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心理咨询与督导实录·职场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STEP 2
规划职业生涯
——思考比尝试更重要

早在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曾对当年应届毕业的学生作了一次调查,内容是“人生目标”。在被调查的人群中,27%的人没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却短期的目标;而只剩3%的人拥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之后,大约在1995年,跟踪调查发现,3%拥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用了25年的时间,朝着某个既定方向不懈努力,几乎全部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成功人士;10%有清晰却短期目标的人也不错,不断实现理想,终于成为各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经济水准和社会名望都处于中上阶层;60%目标模糊者,无非是稳定安静地生活、工作着,并无特别成就,处于社会中下层;还剩下27%的人没有目标,过得比较不如意,常常会陷入抱怨的泥潭,抱怨谁?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世界“不肯给我们机会”。

这些人在毕业时的起点相似,境遇相近,可是,仅通过25年的发展变化,就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差异。哈佛大学的这份调查是为了告诉我们,25年前,有些人了解或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和“规划”就是他们的差距。

因此,思考必须在前,有了目标,再进行尝试。

找到最擅长的三件事

一个会展专业的大四女生,之前在一家做博物馆和展厅的公司实习,现在做社会化营销的实习。她对这两份工作的工作内容都不是很喜欢,和同事的关系也不太好,不知道要不要再换一家单位实习。

我们问:假如你现在来我这里找工作,能和我讲三件你最擅长做的事情或者你的三个优点吗?很明显她以前没考虑过这个,所以思考了很久后她说,我的工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比较沉稳,只要是感兴趣的工作,我的思维和创意涌现得比较多。

之后说到具体的创意和工作的核心产品时,这位女生说了很多,却令人不明白。

我们认为,这就相当于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她这些问题,想了解的是在几百万应届毕业生中她属于哪种情况,为什么可以被雇用。这个女生所给的答案相当于没有特长,一般有特长的人会很快并清楚地讲出来,比如过去得过什么奖、做出过什么成绩等,没有特长或特长不突出的人就会思考半天也讲不出来。

为了在毕业时更有把握,毕业生首先得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至少有个大概的方向。其次要尽快找一家对技能培养有用的公司,通过从事具体的工作或项目来快速培养自己的特长或技能,就业时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比如毕业生会做网站,应聘的时候可以告诉对方曾设计或参与设计过几个网站,这样用人单位才愿意用你。

若还处在大三或更早的阶段,就还有不少的时间可以准备,即便一时找不到擅长做的事情,那就想想什么兴趣或技能是自己愿意培养起来的。比如,有人喜欢辩论,就可以加入辩论队,在培养辩论技能时,很可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想做展览的话就去展览公司培养技能,想做服务就去服务型公司,想做翻译就去翻译公司或旅游公司。

而至于如人品好、工作认真负责等不是专业技能方面的,讲得越少越好,因为这些是最基本的。

回到大一,做“4年规划”,形成创造力

在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往往选择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人才,大多数用人单位不会愿意选一个不合适的人再来慢慢培养。如果毕业后想进电视台当主持人,就必须思考该如何实现。从大一开始就要进行训练。

主持人需要的技能是什么?肯定不光是好的形象,还必须有专业素养、快速反应能力、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善于策划主题、具有能带来高收视率的创意,还要善于对各方面资源进行协调。那么,在校园电视台或在大四实习阶段,是否已经有一定的积淀,有独立的作品可以拿出来?

在我们“能力包”里准备的工具越多,被看中的成功概率也就越大。要做节目主持人,除了语言好、脑筋灵活、有创意之外,如果还对国内外大事特别关注、对某个领域(如军事、互联网、美食或其他)特别熟悉,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当然都是加分的项目。

而面试前多做准备,也有利于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

这些都是越早计划越好。如果在大一就做“4年规划”,等到大三再做人生规划,方向就可能更为清晰。大一不能是漫无目的的,大学第一年重点是把必修课学好,并解决好如思乡等的情绪问题,第二年解决未来要做什么的规划问题,至少等到大三再考虑人生规划。

一般从22~25岁,大学毕业之初,最重要的是看准未来想要进入的行业,既有尝试,同时又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不要老做梦能够乘着直升机青云直上;25~28岁,已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个时候就需要深入熟悉相关业务知识,令自己更充实,更具备超强的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搜寻各种发展机会;30岁之后,具备了七八年的职场历练,同时也对所在行业有了独到认识,不会轻易被迷惑,也不会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那么,不妨把握机遇,争取稳步上升。工作5~10年时,还可能出现“换跑道”的想法,也许工作成绩挺好的,但感到缺乏活力、创造力以及新鲜感。为了迎接不可知的变化,除了当前的A计划外,最好还有B计划和C计划等。

比“尝试”更好的方法是“思考”,当然,指的并不是只想而不去做。你不知道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把所有的水果吃一遍再决定喜欢什么是一个办法,但效率很低。如果你先想明白自己喜欢吃酸的、甜的还是苦的,把水果分完类再尝则会更快。然后带着自己的想法再去咨询专业人士。

大一到大三——读书、辩论、学外语

大学前3年,在没有即时的经济压力和家庭负担的前提下,有四件事情值得努力去做。第一,应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第二,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定要多参加读书会并且选择阅读有用的书;第三,多进行辩论方面的训练,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第四,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如英语),未来才能在行业领域内与世界水平同步。

有些学生为了未来有更好的竞争实力,考虑大学期间多考一些证书,包括教师资格证、会计证,一是为了充实自己,二是为将来多拓展一些出路。我们也提醒大家:就业凭借的是能力而不是证书。

在大四求职时,毕业生发现人力资源(HR)经理都喜欢问:你所从事的最成功的项目是什么?

要知道,作为一个应届大学生,要说出一二三四五还真不容易。但“最成功的项目”,不局限于在社会上的公司、机关等单位所做的,学生在自己的学校、院系所做的也可划入“项目”之列。比如,在校团委或学生会做过学生干部,组织过一两个活动,甚至拉到过校外的赞助,这都是“项目”,可以显示你在团队中的组织、协调、沟通、整合能力。再如,帮助导师写书时找材料及做一些整理工作,需要组织师弟师妹,也需要自己做编辑,当然也是“项目”。而且“你所从事的项目”,不一定指完全由你主导的,有时你会参加一些学校的大项目,比如校庆等,负责一部分事务。

描述“所从事的最成功的项目”,需避免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谦虚,认为自己只是做辅助工作,不敢多说;二是过分张扬,不是自己干的也硬拉过来,人力资源经理火眼金睛,三问两问毕业生就会露馅,反而不好。比如,某一年某高校某系毕业生们找工作投简历,都对前来“设摊”的一家名企情有独钟,投过去五六份简历,里面出现了4位学生会主席和2位班长,令人力资源经理摇头叹气!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要尽量用好专业优势,一是主要专业,二是辅修专业或第二专业。在大学期间就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对于专业课没学的部分要及时补充学习,比如学新闻的人喜欢做营销,那就可以在在校期间补充学习相关的理论,从其他学院的老师那里获得有用的新知,这也是为了避免在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感到原本学习的专业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