經義考》卷一一〇,第四頁,清乾隆間盧見曾刻本。
[2] (清)阮元《詩傳注疏三卷提要》,《揅經室外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200頁。
[3] (元)李源道《文節先生謝公神道碑》,《疊山集》卷十六,第十頁,《四部叢刊續編》景明本。
[4] (明)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録》卷上,第五頁,清乾隆知不足齋刻本。
[5]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經籍考》卷一七三,第二十二頁,明萬曆三十年松江府刊本。
[6] 吴長元校輯之書多交鮑廷博刊刻,如乾隆二十七年池北草堂刻本《清河書畫舫》、乾隆五十一年《斜川集》等,吴長元在江浙時二人亦曾一同訪書。
[7] (清)吴長元《詩傳注疏·弁言》,《詩傳注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第5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頁。
[8]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八十六集部,第二十一頁,清光緒萬卷樓藏本。
[9]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七十八集部,第十六頁。
[10] 《永樂大典》卷六六一,《永樂大典》第一册,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182頁。
[11] 四庫館輯《大典》佚書時,經清點,《大典》已缺失2422卷之多,而“詩”韻部分自卷六九八至七一九共二十二卷已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詩傳注疏》輯本的規模。
[12] (元)胡一桂《上疊山先生書》,《疊山集》卷十六,第一—五頁,《四部叢刊續編》影明本。
[13] (元)梁益《詩傳旁通》卷十,第十頁,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 見《詩集傳附録纂疏·整理説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頁。
[15] (清)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三經部,第十二頁,清光緒十三年吴縣靈芬閣集字版校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