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唱腔赏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京剧的形成与名称由来

京剧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高朗亭率领第一个徽班“三庆班”入京开始。由于四大徽班的先后进京,拉开了京剧形成的序幕。其实早在徽班进京之前,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魏长生率领的秦腔班子自四川入京,曾风靡一时,使那时京城以京腔(弋阳腔)繁盛的局面改观。但是,由于清朝廷以魏的表演有伤风化,一度被禁止演出而受到压抑,徽班入京后以诸腔并奏和丰富的剧目优势取而代之。由于徽调的崛起,致使大量的京腔、秦腔演员加入徽班,于是,其腔调也就渐渐被融合进徽调之中,形成了以徽秦两调为主的合流局面。可以说那时徽班演唱的腔调,虽未能以二黄调独当一面,但事实上已经以二黄调的名义,兼唱其他的腔调。因此,现在论及京剧的产生,均以在徽调(二黄调)基础上,兼收并蓄了昆腔、梆子腔、吹腔、罗罗、拨子以及其他的一些民间小调而逐步形成的。然而,那时徽秦合流的二黄调,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京剧腔调,只能说是京剧腔调的胚胎。之后经过乾隆后期、嘉庆、道光年代的衍变发展,到了道光中期湖北楚调的进京,促成了徽汉的合流,进一步强化了以后京剧中二黄与西皮两调的结合,成为京剧腔调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当然,这只是从京城方面京剧形成的大致过程而言的,实际上在湖北及南方地区,这些腔调的种种合流早已进行了。尤其是那时作为“花部”中心的扬州,各种腔调争相斗艳,交融激烈,后来南派京剧的形成与其有密切的关系。二黄与西皮结合后,就被称为“皮黄戏”。当今京剧腔调以皮黄为主,实是由它的基因所决定的。这种皮黄戏经过咸丰,至同治、光绪年间而达到了极盛。那时名家辈出,剧目纷繁,已开始具有坐上我国戏曲剧种头把交椅之势。京皮黄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飞速发展,除了外部的政治、历史、社会等原因外,从腔调发展的内部来看,首先,从清初至道光,各种戏曲的所演剧目,都是以旦角为主的,包括最早进京的秦腔演员魏长生;第一个进京的徽班台柱高朗亭等,均是以演旦角戏而闻名。但是,那时旦角的演唱又是以男唱女腔的,这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声乐发声的角度来说,均是不尽合理的,至少这种现象制约了人物及腔调的进一步发展。到了道光后期,京师梨园的风气为之一变,变为以生角戏为主。一旦打破了陈旧的枷锁,回归于男声之本色,也就迅速地促进了腔调的发展。实际上这种变化,也是由腔调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声腔音乐发展到一定时期与一定程度之必然。当以生腔为主后,马上就出现了程长庚的徽派、余三胜的汉派、张二奎的京派这三种新型的腔调。这三位演员在皮黄戏过渡到京剧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后又有汪桂芬、孙菊仙、谭鑫培三鼎甲,从而一举确立了生腔在京剧中的地位。可以说皮黄戏过渡到京剧,就是由生腔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带动的。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行当腔调的发展。如旦角方面的有余紫云、时小福、常子和、陈德霖、王瑶卿等;净方面的有钱宝峰、何桂仙、黄润甫、金秀山、穆凤山等;小生方面的有徐小香、王楞仙、程继先等;老旦方面的有郝兰田、熊连喜、谢宝云、龚云甫等。其次,要确立一个剧种,必须在腔调上形成一定的规范。尢其是京剧的前身,它是由二黄与西皮腔调以及其他的一些腔调综合起来的。虽然不能说这些腔调是杂乱无章的凑合,但是,在开始融合时不免可能有种种拼合的现象,甚至于各唱各的腔调。然而,一旦形成一个剧种的腔调体系,它必然就有所取舍,有所规范与约束。那就是以一定的语音规范以及固定的伴奏乐器,把各种腔调统一起来。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诞生于19世纪初的著名老生演员余三胜。余氏原为汉调演员,道光中期入京,开始是搭徽班演老生,后来成为京皮黄演员。在余进京之前,徽皮黄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但是,那时的徽调唱腔还处于非常简单的阶段。由于那时京城内各种声腔的争相斗艳,互相吸收,致使徽班所唱的腔调种类繁多。但就各腔调本身来说,较简单且种类纷杂。而余以唱汉调的身份加入徽班演出后,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念白上,他以自己的汉调语音为基础,吸收了京音、徽音的语言因素,创造了一种既能使京城观众听得懂,又非常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声调。这样,不但使其在京城的演唱扎下根来,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而且更主要地是由此而产生出一种新颖的戏剧用语,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湖广音”的戏剧用语。湖广音的戏剧用语把我国千百年来汉语的声调等特点,加以充分的展示并把它推向极致。可以说后来我国几乎所有的戏曲、曲艺中均被广泛地吸收运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余还进一步把这种语音用于演唱,使腔调的唱词(字)四声分明且对比加大,曲调也就更为阴阳顿挫、悦耳动听了。后来一代宗师谭鑫培就是遵循其路子,并把它发扬光大,创造出一种细腻婉转的新腔,成为近代京剧老生唱腔的最主要流派。

除了演唱和念白方面外,统一伴奏乐器对京皮黄过渡到京剧,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京剧形成之前,由于京皮黄中的腔调原来就比较芜杂,其伴奏乐器也不统一,其中主要是吹、拉主奏乐器之别。大概自明代重用吹奏乐器笛以来,特别是笛成为昆曲的主奏乐器后,南方的戏曲及民间音乐大多以笛为主。徽调中的主要腔调二黄以及吹腔等,都是以笛为主伴奏的。而在北方则以新兴的各种拉弦乐器为主(这和北方方言四声调值差大,拉弦乐器善于模仿人声有关)。然而,伴奏乐器的音色与演奏特点,常常成为剧种腔调特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把西皮和二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剧种中的两种富于对比的腔调,统一它们的伴奏乐器就成为很重要的一环。由于拉弦乐器涉及到对空弦音的利用率问题,因而又和唱腔的具体调式运用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西皮和二黄腔调在同一把胡琴上,就相差一个调(大二度)。这样,西皮用定弦,二黄用定弦,曲调旋律的用音与常用音列也就不同,听起来风格就有所区别。这些以前反映在笛上,从未有在拉弦乐器上那样强烈。可见,以胡琴代替笛不仅具有统一各腔调的调性功能,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使不同腔调的调式风格更突出,更富于特点。当然,统一伴奏乐器相对地比糅合各腔调本身要滞后一些。大约到了同治、光绪年间,皮黄腔开始真正脱胎为京剧时,各皮黄班中才出现了以胡琴替代笛,成为伴奏的主奏乐器。

京皮黄经过从腔调到伴奏等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它的实质内容和形式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再用西皮(秦)与二黄(徽)等带有地方色彩的腔调来命名剧种,就显得不太合适了。而且它又极盛于京城,客观上必然需要另外加以命名。但是,通常剧种的确切名称由来比它的实体形成总要晚些。据查,“京戏”名称的由来,实创自上海。由于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城市之一。至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的皮黄班接踵到上海演出,开始时被称为“京调”,以示和上海本地流行的徽班皮黄调相区别。至民国以后,上海的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城的皮黄戏为“京戏”。而对于“戏剧”一词,南方人喜称“戏”,北方人喜称“剧”。在上海,1872年6月4日(清同治十一年)《申报》上的《戏园杂谈》一文中已提到“京班”一词:“洋泾浜戏园林立,其最著名者为丹桂茶园、金桂轩,皆京班也。”1876年2月7日《申报》上首次出现“京剧”一词(可能是北方人所写):“京剧最重老生,各部必有能唱之老生一二人,始能成班,俗呼为台柱子。”可见,京剧名称的出现,是一种地域概念。自我国戏曲形成后,较多的是以声腔来命名剧种的,如历史上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其中有的包括地域概念,如弋阳腔、昆山腔等;有的不包括或另加地域名,如柳子腔、高腔、西秦腔、皮黄腔等。大概自京剧后,就较多改用地域概念来命名剧种了,如以后的川剧、粤剧、沪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