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服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志愿精神与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志愿者”一词很流行,志愿服务活动也逐渐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志愿服务活动已日益经常化和大众化。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这些都说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被放在党政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中考虑,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志愿服务活动也必须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以期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持久和可持续,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应该承认,志愿服务活动最早来自也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宗教的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承认,中国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建立在西方宗教文化的基础上,而必须跟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相结合,这是它能够得以发展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什么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部分,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被剥削被压迫劳动群众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最终成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其次,马克思主义又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继承优秀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正确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严密而完整地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最后,马克思主义还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因而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上述三点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工具。

志愿服务活动所强调的,一是志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志愿服务活动是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所体现的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概括地说,就是一切为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是说,无论思考什么问题,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从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以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为最终目标。当然,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可能并不能够意识到自身的活动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也不一定把自己的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联系起来,但客观上,这种活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要求的。在探讨中国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时,我们必须强调这种一致性,把中国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中国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来,而不是把他们隔绝开来。这样,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才有进一步发展的源头,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才能够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社会主义就其本义来说,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观,这种理想的社会观是无数人所追求的和为之奋斗的。早在古希腊,就有“黄金时代”和“幸福岛”的说法,以及柏拉图对“理想国”的设计,这些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到16世纪,出现了以英国的莫尔、康帕内拉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温斯坦莱、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等人是17—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到19世纪初,在英、法两国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些思想是早期尚未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9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先进思想文化成果,创造性地进行理论研究,亲自领导了工人运动,总结了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证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人们头脑中臆想出来的产物,而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社会主义成为一种运动,这种运动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最终消灭阶级,使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社会获得真正的解放。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对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绝大多数人决不允许历史倒退。”[1]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时更明确指出:“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作为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在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志愿者活动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强调公平正义,提倡团结互助,追求平等友爱,注重共建共享。志愿服务及其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融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这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的。志愿精神是一种以关爱、互助为思想内核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志愿者活动,同样,志愿者活动也必须积极地参加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这是中国志愿者活动难得的机遇和兴旺发达的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大有可为。

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观是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完全一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政党。在价值观上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者,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创新者,在理论上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实践中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人的发展,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任何政党都有一个宗旨问题,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却是最为独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对党员的要求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我们党章中对党的宗旨的规定,实际上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明确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早在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明确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这是这个部队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这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特别说明这一点的是,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央专门做出六条规定:不给领导者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鼓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于1949年3月25日移驻北平(即北京)。路上,毛泽东异常兴奋,形象地把今后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的宏伟事业比作“进京赶考去”。怎样考出好成绩呢?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共产党人进北京是要继续干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共产主义。也就是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上升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为什么我们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这是由工人阶级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工人阶级的革命与历史上的革命有着本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革命,都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工人阶级的革命则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工人阶级的这种利益要求和运动目的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既然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也不追求特殊的利益,因而党就必须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

志愿服务活动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志愿者们贡献个人的时间、自己的精力为社会服务,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和。这些和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今日之中国社会已经突破了改革开放前的那种僵化、单一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论在经济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都已经多样化了。多样化的社会,必将存在着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只有多样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才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的多元诉求,成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目标追求。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在社会发展出现贫富差距的现实面前,大量的弱势群体期待人们的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就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纵观世界上某些执政党的兴衰史,可以看到,人心向背是决定的因素。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行动纲领必须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执政党必须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如果执政党不是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只代表少数人利益,或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狭隘小集团,这样的政党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就,是它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努力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志愿服务活动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志愿服务事业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志愿者身上体现了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志愿服务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走到今天需要推动全社会更多的人去认知和认同,需要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以机制建设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志愿服务活动要紧密结合主流意识形态,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发展契机,牢牢把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把这项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不断壮大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

(张荣臣)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208页。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