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 面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面花、面塑的发展历程

MIANHUA、MIANSU DE FAZHAN LICHENG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面花、面塑作为饮食文化的延伸,极具有代表性,朴实并带有浓厚的民间色彩。面花、面塑在民间俗称“花馍”、“面人”等,它们作为我国传统民俗观念的载体,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民俗生活,被运用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中,其中的面人艺术,相较于普通面塑有更强的观赏性。面花、面塑的起源与中国面食的发展息息相关。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关注农作物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到汉代,面食突破了仅仅作为食物的界定,开始用于祭祀等场合。这一突破使面食的性质发生了改变,除了是作为吃的食物,还可以是承载了信仰、观念的祭祀用品。我国的农业最早兴起于中原地区。在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时期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了解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线索,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文字发明及规范化使用后,许多文献记录了我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如汉代陆贾《新语·道基》中有:“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这一段文字描述了先民最早是以食野生动物、穿动物皮毛为生,直到神农认为这种方式难以维持人们的生活,便教他们食五谷,过去的生活方式才得以改变。这一转变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开始。文中所说的“五谷”是指黍(shǔ,我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其子实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稷(jì,起源于我国北方,《说文》曰:“稷,斋也。五谷之长”)、麦、菽(shū,豆类的总称)、麻(麻子,一种形似芝麻的农作物)。五谷为我国面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诗经·周颂·思文》《周颂·思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主要歌颂后稷养民之功,创作于西周时期。说:“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文章大意为:追思先祖后稷的功德,丝毫无愧于配享上天。养育了我们亿万民众,无比恩惠谁不铭刻心田?留给我们优良麦种,天命用以保证百族绵延。农耕不必分彼此疆界,全国推广农政共建乐园。这是怀念周族祖先后稷生民之德的乐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粮食的重要性。商周到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谷物的品种和产量都有所增加。在这期间虽然几经战乱,统治者不断变更,但人们的认识和种植经验得到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人们对食物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到汉代,麦类作物在北方广泛种植,以至麦类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用于食物加工的工具如石磨等不断改进,同时通过今天所说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增加了与域外各族、各国的交流,其他地区、民族的面食制作方法传入,使中国主食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面类食品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汉代,年节等民俗活动开始形成,围绕着年节的民俗活动日趋丰富,年节仪式中的傩文化也逐渐形成,这极大地推进了民间美术的形成和发展。面花、面塑亦如此,《中国大百科全书 ——轻工卷》中写道:“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便以面团塑成鬼怪头部形象”,可见当时的面食开始出现在民间祭祀活动中。

魏晋南北朝到唐代是面花的发展初期,作为食用的面食制作方法和造型得到了丰富,作为祭祀用的面花制作也更为细腻,一些面花同时具备了祭祀和食用的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面食种类丰富,北魏贾思勰著的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544年)。系统地总结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等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土壤与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记载了面食的具体制作方法,当时称作“饼法”,有数十种之多。西晋束皙作的《饼赋》中有“尔乃重罗之面,尘飞白雪”的描述,就是写一种称为“重罗面”的面食,重罗即用细罗筛筛过两次的面,其质较细。可见,当时人们开始对面食所用的材料、配制和制作方法有所研究,并加以记录。隋唐时期,面花、面塑逐渐形成,其民俗内涵在此时期也有明显的显现,开始向祭祀、装饰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面花、面塑开始生产。宋代王谠在记录唐代政治、风俗的《唐语林》《唐语林》:王谠撰,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共8卷。此书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一书中记录道:“宴诸司以面及之类,染作颜色,用像豚肩(猪腿)、羊、脍炙之属,皆逼真也。”显然,这里提到的面食已经有了“塑”的成分,用面塑造不同的造型,形象逼真。唐代封演著的《封氏闻见记 ·道祭》中记载:“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面之属。”文中记载的面塑代替了传统民间祭祀、殉葬等仪式中使用的祭祀品木俑、陶俑。除了文献记录外,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了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墓葬,其中出土了一组制作面食的女佣和多个遗存较为完好的食物随葬品,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古老的面塑实物资料。制作面食的女俑身穿短襦和长裙,头梳高髻。有女俑双手握杵,站立在石臼旁作舂粮状;有女俑两膝着地,双手捧一簸箕,清除粮中杂质;有女俑左手扶着磨盘作填加状,右手把住磨棒,正在磨面粉;还有女佣双手按住擀面杖作擀饼状。通过女佣不同的造型和道具,鲜明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人们制作面食的情形。除此之外,还出土了饺子、馕、饼、麻花等多种类型的面食以及造型别致的花式点心,如梅花式点心、菊花式点心、四棱式点心、四瓣花纹点心、八瓣花纹点心、叶形面点等。

彩塑女佣 唐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彩绘舂米女俑 唐 高13.5厘米;彩绘簸粮女俑 唐 高10.8厘米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饺子 唐 长6厘米 宽2.3厘米1960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花式糕点 唐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宝相花纹月饼 唐 直径约6.5厘米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发展到宋代、元代,面花、面塑艺术已逐渐成熟,并且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面食的制作和塑造的形象都不尽相同。在诸多文献中有关于面塑的记载,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为开封市)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记载了当时东京汴梁地区大量的风俗面食,并伴随有丰富的民俗。文中说道:“都人重九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更相馈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钉果实,如石榴籽、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此段文字介绍了宋代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习惯,人们用面粉制作糕点相互赠送,还用面粉做成狮子、蛮王的形状,放置在糕上,称为“狮蛮”。此处的重阳糕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可食用的东西,作为节日风俗用品,蕴含了深沉的文化内涵。《东京梦华录》关于七夕的记述中有:“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此处的“笑靥儿”为宋代流行的食品,文中提到的“介胄者”指武士,即果实中有一些武士造型如门神一般。吴自牧的《梦粱录》《梦粱录》:全书共20卷,介绍了南宋(1127—1279年)都城临安的城市风貌。中也记载了:“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除此之外,书中还记录了面花、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结婚、祝寿等喜庆日子以及作为贡品用于祭祀、献神等场合。如书中关于“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的描写:“都城士庶,自仲春下浣,答赛心愫,或专献信香者,或答重囚戴枷者,或诸行铺户以异果名花、精巧面食呈献者……”时至元代,虽然经过了改朝换代,但在民俗活动中面花、面塑依然保存了其特殊的文化涵义。元代忽思慧著的中医古籍《饮膳正要》《饮膳正要》:成书于1330年,全书共3卷。卷一为饮食的诸般禁忌,聚珍品馔。卷二为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为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卷一聚珍异馔中有一篇为剪花馒头,文中记录:“内容: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陈皮(各切细)。上件,依法入料物、盐、酱拌馅,包馒头,用剪子剪诸般花样(用剪子在馒头的外皮上剪出各种花样),蒸。用胭脂染花。”

明、清时期面花已十分流行,制作面花的技艺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并逐渐完善,使得面花的品种更为丰富,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时,节日面花艺术仍然占据主要位置,民间习俗为面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土壤和空气,最终使面塑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类。面花、面塑艺术也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特征,承载了不同的民俗价值。更有一部分面塑逐渐脱离食用、祭祀功能转向观赏性作品,开始演变成单纯的民间工艺品,一些面塑艺人身背工具箱开始奔波于繁华闹市,制作供人们把玩的面塑。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山东曹州(现为菏泽)等地出现了糯米粉捏面人,俗称“江米人”,并影响了北京、上海等地观赏性面塑艺术的发展。

山西礼馍枣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面花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在部分地区,面花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塑、面花艺术过去因为各种原因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现在它又以各种方式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的面塑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实用性的、在民俗活动中有具体民俗涵义的面花。这类面花、面塑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有可食用的,也有仅仅作为祭祀或其他用途而不可食用的。且与岁时节令密不可分,如春节的面塑、清明节的寒燕面塑、七月十五的面羊儿等。另一种是用于收藏或观赏的面塑、面人,这类面塑深受文人艺术的影响,内容和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表现手法更为细腻。此类面塑通常不可食用,更多追求的是面塑的造型所呈现出的意境。如今,我们重新观看、欣赏这种在不断发展的传统民间艺术,并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感受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

辕门斩子高14厘米宽22厘米1980年作冯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