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腔赏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京剧腔调渊源与组成

京剧唱腔本身的来源是多元化的,它集南北腔调之大成,而成为近代以来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它的前身被称为皮黄戏,即已说明它的腔调的主要成分,就是西皮和二黄腔调。这两种腔调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京剧中的西皮腔来源于西秦腔,也就是清乾隆年间在北京盛行而取代京腔的西秦腔。清吴太初《燕兰小谱》说:“友人言,蜀伶新生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工尺咿唔如话,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若高明官之演《小寡妇上坟》,寻音赴节,不闻一字,有如傀儡登场。”其实,早在此之前,明万历抄本《钵中莲》传奇中已标有《西秦腔二犯》。而清初陆次云《圆圆曲》中曾讲到,明李自成入京后不爱听[吴歈],“即命群姬唱西调,操阮、筝、琥珀,己拍掌以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这是早期的西秦腔。“繁音激楚,热耳酸心”大概是指秦腔的苦音摇板,但伴奏乐器还未以拉弦乐器胡琴为主。西秦腔之“西”字,这是个地域概念,说明那时秦腔已开始扩散到我国北方以及西南甚至江南腹地,被当地认为是西面秦地来的腔调。西秦腔的扩散,大概分为两路,一路走的是黄河以北由西向东的路线。故现在一般认为西秦腔最早演变成的梆子支系,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由于我国北方方言的语音较为一致,而后秦腔扩展成为北方主要的基础腔调,演变成各地的梆子腔,如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等,形成我国北方戏曲最大宗的梆子腔系统。另一条路线是从陕西向南,进入四川蜀地,而后向江南地区和南方诸省扩散。从清乾隆年间四川魏长生带到京城的梆子腔看,秦腔那时早已深入四川。但是,那时京城还时尚吴歌高腔(昆腔及以后的京腔),魏长生带去的西秦腔压倒诸腔一度风靡京城,为然后的秦徽合流打下了基础。然而,在长江以南各地,西秦腔继续向东南扩展,有一支流入湖北襄阳一带,结合当地的声腔,衍变为一种被称为“湖广调”(即襄阳调)的腔调。这种腔调虽也来自于西秦腔,但是,由于流变的地域差异,和西秦腔在北方衍变的腔调,产生了很大的不同。正如橘子生长因南北地土不同,而有不同的品种那样,在湖北的秦腔衍变为湖广调,这就是西皮腔,它是湖北艺人的创造,当时亦称为“楚调”。至道光年间,由湖北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把“楚调”带到了京城,于是,又促成了徽汉的合流。看来,北方的声腔要打进南方的声腔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般来说,由于语言的关系它们是很难合一的。但是,经过余三胜等湖北艺人的努力,创造了一种兼有南北语音的所谓“湖广音”和兼用传统的“中州韵”,才使它们统一在一个剧种腔调之中。而更重要的是经过不同艺术种类的激烈碰撞与磨擦,不仅产生了一种新的剧种与腔调,同时使这种腔调能兼顾南北的听众,这在我国戏曲及其音乐历史上从未有过,也是现今京剧能成为我国国剧的最主要成因。

京剧中的二黄腔来自于徽剧中的二黄调。关于二黄调的起源说法颇多,但是其地域大致不出湖北、安徽等省。一说是产生于湖北的黄陂、黄冈,清徐珂《曲稗》、张祥珂《偶忆编》、王梦生《梨园佳话》中都认为如此。据说那时湖北唱戏的人以这两地人为多,故称二黄。一说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华连圃《戏曲丛谈》为据,认为出自于安徽的安庆地区。安庆旧有枞阳腔,后名石牌腔,即吹腔,由于用竹制的双笛伴奏,而称二簧。另外,还有一种以清李调元《雨村剧话》为据,认为是出自于江西的宜黄腔,由于语音之讹而称二黄的。如果我们稍微将地域概念扩大一点的话,处于我国长江流域中部的湖北、安徽及江西北部,具体地说,为湖北之东、安徽之南、江西之北地区,语言基本上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南方言与江淮方言分区,但又和吴、赣、湘方言区接近,其语言声调,容易被南北人们所接受。所以后来余三胜的湖广音能风靡全国,这是很重要的因素。正由于此,那里的腔调也十分丰富且悦耳动听,尤其是自清代以来,皮黄腔的酝酿兴起,和各地腔调在那里融合衍变有极大的关连。早一点的有昆腔的流传、高腔(弋阳腔),晚一点的有西秦腔,等等,致使那里成为我国近代声腔演变的摇篮。至今安徽的黄梅戏腔调(大致形成于皖、鄂、赣交界地区)颇为流行,仍是其余波就颇能说明问题。

当然,以上是将西皮与二黄腔调分开来讲述的,事实上它们两者的衍变与交融是十分密切而难分难解的。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的腔调交织和伴随在其间。也就是说,京剧的腔调除了西皮与二黄外,还运用了一些其他的腔调,这些腔调和这两种主要腔调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和西皮接近的有南梆子腔调,从其名就可知它就是梆子腔,但冠于“南”字,多少和北方的梆子腔有所不同。西皮和南梆子都是渊源于梆子腔,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时期与衍变层面上的区别,它们既属同种,但均已成为独立的腔调形式,这和物种的交配衍变过程是一致的。因此,南梆子腔调是较晚才被吸收改造进京剧腔调中来的。与二黄接近的腔调就更多了,这些腔调大都早就存在于徽调之中。例如,四平调,有人认为二黄其实就来自于四平调,故京剧中的平板二黄就是四平调,四平调的过门用的还是二黄过门,等等。四平腔的出现是很早的,明代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已提到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诸腔。但是,四平调是否就是以前的四平腔还值得研究。从曲调板式上看,二黄、四平两调还是比较接近的。唯一的是腔格字位和上下句落音有别,而这一点又是至关重要的。四平调的腔格字位和上下句落音,似乎是介于西皮与二黄之间而综合之。可见,它和西皮也有一定的关系。又如,吹腔,顾名思义它是用吹奏乐器伴奏而得名的。吹腔早期被称为“昆弋腔”,即融昆、弋两腔衍变而成。由于弋阳腔本来就因高亢激昂而被称为高腔,并一时风靡北方。从它的腔格字位看,有和梆子腔接近的一面,但从曲调上看又和四平调、二黄相接近。现在二黄中虽没有用吹奏乐器笛伴奏的唱腔,但仍保留有用唢呐伴奏的“唢呐二黄”。再如,高拨子,最早亦称徽梆子,它开始是保存在南派京剧之中的,说明更是徽调中的重要腔调。拨子的产生虽然与西皮、二黄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但今天京剧中的高拨子曲调与板式均自成一格。它和西皮、二黄的定弦不同,用定弦,和反二黄定弦相同,成为京剧的三大特色调式之一。至今,高拨子还保留着用大筒子胡琴来演奏,更显出其音色的沉雄与古朴。

除了上述诸腔调外,京剧还兼唱南罗调及一些杂腔小调,如“柳枝腔”“银纽丝”“云苏调”“花鼓调”“鲜花调”“春调”,等等。这些腔调和西皮、二黄诸腔调的风格不太一致,因此常单独保留在一些特定的剧目中,运用并不普遍,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