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存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Fire计划
作者:简七
最近看了篇有意思的报道:说是美国有批年轻人,已经在40岁前,就不再为钱工作,甚至提前退休了。
他们甚至搞了个“FIRE运动”——意思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
听着挺诱人的,但40岁前的财务自由,真这么好实现吗?
先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1.Fire运动的基本模式
报道里,有个案例,挺有代表性的:
说的是一位38岁的美国女律师,计划在2年内光荣退休。为此,她算了笔账——只要在2年内,攒够200万美金,就能实现梦想。
随后,参照目标,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省钱计划:
-为了省油费,用步行上下班,代替自驾;
-控制饮食杂货开销,选择临近过期的折价食品,包括吃烂熟的棕色香蕉;
-甚至连视频网站会员,都要找朋友的蹭;
……
经过这一番“克扣”之后,她每月大概能存下税后收入的70%。
这听起来,怎么跟我认识的美国人有点不一样呢?
印象中的美国,热衷于提前消费、负债生活。存钱是什么?不存在的。
但如今,据说已有超过45万的美国人,高举“FIRE运动”的大旗,加入努力存钱的行列。
这背后,还有麻省理工大学的数据支持的。
“FIRE运动”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以极简的生活方式,尽早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然后就能靠4%的理财收入生活了。
如果你每年10万元的生活费,那么只要存够250万,就能不看老板脸色工作了。
听上去,是不是比“一个亿的小目标”容易多了?
但你可能会问:单靠死抠,这日子还怎么过呀?
2.财务幸福公式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还真是误解“Fire运动”了。一味地节俭并非目的,Fire的核心是让人重新探索,并定义自己达到“财务幸福”的路径。
还记得看过这样一个幸福公式:幸福=能力÷欲望。
想要在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不是提升个人能力,就是削减欲望。
改进一下,我想财务的幸福公式应该是这样的:财务幸福=被动收入/日常消费。
想要过上不为钱忧虑的日子,除了节流外,竭尽所能提升自己的被动收入,也是好办法。
刚好,中国台湾就有这样一对夫妻,花10年时间,就达成了财务幸福的目标。而这一年,太太曾琬铃才33岁。
随后,他俩就带着孩子,环游世界去了,一晃就是6年……
为了过上今天的“神仙日子”,他俩做了2件事:一方面,在衣食住行上,节约开销;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基金定投,增加家庭被动收入。
就这样,10年后,两人的账户上足足有650万的存款。
3.一些小建议
看了这些,你是不是对“Fire运动”也有些心动?
最后,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小建议,即便不能提前退休,至少也能增加自己的现金流。
1)重新定义和量化你的欲望
欲望真是个无底洞,但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制的。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财务幸福感,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
比如,喜欢旅行的人,存钱不代表你哪儿都去不了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为爱好定制合理预算,比如一年2万的旅游基金。
这样才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把储蓄做好。
2)清扫消费“黑洞”
这就要用上记账这个基础的理财动作。
很多人,对财务没把握、欲望无节制,主要是因为,对自己的日常开销都没个数。
而一本清晰的账本,能帮你发现自己的“消费黑洞”——到底是衣服鞋包占据开销的50%以上,还是奶茶零食,高频出现在账单上?
久而久之,就能总结规律,逐渐改善消费,达到节流的目的。
3)建立储蓄机制,计算“自由期限”
按照年开销的25倍做个计算,再细化到每个月的存款计划,看看要花多久你才能达到目标?
4)挖掘合适的投资产品
如果你有5年以上的时间存这些“退休钱”,不妨考虑和曾琬铃夫妇一样的基金定投,收益更高。
如果不知道怎么挑选合适的基金,不妨关注公众号“简七读财”,后台回复“极简”,了解我们的极简投资组合。
5)基础保障要做好
最后,再额外提醒一句,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不要忘记基础的保障。
给自己和家庭,配置完善的保险,并准备一份家庭应急准备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要忽视了。
最后,关于财务自由这件事,我再多说两句。
它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境界,但大多数人却用错了力。关心“有多少钱,才能实现财务自由?”,除了加重你的焦虑外,并不能促使你对当下生活做出改变。
真正对金钱的把控力,是建立在,我们对金钱、乃至生活方式,拥有一整套合理的规划上的。
所谓的财务自由,是当你弄明白: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后,通过合理安排、规划,自然而然实现的结果。
所以,与其羡慕别人、急于求成,不妨先退一步,或许能眼前的生活看得更清楚。
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和理财相关的内容,也关注微信公众号【简七读财】,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礼包”,还可以领取“从0开始学理财大礼包”,帮助你更好地开启理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