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倬尔的画》序
画家年方十五岁,姓张,名倬尔。我猜想,他的长辈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就是期望他卓尔不群,有卓越不凡的人生历程。如此看来,他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确实达到了长辈们的期许,证据之一就是这本画册。
这本画册是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奖项垫底的,这当中就包括分量很重的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的金奖,这使这本出自少年之手的画册显得沉甸甸的。收录在画册中的作品,如同一条蹦蹦跳跳着欢乐前行的小河,真实映现着一个男孩子从八岁到十五岁的眼睛、画笔和心灵。那些稚拙的儿童画,袒露着他的天真童趣;那些写生习作,展现着他的敏悟勤奋;那些构图奇谲的水彩,反映着他丰富的想象力;而那些色彩鲜艳的油画,则标志着他对描绘对象的逐步深入的思考和日渐成熟的技法运用。倬尔似乎天生就对色彩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和大胆的驾驭能力,全凭着一种直觉设色取景,大红大绿,亮黄艳紫,到了他的手里,都可以协调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旋律。这一点绝不是一般学画的孩子所能做到的。我想,这很可能与他的音乐世家的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倬尔本来是个音乐家的苗子,三岁就开始跟身为大提琴演奏家的母亲练琴,他最早获得的奖项也是音乐演奏奖。然而,冥冥中的艺术之神却在他八岁时把他的人生路标稍稍扭了一下,竟把这个音乐苗子移栽到绘画的苗圃里,在那些辛勤园丁的悉心栽培下,这个苗子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茁壮成长起来。与没有音乐背景的孩子相比,他对绘画语言的领悟力显然更为直接顺畅,比如什么是色彩的构成,什么是绘画的韵律,什么是作品的主旋律,什么是抽象的美感……举凡这些很难被十几岁的孩子所理解的艺术要素,到了他那里却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解上的障碍。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在诸多艺术领域中,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而中国绘画则很早就脱离了具象,进而形成了“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艺术传统。在西方,绘画中的抽象元素,在20世纪之后也越来越多地融汇进来,成为现代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读倬尔近期的油画,会发现非常明显的抽象意味,这完全不是那种初学者因为造型能力的局限所形成的生涩与笨拙,而是精心设计与认真调配出来的,最典型的就是根据圣桑的交响套曲《动物狂欢节》绘制的组画。由此发端,他开始有意识地“画音乐”,用形象的画面来表现这种最抽象的艺术。我们且不要讲他画得如何,单说这个想法,就很有创意、很有勇气、很张倬尔。
我毫不怀疑他能画得很好,因为音乐与绘画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西方的画家康定斯基早在一百年前就把作曲家勋伯格的和声理论用于绘画,让点、线、面成为色彩的音符,从而使他的绘画成为“色彩交响诗”;东方的画家宗炳则在一千年以前就对着山水画弹琴,“欲令众山皆响”;而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得天独厚的音乐苗子张倬尔,依仗着童年练就的音乐童子功,当他拿起画笔弹奏他的“色彩交响诗”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灵深处一定是五音繁错、弦管悠扬的,旋律化为韵律,色彩化为音画,赤橙黄绿化为天章云锦,少年思无邪的纯真化为可视、可见、可思、可悟的“天籁”。虽说要在画面上完美地表现如此高妙的境界,还需要假以时日,还需要在艺术之路上艰辛探索,或许在长途跋涉中还会遇到很多曲折和坎坷,但是,我们今天毕竟已经看到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这些不凡的习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他的远大而辉煌的未来报以热望呢?
倬尔,我们期待着你未来的辉煌,路途尚远,你可要做好准备啊!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