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知道答案:如何成为被机遇善待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你的过去是如何让你不自信的?

“事实”和“观点”分不清楚

Lisa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市场部助理,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是每一次升职加薪,她都是那个“被遗忘的员工”。虽然心里非常压抑,愤怒,可是她的愤怒却总是会针对自己,怪责自己没专业能力,不够优秀,认为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她寄希望于终有一天公司领导注意到她,给她机会。

有一次咨询,我请她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罗列出来,不论大小。讨论之后,她发现,她居然写满了一张A4纸。我问她,这样看来,你为公司做了很多贡献啊,你为什么一直认为得不到升职加薪是因为自己专业能力有问题?

Lisa的答案是:“从小我妈和我爸就说我是一个低能儿。上学后,大家也都这么说,让我觉得自己就是很没用。”

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问题就在于,“我是一个没用的人”这个想法对于Lisa来说就是一个事实。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什么是“事实”,什么又是“观点”呢?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事实”是一个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具备真实性的概念。换言之,我们可以用客观的证据来证明一个“事实”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地球是圆的,就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公理常识。从心理角度分析,一旦一个信息被我们的大脑判断为“事实”,我们不仅不会质疑它,还把它自动归纳为和自己相关性高的信息。同时自动默认既然这是“事实”,那它一定是有证据支持的,便不去探究这些“证据”的合理性。此时的大脑就像是好客的主人家那样,毫不迟疑地把认定为事实的内容吸收进自己的资料库里以备今后调用。

德国的认知科学家Abraham和同事们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个现象。当我们的大脑处理那些被认为是事实类的信息时,会启动大脑默认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前内侧前额叶(anterior medial prefrontal-amPFC)以及后扣带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ices-PCC)区。而该区域处理信息的模式往往是自动信息处理方式,就是说,大脑会让自己更“轻松”地接受这样的信息,给它们发放更高级别的通行证,就好像放进来自己无比信任的熟人,一旦日后有需要,也会首先调取这些信息作为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与此同时,如果大脑在运行这类信息处理系统时,还可能存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情况(Abraham & Von Cramon, 2009)。比如,一边收听电视新闻,一边思考自己稍后的工作安排,如果收听到自己认为重要的新闻信息就会被当作“事实”存储在知识库里以备必要时取用。比如,清晨洗漱时听到新闻报道说交通主干道因国际展会暂时被管制,自己就会在出门前调取这个事实信息,上班时避开交通主干道。

而“观点”则是指我们在脑海中对特定的事情或者人物,形成的一个暂时性的、通过自己的评估判断得出来的结果。观点是有流动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观点会随着我们对事件或者人物的观察,相应信息的输入方式(例如,肯定句还是疑问句)发生改变,并且随着不断搜集新的信息,进一步验证和修改自己的观点。

从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上来看,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来看待、处理被判断为“观点”的信息。我们会启动更加广泛复杂的大脑区域,以更加活跃的状态来分辨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它与我们的关联性。所以说,我们的大脑对待处理那些被判定为“观点”的信息时,更为“勤劳”。同时,“观点”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是非常主观的。这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人,你和你的朋友很可能会产生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比如,你认为长头发的女孩子更好看,这是你的观点,而你的朋友喜欢短头发的姑娘,所以他不会对你心仪的对象感兴趣。

观点和事实的不同,生活中处处可见。

比如,你向一个朋友介绍自己 “我是独生女”,朋友会认为这是一个“事实”,因为他默认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用客观方式(你家的户口本)证明这句话。而听到一个人说“我要是独生女该多好啊”,这个感叹句表达的是期望,此时我们的大脑会调动分析功能来判断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观点”而不是“事实”。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一旦被大脑归类为“事实”,是很难被改变的,除非我们调动自己的思维去质疑,找客观证据来推翻它。比如,在刚才的例子中,“独生女”朋友正好和另外一个跟她长得非常相像的姑娘一起出现在你面前,当她向你介绍自己是“独生女”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感到困惑—— “那个和你长得真像的姑娘是谁?”困惑感不会让你的大脑立刻把她说的话归类于“事实”,而是等到困惑得以解答之后再定夺这句话的真实性,与此同时,“独生女”的自我介绍会被当作“观点”暂时存储在待定信息范围内。

“观点”的暂时性和不固定性,这两个特点会让我们在理解自身、他人和环境中的一切时,保持着积极活跃的思考状态。比如,感叹自己若是独生女该多好的女孩子,会引发我们联想她是不是刚刚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闹了矛盾?那么,等他们把矛盾解决了,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的时候,她也可能感慨“我有这么多兄弟姐妹,真好,让我一点都不孤单”。所以说,当大脑面对被认定是“观点”的信息时,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判断力等丰富的头脑活动都被激发出来,让我们对了解现象产生更多的意愿和兴趣。

在本小节一开始就讨论“事实”和“观点”的区别,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评价,或者我们了解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所有的这些都可能只是“观点”,而不是“事实”。但许多人会把这些看法和评价不加区分地看作是“事实”而不去质疑,导致我们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认知产生偏差。

现在,请用半分钟的时间,翻到之前做的自我描述,用刚才介绍的区分事实和观点的方法,分辨一下自己写下来的表述中,哪些属于“事实”,可以找到客观存在的、不容置疑的证据;哪些仅仅属于“观点”,具有暂时性、主观性的特点。

好,接下来,我们讨论这些不客观的看法和观点都是怎么形成的。

你如何定义那些让自己难过的经历

我们无法回避自己的过去,我们今天所有的看法、观点都是从我们过去的经历、一点一滴的自我体会中累积得来的。这种积累,其实就是我们学习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学习过程,在大多数时间里,是以一种被动输入的方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会不断地从环境中得到关于自己是谁、表现得好不好等各种各样的信息反馈,并从这些反馈的内容中逐渐塑造出自我认知和自己的世界观。但在成长过程的初期,即我们处于孩童时代时,更是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外界的反馈信息,而此时的自己却因缺乏或还不具备自主分辨、判断和选择这些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一些被动输入的自我认知。

根据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1977)在他的经典著作《社会学习原理》中的解释,孩子通过环境中的“榜样”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自然知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这些“榜样”包括他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一切源头。比如,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起玩耍的伙伴、学校的老师,以及自己所在的小的或者大的社会环境,等等。所以,如果自我认知呈现出比较负面、消极的现象,那么可以推断,我们在成长初期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体验,以及接收到来自外界环境的负面反馈,才会让一个人逐步形成这些负面感受和自我认知的。

那么这些负面的和消极的体验或者外界环境的负面反馈,都包含哪些方面呢?

首先,关于个体体验方面,这里主要提及被惩罚、忽视,或者被虐待的经历。

成长初期的经历会深深地影响一个人在成年后如何看待自己。在童年时代,如果孩子常常被体罚,并且体罚者就是自己的长期照顾者,而如果这个长期照顾者又长期情绪或行为不稳定,对孩子进行莫名其妙的殴打或者语言暴力,让孩子遭受异常恐惧的心理体验的话,孩子会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从而形成早期的情感和心理疤痕。

更具体地讲,幼小的孩子在不具备成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时候,他为了生存,只能不断地去迎合他人,修正自己在规则制定者眼中的形象,同时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地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而压抑的极致,就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同那个惩罚、忽视,甚至虐待自己的人。当他对孩子说,我惩罚你是因为你不听话,你不乖,或者你笨,等等,孩子把这些话当作“事实”默记下来,沿用这样的想法来看待自己,形成负面的自我认知。

接下来,我想简单提一下“被忽视”的伤害。

被忽视的感觉对孩子的影响更为复杂,因为它不像受到身体或者语言暴力对待那样,给孩子带来清晰的感受,从而判断自己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避免继续被暴力对待。对于这个复杂的心理课题,如果大家感兴趣,我推荐Jonice Webb博士的书《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可以帮助大家做深度了解。

被忽视与其他惩罚所带来的伤害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它造成孩子对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产生更深的质疑。相对于在打骂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来说,虽然他们经历暴力,可是暴力依然是一种回应、反馈,孩子可能会因为承受这些相对“稳定”的极端负面的反馈,而产生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负面自我认知,例如“我笨,我不够好”,并且可能会通过努力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也可能会早早地因认定自己能力有限而选择放弃,失去积极拼搏的动力。所以在负面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人生结果会因人而异,因其承受的负面经历的程度而异。但,父母忽视行为的核心后果是,父母看不到孩子的感受,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也感受不到自己能得到外界回应,从而怀疑自己的一切感知,无法建立起坚定的自我信念。

举例来说,一个女孩子比较内向害羞,她的爸爸不顾孩子的感受,命令孩子必须活泼外向,见了人就打招呼。孩子没有做到让父亲满意,经常被批评。父亲不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内向害羞的,是个性使然,还是有过不良社交活动经历导致恐惧社交,就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标准行事,忽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和思想活动。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去觉察、听从自己的感受,只因知道自己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而形成无数个自己不够好的答案,比如,“我不该是内向的人”“我太胆小怕事”,等等。孩子也无法确认这些答案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更不会知道从何改进。相反,如果爸爸正视女儿的情感感受,理解女儿的困难,比如,得知女儿害羞是因为幼儿园里的老师过于严厉,影响了女儿对其他成年人的信任度,导致女儿不愿接触陌生的大人。发现了问题的根源,爸爸就可以和幼儿园管理人员沟通,改善老师和孩子的沟通质量,同时和女儿一起阅读儿童绘本,帮助女儿建立与人相处的信心,从而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减缓并且处理好她的害羞情绪。

其次,常见的负面消极体验还有童年时被当作“情感垃圾筒”或者其他人情绪发泄对象的体验。

照顾者因为自己不具备很好的个人情绪管理能力,或者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将孩子当作可以聊天的对象。比如,大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听起来很感人,但这句话有一层意思是,女儿和妈妈之间一定能说体己话,可以成为彼此的情感支持。这个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它需要建立在女儿与母亲都情感成熟、心理成熟的前提条件下。可事实是,许多照顾者会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生活中的不满、情感上的困惑说给孩子听,尤其是把自己对伴侣的不满向孩子倾诉,让孩子选边站,甚至发泄情绪给孩子。孩子年纪小,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人的倾诉和宣泄,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感受和想法。比如,我应该有能力解决大人的问题,但我太笨了,不会处理,我需要对大人的不幸负责。

可是,孩子,又怎能负起责任去解决成人面临的问题啊。

第三个负面体验来自一个人过去的生活环境。

这里的环境内容包括原生家庭、学校的老师同学、自己平时玩耍的伙伴,以及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状况。如果原生家庭里有一位过度挑剔、苛责的家长,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自尊水平。比如,常常听到“隔壁家的孩子就是比你厉害”,或者当你考试成绩突破了自己的平时水平,却仍然得不到家长的鼓励,这些都是家庭对孩子过度挑剔的表现。

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一直是引发孩子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源头。回忆起学生时代,是不是每次发成绩单的时候都十分紧张、忐忑?一旦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害怕被家长责备,被周围人看不起?其实,一个人在某些传统学科上的表现并不出色,但有自己擅长的技能或者感兴趣的方向,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都应该得到正视和鼓励,让自己在这个领域能有所发展。但是大家都在以传统学科的成绩论英雄,学生们当然也会被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影响,因为自己的语数英成绩不好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潜力。

在孩子的小朋友圈子里,同样是这样:在集体和互动中能否感受到被重视和被接纳,是我们建立自尊心体验的一个基础。对别人好,对别人的要求有求必应,但是最后还是被伙伴们冷落、忽略,仿佛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被别人记住,从而产生“我做了这么多,还不能被接受,我是不是不够好?”“我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等等这一类很典型的低自尊心态。

最后,让我们客观地了解一下,一个人弱势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对待财富态度的大环境,是如何在他建立自我认知时产生负面影响的。这里,我会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常提及的名词“社会经济地位指标”(Social Economic Status)来解释这个问题。根据研究发现,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未来生活中的幸福指数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Sowislo& Orth, 2013)。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有关人生幸福的其他指数也相应越高。同时,环境中其他人对待SES指标较高的人也更为友善。

看过一个引发争议的公益广告,内容是广告策划人员让一个8岁左右的小女孩首先装扮成非常贫穷、无助的样子,在一个闹市的咖啡厅寻求大人们的帮助。整个过程通过隐藏的录影设备进行实时播放,让观众观察大家的反应。结果,大多数的人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希望小女孩快点走开。这个实验持续了2个小时后,广告策划人员让小女孩装扮得光鲜靓丽,手里还拿了一个洋娃娃,回到咖啡厅寻求帮助。这一次,录影机记录了有许多人伸出了援手,他们很友善地问她出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

实验结束,广告策划人员采访小女孩,她刚刚什么感觉?她眼里含着泪水告诉大家,她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对待她的态度会如此不同?她什么都没有变,只是换了衣服。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性的弱点:人们在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对另外一个人友善时,会首先考虑到给予帮助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对方给自己带来的是麻烦还是好处?换一句话说,人们会想,对他人友善的结果不会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者付出代价,就更愿意施以援手。

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曾提出过一个词,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核心就包括了实验里呈现的现象。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所有人或者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这并非我们讨论人性弱点的目的。这个世界上的确会有以这种原则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人,所以当感受到周围人不太友善时,很有可能是你遇到了以貌取人的人,对方通过快速审视你的社会经济地位,认为你对他不具备利用价值,或者判断和你交往可能给他带来麻烦而不是好处,就不想花时间和精力善待你,和你建立关系。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的确会影响我们如何去看待和评价自己。

那么,那些比较幸运,没有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多打击和挫折的人,就一定不是个低自尊的人吗?其实,顺利的童年成长过程和环境并不能保证他成为低自尊心理的绝缘体。心理学借用了一个医学上形容症状的名词“迟发性”来描述这个现象。

一个人可以从小在一个很和谐的环境中长大,可是当他不得不脱离这个环境,就像离开了温室保护的花朵一样,很难一下子就适应外界变化莫测的人际关系,如果此时又得不到及时帮助和心理疏导的话,他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负面感受和认知。

练习

现在,请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都有哪些经历让你产生了比较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把自己想到的方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过去的一切,为何影响我们至今?

好,我们现在讨论一下为什么过去发生的事情影响力会这么强大,直到今天还在动摇着自己的信心,阻碍我们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是,过去的经历会塑造出一系列深植于我们内心的关于自己的“核心负面认知”。这个词我们会在后面的内容中不断提及,会进一步分析它的构成部分、发展过程和它在我们生活中得以维持巩固的原因。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子不断地遭受惩罚,甚至被虐待,听到类似“你是个没用的东西,你永远成就不了任何事情,没有人喜欢你”这样的话,同时又在环境中感受不到被爱和被关注,那么他就会逐渐把类似“我是一个没人喜欢的人,我永远不够好,我一点用都没有”这种想法当作是定义自己是谁的“核心事实”。在未来的生活中,哪怕他拼尽全力证明给周围的人和自己看“我也有价值”,也难以对抗自己心里根深蒂固的核心负面认知。可以想象,当他努力取得成就时,他对自己成功的认识和接纳也是非常脆弱的,周围人一句挑剔的话就能把这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绩化为虚有,把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自信清零。例如,一个人克服演讲恐惧,成功完成了一场演讲比赛,评委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但是朋友说“你站在台上的样子还挺的”,他便顿时沮丧,觉得评委只是评分标准不高,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依然是大家眼里的那个很的人,从而失去了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动力。

练习

请回忆一下,你对自己说过哪些从根本上否定自己的话?

周围的人经常用什么样的话语否定、贬低你?

请把它们写下来,在之后的内容中,我们会进一步讨论理解、分析,并最终修正这些负面认知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复习

前面我们讨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经历如何逐渐塑造了低自尊的自我认知。

我们从心理学上的概念:如何正确区分“事实”和“观点”来入手。

请你积极调动自己独立思考的力量,在你对现象、对人、对自己产生任何一个想法时,先想一想:这件事或者说法,到底是客观“事实”还是只是一个“观点”?如何证明自己对它的判断是正确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或者“反驳”这个判断?不加思考,全盘接受自己感知到的一切,就等于把外来的信息当作无可辩驳的“事实”强加给自己,受其影响。当“观点”被自己或他人定性为“事实”的时候,它就夺走了我们的客观判断力,让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越远,从而在面对这些观点时变得无能为力,它直接影响到我们自尊水平的高低与稳定。

分辩是“事实”还是“观点”,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给过去的负面经历分类,当然,这个分类标准无法把每一个人的负面经历全部囊括,不过,利用类似这样的客观的、系统的思考方法,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经历,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导致自己低自尊的根源。

我们还讨论了低自尊带来的影响,并多次提及“核心负面认知”这个概念。“核心负面认知”是我们每个人心里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最核心的负面看法。它有咒语一般的力量,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有可能主宰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