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经济下的广告趋势
1.2.1 体验式广告
在国内,从麦当劳在广州地铁上推行的体验广告开始,有关体验式广告的一些研究便随之产生并且不断深入发展。现在,体验式广告创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各类广告作品和广告媒介中,并且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甚至是普通的日用品广告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体验式广告的潮流。
体验式广告是将传统广告中以产品功能或服务质量为主要的诉求点,转变为以消费者体验为主要诉求点,通过一系列与体验层次和维度相关的设计(将无形的、不能直接被感觉或触摸的广告体验进行有形的展示,或使用一些可视可听的、与体验有关的实物因素等协助广告的展示效果)帮助消费者正确地理解以及评价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广告形式和理念。体验式广告或通过营造某种戏剧性的情节和相应的环境氛围来表现体验过程,从而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或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来获得受众的注意和认同;或通过给受众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凸显其非常个性化的体验感受,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与热爱。总之,有特色的体验诉求和有效的表达会让诉诸目标受众体验心理的广告卓有成效。广告体验者在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激励的刺激下,主动地、深入地、全面地去了解或试用某个需要做广告推广的产品。
1.2.2 广告中的各种体验维度的运用
按照伯恩德·H.施密特的观点,体验营销的核心是感觉、情感、思维、行动、关联,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在营销中,也可以两个或全部组合在一起运用。在体验广告中,广告创意策划人员围绕体验营销的五个维度进行广告的设计。在体验广告中,消费者同样受到感觉、感受、思维、行动和关联方面的体验。
1.2.2.1 广告的感觉体验
在广告中,感觉体验是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过程中最本能的行为,也是引起广告注意、产生兴趣,达到购买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因此,感觉体验在广告中往往可以直接产生购买行为。感觉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是体验的第一个环节。
最常见的影视广告主要是以视听语言作为传播媒介的,影视广告中画面和声音是展示广告创意的必备手段,共同发挥视听广告的宣传功效。对于视听媒体而言,单纯画面常常很难表达一些非直观的、抽象的信息,这时声音就可以帮助画面完成创意者的既定想法。同时,画外音又可以扩大画面的信息量,给予画面深层次地诠释,也为广告创意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另外,声音又可以强化情绪的转变,从听觉上起到突出作用,比画面的表达显得更加隐蔽。有了这种声音与画面互补式的感官体验,才使影视广告如此地吸引广大消费者。
只要不局限于传统媒体,在每一个与消费者的接触点上去思考,广告除了给消费者视听体验外,还可以延伸到消费者的触觉、嗅觉、味觉的体验中去。宝洁公司曾为一种新的洗发水展开广告宣传攻势,宝洁公司在公共汽车站亭张贴出能散发香味的海报。这种新的去屑洗发水带有柑橘香味,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女性受众。由盛世公司设计的芳香海报上,一位年轻女子一头秀发随风飘扬,上面还有“请按此处”的字样,按一下,一股雾状香味气体便随之喷出。海报底部,一条宣传语写着:“感受清新柑橘的芳香。”
美国市场上第一个天然植物洗发露——伊卡璐草本精华洗发露,策划者利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感觉,做了一则“白胡男友”的电视广告:一位女郎走进浴室,开始洗长发。洗发露的清香和柔滑让她忘记了洗发的时间,也忘记了在客厅等她的帅气男友。等她心满意足地吻着秀发香味迈出浴室时,才发现男友已经变成了老头,而她在秀发的映衬下却愈发的楚楚动人。策划者威尔斯在广告中突出表现的不是产品能够使头发亮丽的功能,而是使用产品的感觉:“一种充满生机的体验”。
1.2.2.2 广告的情感体验
广告应运用不同消费情景引发顾客的联想,让顾客体验到那种情感,从而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情感体验广告的诉求是要触动消费者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创造喜好的体验,引导消费者从对广告对象略有好感到产生强烈的偏爱。广告中可引出一种心情或者一种特定情绪,表明消费过程中充满感情色彩。这种广告诉求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某种情绪,以及能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并融入这种情景中来。
通常可以利用的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包括爱情、亲情和友情,满足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等。或是在诉求点上追求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但需要注意的是情感体验广告不能仅仅把诉求点放在产品本身上,还要将对消费者的关怀与产品利益点完美结合,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共鸣。德芙巧克力的电视广告是以流动的丝绸来突出巧克力的爽滑口感。感受体验营销是要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目的在于创造喜好的体验,引导顾客从对某品牌略有好感到强烈地偏爱。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世界十大航空公司之一和获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之一,原因在于该公司以带给乘客快乐为主题,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起飞体验。该公司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空姐学会如何微笑,并制作快乐手册,要求以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情景来“创造”快乐。
前面提到的伊卡璐草本精华洗发露在“白胡男友”广告之后,其广告又找到了新的魔法:伊卡璐草本精华洗发露童话篇。在延续原有广告欢欣、愉悦、浪漫的前提下,伊卡璐草本精华洗发露相继推出了“睡美人”和“伊甸园的诱惑”,把观众带入了浪漫、温馨的童话世界,使人们感受伊卡璐草本精华洗发露给人带来的童话。
我国台湾大众银行请亚洲著名广告导演塔诺拍摄了一部名为《母亲的勇气》的形象广告片。广告片中,塔诺塑造了一位平凡且伟大的母亲,她不懂外文,从未乘坐过飞机,更没有出过境。但是她为了远在3万千米以外的才生育后的女儿,独自经过三天三夜,乘坐飞机,辗转3个国家……这位母亲在巴西机场转机时,当地机场安保人员误会其携带的给孕妇进补的中药是违禁药品而将其按倒在地,她苦苦挣扎。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的差异,周围的人们和机场工作人员冷漠且敌视地看着这位老妇人。这位母亲最终历尽波折才抵达目的地。广告片中的这位母亲的平凡与母爱的伟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观众心中形成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塑造了大众银行在观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1.2.2.3 广告的思维体验
思维营销启发人们的智力,创造性地让顾客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思维营销运用惊奇、兴奋引发顾客的各种想法。思维体验的另一功效是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努力理解一件事的时候,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对细节格外关注,并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集中脑力,以便对事物做出最佳解释和说明。过后,事情依然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人们思考的状态有很多,如惊讶、好奇、感兴趣、被挑衅等,而思考的目的是鼓励顾客进行有创意的思维活动,从而能认知并记忆广告中的画面和产品。
2006年戛纳广告节获奖的户外作品——碧浪路线(ARIEL Route)可以说是广告思维体验的典范。广告图片中,一条野外的公路伸向远方,汽车飞奔而过,公路旁是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画有一件白衬衫,此外就只有碧浪的广告语。大家想不到,广告的精华竟然是广告牌前的一棵小树。仔细阅读这则广告才明白,当汽车距离广告牌很远的时候,小树的枝叶正好挡在广告牌衬衫的胸部,就像衣服上的污点;随着汽车的驶近,小树由于视觉误差而逐渐向旁边退去,好像污点逐步离开衬衫一样;当驾驶者到达广告牌时,就只能看到干净的衬衫和碧浪的广告语了。看完这则广告,我们真为其创意所折服:这则广告利用人类视觉的误差,现场演绎了污渍离开衬衫的过程,让大众观察的同时也在思考,直到明白广告所表达的意思。其构思可谓独具一格。
广告中的思维体验,让消费者如临其境,就像是舞台中的一名舞者,跟随着广告的韵律翩翩起舞,体验特别惊喜。体验广告在与消费者交流和互动中,传达了感觉、感受、思维以及行为体验,让“体验的车轮”滚动起来。体验广告不但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而且提供给人们愉悦的体验情景,淡化了广告的商业色彩,激发了人们对消费的热忱,让消费者在自身的满足中,不知不觉地认可广告、认同产品或服务,从而成为体验经济时代的强劲竞争力。
1.2.2.4 广告的行动体验
行动体验是消费者在某种经历之后而形成的体验,这种经历或与消费者的身体有关,或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有关,或与消费者与人接触后获得的经历有关等。行动体验广告诉求主要侧重于影响人们的身体体验、生活方式等,通过提高人们的生理体验,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法或生活方式,以丰富消费者的生活。耐克广告“Just Do It”家喻户晓,其潜台词是“无需思考,直接行动”,十分具有煽动性。
叶茂中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广告策划人员在为伊利的冰品(后将其命名为“伊利四个圈”)进行广告创意设计时,设计就有感于其自己小时候的买冰棍和糖块的经历。在创作“伊利四个圈”的电视广告时,广告策划人员找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切入点——以孩子们最熟悉的课堂为背景展开。广告中的情节是:下课铃声刚一响起,一名小男孩头上就冒出4个虚幻的光圈(小男孩对“伊利四个圈”冰淇淋的幻想),然后小男孩飞速地绕过课桌,冲出教室,奔跑着去买“伊利四个圈”冰淇淋。小男孩越过障碍物、掠过橱窗,一边跑一边擦汗,飞快地奔向冰淇淋售货亭,手划着圈圈,气喘吁吁地对售货小姐说他要“伊利四个圈”冰淇淋,售货小姐很默契地把产品递给他,并重复道:“伊利四个圈。”当小男孩手拿冰淇淋,气喘吁吁地坐在课桌前时,同学们围着他,异口同声地说:“太夸张了吧?”小男孩咬了一口冰淇淋,冰淇淋冒出4个发亮的圈。“伊利四个圈,吃了就知道!”小男孩一脸自得的表情。同学们突然回过神来,唰地一下全往外跑。上课铃声响起,所有的同学都非常精神地坐在座位上,有的同学脸上还粘着冰淇淋渣。老师很诧异地看着所有同学说:“太夸张了吧?”同学们一边用手画着圈,一边齐声说:“伊利四个圈,吃了就知道。”
在广告简洁的画面中,透过小男孩的奔跑,产品的诱惑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勾起了消费者对自己曾有过类似经历的回忆,看到这则广告的人们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往往会露出会心一笑。
1.2.2.5 广告的关联体验
关联体验包括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等层面,但它超越了“增加个人体验”的私人感受,把个人与其理想中的自我、他人和文化有机联系起来。消费者非常乐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与人际关系类似的品牌关系或品牌社群,成为产品的真正主人。关联体验广告的诉求正是要激发广告受众对自我改进的个人渴望或周围人对自己产生好感的欲望等。
曾有表店在一款瑞士名表的附卡上面说明400年后回来店里调整闰年,其寓意是在说明该瑞士名表的寿命之长、品质之精,该表店以此卡片来传达商品的价值。
广告要从不同的体验营销目的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广告战略,充分传达各种不同的体验感受,达到销售商品和服务或某种体验的目的。
1.2.3 体验经济下广告的发展趋势
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不仅重视物品和服务,更渴望获得体验的满足。力图满足消费者体验需要的广告市场的变化也因此悄然发生。过去广告只是作为单纯的产品销售的工具,而在体验经济时代,广告中的体验成为一种新的核心价值源泉。
因此,企业应在深刻把握现今经济所需体验的基础上,制定广告需求相应的体验策略,并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体验。只有尽快把当今体验经济广告需求的理念付诸实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1.2.4 星巴克的体验营销广告
星巴克(Starbucks)是一家于1971年诞生在美国西雅图的咖啡公司,专门购买并烘焙高质量的纯咖啡豆,并在其遍布全球的零售店中出售。此外,星巴克还销售即磨咖啡、浓咖啡式饮品、茶以及与咖啡有关的食物和用品(见图1-4和图1-5)。
图1-4 星巴克标志
图1-5 星巴克咖啡厅
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销售欢乐一样,星巴克把典型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元素: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嗅觉的咖啡香味等。试想,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看着人潮汹涌的街头,轻轻啜饮一口香浓的咖啡,在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中是何等令人向往。
星巴克认为:其产品不单是咖啡,咖啡只是一种载体,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这种独特的格调指的就是人们对咖啡的体验。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体验为宗旨,以服务和商品为媒介,星巴克通过提供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满足的“星巴克体验”来吸引顾客的忠诚度,成功缔造了星光灿烂的咖啡王国,从古老的咖啡里发展出独特的“体验文化”。
《公司宗教》一书的作者杰斯帕·昆得(Jesper Kunde)指出: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星巴克体验”为特点的“咖啡宗教”。也正是通过这种顾客的体验,星巴克每时每刻都在向目标消费群传递着其核心的文化价值诉求。
1.2.4.1 一流品质的咖啡体验
咖啡是星巴克体验的载体,为了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品尝到口味纯正的顶级咖啡,星巴克严格把握产品质量,从购买到炒制再到销售,层层把关。
为保证星巴克咖啡具有一流的纯正口味,星巴克设有专门的采购系统。采购系统常年与印度尼西亚、东非和拉丁美洲一带的咖啡种植者、出口商交流沟通,为的是能够购买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采购系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都能体验到:星巴克所使用的咖啡豆都是来自世界主要的咖啡豆产地的极品。
星巴克恪守亲自考察咖啡地然后选择优质原料的原则,从品种到产地到颗粒形状,星巴克的咖啡豆经过挑剔的选择,全是来自世界主要咖啡产地的极品。所有的咖啡豆都是在西雅图烘焙,星巴克对产品质量达到了发狂的程度。无论是原料及其运输、烘焙、配制、配料的添加、水的滤除,还是员工把咖啡端给顾客的那一刻,一切都必须符合最严格的标准,都要恰到好处。精挑细选的原料被送往烘焙车间后,会按照严格的标准接受烘焙和混合,最后被装进保鲜袋中运往星巴克的连锁店,这一系列过程都有星巴克专利技术的支持。星巴克严格规定:保鲜袋一旦打开,其中的咖啡豆必须在7天内销售出去,过了这个期限的咖啡豆不能再销售。
星巴克咖啡的配制十分严格,小杯蒸馏咖啡必须在23秒之内配置完成,牛奶必须升温到150~170华氏度(65.6~76.7摄氏度)并保持一段时间。星巴克的员工们都要接受“煮制极品咖啡”的训练,以将咖啡的风味发挥到极致。
星巴克按照消费者的不同要求把咖啡细分为许多口味,如“活泼的风味”指口感较轻且活泼、香味诱人并让人精神振奋的咖啡;“浓郁的风味”指口感圆润、香味均衡、质地滑顺、醇度饱满的咖啡;“粗犷的风味”指具有独特的香味、吸引力强的咖啡。这样方便消费者享受到自己喜欢的、符合自己个性的咖啡。
1.2.4.2 感性色彩的环境体验
咖啡店是消费者体验咖啡的场所,环境本身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体验。完美的体验需要全面的感官刺激,除了用咖啡刺激消费者的嗅觉、味觉,星巴克还想方设法全面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听觉、触觉,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感受。好的消费环境是完成这一切的必需,也是打造难忘体验的重要因素。
在星巴克的连锁店里,所有摆设都经过悉心设计,风格鲜明的起居室、舒适别致的桌椅和沙发,都在恰如其分的灯光投射下散发出温馨,加上煮咖啡时发出的嘶嘶声、将咖啡粉末从过滤器敲击下来时发出的啪啪声、金属勺子搅拌咖啡时发出撞击声以及轻柔的音乐、精美的书刊,一切都烘托出独具魅力的“星巴克格调”,充满感性色彩。
消费者到咖啡店,不仅为了咖啡,更可能是为了摆脱繁忙的工作、休息放松或是约会。星巴克通过情景设计尽力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的和谐氛围。在环境布置上,星巴克的定位是第三空间,即在办公室和家庭之外,另外一个享受生活的地方和一个舒服的社交聚会场所。
1.2.4.3 周到贴心的服务体验
最简单但最难模仿的就是服务,服务会在无形中加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有助于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服务更是体验营销的T型台,是体验产品的载体。“星巴克体验”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被竞争者复制的,正是星巴克对消费者贴心的服务。
星巴克以咖啡为媒介,以服务于人为定位,要求员工不仅要懂得销售咖啡,更要能传达企业的热情和专业知识。客人走进星巴克,吧台服务员再忙都会回头招呼,遇见熟客,店员会直唤客人的名字,奉上客人喜爱的产品。星巴克的员工被称为“快乐的咖啡调制师”,除提供优质服务外,他们还会详细介绍咖啡的知识与调制方法。星巴克会为3人以上结伴而来的客人配备专门服务的咖啡师,咖啡师负责讲解咖啡豆的选择、冲泡、烘焙时应注意的事项,细致解答疑问,帮助消费者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体味星巴克的咖啡文化。
星巴克的贴心服务体验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比如在咖啡杯上标出刻度,以便调制师按照标尺调制出完全符合消费者口味需求的咖啡;在杯子上套上套子,方便消费者去拿热饮料;为吸烟的消费者开辟专门区域;等等。
1.2.4.4 店铺之外的延伸体验
为了调动顾客的参与热情,星巴克还把体验延伸到店铺之外,在更多的点上与顾客保持接触,为顾客提供体验。
星巴克通过创建会员俱乐部吸收自发加入的会员,网罗了最忠实的顾客。会员顾客不仅可以在星巴克店内获得特别的服务,还随时会在店铺之外通过互联网收到星巴克发送的信息。星巴克通过发送会员电子期刊与顾客深度沟通。
星巴克店铺的主题活动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活动让顾客在咖啡之外体验更多浓郁的馨香。例如,举办“自带咖啡杯”活动,支持顾客自带杯子,给予自带杯子的顾客优惠折扣,倡导珍惜地球资源,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星巴克经常选择与其产品相关度高且最容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公益事业为活动主题。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星巴克顾客得以用自己的行动改善公共环境,行动体验超越了咖啡本身的价值,丰富并深化了顾客的体验感受。
1.2.4.5 不断拓展的创新体验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延续,实施体验营销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星巴克将客户的体验融入创新战略,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推出新的体验业务,以不断更新的差异化体验来吸引顾客。
2002年起,星巴克与T-Mobile公司、惠普公司合作,在咖啡店开展了一种“T-Mobile Hot Spot”无线上网服务。顾客用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就可以在星巴克店内查收电子邮件、上网冲浪、观看网上视频节目和下载文件等。2004年,星巴克开始推出店内音乐服务活动,顾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可以戴着耳机利用惠普平板电脑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还可以购买旧的音乐光盘,做成个性化的光盘带回家。
在金融服务方面,星巴克引入了一种预付卡。顾客提前向卡内存入5美元至500美元后,就可以通过高速因特网的连接,在星巴克1000多个连锁店刷卡付款。虽然预付卡没有折扣,但由于结账时间缩短了一半,依旧受到追捧。
1.2.4.6 星巴克的启示
“这不是一杯咖啡,这是一杯星巴克。”没有花费巨额的广告费用和促销预算,星巴克的魅力却因为顾客之间的口耳相传而广为人知,这就得益于“星巴克体验”造就的品牌忠诚。
1.2.5 《印象·刘三姐》的桂林漓江目的地广告
《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创作历经5年零5个月、有1.654平方千米水域和12座著名山峰、由67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经109次修改演出方案、有6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
《印象·刘三姐》于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评价:“这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2004年11月,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荣获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刘三姐是中国壮族民间传说中一个美丽的歌仙,围绕她有许多优美动人、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1961年,电影《刘三姐》诞生了,影片中美丽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美丽的山歌迅速风靡了全国及整个东南亚。从此,前来游览桂林山水、寻访刘三姐和广西山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印象·刘三姐》以山水胜地桂林山水美丽的阳朔风光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以张艺谋为总导演,以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为总策划、制作人,并有王潮歌、樊跃两位年轻导演加盟,数易其稿,努力制作而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视觉的革命,是桂林山水之美再一次的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
在2平方千米的阳朔风光美丽的漓江水域上以12座山峰为背景,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传统演出是在剧院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的,这场演出则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放眼望去,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化为中心的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超凡的感受,让人完全沉溺在这美丽的阳朔风光里。传统的舞台演出是人的创作,而山水实景演出是人与自然的共同的创作。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加入演出,成为最美妙的插曲。晴天漓江的清风倒影特别迷人,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则是另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演出正是利用晴、烟、雨、雾、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气候,创造出无穷的神奇魅力,使那里的演出每场都是新的。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在红色、白色、银色、黄色四个主题色彩的系列里,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见图1-6)。
图1-6 《印象·刘三姐》演出照片
《印象·刘三姐》以现代山水实景为演出背景,支撑这个超级实景舞台最直观的是现代灯光科技。演出也同样体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豪华气派,利用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创造出如诗如梦的视觉效果。自古以来,桂林山水头一回让人领略到华灯之下的优美、柔和、娇美、艳美和神秘的美。《印象·刘三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次真正豪华的灯会,构建了一个空前壮观的舞台灯光艺术圣堂,从一个新的角度升华了桂林山水。演出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个旅游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地嫁接和有机地融合,让阳朔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演出立足于广西,与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看演出的同时,也看漓江人的生活。观众在观看演出之余,既体验了壮美的桂林山水文化,又体验了漓江人特有的生活情趣。
《印象·刘三姐》演出究其本质是一出结合城市景观和城市人文与城市形象的城市(区域)广告。与一般广告不同的是,它把目标受众一起放入了这个过程,把广告的主题(“说什么”)、广告的表现(“怎么说”)以及体验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体现出中国式哲学的天、地、人三者合一的一种意境。与一般城市形象广告一样,《印象·刘三姐》一边述说着桂林风光人文,一边传递着这个城市和区域的精神价值和传统。但是它同时吸纳了每一位观众在这广告之中,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观看而付费。这样的基于体验环节并将其独立成为一种体验产品的新形式和新创意广告彻底地颠覆了传统意义的广告要素,即付费人是确定的广告主,大众媒体是其主要手段等。
《印象·刘三姐》、星巴克等一系列成功案例和实践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体验的设计水平反映着体验经济和体验管理的发展水平。外观体验设计、运作流程设计、管理流程设计都是体验设计的体现和主要任务。体验管理从关注企业员工的内部体验,到外部产品设计、改造、落实企业识别系统开始,连续不断地从企业内部营销入手,来激发员工与顾客的生活与情境的感官的认知,塑造心理和意识的情感共鸣,引导思考过程,促进行动和关联行为的产生,从而达成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进而达到顾客满意度和购后意向的提升。因此,体验管理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以往的对顾客购买过程的引导和管理,当然这具体反映在了沟通方式、沟通频率、沟通深度、卖场氛围以及售前、售中、售后资源投放量等营销广告管理的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