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球會:要錢也要(活)命
英格蘭國家隊於1986和1990世界盃表現合乎理想,儼然為暮氣沉沉的社會和足壇帶來一場及時雨,加上後來四出滋事的流氓似給戴卓爾夫人鐵腕政策打窒,令本來一直下跌的現場觀眾(即門券收入),呈谷底反彈之勢。不過,各球會仍屬慘淡經營,於是,一眾老闆扭盡六壬、奇招盡出,期望釜底抽薪。
最先,文首的熱刺於1981年5月足總盃,在驚濤駭浪之下奪標,刺激同年入主球會的房地產大款史哥拿(Irving Scholar)雄心萬丈,無懼足總的八股條例,居然自創奇招,在球會以外的上層架構,設立一間控股有限公司(即股東沒有無限責任),繞過這些限制,而且還把熱刺推上資本市場,在1983年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支足球隊登陸倫敦交易所,[8]開啓足球隊上市集資的先河,令「會所」制名存實亡。當然,要數足球隊排隊上市,尚要等到8年之後,1991年曼聯的成功後,才蔚然成風。熱刺卻因史哥拿一筆筆的糊塗賬,在90年代初起便漸漸式微,可謂始料不及。
其次,當時聯賽領頭的5個帶頭大哥(利物浦、愛華頓、阿仙奴、熱刺及曼聯),為了自保,早在1986年便發動了一次小規模的、自下而上的「變革」,他們參考北方蘇格蘭聯賽大球會為爭收入,恐嚇另起爐灶,遂以同樣手段,對付英格蘭足總。足總很快便妥協,讓足聯(The Football League、即由92隊由甲組至丁組4级聯賽隊伍所組成的組織[9])壯大:9名理事會的組成,改成由甲組佔4名,其餘5名由乙組至丁組、足總代表瓜分;足聯從每場比賽收入抽取的提成由4%減至3%;客隊今後不能獲分主隊主場收入;及ITV贊助的電視轉播費由甲組會拿走75%(雖然轉播費當年只是小數目)等。[10]
足聯坐大之後卻似乎太天真,居然相信自己可以管得住「五大」。這個由92間球會代表所組成、貌合神離的足聯,在1991年,亦即ITV的4年轉播期期滿前1年之際,再提出結構改革,欲進一步鞏固其權力,卻不知輕重,一方面得罪五大(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把電視轉播的分成,一面倒向五大傾斜),同時又令足總感到自己作為太上皇的權力受到削弱。於是五大聯手足總,把足聯的建議推倒重來,並說服其他17支甲組隊,使22支甲組球隊,在1992年5月一同跳船,離開足聯,並以一人一票的比例,成立新公司「超級聯賽有限公司」。[11]既然是有限公司,那自然是要做到股東利益最大化,舊日的草根足球、本土主義、街坊文化等等,統統要讓路。至此,英超橫空出世,而足聯卻成為大輸家,[12]錯過了這個黃金盛世,眼白白看着五大和英超新公司,把這場豪門盛宴,搞得有聲有色。
五大這樣做,賭的是電視轉播費。當中的搞局者,不得不提在此間鬥得難分難解的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