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2016年10月的一天,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黄丽萍秘书长约我下午去研究会,说是有位加拿大研究《孙子兵法》的教授要到访研究会,让我也见见。我到达研究会后发现客人已到,一位是陈万华教授,一位是福景外国语学校的周学明老师,是他把陈教授引荐过来的。
经过相互介绍我才知道,陈教授原先是加拿大一所大学的副校长,现在已经荣休了。他在20世纪80年代曾写过一部英文版的《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现在想重写。因为他从小在中国香港地区长大,后来到加拿大求学、教学和生活,所以尽管中文口语很溜,但写作却要用英语。故此,他希望找到一位既懂得《孙子兵法》,又能协助他把英文文稿翻译成中文的合作者。因为听说深圳有个孙子兵法研究机构,就慕名而来了。刚好我曾经在中兴通讯国际部工作过三年,为此曾苦练过英语,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这件事情过后我也就没怎么细想了,但陈教授却很上心。他把自己以前的书籍邮寄过来,还把部分中文译稿也发了过来。2017年春节过后,陈教授乘着回国之际,再次来到研究会商讨出书事宜。我这才意识到他是一位非常认真、言出必行的学者。那天我们讨论了项目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法,以及团队分工。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智慧和那份激情。
在整个项目的分工中,我主要负责三件事情:一是把《孙子兵法》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二是把陈教授写的英文书稿翻译成中文;三是通过实例撰写本书的案例。任务和工作量还是比较重的。
其间,研究会的崔晓汉会长还专门问我工作难度大不大。我说难度大是大,但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首先,这是一位华侨学者的夙愿,他想把自己对《孙子兵法》的思考分享给国人。其次,他是一位西方经济学家,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孙子兵法》的专著。恰好,我本人也比较符合他的条件:第一是研究《孙子兵法》的;第二是做管理咨询的,懂企业管理;第三是英文水平还可以,至少底子还在。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也算是天赐良机,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崔会长听了我的解释,心中的些许疑虑消散了。崔会长说:“太好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啊!在中国孙子兵法界,我们深圳会以商业应用见长。这次能协助陈教授撰写一部《孙子兵法》与商业应用方面的专著,也是我们深圳会的一件大好事,甚至可以说,也是我们国内《孙子兵法》研究的一件大好事,希望你把这项工作承担好。”
从这一天开始,这本书的写作就算正式启动了。为了这一天,陈教授也许等了很久了,而我无疑是一位幸运者。也许的确如崔会长所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随后的翻译和案例编写过程中,陈教授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比如,在《孙子兵法》原文的选择方面,在陈教授的指导和深圳市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建议之下,我最终选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版本,同时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本),以及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孙子兵法新说》(吴如嵩著)。再比如,在案例编写方面,在陈教授的指导下,我精心筛选了相关管理实例,并参照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模板进行了案例编写。
通过与陈教授的合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孙子兵法》在构建中国管理科学方面的当代价值和重要意义。陈教授此前的合作者陈炳富教授,是我国的管理学泰斗、中国管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曾经指出:“当代最新的管理思想,都能在《孙子兵法》里找到痕迹。”陈炳富教授晚年一直致力于从《孙子兵法》中挖掘管理智慧,重构中国管理学科。
我还了解到,陈万华教授撰写本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试图从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审视《孙子兵法》在当代经济和管理中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因此,作为本书的译者,也作为一名管理咨询顾问,能通过与陈教授的合作,为中国管理科学的重构贡献绵薄之力,我深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