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心的问题
本书意欲从江南乡镇文学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环境角度研究明清时期江南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与社会交往的特征与规律,促进人们对明清时期江南乡镇文人的整体观照。通过对明清时期江南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及其交游活动的研究,探讨该群体的文学自觉意识和乡镇文学传统的形成过程,分析文学创作主题选择与审美意象创造的特点,以及影响乡镇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交游活动的各种因素。在对大量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交游和诗文作品的文学分析与综合分析中,揭示地方文人群体的内心世界、审美趣味及个人情感,探讨地方文人群体在文学趣味、审美意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江南乡镇地方文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机制。我们还试图在对文人群体活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揭示明清江南乡镇文化生活与文化审美的诸多层面的文化特性与发展规律,以及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对当地文化生活、文化审美等诸多层面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希望探讨并能得出见解的主要方面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明清江南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结社、交游等活动的基本特点及其功能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乡镇文人群体的诗文创作主题选择特性与文人群体间的相互影响、文学趣味、审美意识和社会交往等的互动关系。文学交游与诗文唱和是明清时期文人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对文人文学创作水平的发展、提高,文人社团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文学思想主张的提出与传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江南乡镇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繁荣,乡镇文人群体众多,交往活跃,与城市文人群体之间的文学往来关系密切,彼此间的文学交往和诗文唱和形式也复杂多样,其文学交游的组织结构和活动特征也因其群体的构成人员、交往范围和审美趣味、文学主张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并决定着地方文学意识与文学氛围的形成。在文学交游与诗文品评中,既能充分折射出地方文人的内心世界、审美趣味及个人情感,又能相互感染,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精神追求及审美意识与趣味。而介于城乡之间的乡镇文人群体,由于其在城乡文化中所起的特殊媒介作用,其文学交游和诗文唱和也就具有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
第二,文学创作作为乡镇文人群体实现其诗化生存的重要方式,展现出个体性的主体精神与审美价值的取向,充分体现了地方文化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对个体文学创作与评价的影响。江南乡镇文人个体的文学创作主题选择和审美意象创造,无不与其乡镇生活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和社会体验密切相关。其文学创作虽然是个体性的选择与表达,但其诗文呈现的却是一个经过个体经验改造的地方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在江南乡镇生活与文人群体的文化认知和地方审美趣味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江南乡镇文人群体文学创作的规律与特点,以及影响乡镇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交游活动和创作主题选择、审美意象创造的各种因素。
第三,江南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与地方诗性审美意识传统的形成具有内在的生成关系。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活动对地方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审美资源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普通民众对于地方文化审美意象的认同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受到地方文化精英的文化创造与审美实践的影响。文人群体对地方文化景观、文化意象的想象、凝练与讴歌、渲染,使普通民众在文化意象渲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乡镇文人对人们熟知的乡村生活和地方风俗、生产活动的文学描写与诗化表达,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与技术条件等,而且还以诗性的文学观照方式使地方生活方式、道德伦理等的文化评价与价值得到表达和传承,从而形成地方共同的文化价值、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趣味。对有关诗文和文人群体活动的探讨,可以充分反映出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价值传承与变革,也可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与人们行为模式的历史变迁,故可以在对江南乡镇文学与文人群体活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江南乡镇的文化生活与文化审美的诸多层面的文化特性与发展规律。因而,通过对江南乡镇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及其交游活动的研究,可探讨其群体的文学自觉意识和地方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形成机制,促进人们对明清时期江南乡镇文学面貌与特质的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