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现状
围绕本书的研究关键词“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华语片”和“影响力”进行文献分析,总体来看,国内关于“柏林国际电影节”及其“获奖华语片”的研究数量众多,视角各异,但缺乏从面上的、综合且有针对性地研究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获奖华语片的文章,更别提对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华语片影响力的专门研究。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从柏林国际电影节某一部获奖影片着手,展开较为微观的、具体的深度研究,主要涵盖对影片题材分析、影片色彩运用、电影台词解读、角色性格分析等电影基本元素方面的研究。对柏林国际电影节单部获奖影片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时效性”(即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该影片获奖的那一年)和“时机性”的特征。
以2014年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的《白日焰火》为例,当年便有30多篇研究《白日焰火》的相关文章。郑正平发表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上的文章《〈白日焰火〉中黑色背景下的暖意探析》认为《白日焰火》不仅仅只是一部普通的仿照好莱坞经典的黑色电影,还融入了特殊的中国元素的电影,在其浓厚的黑色背景下,更多地涌动着暖意。温燕琴、宋芹的《从电影符号学角度分析〈白日焰火〉》则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对《白日焰火》中的象征符号进行了阐释。王雨苗在《电影〈白日焰火〉的视觉符号解读》中主要从“白日焰火”“雪”和“舞蹈”等道具符号的角度对影片进行解读。石雅菲的《影片〈白日焰火〉中的男性形象解读》对影片中三位男性形象的解读,展现出“在男性霸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处境”。郭劲峰在《气韵流动 无止无息——〈白日焰火〉的剪辑读解兼谈节奏的控制》一文中以《白日焰火》为切入点,对剪辑的观念、方法和美学思考进行挖掘,对剪辑的“气息控制”问题做出分析。再比如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影片的色彩运用、主题音乐分析、女性形象解读、影视改编、人物角色分析及电影发行传播等方面。
除开深度分析获奖影片的某一具体元素,国内不少研究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的某一部获奖华语片与国外类似题材影片进行对比分析。何鹏在《当王小帅遭遇德·西卡——以〈十七岁的单车〉和〈偷自行车的人〉为例》一文中就将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与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进行对比研究,提出王小帅在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同时着力创新,用自己的特殊镜头语言阐释对生活的看法。
二是以某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中国导演为研究对象,通过其所导影片对导演的个人创作风格展开分析研究。比如大导演李安,国内关于李安导演的研究颇多,且研究角度宽广。丁卉在《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一文中提出李安导演“博采众长的叙事策略”和“善于调和多种艺术元素和技巧为己所用”,其电影“容纳了各种类型电影的特点”。康霞在《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中通过分析《推手》《喜宴》及《饮食男女》等影片,对其作品里中西方文化冲突与融合对人们产生的影响进行阐释。而田秒则透过李安导演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形象——父亲探析其作品中“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撞击与融合”,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剖析来解读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
再比如李钦彤的《暴烈·温柔·断裂——论刁亦男的电影创作》就是以《白日焰火》的导演刁亦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白日焰火》《制服》《夜车》的分析,论述总结了刁亦男个人的电影创作风格:暴烈、温柔和断裂。
三是将柏林国际电影节作为华语电影、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部分,在研究华语电影、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时提及柏林国际电影节。一直以来,国际电影节都是华语电影对外传播,实现“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华语电影青睐有加的柏林国际电影节更是如此,因此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就成为研究华语电影或者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第4期《现代传播》中曹小晶、雷萌的《论中国电影的“走出去”战略——以柏林国际电影节近年中国获奖作品为例》通过对我国近些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作品进行粗略回顾,探讨了中小成本电影如何在题材选取、艺术表达、文化传播等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以此促进我国电影的海外传播。2013年吴鑫丰在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国际节展与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研究》中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为切入点,对中国电影通过国际电影节进行海外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失利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之路进行了反思。但在该部分,柏林国际电影节只是作为研究的一个部分存在,其重要性远远未体现,由此也显示出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之处。而本书则正聚焦于此,通过对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华语片的系统分析,探索华语电影、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