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子与《老子》
现在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是记述老子思想的书。古代的“子”是对有知识、有文化、能解答别人的疑难问题的人的尊称,其意近似于现在的“老师”一词,因此这类人的著作都称“子”,如《老子》《庄子》《孟子》等。江瑔(1888—1917)说:“子者,男子之美称也。古者门弟子之师亦称曰子,故周秦以前,儒者之撰述未必尽出己手,往往由门弟子述其师说缀辑而成,是以尊其师而称之曰子,后世即以其人之名名其书,此子部之书所由成也。”[3]这里说的“儒者”并非专指儒家,而是泛指文人。老子这位古之大师传下来的记述其思想的书,称为《老子》是恰当的。《道德经》之名,有人说是汉景帝定的,有待详考。然而《道德经》之书名既然已经约定俗成,大家都认可,而且其内容确实是言道德,也无可置疑了。关于这本书颇多争论,诚如前辈萧萐父教授所言:“《老子》是我国古代哲学智慧的主要活水源头之一。战国诸子,每多称引,……而其书被河上公改编为章句,又被张陵等神化为道教经典,从此流传益广,传本滋多,而各家诠释歧解之繁,文字异同出入之众,在我国古籍中可能首屈一指。”[4]了解关于《老子》的一些争议,对我们理解这本书有一定的益处。
到战国时期,老子的著作即有学者引用。根据现有资料,庄子是宣传老子思想的第一人。现存《庄子》一书中,有十多处论及老子、引《道德经》之说,有的地方与现存《道德经》完全一致;有的地方也用现存《道德经》中的文字,却没有说明是老子所言;有的地方说是“老子曰”,在现存《道德经》中却找不到。庄子所言真假难辨,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庄子笔下的老子是正面人物,不像写孔子,随意嬉笑怒骂,正如江瑔所说:“庄子于诸家之学多所呰毁,独关尹、老聃无毁辞。”[5]试举一例。《庄子·天运》中说,孔子五十一岁时问礼于老子,老子说了一大段话,有“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之语,意为心中没有主宰,别人说的话不会停留,外在没有印证,自己不会轻易行动。这两句话很像老子的风格,如果将其加在《道德经》通行本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前面就很恰当。若《庄子》中确有老子的话,而现存《道德经》中没有,那么我们理解老子的思想就不应限于通行本《道德经》,研究老子思想的面就拓宽了。
战国时期研究老子的还有韩非子。韩非子是专文研究老子的第一人,著有《解老》《喻老》,但《解老》《喻老》也不是老子著作的全文,只是韩非子选取的一部分。直到老子辞世后近千年,晋朝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还说:“故老子有言:‘以狸头之治鼠漏,以啄木之护龋齿,此亦可以类求者也;若蟹之化漆、麻之坏酒,此不可以理推者也。’”[6]《抱朴子》引老子之言,时隔千年,又无别证,不宜采信。
现在,《道德经》之名世人皆知,《老子》反而说得不多了。《道德经》之名是汉朝第四个皇帝景帝(前188—前141)定的:“汉景帝了不起,通过亲身实践,他觉得老子的这本书写得实在高明。因此,把书名改为《道德经》,以提高这本书的位阶。这还不够,汉景帝还通令朝野,不管是谁,都必须研读这部书。到了唐朝,唐玄宗把《道德经》尊为真经。”[7]可是,景帝之子武帝刘彻却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后来,《诗》《书》《易》《礼》《春秋》被定为“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定为“四书”,成为科举取士必考的经典,儒学也成了国家的统治思想。
判断老子的著作,最有力的证据是出土文物。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楚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不足两千字,现存荆门市博物馆。因为墓葬年代离老子卒年较近,有学者认为这就是《老子》一书的原本,也有人认为这是节录本。有人专门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分章颇为散乱。我们认为,墓葬楚简《老子》的出土,只能说明老子死后不久即被文人和百姓奉为圣人,名气很大,如庄子所说的“博大真人”,文人搜集记述老子思想的竹简,将其视为“珍宝”,死后作为陪葬品下葬。老子在世时,是否著有一本完整的论述“道德”的著作,我们并不能肯定;最大的可能是“由门弟子述其师说”,在缀辑过程中将这些思想言论刻写在竹简上,此后陆续增补,如同《论语》的成书。现在流传的《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隔代学生整理出来的,老子与孔子同时代而稍长,《道德经》的成书方式很可能与《论语》类似。老子逝后,他所述的思想口耳相传有之,继续增补亦可能有之,记述的竹简有的段落完整,有的散乱,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发现一件文物,就根据现代人的想象,花费力气去臆测老子在世时所著的是怎样的一本完整著作。现在世人公认的古代三位圣人——希腊的苏格拉底、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都生活在同一时代,三位圣人有一共同之处,就是都述而不作,其传世著作都是由弟子所记整理而成。老子的《道德经》为后世弟子所整理,可能是其时的惯例。
略早于楚简的出土,1973年冬,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老子》帛书甲、乙本。帛书是手抄的,但相对完整,引起一阵研究热潮。有人对照帛书《老子》和通行本《老子》,发现多处不一致,如“过格止”与“过客止”、道论在前还是德论在前,等等,然后去考证分析哪一种版本才是老子的原作。学者研究时做这样的考证分析有其必要,但普通读者大概不会太关心,而且也确无定论。
楚简和帛书甲乙本有共同之处,就是都没有篇名和分章。由此似可推断,在西汉末年之前,老子与《老子》是相当受崇拜的,社会上层和文人以搜集传抄老子的言论为荣。搜集与传抄过程中出现散乱与错乱不可避免,现在要想恢复《老子》原作实无可能,围绕老子的原作进行讨论也没有多大意义。
但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记述老子思想的书,无论是出土本还是《庄子》《韩非子》本,本来都没有分章编排,现在的通行本《道德经》却有分章编排。这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现有资料来看,分章编排的《老子》有三个版本:最早的是西汉后期的严遵本[8],分为72章;继有东汉的河上公撰《老子章句》,分81章;还有一本是清代魏源(1794—1857)改编的,分68章[9]。魏初王弼(226—249)著《老子注》,以81章本为底本。81章本较为完整,文字较为通顺,对后世影响较大,广为流行,俗称“通行本”。看来,虽然《道德经》为老子的言论,但对《道德经》全书的分章编排则是从汉朝开始的。
现在,因81章本比较流行,河上公的名字也渐为人所知了。河上公能将传下来的老子言论广为搜集并分出81章,并被王弼选中加以注释,此人应是很有学问的,可是他究竟是什么人?除传说之外,不见有可信的史料记载。有人说他是仙人,还说秦始皇见过的千岁翁安期生是他的弟子等,都令人难以相信。
我们要注意一件事,就是从秦汉到魏晋以降,神仙传说是相当流行的。例如,汉朝的《神仙传》,记载了70多位神仙,都有名有姓有事迹。晋朝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还专门驳斥过无仙论:“故不见鬼神,不见仙人,不可谓世间无仙人也。”他认为从来都没人见过神仙是武断的说法,从古人的记载来看,关于仙人的内容多得很:“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在汉朝,神仙传说风靡一时,许多名人或重大事件都挂上遇仙人指点之类的神话以增其权威,东汉的张陵亦是如此。
张陵是一个历史人物,生于公元34年,江苏丰县人。因他创立道教,人们又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根据资料所记,他还是西汉开国元勋之一张良的八世孙。张良生张不疑,张不疑生张通,张通生张无妄,张无妄生张里仁,张里仁生张浩,张浩生张刚,张刚生张翳,张翳就是张陵的父亲。张陵创道教后,传其子张衡,张衡传张鲁。后来张鲁投降曹操,张鲁之子带家人到江西龙虎山定居。张陵善于修炼,传说活到了120多岁。现在有人称张陵是生命科学的先行者,他的修炼方法亦有多人研究并欲继承。
张良是一位道家人物,助刘邦得天下,传说拜过仙人赤松子为师;他的后代代代修道,皆受朝廷封号。汉朝最初的四位皇帝均信奉道学,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张良的八世孙张陵自小聪颖过人。公元58年,汉明帝刘庄下诏举荐贤良方正,张陵因品行端正、通达五经、才华出众,被乡里举荐。26岁时,张陵出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他为官正派,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但是,他对官场的阿谀奉承和种种腐败深恶痛绝,认为在这样的场所消磨一生太不值得。于是,做了两年官后他就辞职不干,跑到洛阳北郊的北邙山修道炼丹去了。张陵在社会上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朝廷几次专程派人请他出来做大官,都被他拒绝了。张陵炼丹修道后,决定创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去实现自己“天下大道”的理想目标。在社会动乱的历史时期,形形色色的民间宗教组织应运而生,数以百计。张陵曾在蜀中为官,知道那里的百姓民风淳朴,便决定到那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时的民间宗教,大都先行互济互助之道,以简便易行的符箓为人祈福免灾,以此吸引民众,扩大组织。在吸引民众时,宗教组织之间必然发生激烈的竞争。为了扩大影响,他们通常会奉历史上某位德高望重、众望所归的人为教主。老子在汉朝一直受崇拜,张氏家族又长期信奉老子的道学,张陵自幼受老子道学熏陶,创立道教时便奉老子为教祖,教祖的言论则被奉为经典。
据道教史说,张陵立志修道,是因为他七岁时遇到仙人河上公,传给他一部《道德真经》。张陵在北邙山修道,一段时间后,带着弟子南下寻访修道胜地。师徒在鄱阳湖上行船,有仙鹤飞来引路,领他们到了今江西贵溪市境内的云锦山。他们在山上炼丹三年,终于炼成九鼎神丹,张陵服用神丹后返老还童。张陵炼丹时,一直有青龙白虎在左右护佑。后来,人们将云锦山改名龙虎山。现在,龙虎山上还有当年的藏经岩和炼丹台等遗迹。张陵炼丹成功后,率领弟子长途跋涉,到了蜀中的鹤鸣山。传说山上洞穴中有一石鹤,千年一鸣,听到石鹤鸣叫的人就能飞升成仙。西周时的马成子曾在此修道,听到鹤鸣而成仙。张陵到时,正好是一千年后,石鹤第二次长鸣,张陵就此成仙。石鹤第三次长鸣时,张三丰在此修道,恰又过了一千年。张陵在鹤鸣山潜心修炼和研读《道德真经》,撰写出《老子想尔注》《天官章本》《道书》《灵宝》等24篇道书。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张陵梦见太上老君对他说,蜀中有八部鬼帅、六大魔王祸害百姓,命他前去伏妖降魔,并赐他三清众经、符箓丹灶秘诀和斩邪雌雄神剑等法宝。张陵在青城山大战妖魔,取得全胜。由此,青城山成为道教名山,列第五洞天。张陵创立道教时,入教的人要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张道陵也就成了道教的一位真君。
看来,张陵创立道教时,自编神话说他之所以能成仙,就是因为七岁时遇到了仙人河上公,得授一本分81章的老子的书。如果河上公是战国时代的隐士,东汉的张陵是不可能遇到他的,这故事显然是编造出来以显神圣的。张陵本是有学问的人,对老子早有研究,传扬老子的思想应是他的志向。由此我们推测,张陵在创立道教时,为提高声望,奉老子为教祖、《道德经》为经典,编了一套遇到仙人河上公的神话。所谓《道德经》81章本为河上公所编,本无实据可考。81章本经张陵挂上仙人河上公的名头,后有王弼作注,还有汉景帝、唐太宗等帝王推崇,后世也就广为流行,成为通行本了。
以上所叙如能成立,我们可以描绘出较清晰的老子及其《道德经》的形成过程:老子在世时是一位名望颇高的大师,常有人向他请教问题、解决疑难,亦收过弟子,如庄子所言的庚桑楚和诸子百家中的文子,孔子曾向老子请教,亦为老子弟子。老子的言论经他的弟子搜集刻写为竹简传世。老子去世之后,思想言论在文人中广为流传,或有陆续增补,在文人著作中亦有引用。到战国时,记述老子思想言论的竹简数量已很可观,人们开始整理编排,希求为世人呈献一部完整的老子著作。至东汉的张陵创立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教祖的言论则为道教经典。为了提高声望,张陵假托为仙人河上公所授,即现今之通行本《道德经》。
据上述推理,我们现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老子,不应拘泥于通行本《道德经》或帛书手抄本,而应博览庄子、韩非子、严遵、司马迁著作中的引用及所能搜集到的其他材料,着眼于研究老子的思想体系,保留通行本中相对完整的段落,调整思想不连贯的段落中的语句,删除重复的文字,增补有据可查而通行本或帛书中没有的内容,按思想体系的要求重新整理,文字也不必限于司马迁所言的“五千余言”。老子生活的时代距现在已约2600多年,后世研究老子,虽然有学者考证的必要,但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是可以根据老子的基本思想重新研究的。我们着手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出版了《众妙之门——〈道德经〉的思想体系》一书[10]。但该书言犹未尽,现在这本书对章节内容和编排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特别是分专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我们并不奢望恢复老子子虚乌有的“原作”,只是希望潜心研究老子的思想体系,从而更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