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供餐计划实施效益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学校供餐计划产生的综合影响——理论分析

传统学校供餐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受教育机会,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强化社会保障作用。在此基础上,农校结合供餐计划的实施目的增加了对本地小农生活及地区农业发展的关注。由上面的供应链逻辑框架分析可知,这四个实施目的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图1-4绘制了学校供餐计划与四个目标之间的相互影响。

图1-4 学校供餐计划与四个实施目的之间的关系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学校供餐计划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学校供餐计划通过提高出勤率、入学率、巩固率,降低辍学率,促进性别平等,强化学生表现等途径,直接对教育产出产生积极影响。而教育部门则为供餐计划的推行提供了基础设施及干预通道。

学校供餐计划与营养之间的关系:学校供餐计划改善了学生营养状况;而营养部门为供餐计划提供了如除虫、饮用水、营养教育等干预项目作为补充,提升计划实施成效,提高居民营养意识。

学校供餐计划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学校供餐计划通过为当地农业提供稳定的可预期需求,为当地小农提供参与途径,提高了当地农业的多样化发展。而农业发展进一步为学校供餐提供了高质足量的产品。

学校供餐计划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学校供餐计划提高了当地劳动力需求,通过价值转移及其乘积效应增加了当地居民家庭收入,并通过接受教育、改善营养、发展农业、降低性别差异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多重效果均对社会保障产生积极影响。而社会保障也通过提供稳定的社会局势、充足的劳动力及社区参与,为供餐计划推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此外,四个实施目的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促进作用。如教育和营养之间,提高营养可以增强学生体质,降低因疾病引起的缺勤现象,从而增加在校学习时间;提高学生营养可以增强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增加学习实践,提高学习质量,二者又会产生乘积效应。而教育为营养干预及营养知识传播提供了基础设施及通道,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营养意识越高。对于营养与农业之间也存在互利关系。提高营养知识以及营养意识,一定程度上可增进当地居民的饮食多样化,进而对当地农业多样化发展提出了需求。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各项营养卫生干预,可提高当地居民的营养健康状态。营养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和农业、社会保障与教育等实施目的之间的互利作用不属于本节的研究范围,此处暂不赘述。

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影响评估,下面分别对学生供餐计划的四个实施目的进行逻辑框架分析,并构建评估指标框架。下文中进行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供餐计划的实施环境稳定,并且各项政策按照计划规定稳步推进。

1.学校供餐计划对教育的影响

学校供餐计划在教育领域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整体产出。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增加接受教育的时间,及提高学习的质量这两大途径来实现的,若二者产生乘积效应,则会进一步扩大供餐计划对教育的影响。

要增加接受教育的时间,首先要做到学龄儿童愿意并且能够上学。影响学龄儿童是否能够上学的因素很多,在家庭层面上往往取决于上学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权衡结果。送学龄儿童去上学的成本主要有学杂费、这部分费用的机会成本,以及去上学产生的机会成本。目前大部分国家均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且对于各类杂费的收取也逐渐减少项目及金额,从而主要的成本便是上学产生的机会成本。在低收入家庭中,学龄儿童也被视为劳动力,需要参加家务劳作减轻家庭负担,或者进行养殖种植及外出打工赚取家用。对于女童而言这种情况更甚,并且该项机会成本将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学校供餐计划通过为在校学生提供营养餐食,解决了孩子的吃饭问题,强调了能量及营养元素的摄入,增强了孩子的体能,使家庭看到了孩子身体状况的明显改善,并对孩子日后的预期工作收入提升有所保障。此外,学校供餐为家庭节省了孩子的伙食费用,餐食按照市场价格转换可以视为对于家庭收入的价值转移。家庭可以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生活支出或有效投资,如购买生产原材料、化肥或提高产量的技能培训等。同时,女性家长可从照看孩子的日常中抽身,外出劳作或务工,进一步提高家庭收入。对于学龄儿童自身而言,可以获得比在家吃得好、有同龄人陪伴、能够了解新知识等多方收益。当然,要明确家庭和学龄儿童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还需要其他各类教育质量提升类工程的协同作用,如学校基础设施类改造工程、师资培训类计划、校园安全建设类工程等。

要提高学习的质量则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学校供餐计划通过给学生提供营养餐食(部分国家和地区提供经过了微量元素强化的营养餐食)保证了学生热量的摄入,减少了短期饥饿带来的负面影响。某些微量元素对于大脑的发育和情绪的控制具有决定作用,通过享用学校餐食,学生饮食中摄入的微量元素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并配合其他健康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及认知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表1-1中列出了学校供餐计划对教育的影响逻辑框架分析,图1-5进行了逻辑框架绘制。

表1-1 学校供餐计划对教育的影响逻辑框架分析

图1-5 学校供餐计划对教育影响的逻辑框架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2.学校供餐计划对营养的影响

学校供餐计划在营养领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营养状态。这一终极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群体的营养状况、家庭内部产生的溢出效应,以及价值转移带来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三大途径来实现的。

对于提高学生群体的营养状况,通过为学生提供对三大营养素科学配制的餐食(包括进行微量元素强化的食物),保障学生的热量和微量元素摄入。由于贫困地区学生长期的不健康饮食,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还可通过进行其他的健康干预项目(如除虫、饮用水计划等),加强体育锻炼,发挥协同作用提升学生的营养状况。当前各国和地区开展的学校供餐计划中均将营养教育列入了实施措施,号召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授。

对于家庭内部产生的溢出效应,可以分为营养知识产生的溢出效应及“带回家的口粮”产生的溢出效应。营养知识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学校接受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建立营养意识,回家后与家人的交流中会产生信息传递;对于当地社区参与度的提升,学生家长通过参与食材的种植和养殖,在供餐企业或学校食堂务工等途径,也将接受更多更全面的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部分低收入水平国家的学校供餐计划为了吸引更多的学龄儿童入学,定期发放特定数量的主食和调味品;这部分“带回家的口粮”对于学生所在家庭成员的营养状态也将产生明显提升。

这里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单指由于学校提供餐食使得家庭少支出的膳食费用,也称为价值转移部分,一般用学校餐食所用食材的市场价来衡量。节约的这部分支出可用于购买更多的食材给其他家庭成员食用,增加了饮食数量和种类。

表1-2中列出了学校供餐计划对教育的影响逻辑框架分析,图1-6进行了逻辑框架绘制。

表1-2 学校供餐计划对营养影响的逻辑框架分析

图1-6 学校供餐计划对营养影响的逻辑框架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3.学校供餐计划对农业的影响

学校供餐计划在农业领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本地小农的生产力和收益,以及促进本地农业多样化发展两大途径来实现的。

对于提高本地小农的生产力和收益,通过提升小农在学校供餐计划中的参与程度,使其获得稳定的可预期收入。由于教育部门预先统计学校供餐计划所需食材的数量和种类,对于农业、渔业和养殖业而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需求来源;在良好局势的大环境下,食材的价格变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学校供餐计划为食材生产者提供了稳定的预期收益。但是受制于原材料质量低下、信息闭塞、资金短缺、生产能力和效力不高等因素,小农参与学校供餐计划存在很大的障碍。即使能够参与学校供餐的食材供应,由于生产不稳定,在数量、质量及价格等方面均不具备优势;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食材质量欠佳引起的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将导致学生摄入的热量及微量元素含量不达标,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态。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组织、中央及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号召小农成立联盟组织,并通过联盟组织进行资金支持、信息传递以及开展培训。为了确保小农能够按时交付高质足量的食材给学校,联盟组织为小农提供优质种子、化肥等原材料,并为小农获得贷款等大额资金提供信用担保。

对于促进本地农业多样化发展,通过根据学校多样化餐食的需求,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并开展生产技能及营养培训,确保农民获得农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多样化生产的能力。同时,农民掌握的营养知识程度增加,使得农民了解多样化饮食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本地农业多样化发展还具有多重影响机制:一是农民收入增加,用于购买多种食物的支出能力增加;其次,若农民的孩子也正在享用学校餐食,则还在带回家的营养知识及“带回家的口粮”等溢出效应将会于农民本身产生的效应进行叠加,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多样性。

表1-3中列出了学校供餐计划对农业的影响逻辑框架分析,图1-7进行了逻辑框架绘制。

表1-3 学校供餐计划对农业影响的逻辑框架分析

图1-7 学校供餐计划对农业影响的逻辑框架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4.学校供餐计划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社会保障主要是向低收入人群提供收入或消费转移,提高边缘化人群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使其免遭生计风险;其总体目标是减少贫困,降低弱势群体及边缘化群体的经济和社会脆弱性。学校供餐计划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本地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这一终极目标主要是通过减少短期和长期的贫困状态,提高收入来源和稳定性,以及进行社会变革三大途径来实现的。

对于减少短期和长期的贫困状态,通过学校供餐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各项活动,为家庭提供食物、资金、技术、劳动力需求等服务,帮助家庭逐步脱贫。对于短期脱贫状态的理解较为直观,从对供应链模型的分析可知,学校供餐计划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提供一顿或多顿营养餐食,减少了家庭的部分膳食支出,而节约的支出可用于其他生活补贴或用于提高家庭生产力。之前因为需要照顾孩子饮食而留居家中的妇女,由于不需要为孩子烹饪午餐而拥有整段的时间可以外出务工(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校供餐均为提供午餐),进而为增加额外收入提供了可能性。在地方政府及农民联盟组织的支持下,本地小农参与学校供餐计划的机会增多,一定程度上短期内可获得的预期收入增加。对于减少长期的贫困状态,主要包括本地小农生产结构的潜在转变,如形成规模效应。学校供餐计划的结构化需求以及接受的各项培训,使得农民在进行生产时会采用更好的原材料和技术,以及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从而形成了收入的持久性增加。

对于提高收入来源和稳定性,通过学校供餐计划供应链模型中的五个环节提供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相对稳定且大量的需求,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收入的稳定性降低了间断性收入的风险,避免陷入贫困陷阱。

对于社会变革,通过学校供餐计划提高女童入学率,降低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供餐计划中为更多的妇女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工作岗位,使他们可以更多地参与社区生活并获得收入。

除了上述途径外,学校供餐计划还对农民联盟组织、交易商、供餐企业和当地社区产生了诸多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社会保障成效。学校供餐计划的结构化需求需要更多的供餐企业提供服务,进而提高供餐企业工作人员的收入额度及稳定性;尤其是对于女性工作人员而言,收入的提高使其拥有更高的经济话语权和自主权,有利于提高社会地位。通过增加交易商在本地采购的食材数量和种类,建立稳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有利于强化本地市场结构并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当地社区在学校供餐计划中的参与程度越高,计划在各方面的推行就越顺畅,对于社区居民带来的效益就越多,甚至形成乘积效应。

表1-4中列出了学校供餐计划对社会保障的影响逻辑框架分析,图1-8进行了逻辑框架绘制。

表1-4 学校供餐计划对社会保障影响的逻辑框架分析

图1-8 学校供餐计划对社会保障影响的逻辑框架图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5.学校供餐计划影响分析的指标框架建立

由上述分析可知,部分重要的活动会同时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实施效果,不利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因此,以下从受益群体来进行划分,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对学校供餐计划供应链模型各个环节的分析,可知该计划可使多个群体受益。根据供餐计划的实施目的,可以多个受益群体进行等级划分。传统的学校供餐计划主要是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的饮食安全,并提高接受教育的程度;由此产生的价值转移又对家庭带来了相应的利益,因此可将学生及其家庭列为第一受益等级。农校结合学校供餐计划强调了对于当地小农及其家庭的关注,由此可将农民(及其家庭)列为第二受益等级。由于学校供餐提供了稳定的规模化需求,而短期内小农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支撑整个供餐计划的运行,因此供应链上的交易商、供餐企业及社区均可从中获益,可将他们列为第三受益等级。表1-5中列出了供餐计划给主要受益群体带来产效的指标框架。

表1-5 学校供餐计划的产效评估指标框架

续表

表1-5中列出了学校供餐计划的实施对四个主要受益群体带来的产效,并对数据获得途径进行了说明。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学校供餐计划的实施目的以及监测评估系统的建立不尽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取舍和调整。近年来,各国和地区逐渐加大了对监测评估系统的构建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可结合上表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